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所用的電源為學生電源,輸出電壓為6V的交流電和直流電兩種.現(xiàn)讓重錘從高處由靜止開始落下,重錘上拖著的紙帶通過打點計時器打出一系列的點,對紙帶上的點的痕跡進行測量,即可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1)下面列舉了該實驗的幾個操作步驟:
A.按照圖示的裝置安裝器件.
B.將打點計時器接到電源的直流輸出端上.
C.用天平測量出重錘的質量.
D.先打開懸掛紙帶的夾子,后接通電源開關打出一條紙帶.
E.測量打出的紙帶上某些點之間的距離.
F.根據(jù)測量的結果計算重錘下落過程中減少的重力勢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動能.
指出其中沒有必要進行的操作或者操作不恰當?shù)牟襟E,將其選項對應的字母填在下面的空行內.B、C、D.
(2)實驗小組選出一條紙帶如圖乙所示,其中O點為打點計時器打下的第一個點,A、B、C為三個計數(shù)點,在計數(shù)點A和B、B和C之間還各有一個點,測得h1=12.01cm,h2=20.20cm,h3=27.86cm.打點計時器通以50Hz的交流電.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算出:當打點計時器打到B點時重錘的重力勢能比開始下落時減少了1.98mJ;此時重錘的動能比開始下落時增加了1.96mJ,(重錘質量為m kg,g取9.8m/s2

分析 (1)解決實驗問題首先要掌握該實驗原理,了解實驗的儀器、操作步驟和數(shù)據(jù)處理以及注意事項,只有理解了這些才能真正了解具體實驗操作的含義.
(2)紙帶法實驗中,若紙帶勻變速直線運動,測得紙帶上的點間距,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可計算出打出某點時紙帶運動的瞬時速度,從而求出動能.根據(jù)功能關系得重力勢能減小量等于重力做功的數(shù)值.

解答 解:(1)B:將打點計時器應接到電源的“交流輸出”上,故B錯誤.
C:因為我們是比較mgh、$\frac{1}{2}$gt2的大小關系,故m可約去比較,不需要用天平,故C錯誤.
D:開始記錄時,應先給打點計時器通電打點,然后再釋放重錘,讓它帶著紙帶一同落下,如果先放開紙帶讓重物下落,再接通打點計時時器的電源,由于重物運動較快,不利于數(shù)據(jù)的采集和處理,會對實驗產生較大的誤差,故D錯誤.
故選:BCD.
(2)根據(jù)重力做功和重力勢能之間的關系有可知當打點計時器打在B點時,重錘的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
△EP=mgh2=1.98mJ 
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可知:
vB=$\frac{{h}_{AC}}{4T}$=$\frac{{h}_{3}-{h}_{1}}{4T}$=1.98m/s
△Ek=$\frac{1}{2}$m${v}_{B}^{2}$=$\frac{1}{2}×m×1.9{8}^{2}$=1.96mJ
故答案為:(1)B、C、D;(2)1.98m,1.96m.

點評 只有明確了實驗原理以及實驗的數(shù)據(jù)測量,才能明確各項實驗操作的具體含義以及正確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這點要在平時訓練中加強練習.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6.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A、B兩端的電壓U恒定不變,當開關S閉合時,R1消耗的功率為16W;當開關S斷開時,R1消耗的電功率為9W,求:
(1)電阻R1與R2的比值
(2)開關S斷開時,電阻R2消耗的電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6.如圖所示,豎直平面內有水平向左的勻強電場E,M點與N在同一電場線上.兩個完全相同的帶等量正電荷的粒子,分別以初速度V2、V1垂直于電場線進入電場(軌跡位于豎直平面內),兩粒子恰好能相遇于P點,重力不計.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粒子到達P點的速度大小可能相等
B.電場力對兩粒子做功一定不相同
C.兩粒子到達P點時的電勢能的都比進入電場時大
D.兩粒子到達P點所需時間一定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3.某實驗小組為了測定某一標準圓柱形導體的電阻率,進行如下實驗:

(1)首先用多用電表進行了電阻測量,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①把選擇開關扳到“×10”的歐姆擋上;
②把表筆插入測試插孔中,先把兩根表筆相接觸,旋轉歐姆調零旋鈕,使指針指在電阻刻度的零位上;
③把兩根表筆分別與圓柱形導體的兩端相接,發(fā)現(xiàn)這時指針偏轉較大;
④換用×1(選填“×1”或“×100”)的歐姆擋進行測量,正確操作后表盤示數(shù)如圖1所示,則該圓柱形導體的阻值約為22Ω;
⑤把表筆從測試筆插孔中拔出后,將選擇開關旋至OFF,把多用電表放回原處.
(2)分別用游標卡尺和螺旋測微器對圓柱形導體的長度L和直徑d進行測量,結果如圖2所示,其讀數(shù)分別是L=23.7mm,d=2.795mm.
(3)為了更精確地測量其電阻,現(xiàn)有的器材及其代號和規(guī)格如下:
待測圓拄體電阻R2;                                     電流賽A1(量程0~5mA,內阻約50Ω);
電流表A2 (量程0~150mA,內阻約lΩ); 電壓表V(量程0~3V,內阻約10KΩ); 
滑動變阻器R1,(阻值范圍0〜15Ω);       滑動變狙器R2,(阻值范圍0~2KΩ);
直流電源E(電動勢4V,內阻不計);          開關S,導線若干
①為使實驗誤差較小,要求測得多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電流表應選A2,滑動變阻器應選R1(選填代號)
②請在圖3中補充連線并完成實驗.
(4)用實驗中讀取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U、I和(2)中讀取的L、d,計算電阻率的表達式為ρ=$\frac{πU7rjtbr5^{2}}{4I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如圖所示,帶電平行板中勻強電場方向豎直向上,勻強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里.一帶電小球從光滑絕緣軌道上的a點自由滑下,經(jīng)過軌道端點P進入極板間后恰好沿水平方向做直線運動,現(xiàn)使小球從較低的b點開始滑下,經(jīng)P點進入極板間后,說法正確的是( 。
A.在開始一段時間內,其動能將會增大
B.在開始一段時間內,其電勢能將會增大
C.若板間的勻強電場和勻強磁場范圍足夠大,小球始終克服電場力做功
D.若板間的勻強電場和勻強磁場范圍足夠大,小球所受的洛倫茲力將一直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0.如圖所示,平行板電容器的一個極板與滑動變阻器的滑動端C相連接,平行板電容器兩極板間距為d.電子以速度v0從平行板電容器左側極板正中間垂直于電場線方向射入,從平行板電容器右側距上極板$\frac{1}{4}d$處離開電場,即沿電場方向偏移的位移y=$\frac{1}{4}d$.若使滑動變阻器的滑動端C上移,電子在平行板間運動沿電場方向偏移的位移y和運動時間t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位移y增大,時間t可能變小B.位移y增大,時間t 一定增大
C.位移y增大,時間t可能不變D.位移y不變,時間t一定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7.某同學在一廢舊器材中找到一根合金棒,該同學想測定該合金的電阻率,先利用多用電表粗測其阻值約為5Ω,實驗室備有下列實驗器材:
A.電壓表V1(量程3V,內阻約為15kΩ)
B.電壓表V2(量程15V,內阻約為75kΩ)
C.電流表A1(量程3A,內阻約為0.2Ω)
D.電流表A2(量程600mA,內阻約為1Ω)
E.滑動變阻器R1(0-100Ω,0.3A)
F.滑動變阻器R2(0-2000Ω,0.1A)
G.電源E(電動勢為3V,內阻約為0.3Ω)
H.開關S,導線若干
(1)該同學先用游標卡尺測量合金棒的長度,圖甲中游標卡尺的讀數(shù)是10.07cm;
用螺旋測微器測金屬絲的直徑如圖乙所示,螺旋測微器的示數(shù)是4.700mm.
(2)為提高實驗精確度,減小實驗誤差,應選用的實驗器材有A、D、E、G、H.
(3)為減小實驗誤差,應選用圖丙中b(填“a”、“b”)為該實驗的電路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兩電荷量分別為q1和q2的點電荷放在x軸上的 O、M兩點,兩電荷連線上各點電勢φ隨x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其中A、N兩點的電勢均為零,ND段中的C點電勢最高,則( 。
A.N點的電場強度大小為零
B.q1 小于q2
C.NC間場強方向向x軸正方向
D.將負點電荷從N點移到D點,電場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5.與打點計時器一樣,光電計時器也是一種研究物體運動情況的常用計時儀器,其結構如圖1所示,a、b分別是光電門的激光發(fā)射和接收裝置,當有物體從a、b間通過時,光電計時器就可以顯示物體的擋光時間.現(xiàn)利用圖所示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圖2中AB是固定的光滑斜面,斜面的傾角為30°,1和2是固定在斜面上適當位置的兩個光電門,與它們連接的光電計時器都沒有畫出.讓滑塊從斜面的頂端滑下,光電門1、2各自連接的光電計時器顯示的擋光時間分別為5.00×10-2s、2.00×10-2s.已知滑塊質量為2.00kg,滑塊沿斜面方向的寬度為5.00cm,光電門1和2之間的距離為0.540m,g=9.80m/s2,取滑塊經(jīng)過光電門時的速度為其平均速度.

①滑塊通過光電門1時的速度v1=1.00m/s,通過光電門2時的速度v2=2.50m/s:
②滑塊通過光電門1、2之間的動能增加量為5.25J,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5.29J.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