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為了測出玻璃的折射率,他在平整的白紙上放一半徑為R的半圓形玻璃磚,讓一束白光乙30°的入射角自圓心O射入玻璃磚,圓弧上分別有紅光和紫光射出,在白紙上標記截面MN、圓心O、兩光束的出射點A和B,移走玻璃磚,測得A.B兩點到法線的距離分別為,由此可得紫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為________;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c,紅光在該玻璃磚中傳播時間為_________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省高一下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時,我國首次太空授課在 神舟十號飛船中由女航天員王亞平執(zhí)
教,在太空中王亞平演示了一些奇特的物理現(xiàn)象,授課內(nèi)容主要是使青少年了解微重力環(huán)境下
物體運動的特點.如圖所示是王亞平在太空艙中演示的懸浮的水滴.關(guān)于懸浮的水滴,下列說
法正確的是( )
A.環(huán)繞地球運行時的線速度不可能大于7.9 km/s
B.水滴處于平衡狀態(tài)
C.水滴處于超重狀態(tài)
D.水滴處于失重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安徽省高二下期中理綜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情況中的物體,可以看作質(zhì)點的是 ( )
A.研究汽車后輪上一點運動情況的車輪
B.研究從北京開往上海的一列火車的運行速度
C.體育教練員研究百米賽跑運動員起跑動作
D.研究地球自轉(zhuǎn)時的地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云南省高三下第七次月考理綜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測量彈簧的彈性勢能大小,水平軌道AD光滑,左端固定輕質(zhì)彈簧,彈簧另一端剛好在C點,DN為傾斜坡段,傾角為,操作如下:
用質(zhì)量為M的小球?qū)椈蓧嚎s至O點后自由釋放,小球經(jīng)D點后落于坡上P點,測得。則小球被壓至O點時系統(tǒng)儲存的彈性勢能為 ;若BC段粗糙,測得的彈性勢能比真實值 (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云南省高三下第七次月考理綜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質(zhì)量分別為m、2m和3m的三個木塊,其中質(zhì)量為2m和3m的木塊間用一不可伸長的輕繩相連,輕繩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T,F(xiàn)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個質(zhì)量為3m的木塊,使三個木塊以同一加速度運動,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質(zhì)量為2m的木塊受到四個力的作用
B.當F逐漸增大到T時,輕繩剛好被拉斷
C.當F逐漸增大到1.5T時,輕繩還不會被拉斷
D.輕繩剛要被拉斷時,質(zhì)量為m和2m的木塊間的摩擦力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西藏日喀則地區(qū)一中高三下模擬考試二理綜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同學要分別測量一小燈泡(3.8V、1.5W)在常溫下和正常工作時的電阻,方法如下:
(1)用歐姆表測量小燈泡常溫下的電阻
①應(yīng)先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__(填寫正確答案標號)
A.將選擇開關(guān)置于×1檔
B.將選擇開關(guān)置于×10檔
C.將紅黑表筆短接調(diào)零
②測量示數(shù)如圖甲,讀數(shù)小燈泡常溫下的電阻為______Ω。
(2)用圖乙所示電路測量小燈泡正常工作時的電阻,圖中為滑動變阻器,為電阻箱,電源電動勢為E=6V,
①請在答題紙上將實物圖連接補充完整
②為檢查電路連接是否有斷接處,該同學進行了如下操作:將的滑動觸頭P移至C處,只閉合,發(fā)現(xiàn)電壓表示數(shù)接近6V,若儀器都完好,則沒有連接好的區(qū)間是__________
A.a(chǎn)b段 B.cd段 C.eP段
③排除故障后,將撥向接點1,接通,調(diào)節(jié)__________,使電壓表示數(shù)達到3.8V;之后撥向接點2,調(diào)節(jié)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的讀數(shù)即為小燈泡正常工作時的電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西藏日喀則地區(qū)一中高三下模擬考試二理綜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火星和金星都繞太陽做勻速圓周運動,火星繞太陽的公轉(zhuǎn)周期是金星繞太陽公轉(zhuǎn)周期的3倍,則火星和金星繞太陽轉(zhuǎn)動的向心加速度之比為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天津市河北區(qū)高三總復(fù)習質(zhì)量檢測三理綜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直線上方有平行于紙面且與成的有界勻強電場,電場強度大小未知,下方為方向垂直于紙面向里的有界勻強磁場,磁感應(yīng)強度大小為。今從上的點向磁場中射入一個速度大小為、方向與成角的帶正電粒子,該粒子在磁場中運動時的軌道半徑為。若該粒子從點出發(fā)記為第一次經(jīng)過直線,而第五次經(jīng)過直線時恰好又通過點。不計粒子的重力,求:
(1)電場強度的大小。
(2)該粒子再次(第五次經(jīng)過直線時)從點進入磁場后,運動軌道的半徑。
(3)該粒子從點出發(fā)到再次回到點(第五次經(jīng)過直線時)所需的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江西省協(xié)作體高三第二次聯(lián)考理綜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研究小組設(shè)計了一種“用一把尺子測定動摩擦因數(shù)”的實驗方案。如圖所示,A是可固定于水平桌面上任意位置的滑槽(滑槽末端與桌面相切),B是質(zhì)量為m的滑塊(可視為質(zhì)點)。
第一次實驗,如圖(a)所示,將滑槽末端與桌面右端M對齊并固定,讓滑塊從滑槽最高點由靜止滑下,最終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點,測出滑槽最高點距離桌面的高度h、M距離地面的高度H、M與P間的水平距離x1;
第二次實驗,如圖(b)所示,將滑槽沿桌面向左移動一段距離并固定,讓滑塊B再次從滑槽最高點由靜止滑下,最終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點,測出滑槽末端與桌面右端M的距離L、M與P′ 間的水平距離x2。
(1)在第二次實驗中,滑塊到M點的速度大小為_____________。(用實驗中所測物理量的符號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
(2)(多選)通過上述測量和進一步的計算,可求出滑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下列能引起實驗誤差的是 。(選填序號)
A.h的測量 B.H的測量 C.L的測量 D.x2的測量
(3)若實驗中測得h=15 cm、H=25 cm、x1=30 cm、L=10 cm、x2=20 cm,則滑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_________。(結(jié)果保留1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