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質(zhì)點在25s末離出發(fā)點最遠 | |
B. | 質(zhì)點在0~10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2m/s | |
C. | 質(zhì)點在0~25s內(nèi)位移大小為22.5m | |
D. | 質(zhì)點在整個0~25s內(nèi)的運動過程中,10~20s內(nèi)的加速度最大 |
分析 v-t圖象中速度的正負表示速度的方向,速度圖象的“面積”等于位移,圖象位于t軸上方,位移為正值,位于t軸下方,位移為負值.斜率等于加速度,根據(jù)幾何知識判斷加速度的大�。�
解答 解:A、質(zhì)點在0-20s內(nèi)沿正向運動,在20-25s內(nèi)沿負向運動,則質(zhì)點在20s末離出發(fā)點最遠.故A錯誤.
B、由速度圖象的“面積”等于位移,得質(zhì)點在0~10s內(nèi)的位移 x=5+102×2=15m,平均速度為 ¯v=xt=1510=1.5m/s,故B錯誤.
C、質(zhì)點在0~25s內(nèi)位移大小為 x=5+202×2-12×5×1=22.5m,故C正確.
D、根據(jù)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絕對值越大,加速度越大,則知0~5s內(nèi)的加速度最大,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對于速度圖象問題,往往根據(jù)斜率等于加速度、“面積”等于位移來分析質(zhì)點的運動情況.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H=2h | |
B. | 物體A豎直上拋的初速度大小為2v | |
C. | 物體A豎直上拋的初速度大小是物體B落地時速度大小的2倍 | |
D. | 物體A、B在空中運動的時間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4F | B. | F | C. | 2F | D. | 4F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物塊在上滑過程中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上滑力的作用 | |
B. | 物塊在上滑過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為μmgcosθ | |
C. | 物塊m靜止在斜面上后,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為0 | |
D. | 物塊m靜止在斜面上后,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為mgsin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合始終增大 | B. | F合保持不變 | C. | F合先增大后減小 | D. | F合先減小后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根據(jù)E=Fq,可知電場中某點的場強與靜電力成正比 | |
B. | 根據(jù)E=kQr2,可知電場中某點的場強與形成電場的點電荷的電荷量Q成正比 | |
C. | 根據(jù)場強的疊加原理,可知合電場的場強一定大于分電場的場強 | |
D. | 根據(jù)E=kQr2知道,在以Q為球心,以r為半徑的球面上,各處的電勢和場強均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汽車離出發(fā)點最遠距離為750m | B. | 汽車前10s的加速度為3m/s2 | ||
C. | 汽車在10s至20s內(nèi)做勻速直線運動 | D. | 第40s末汽車返回到出發(fā)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物體做曲線運動,乙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 |
B. | 兩物體的初速度都為零 | |
C. | 在t1時間內(nèi)甲物體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 |
D. | 相遇時,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題中所說的“7時30分”是指時刻,“33天”是指時間 | |
B. | 神舟十一號飛船繞地球飛行時,不可將其看作質(zhì)點 | |
C. | 題中所說的“2200萬千米”是指位移 | |
D. | 題中所說的“7.7km/s”是指平均速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