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它可以定位在夷陵中學的正上空 | |
B. | 地球同步衛(wèi)星的角速度雖被確定,但高度和線速度可以選擇,高度增加,線速度減小,高度降低,線速度增大 | |
C. | 它運行的線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 |
D. | 它運行的線速度一定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間 |
分析 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它所受的合力提供向心力,也就是合力要指向軌道平面的中心.
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衛(wèi)星的環(huán)繞速度,也是最大的圓周運動的環(huán)繞速度.
解答 解:A、它若在除赤道所在平面外的任意點,假設實現(xiàn)了“同步”,那它的運動軌道所在平面與受到地球的引力就不在一個平面上,這是不可能的,因此同步衛(wèi)星相對地面靜止不動,同步通訊衛(wèi)星只能定點在赤道的上空.故A錯誤;
B、根據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frac{GMm}{(R+h)^{2}}$=$\frac{m•4{π}^{2}}{{T}^{2}}$•(R+h),其中R為地球半徑,h為同步衛(wèi)星離地面的高度.由于同步衛(wèi)星的周期必須與地球自轉周期相同,所以T為一定值,根據上面等式得出:同步衛(wèi)星離地面的高度h也為一定值.由于軌道半徑一定,則線速度的大小也一定.故B錯誤;
C、D、同步衛(wèi)星相對地球靜止,低軌衛(wèi)星相對地球是運動的,根據$\frac{GMm}{{r}^{2}}$=$\frac{m{v}^{2}}{r}$得,v=$\sqrt{\frac{GM}{r}}$,第一宇宙速度的軌道半徑等于地球的半徑,所以低軌衛(wèi)星的線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
點評 要知道同步衛(wèi)星的特點,知道地球質量一定、自轉速度一定,同步衛(wèi)星要與地球的自轉實現(xiàn)同步,就必須要角速度與地球自轉角速度相等,這就決定了它的軌道高度和線速度.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8.0m/s | B. | 9.6m/s | C. | 8.8m/s | D. | 8.5m/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只知道W和t就可由P=$\frac{W}{t}$計算t時刻的功率 | |
B. | 由P=FV可知汽車發(fā)動機的功率一定與F和v的乘積成正比 | |
C. | 當汽車發(fā)動機功率一定時,牽引力與速度成反比 | |
D. | 要提高汽車行駛的最大速度,一定要提高發(fā)動機的額定功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小球a一定帶正電 | |
B. | 小球b的周期為$\frac{2πR}{q}$$\sqrt{\frac{mR}{k}}$ | |
C. | 小球c的加速度大小為$\frac{\sqrt{3}k{q}^{2}}{3m{R}^{2}}$ | |
D. | 外力F豎直向上,大小等于mg+$\frac{2\sqrt{6}k{q}^{2}}{{R}^{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這種金屬內部的電子克服原子核引力做2.6 eV的功即可脫離該金屬表面 | |
B. | 這種金屬內部的電子只要獲得2.6eV的能量即可脫離該金屬表面 | |
C. | 要使這種金屬有電子逸出,入射光子的能量必須大于2.6 eV | |
D. | 這種金屬受到光照時若有電子逸出,則電子離開金屬表面時的動能至少等于2.6 eV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該物體將始終向一個方向運動 | |
B. | 3s末該物體回到原出發(fā)點 | |
C. | 1~2s內,力F的沖量等于零,功也等于零 | |
D. | 2~4s內,力F的沖量不等于零,功卻等于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一對平衡力所做功之和一定為零,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所做功之和也一定為零 | |
B. | 一對平衡力的沖量之和一定為零,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沖量之和也一定為零 | |
C. | 物體所受合力沖量的方向一定與物體動量的變化方向相同,不一定與物體的末動量方向相同 | |
D. | 火箭噴出的燃氣的速度越大、火箭的質量比越大,則火箭獲得的速度就越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