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8.汽車自O點出發(fā)從靜止開始在平直公路上作勻加速直線運動,途中在6s時間內分別經過P、Q兩根電桿,已知P、Q相距60m,車經過Q時的速率是15m/s,則( 。
A.經過P時的速率為5m/sB.汽車的加速度大小為1.5m/s2
C.O、P兩點距離為8.5mD.汽車從出發(fā)到Q所用的時間為9s

分析 (1)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公式$\overline{{v}_{PQ}}=\frac{{x}_{PQ}}{{t}_{PQ}}=\frac{{v}_{P}+{v}_{Q}}{2}$代入數(shù)據求解P點的速度.
(2)因為已經求出了P點的速度,則可以根據加速度的定義可以求解加速度.
(3)根據速度和位移的關系公式求解OP之間的距離.
(4)根據速度公式求解OQ之間的運動時間.

解答 解:A、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公式有:
$\overline{{v}_{PQ}}=\frac{{x}_{PQ}}{{t}_{PQ}}=\frac{{v}_{P}+{v}_{Q}}{2}$
所以有:$\frac{60}{6}=\frac{{v}_{P}+15}{2}$
則有:vP=5m/s
故A正確.
B、根據加速度的定義有:
$a=\frac{{v}_{Q}-{v}_{P}}{{t}_{PQ}}=\frac{15-5}{6}=\frac{5}{3}m/{s}^{2}$≠1.5m/s2
故B錯誤.
C、根據速度位移關系有:
${x}_{op}=\frac{{{v}_{p}}^{2}}{2a}$=$\frac{{5}^{2}}{2×\frac{5}{3}}=7.5m$
O、P兩點距離為8.5m,故C錯誤.
D、根據速度公式有:vQ=at
得:$t=\frac{{v}_{Q}}{a}=\frac{15}{\frac{5}{3}}=9s$
故D正確.
故選:AD

點評 此題考查了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及基本公式,要記住公式并理解各個量的含義,難度不大,屬于中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阻值相等的四個電阻、電容器C及電池E(內阻可忽略)連接成圖示電路.保持開關S1閉合、S2斷開且電流穩(wěn)定時,C所帶的電荷量為Q1;再閉合開關S2,電流重新穩(wěn)定后,C所帶的電荷量為Q2,則Q1與Q2的比值為(  )
A.5:3B.1:1C.1:2D.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9.暑假期間,某學校課題研究小組為了撰寫關于未知材料電阻率的實踐報告,設計了一個測量電阻率(被測電阻絲的阻值約為25Ω)的實驗方案,可提供的器材有:
A.電流表G,內阻Rg=120Ω,滿偏電流Ig=3mA
B.電流表A,內阻約為0.2Ω,量程為0~0.6A
C.螺旋測微器    
D.電阻箱R0(0~9999Ω,0.5A)
E.滑動變阻器R(5Ω,1A)     
F.干電池組(3V,0.05Ω)
G.一個開關和導線若干
他進行了以下操作:
(1)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電阻絲的直徑,其示數(shù)部分如圖甲所示,則該次測量測得直徑d=0.267mm;

(2)把電流表G與電阻箱串聯(lián)改裝成電壓表使用,最大測量電壓為3V,則電阻箱的阻值應調為R0=880Ω;
(3)請用改造完的電壓表設計一個測量電阻率的實驗電路,根據提供的器材和實驗需要,請將圖乙中電路圖補畫完整;
(4)實驗數(shù)據的測量與電阻率的計算:如果電阻絲的長度用L表示,電路閉合后,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到合適位置,電流表G的示數(shù)為I1,電流表A的示數(shù)為I2,請用已知量和測量量寫出計算電阻率的表達式ρ=$\frac{πuk8igmg^{2}{I}_{1}({R}_{g}+{R}_{0})}{4L({I}_{2}-{I}_{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6.如圖所示,電源電動勢E=12V,內阻r=5Ω,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R1=20Ω,定值電阻R2=R3=3Ω,R4=2Ω,電容器的電容C=30μF.開關S閉合電路穩(wěn)定后,求:
(1)滑動變阻器滑片滑到最左端時,電容器兩端的電壓;
(2)電源的最大輸出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物體從長為L的光滑斜面頂端開始下滑,滑到底端的速率為v,如果物體以v0=$\frac{v}{3}$的初速度從斜面底端上滑,上滑時加速度與下滑時加速度大小相同且恒定,則可以達到的最大距離為( 。
A.$\frac{L}{3}$B.$\frac{L}{9}$C.$\frac{L}{4}$D.$\frac{\sqrt{3}}{3}$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如圖為物體運動的v-t圖象,對物體運動情況的正確解釋是(  )
A.物體最后回到了起點
B.物體開始靜止,然后向山下滾,最后靜止
C.物體先以恒定的速度運動,然后逐漸變慢,最后靜止
D.物體的速度方向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物體以5m/s的速度勻速通過直線上的A、B兩點,所用時間為2s,現(xiàn)在物體從A點由靜止出發(fā),先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a1)到某一最大速度vm,然后立即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為a2)至B點速度恰好減為0,所用時間仍為2s.則物體的( 。
A.vm只能為10m/s,與a1、a2的大小無關
B.vm可為許多值,與a1、a2的大小有關
C.a1、a2必須滿足$\frac{1}{{a}_{1}}+\frac{1}{{a}_{2}}=\frac{1}{5}$s2/m
D.a1、a2必須是一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7.為測定小物塊P與圓形轉臺B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設滑動摩擦力與最大靜摩擦力相等),某同學設計了如圖甲所示實驗,并進行如下操作:
A.一遮光片沿半徑方向固定并伸出轉臺,測出遮光片遠離轉軸的一端到圓心的距離為L
B.測得遮光片寬為d,如圖乙所示;
C.將小物塊P放在水平轉臺上,并讓電動機帶動轉臺勻速轉動,調節(jié)光電門的位置,使固定在轉臺邊緣的遮光片遠離轉軸的一端恰好能掃過光電門的激光束;
D.轉動穩(wěn)定后,從與光電門連接的計時器讀出遮光片單次經過光電門的時間為△t;
E.不斷調整小物塊與轉臺中心的距離,當距離為r時,小物塊隨轉臺勻速轉動時恰好不會被甩出.已知當?shù)刂亓铀俣葹間.

(1)遮光片的寬度d=0.52cm;
(2)轉臺旋轉的角速度ω=$\frac6gceawc{L△t}$(用所測物理量符號表示.)
(3)小物塊與轉臺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frac{r2g0k0iq^{2}}{g{L}^{2}△{t}^{2}}$ (用所測物理量符號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8.在“測金屬絲電阻率”實驗中:
(1)測長度時,金屬絲的起點、終點位置如圖a,則長度為60.50cm;用螺旋測微器測金屬絲直徑,示數(shù)如圖b,則直徑為1.880mm;

(2)用多用電表“×100”歐姆擋估測其電阻,示數(shù)如圖c,則阻值為1400Ω;
(3)用此多用電表進行測量,當選用量程為50mA的電流擋測量電流時,指針也位于圖c位置,則所測電流為31.5mA;當選用量程為10V的直流電壓擋測量電壓時,表針也位于圖c位置,則所測電壓為6.3V.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