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在玻璃中傳播時,a光的傳播速度較大 | |
B. | 在通過同一雙縫干涉裝置,a光的相鄰亮條紋間距大 | |
C. | 以相同的入射角由水中斜射入空氣,a光的折射角大 | |
D. | 增大入射光在上表面的入射角,可能只有一種光從下表面射出 |
分析 復(fù)色光從空氣斜射到厚平板玻璃(上、下表面平行)的上表面,穿過玻璃后從下表面射出,變?yōu)閍、b兩束平行單色光,根據(jù)側(cè)移大小,可確定折射率大。l率與折射率成正比,進(jìn)而可確定傳播速度及雙縫干涉條紋間距大。
解答 解:A、光從空氣斜射到玻璃,因為玻璃上下表面平行,當(dāng)?shù)诙握凵鋾r折射光線與第一次折射入射光線平行.a(chǎn)光偏折較小,b光偏折較大.所以此玻璃對a光的折射率小于對b光的折射率,根據(jù)v=$\frac{c}{n}$,則知在玻璃中傳播時,a光的傳播速度較大,故A正確.
B、a光的折射率較小,頻率較低,波長較長,根據(jù)公式雙縫干涉條紋間距公式△x=$\frac{L}sya2tvl$λ知,a光的相鄰亮條紋間距較大,故B正確.
C、由于a光的折射率較小,折射時a光的偏折程度較小,則以相同的入射角由水中斜射入空氣,a光的折射角。蔆錯誤.
D、由上知光射到玻璃磚下表面時的入射角等于上表面的折射角,由光路可逆原理可知光一定能從下表面射出,故D錯誤.
故選:AB.
點評 此題關(guān)鍵要理解玻璃磚的光學(xué)特性,知道光線通過平板玻璃后,出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平行,不會發(fā)生全反射.根據(jù)公式雙縫干涉條紋間距公式△x=$\frac{L}xdxqkeb$λ比較干涉條紋的間距大。
年級 | 高中課程 | 年級 | 初中課程 |
高一 | 高一免費(fèi)課程推薦! | 初一 | 初一免費(fèi)課程推薦! |
高二 | 高二免費(fèi)課程推薦! | 初二 | 初二免費(fèi)課程推薦! |
高三 | 高三免費(fèi)課程推薦! | 初三 | 初三免費(fèi)課程推薦! |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 | B. | $\frac{2}{3}$a | C. | $\frac{1}{2}$a | D. | $\frac{1}{3}$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小車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為mgh | |
B. | 合外力對小車做的功為$\frac{1}{2}$mv2 | |
C. | 推力F對小車做的功為$\frac{1}{2}$mv2+mgh | |
D. | 摩擦阻力對小車做的功為$\frac{1}{2}$mv2+mgh-Fx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無論$\frac{m_1}{m_2}$的比值如何,地面對半球體的摩擦力都不為零 | |
B. | 當(dāng)$\frac{m_1}{m_2}=\frac{5}{3}$時,半球體對m1的摩擦力為零 | |
C. | 當(dāng)1≤$\frac{m_1}{m_2}<\frac{5}{3}$,半球體對m1的摩擦力的方向垂直于圖中的虛線向上 | |
D. | 當(dāng)$\frac{5}{3}≤\frac{m_1}{m_2}≤5$,半球體對m1的摩擦力的方向垂直于圖中的虛線向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熱現(xiàn)象的微觀理論認(rèn)為,各個分子的運(yùn)動都是無規(guī)則的、帶有偶然性的,但大量分子的運(yùn)動卻有一定的規(guī)律 | |
B. | 從微觀角度看,氣體壓強(qiáng)的大小跟兩個因素有關(guān):一個是氣體分子的最大速率,一個是分子的數(shù)目 | |
C. | 同種元素可能以晶體和非晶體兩種不同的形態(tài)出現(xiàn),如金剛石是晶體,石墨是非晶體,但組成它們的微粒均是碳原子 | |
D. | 一定溫度下,飽和汽的分子數(shù)密度是一定的,因而飽和汽的壓強(qiáng)也是一定的 | |
E. | 物體吸收熱量同時對外做功,內(nèi)能一定不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