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919年盧瑟福通過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轉變,并由此發(fā)現(xiàn)      .圖中A為放射源發(fā)出的    粒子,B為     氣.完成該實驗的下列核反應方程    +    → 17 O+ 



【答案】質子 α 氮

【分析】α粒子轟擊氮核,放出同位素氧,并發(fā)現(xiàn)質子,是原子核的人工轉變的典型例子。
【高考考點】原子核的人工轉變,核反應方程,放射性同位素及其應用
【易錯點】將幾個典型的反應混淆。
【備考提示】記住典型的核反應方程,如質子的發(fā)現(xiàn), 中子的發(fā)現(xiàn), 輕核的聚變以及重核的裂變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1919年盧瑟福通過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轉變,并由此發(fā)現(xiàn)
質子
質子
.圖中A為放射源發(fā)出的
α
α
粒子,B為
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1?上海二模)1919年盧瑟福通過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轉變,并由此發(fā)現(xiàn)
質子
質子
.圖中銀箔的作用是
剛好阻擋α粒子打到熒光屏,不能阻擋其它粒子的穿過
剛好阻擋α粒子打到熒光屏,不能阻擋其它粒子的穿過
.完成該實驗的下列核反應方程:24He+714N→817O+
11H
11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1919年盧瑟福通過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轉變,并由此發(fā)現(xiàn)
 
.圖中A為放射源發(fā)出的
 
粒子,B為
 
氣.完成該實驗的下列核反應方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1919年盧瑟福通過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轉變,并由此發(fā)現(xiàn)了
 
.圖中A為放射源發(fā)出的
 
粒子,B為
 
氣.完成該實驗的下列核反應方程:
 
+
 
 
17
8
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虹口區(qū)二模)1919年盧瑟福通過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轉變,并由此發(fā)現(xiàn)
質子
質子
.圖中A為放射源發(fā)出的射線,銀箔的作用是吸收
α粒子
α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