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質量為2kg的物塊放置在水平轉臺上,開始時物塊與轉軸之間距離為4m,由靜止開始隨轉臺加速轉動,線速度大小以加速度3m/s2隨時間均勻增加,已知物塊與轉臺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5,則由靜止開始到物塊滑動所需的時間是$\frac{4}{3}$s.

分析 物體做加速圓周運動,受重力、支持力和靜摩擦力,物體即將滑動時已經(jīng)做勻速圓周運動,最大靜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可以求出線速度,再由速度公式求解時間.

解答 解:由牛頓第二定律得:物塊所受的切向摩擦力為 f=ma=2×3N=6N
物體即將滑動時,最大的徑向靜摩擦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sqrt{(μmg)^{2}-{f}^{2}}$=m$\frac{{v}^{2}}{R}$
解得:v=4m/s
由題得:由靜止開始到物塊滑動所需的時間為:t=$\frac{v}{a}$=$\frac{4}{3}$s
故答案為:$\frac{4}{3}$.

點評 本題關鍵根據(jù)最大摩擦力等于向心力,然后由運動學公式列式求解時間.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關于圓周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勻速圓周運動是勻速運動
B.勻速圓周運動是變速運動
C.勻速圓周運動是變加速運動
D.做圓周運動的物體加速度一定始終指向圓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中,極板A接地,平行板電容器的極板B與一個靈敏的靜電計相接.將A極板向左移動,增大電容器兩極板間的距離時,電容器所帶的電量Q可認為不變,則電容器的電容C、靜電計指針的偏角為θ,電容器兩極板間的場強E的變化情況是( 。
A.C不變,θ不變,E變小B.C變小,θ不變,E不變
C.C變小,θ變大,E不變D.C變小,θ變大,E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某物理研究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來探究“小車沿斜面下滑過程中重力做功與動能變化的關系”,其中斜面傾角可調且為已知.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頻率為50Hz,紙帶上計數(shù)點的間距如圖乙所示,其中每相鄰兩點之間還有4個計數(shù)點未畫出.
(1)圖中標出的相鄰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T=0.1s.
(2)小組成員計算出了紙帶上各計數(shù)點對應的瞬時速度,則計數(shù)點1對應的瞬時速度大小計算式為v1=$\frac{2{s}_{1}+{s}_{2}-{s}_{3}}{2T}$,計數(shù)點6對應的瞬時速度大小計算式為v6=$\frac{{s}_{5}+{s}_{6}}{2T}$.
(3)小組成員求出了小車下滑時的加速度大小,其計算式應為a=$\frac{{s}_{6}+{s}_{5}+{s}_{4}-{s}_{3}-{s}_{2}-{s}_{1}}{9{T}^{2}}$.
(4)小組成員用計數(shù)點1和計數(shù)點7來進行研究,通過比較W=mgsinθ(s1+s2+…+s6)與△Ek=$\frac{1}{2}$m${v}_{7}^{2}$-$\frac{1}{2}$m${v}_{1}^{2}$,發(fā)現(xiàn)W總大于△Ek,這主要是因為由于小車在運動過程中受摩擦力,摩擦力做負功使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A、B兩球的質量mA=60g,mB=80g,初始時他們沿一條直線相向運動,A的速度大小為5m/s,B的速度大小為2m/s.碰撞后,B以2m/s的速度反彈.求:
(1)碰撞后A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碰撞過程中A、B總動能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所示,質量為2m的木板靜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輕彈簧固定在木板左端,質量為m的小木塊(視為質點)從木板右端以速度v0沿木板向左滑行,小木塊撞擊彈簧,使彈簧壓縮到最短時,它相對木板滑行的距離為l,小木塊和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則彈簧壓縮到最短時,木板的速度是多少?彈簧的彈性勢能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7屆江西省宜春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1)本實驗用的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的單位為N,圖中B的示數(shù)為 N。

(2)在實驗中,如果只將細繩換成橡皮條,其他步驟沒有改變,那么實驗結果 (選填“會”或“不會”)發(fā)生變化。

(3)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 )

A.理想實驗法 B.控制變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7屆黑龍江省伊春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中,需要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先用一個彈簧秤拉橡皮條的另一端到某一點并記下該點的位置;再將橡皮條的另一端系兩根細繩,細繩的另一端都有繩套,用兩個彈簧秤分別勾住繩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

(1)某同學認為在此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項:

A.兩根細繩必須等長

B.橡皮條應與兩繩夾角的平分線在同一直線上

C.在使用彈簧秤時要注意使彈簧秤與木板平面平行

D.在用兩個彈簧秤同時拉細繩時要注意使兩個彈簧秤的讀數(shù)相等

E.在用兩個彈簧秤同時拉細繩時必須將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用一個彈簧秤拉時記下的位置

其中正確的是________(填入相應的字母).

(2)“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情況如圖甲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條的圖釘,O為橡皮條與細繩的結點,OB和OC為細繩.圖乙是在白紙上根據(jù)實驗結果畫出的力的示意圖.

①圖乙中的F與F′兩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

②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________(填正確答案標號).

A.理想實驗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變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多選)某同學在坐標紙上畫出了如圖丙所示的兩個已知力F1和F2,圖中小正方形的邊長表示2 N,兩力的合力用F表示,F(xiàn)1、F2與F的夾角分別為θ1和θ2,關于F1、F2與F、θ1和θ2關系正確的有________(填正確答案標號).

A.F1=4 N B.F=12 N

C.θ1=45° D.θ1<θ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關于高中物理有關電磁學的公式書寫或理解不正確的是( 。
A.E=n$\frac{△∅}{△t}$,此公式中E是感應電動勢,n是線圈匝數(shù),△∅是磁通量的變化量
B.E=BIL,此公式中E是感應電動勢,B為磁感應強度,I是導體中的電流,L是導體的長度.在直接運用該公式時必須要求B、I、L三者兩兩互相垂直
C.E=BSω,此公式表示某導體框在磁場中轉動且導體框平面與磁場平行位置時產(chǎn)生的最大感應電動勢.其中B為磁感應強度,S是導體框的面積,ω導體框繞某轉軸的角速度
D.E=$\frac{1}{2}$BL2ω,該公式表示某直導線垂直磁場中繞一端點轉動時,在導體兩端產(chǎn)生的電動勢.其中B為磁感應強度,L是導體的長度,ω導體框繞端點轉動的角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