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中A、B兩點電荷電量均為Q,在它們分別相距為r和3r時,彼此間的庫侖力大小之比為 ( )

A.3∶1 B.1∶3 C.9∶1 D.1∶9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武漢二中高一上期期末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2年6月24日,中國第一臺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制的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在西太平洋的馬里亞納海溝下潛深度超過7000米,預示著中國已經(jīng)有能力征服全球99.8%的海底世界。假設在某次實驗時,“蛟龍”號從水面開始下潛到最后返回水面共歷時10min,其速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則“蛟龍”號:( )

A.下潛的最大深度為360m

B.整個過程中的最大加速度為0.025m/s2

C.在3~4min和6~8min內出現(xiàn)超重現(xiàn)象

D.在8~10min內正在減速下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浙江省嘉興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物理學的探索和發(fā)現(xiàn)過程中,科學家們運用了許多研究方法,以下關于物理學研究方法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在不考慮物體本身的大小和形狀時,用質點來替代物體的方法是假設法

B.根據(jù)速度定義式,當時,就可以表示物體在t時刻的瞬時速度,該定義式運用了極限思想法

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質量三者之間的關系時,先保持質量不變研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再保持力不變研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該實驗應用了控制變量法

D.在推導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公式時,把整個運動過程劃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勻速直線運動,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這里采用了微元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山西忻州一中高二上期期末物理卷(解析版)(文) 題型:選擇題

一個閉合線圈放在變化的磁場中,線圈產生的感應電動勢為E.若僅將線圈匝數(shù)增加為原來的2倍,則線圈產生的感應電動勢變?yōu)?/p>

A. B. C. 2E D. 4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仲元中學高二上期期中物理卷(解析版)(文)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實線是一組未標明方向的電場線,虛線是一帶電粒子通過該電場區(qū)域時的運動軌跡,a、b是軌跡上的兩點。若帶電粒子只受電場力作用,由此能作出正確判斷的是( )

A.帶電粒子所帶電荷的電性

B.帶電粒子在a、b兩點的受力方向

C.a、b兩點的場強何處較大

D.帶電粒子在a、b兩點的加速度何處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仲元中學高二上期期中物理卷(解析版)(文) 題型:選擇題

關于磁感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磁感線是實際存在的

B.磁感線不可以是直線

C.磁感線是毫無規(guī)律的

D.磁感線是人假想出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安徽安慶一中高一上期期末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圖示為倉庫中常用的皮帶傳輸裝置示意圖,它由兩臺皮帶傳送機組成,一臺水平傳送,A、B 兩端相距3m,另一臺傾斜,傳送帶與地面的傾角θ=37°,C、D兩端相距4.45m,B、C相距很近。水平部分AB 以5m/s的速率順時針轉動。將質量為10 kg 的一袋大米放在A 端,到達B端后,速度大小不變地傳到傾斜的CD部分,米袋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0.5。試求:

(1)若CD部分傳送帶不運轉,求米袋沿傳送帶所能上升的最大距離;

(2)若要米袋能被送到D 端,求CD 部分順時針運轉的速度應滿足的條件及米袋從C 端到D 端所用時間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長春第十一高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多選)如圖所示,一個物體的運動速度時間圖像如圖所示,其中t1-t2時間段為曲線,其它時間段為直線,則有關物體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0<t<t1時間段各個時刻的加速度一定大于t1<t<t2時間段各個時刻的加速度

B.t2時刻物體的速度方向發(fā)生變化

C.t2時刻物體的位移開始減小

D.t2時刻物體的速度方向未發(fā)生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重慶巴蜀中學高一上期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運動和力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其加速度方向一定是變化的

B.物體做圓周運動,所受的合力一定指向圓心

C.物體運動的速率在增加,所受合力方向一定與運動方向相同

D.物體所受合力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該物體一定做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