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在垂直于紙面向外的勻強磁場中,從A處垂直于磁場飛出一批速度相同的粒子,形成如圖的徑跡,則
中子的徑跡是②,
質(zhì)子的徑跡是③,
電子的徑跡是①,
α粒子的徑跡是④.

分析 明確各粒子的電性,能根據(jù)左手定則分析帶電粒子的偏轉(zhuǎn)方向;對于偏向相同的質(zhì)子和α粒子根據(jù)半徑公式進行分析,明確對應(yīng)的徑跡.

解答 解:中子不帶電,在磁場中不會發(fā)生偏轉(zhuǎn),故中子的徑跡為②;
質(zhì)子和α粒子帶正電,根據(jù)左手定則可知,粒子應(yīng)向右偏轉(zhuǎn);根據(jù)r=$\frac{mv}{Bq}$可知,α粒子的質(zhì)量與電量的比值較大,故α粒子的半徑較大,故③為質(zhì)子,④為α粒子;
電子帶負電,由左手定則可知,其徑跡向左,故為①;
故答案為:②,③,①,④

點評 本題考查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偏轉(zhuǎn),要注意知道粒子的電性,知道中子不帶電,質(zhì)子和α粒子帶正電,而電子帶負電,同時能根據(jù)左手定則分析偏轉(zhuǎn)方向.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某實驗小組利用彈簧秤、力傳感器和刻度尺,測量滑塊與木板間的摩擦因數(shù),實驗步驟如下;
①用彈簧秤測量處滑塊的重力G;
②如圖所示,將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滑塊置于木板上左端C處,滑塊的右側(cè)有拉力傳感器,細繩跨過定滑輪分別與滑塊上的拉力傳感器和重物P連接,保持滑塊靜止,測量重物P離地面的高度h;
③滑塊由靜止釋放后開始運動,重物落地前讀出拉力傳感器示數(shù)T,滑塊最終停在木板上的D點.
(1)為測出摩擦因數(shù)μ,還需要測量的物理量及符號CD間的距離x1
(2)滑塊和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frac{Th}{G{x}_{1}}$(用所測物理量符號表示).
(3)滑塊最大速度的大小v=$\sqrt{\frac{2Tgh({x}_{1}-h)}{G{x}_{1}}}$(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太陽能是21世紀重點發(fā)展的能源之一,太陽能汽車是利用太陽能電池將接受到的太陽能轉(zhuǎn)化為電能,再利用電動機來驅(qū)動汽車的一種新型汽車.太陽能實驗車上的太陽能電池接受太陽能的面板的有效面積S=8m2,太陽光照射到電池板每平方米面積上的輻射功率為P0=1kw,在晴朗的天氣,電池對著太陽時產(chǎn)生的電壓為U=120V,并對車上的電動機提供I=10A的電流,試問:
(1)太陽能電池將太陽能轉(zhuǎn)化為電能的效率是15%;
(2)如果這輛汽車的電動機將電能最終轉(zhuǎn)化為機械能的效率為75%,當汽車在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時,受到的牽引力為150N,則汽車的行駛速度是6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9.如圖所示,在光滑絕緣水平面放置一帶正電的長直細棒,其周圍產(chǎn)生垂直于帶電細棒的輻射狀電場,場強大小E與距細棒的垂直距離r成反比,即E=$\frac{k}{r}$,k為未知常量.在帶電長直細棒右側(cè),有一長為l的絕緣細線連接了兩個質(zhì)量均為m的帶電小球A和B,小球A、B所帶電荷量分別為+2q和+5q,A球距直棒的距離也為l,兩個球在外力F=2mg的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tài).不計兩小球之間的靜電力作用.
(1)求k的表達式;
(2)若撤去外力F,求撤去外力瞬間A、B小球間絕緣細線上的拉力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6.用單色光通過小圓盤與小圓孔做衍射實驗時,在光屏上得到衍射圖形,觀察到它們的現(xiàn)象,其中說法正確的是( 。
A.用小園盤時中央暗B.用小園盤時中央亮
C.中央均為亮點的同心圓形條紋D.中央均為暗點的同心圓形條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所示,在“中國達人秀”舞臺上,16歲的盧馭龍上演了這樣一幕表演:他站在電壓達幾萬伏的電極旁邊,輕松地把玩著“閃電”,卻安然無恙.據(jù)了解,他身上穿著一件特別的衣服叫“高壓屏蔽服”.制成這“高壓屏蔽服”的材料可能是( 。
A.玻璃B.木屑C.塑料片D.金屬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3.下列說法正確的(  )
A.電熨斗能自動控制溫度主要利用了雙金屬片,兩片金屬的膨脹系數(shù)相同
B.常溫下,上下觸點是閉合的;溫度過高時,雙金屬片發(fā)生彎曲使上下觸點分離
C.需要較高溫度熨燙時,要調(diào)節(jié)溫度旋鈕,使升降螺絲下移并推動彈性銅片下移
D.電熨斗中的雙金屬片是一種半導(dǎo)體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做直線運動的物體,通過前半程的平均速度為10m/s,通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為20m/s,則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
A.15m/sB.$\frac{20}{3}$m/sC.$\frac{40}{3}$m/s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某同學(xué)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1)該同學(xué)的實驗步驟為:
a.在豎直木板上固定白紙,木板上固定兩個光滑的定滑輪,質(zhì)量為m1、m2的兩個物塊通過輕繩被彈簧測力計拉住而處于靜止狀態(tài),O為輕繩的結(jié)點.此時需記錄的有結(jié)點O的位置及OA、OB繩的方向、彈簧測力計的示(m1、m2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由記錄的物理量選擇合適的標度畫平行四邊形來驗證結(jié)論是否成立.
b.改變彈簧測力計拉力F的大小重復(fù)步驟a,再次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在第二次實驗中,是否要保證結(jié)點O的位置與第一次實驗相同?否(填“是”或“否”),并說明理由因為每次實驗都是獨立的,改變拉力F,結(jié)點O的位置會變化
(2)如果只增大彈簧測力計的拉力F而保證其他的條件不變,當系統(tǒng)再次平衡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D.
A.結(jié)點O的位置會向右移
B.OA與OB繩的拉力的合力的方向會改變
C.OB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會變小
D.OA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會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