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5.學習了直線運動的知識之后,為了更進一步弄清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概念的區(qū)別,王欣和張蕾同學進行了一次實地描述:王欣同學從教室前面以平均速度v1走到教室后面,接著以平均速度v2返回到教室前面.張蕾同學對王欣同學的全程作出了如下判斷,你認為正確的是(假設(shè)v1>v2)( �。�
A.王欣同學的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均為v1+v22
B.王欣同學的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均為v1v22
C.王欣同學的平均速度大小為0,平均速率為v1+v22v1v2
D.王欣同學的平均速度大小為0,平均速率為2v1v2v1+v2

分析 平均速度等于位移與時間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與時間的比值.分析運動中的位移與路程再根據(jù)公式即可求得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解答 解:平均速度是位移與時間的比值,王欣同學往返一次的位移△x=0,平均速度═0;
平均速率是路程與時間的比值,由于王欣同學往返一次,路程為教室長度的2倍,設(shè)教室長為s,可知,平均速率為v=2ssv1+sv2=2v1v2v1+v2,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關(guān)鍵注意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區(qū)別,平均速度大小是位移與所用時間的比值,而平均速率為通過路程與所用時間比值.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將兩個質(zhì)量相同的小球a、b用細線相連,豎直懸掛于O點,現(xiàn)在a上施加一個大小和方向都可以變化的力F,使整個裝置始終處于圖示的平衡狀態(tài),且細線Oa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保持不變,則( �。�
A.力F的大小和方向變化時,連接b的細線張力也隨之變化
B.力F的大小和方向變化時,細線Oa的張力也隨之變化
C.力F可以保持方向不變,大小不斷變化
D.力F可以保持大小不變,方向不斷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6.在“探究求合力的規(guī)律”的實驗中,
(1)如圖是一個同學某次實驗用兩彈簧秤通過細線Oa、Ob拉橡皮條OO′的情況,其中錯誤或不妥當之處有:細線0a太短,兩線夾角太小,彈簧的軸線與細線不共線.
(至少寫兩條)
(2)在糾正了錯誤操作方法后,該同學重新進行實驗,實驗過程中,需要記錄的物理量有ACD.(填選項前的字母)
A.結(jié)點O的位置
B.兩根細繩套的長度
C.第一次拉伸橡皮筋時兩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和細繩套的方向
D.第二次拉伸橡皮筋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和細繩套的方向.
(3)在實驗中,如果只將細繩換成橡皮筋,其它步驟沒有改變,那么實驗結(jié)果不變發(fā)生變化.(選填“會”或“不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如圖,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斜劈,斜劈上一物塊正在沿斜面以速度v0勻速下滑,斜劈保持靜止,則物塊受到的力有哪些( �。�
A.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動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B.重力、沿斜面向上的滑動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沿斜面向下的下滑力、沿斜面向上的滑動摩擦力
D.重力、沿斜面向下的下滑力、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一根輕質(zhì)細線將2個薄鐵墊圈A、B連接起來,一同學用手固定B,此時A、B間距為3L,距地面為L.如圖所示,由靜止釋放A、B,不計空氣阻力,從開始釋放到A落地歷時t1,A落地前瞬間速率為v1,從A落地到B落在A上歷時t2,B落在A上前瞬間速率為v2,則( �。�
A.t1:t2=2:1B.t1:t2=1:1C.v1:v2=1:2D.v1:v2=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0.某同學站在上升的電梯內(nèi),已知該同學體重為600N,在電梯減速直至停止前的過程中,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g取10m/s2)( �。�
A.該同學對電梯地板壓力等于600 NB.該同學體重小于600 N
C.該同學對電梯地板壓力大于600 ND.該同學對電梯地板壓力小于600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如圖所示,木塊質(zhì)量m=2kg,在與水平方向成θ=37°、斜向右上方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以a=2.0m/s2的加速度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在3s末時撤去拉力F.已知木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4,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拉力F的大小;
(2)物體在5s內(nèi)滑行的總位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如圖所示的水平傳送裝置,AB間距為L(L足夠長),傳送帶以v勻速運轉(zhuǎn),把一質(zhì)量為m的零件無初速度地放在傳送帶的A處,已知零件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u,則零件從A到B的過程中,加速時間為μg,摩擦力對零件所做的功為12mv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3.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m1、m2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m2從高處由靜止開始下落,m1上拖著的紙帶打出一系列的點,對紙帶上的點跡進行測量,即可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圖乙給出的是實驗中獲取的一條紙帶:0是打下的第一個點,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打點(圖中未標出),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如圖乙所示.已知m1=50g、m2=150g,g=9.8m/s2,則(結(jié)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1)在紙帶上打下計數(shù)點4時的速度v=1.9m/s
(2)在0~4過程中系統(tǒng)動能的增量△EK=0.36J,系統(tǒng)勢能的減少量△EP=0.38J.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