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的裝置中,N為水平放置的金屬網(wǎng)板,M為與之平行的金屬板,MN相距4.5cm,兩板間電壓=2.30V,網(wǎng)板上方為垂直紙面大小為6.28×T的勻強磁場,P與S正對.設想在某一時刻,一個自由電子從P點由靜止開始運動,并穿過網(wǎng)板最后到達S',已知SS'相距3.27×m,設自由電子始終不會被吸附,整個裝置放在真空中.求該自由電子從P第一次到達S'所需的時間.(電子荷質比e/m=1.76×C/kg)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的裝置中,M、N是兩塊相距0.12m的水平金屬板,在它們上方另有一水平金屬板Q,其上有一小孔S正對著板M上的小孔O.已知O距M左邊緣0.1m,M、N間有一垂直向里的磁感應強度為0.1T的勻強磁場,今在板Q的S孔處有一質量為m=2×10-24kg、電量q=6.4×10-19C的負離子,重力和初速度不計.求:
(1)當K1斷開,K2合上時,欲使離子從MN間飛出兩板間,電源電動勢的取值范圍?
(2)若K1、K2均合上,將總電阻RAB=15Ω的變阻器滑動觸頭C調到AB中點,電源內阻為1Ω,如電動勢為16V,則離子從N板左邊緣正上方離N板0.04m處飛出,此時離子的速度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07?蘇州二模)處在激發(fā)態(tài)的氫原子向能量較低的狀態(tài)躍遷時會發(fā)出一系列不同頻率的光,稱為氫光譜.氫光譜線的波長可以用下面的巴耳末-里德伯公式
1
λ
=R(
1
k2
-
1
n2
)
來表示,式中n,k分別表示氫原子躍遷前后所處狀態(tài)的量子數(shù),k=1,2,3,…,對于每一個k,有n=k+1,k+2,k+3,…,R稱為里德伯常量、是一個已知量.對于k=1的一系列譜線其波長處在紫外線區(qū),稱為賴曼系;k=2的-系列譜線其波長處在可見光區(qū),稱為巴耳末系.
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K為一金屬板,A為金屬電極,都密封在真空的玻璃管中,S為由石英片封蓋的窗口,單色光可通過石英片射到金屬板K上,E為輸出電壓可調的直流電源,開始時其負極與電極A相連.實驗發(fā)現(xiàn),當用某種頻率的單色光照射K時,K會發(fā)出電子(光電效應),這時,即使A、K之間的電壓等于零,回路中也有電流.當A的電勢低于K時,而且當A比K的電勢低到某一值Uc時,電流消失,Uc稱為遏止電壓.
用氫原子發(fā)出的光照射某種金屬進行光電效應實驗時發(fā)現(xiàn):當用賴曼系波長最長的光照射時,遏止電壓的大小為U1,當用巴耳末系波長最短的光照射時,遏止電壓的大小為U2,已知電子電荷量的大小為e,真空中的光速為c,普朗克常數(shù)為h,試求
(1)賴曼系波長最長的光所對應的光子的能量.
(2)巴耳末系波長最短的光所對應的光子的能量.
(3)該種金屬的逸出功W(用電子電荷量e與測量值U1、U2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M N是一對相距為d的水平金屬板在它們上方另有一水平金屬板Q,其上有一小孔S正對著板M上的小孔O.MN間有一垂直向里的磁感應強度為B勻強磁場.在板Q的S孔處有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負離子,其重力和初速度不計,電源的電動勢為E,內阻為rRAB總電阻為2r,滑動觸頭C在AB的中點,離子從MN的中點飛出,求離子飛出磁場時的速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4屆江西省高一下學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如圖所示的裝置中,質量為mA的鋼球A用細線懸掛于O點,質量為mB的鋼球B放在離地面高度為H的小支柱N上。O點到A球球心的距離為L。使懸線在A球釋放前張直,且線與豎直線的夾角為α,A球釋放后擺動到最低點時恰與B球正碰,碰撞后,A球把輕質指示針OC推移到與豎直線夾角β處,B球落到地面上,地面上鋪一張蓋有復寫紙的白紙D。保持α角度不變,多次重復上述實驗,白紙上記錄到多個B球的落點。下圖中x是B球初始位置到B球平均落點的水平距離;為了探究碰撞中的守恒量,測得mA、mB、α、β、L、H、x等物理量.用測得的物理量表示mAvA= ________________ ;

mAvA′= ______________ ;   mBvB′=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