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球在足夠深的油槽中由靜止開始下落,若油對球的阻力正比于速率,則球的運動情況是( 。
A.先加速,后減速最后靜止
B.先加速,后勻速
C.先加速,后減速直到勻速
D.加速度先增加后減小
設(shè)阻力與速度的比例為k,則阻力為f=kv,開始時重力大于阻力,則球做加速運動,即mg-kv=ma,速度增大,f增大,當(dāng)f增大到等于重力時球做勻速運動,此后阻力不變,重力不變,球做勻速運動,即球先加速后勻速,加速度一直減小,故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在民航和火車站都可看到用于對行李安全檢查的水平傳送帶,當(dāng)旅客把行李放上傳送帶時,傳送帶對行李的滑動摩擦力使行李開始運動,直到最后相對靜止,行李隨傳送帶一起前進(jìn).設(shè)傳送帶前進(jìn)速度為4m/s,傳送帶AB間距離為20m,傳送帶與行李箱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0.2,則一質(zhì)量為5kg的行李箱無初速度地放上傳送帶A端后,經(jīng)多長時間被傳送到B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某些城市交通部門規(guī)定汽車在市區(qū)某些街道行駛速度不得超過Vm=30km/h,一輛汽車在該水平路段緊急剎車時車輪抱死,沿直線滑行一段距離后停止,交警測得車輪在地面上滑行和軌跡長sm=10m,從手冊中查出該車車輪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72,g=10m/s2
(1)請你判斷汽車是否違反規(guī)定超速行駛.
(2)目前,有一種汽車制動裝置,可保證車輪在制動時不被抱死,使車輪仍有一定的滾動,安裝了這種防抱死裝置的汽車,在緊急剎車時可獲得比車輪抱死更大的制動力,從而使剎車距離大大減小,假設(shè)汽車安裝防抱死裝置后剎車片產(chǎn)生自動阻力恒為F,駕駛員的反應(yīng)時間為t,汽車的質(zhì)量為m,汽車剎車前勻速行駛的速度為V,試推出駕駛員發(fā)現(xiàn)情況后緊急剎車時的安全距離s的表達(dá)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在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中得到的兩條曲線如圖15所示.左圖的直線不過原點是由______;右圖的直線發(fā)生彎曲是由于______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有一定長度的木板C放在光滑水平面上,長木板上面放置可視為質(zhì)點的木塊A、B.A、B、C的質(zhì)量分別是mA=mB=mC=0.2kg.木塊A、B相距0.2m,放在長木板上適當(dāng)?shù)奈恢,它們與長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均為μ=0.2.三物塊均在同一直線上,開始時都處于靜止?fàn)顟B(tài).某時刻同時對A、B施加相反方向的恒力,F(xiàn)1=1N,F(xiàn)2=0.6N,如圖所示.經(jīng)過1s的時間,同時撤去這兩個力.問:

(1)在同時對A、B施加相反方向的恒力的過程中,木板C的運動狀態(tài)應(yīng)該怎樣,請說明理由!
(2)若要使木塊A、B最終不滑離長木板,木板C的長度最少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兩個質(zhì)量都為m的小球A和B,用質(zhì)量不計的彈簧將它們連接起來,然后用一根細(xì)線將它們掛在天花板上而靜止.在剪斷細(xì)線后的瞬間,A、B兩球的加速度為( 。
A.a(chǎn)A=aB=gB.a(chǎn)A=2g,aB=gC.a(chǎn)A=g,aB=0D.a(chǎn)A=2g,aB=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多選題

如圖,小球P、Q的質(zhì)量相等,其間用輕彈簧相連,光滑斜面傾角為θ,系統(tǒng)靜止時,彈簧與輕繩均平行與斜面,則在輕繩被突然剪斷的瞬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球的加速度大小均為g?sinθ
B.Q球的加速度為零
C.P球的加速度大小為2g?sinθ
D.P球的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上,Q球的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如圖所示,一個重為G的木箱放在水平面上,木箱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現(xiàn)用一個與水平方向成θ角的推力推動木箱沿水平方向勻速前進(jìn),求推力的水平分力的大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重為G=10N的物體在動摩擦因數(shù)為0.2的水平面上向左運動,同時受到大小為8N的方向向右的水平力F的作用,則物體所受的合力大小是______N;方向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