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8 分) 已知萬有引力常量G,地球半徑R,月球和地球之間的距離r,同步衛(wèi)星距地面的高度h,月球繞地球的運轉周期T1,地球的自轉周期T2,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某同學根據以上條件,提出一種估算地球質量M的方法:

同步衛(wèi)星繞地球作圓周運動,由

    ⑴請判斷上面的結果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如不正確,請給出正確的解法和結果.

    ⑵請根據已知條件再提出兩種估算地球質量的方法并解得結果。

不正確.應為

,得 

或由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新華網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發(fā)射場2011年11月8日電 (報道員伊格爾?謝列布良內)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于北京時間9日4時16分在位于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發(fā)射場搭乘俄運載火箭發(fā)射升空,全部飛行過程將歷時300天左右.10號火箭分離時入軌失敗.背景知識:月球與地球相隔38萬公里,火星和地球的最近距離約為5500萬公里,最遠距離則超過4億公里.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美國東部時間2007年9月27日早7時20分,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黎明”號探測器從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順利升空,計劃在未來8年時間里飛抵位于小行星帶的終點站.“黎明”號探測器使用離子發(fā)動機,與傳統(tǒng)的航天器化學燃料發(fā)動機不同,新型發(fā)動機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再通過電能電離惰性氣體氙氣的原子,產生時速達14.32萬千米的離子流作為推動力,“黎明”號上安裝了3個離子推進器和2個巨大的太陽能板,雙翼間距近20米,足以為它提供穿越太空的能量,燃料利用效率是傳統(tǒng)化學燃料發(fā)動機的10倍. 離子推進器是新一代航天動力裝置,可用于衛(wèi)星姿態(tài)控制和軌道修正.推進劑從圖中P處注入,在A處電離出正離子,BC之間加有恒定電壓,正離子進入B時的速度忽略不計,經加速后形成電流為I的離子束后噴出.已知推進器獲得的推力為F,單位時間內噴出的離子質量為J,為研究問題方便,假定離子推進器在太空中飛行時不受其他外力,忽略推進器運動速度.
(1)求加在BC間的電壓U;
(2)為使離子推進器正常運行,必須在出口D處向正離子束注入電子,試解釋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科學家經過深入觀測研究,發(fā)現月球正逐漸離我們遠去,并且將越來越暗.有地理學家觀察了現存的幾種鸚鵡螺化石,發(fā)現其貝殼上的波狀螺紋具有樹木年輪一樣的功能,螺紋分許多隔,每隔上波狀生長線在30條左右,與現代農歷一個月的天數完全相同.觀察發(fā)現,鸚鵡螺的波狀生長線每天長一條,每月長一隔.研究顯示,現代鸚鵡螺的貝殼上,生長線是30條,中生代白堊紀是22條,侏羅紀是18條,奧陶紀是9條.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10m/s2,地球半徑為6400km,現代月球到地球的距離約為38萬公里.始終將月球繞地球的運動視為圓周軌道,由以上條件可以估算奧陶紀月球到地球的距離約為( �。�
A、1.7×108mB、8.4×108mC、1.7×107mD、8.4×107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美國東部時間2007年9月27日早7時20分,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黎明”號探測器從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順利升空,計劃在未來8年時間里飛抵位于小行星帶的終點站。“黎明”號探測器使用離子發(fā)動機, 與傳統(tǒng)的航天器化學燃料發(fā)動機不同,新型發(fā)動機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再通過電能電離惰性氣體氙氣的原子,產生時速達14.32萬千米的離子流作為推動力, “黎明”號上安裝了3個離子推進器和2個巨大的太陽能板,雙翼間距近20米,足以為它提供穿越太空的能量,燃料利用效率是傳統(tǒng)化學燃料發(fā)動機的10倍。 離子推進器是新一代航天動力裝置,可用于衛(wèi)星姿態(tài)控制和軌道修正。推進劑從圖中P處注入,在A處電離出正離子,BC之間加有恒定電壓,正離子進入B時的速度忽略不計,經加速后形成電流為I的離子束后噴出。已知推進器獲得的推力為F,單位時間內噴出的離子質量為J, 為研究問題方便,假定離子推進器在太空中飛行時不受其他外力,忽略推進器運動速度。
    (1)求加在BC間的電壓U;
    (2)為使離子推進器正常運行,必須在出口D處向正離子束注入電子,試解釋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3-2014江西省高三3月聯考理科綜合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科學家經過深入觀測研究,發(fā)現月球正逐漸離我們遠去,并且將越越暗.有地理學家觀察了現存的幾種鸚鵡螺化石,發(fā)現其貝殼上的波狀螺紋具有樹木年輪一樣的功能,螺紋分許多隔,每隔上波狀生長線在30條左右,與現代農歷一個月的天數完全相同.觀察發(fā)現,鸚鵡螺的波狀生長線每天長一條,每月長一隔.研究顯示,現代鸚鵡螺的貝殼上,每隔生長線是30條,中生代白堊紀是22條,侏羅紀是18條,奧陶紀是9條.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10ms2。,地球半徑為6400kin,現代月球到地球的距離約為38萬公里.始終將月球繞地球的運動視為圓周軌道,由以上條件可以估算奧陶紀月球到地球的距離約為

A8.4×108m??? ? B1.7×108m?? ?? C1.7×107m ?? D8.4×107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