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如圖所示為用打點計時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裝置.關(guān)于這一實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D
A.需使用天平測出重物的質(zhì)量
B.應(yīng)先釋放紙帶,后接通電源打點
C.需使用秒表測出重物下落的時間
D.測出紙帶上兩點跡間的距離,可知重物相應(yīng)的下落高度
(2)實驗時,應(yīng)使打點計時器的兩個限位孔在同一豎直線上.這樣做可以減。ㄟx填“消除”、“減小”或“增大”)紙帶與限位孔之間的摩擦.
(3)在實際測量中,重物減少的重力勢能通常會略大于(選填“略大于”、“等于”或“略小于”)增加的動能.

分析 正確解答本題需要掌握:理解該實驗的實驗原理,需要測量的數(shù)據(jù)等;明確打點計時器的使用;理解實驗中的注意事項以及如何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對于任何實驗注意從實驗原理、實驗儀器、實驗步驟、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實驗注意事項這幾點去搞清楚.
紙帶與限位孔之間的摩擦是無法避免的,這樣做只能減小紙帶與限位孔之間的摩擦.
實際實驗中,重錘要受到空氣阻力、紙帶和打點計時器限位孔之間有摩擦力,故重物下落時要克服這些阻力做功,重力勢能不能全部轉(zhuǎn)化為動能.

解答 解:(1)A、根據(jù)mgh=$\frac{1}{2}$mv2,可知不需要測量重物的質(zhì)量m,故A錯誤;
B、開始記錄時,應(yīng)先給打點計時器通電打點,然后再釋放重錘,讓它帶著紙帶一同落下,如果先放開紙帶讓重物下落,再接通打點計時時器的電源,由于重物運動較快,不利于數(shù)據(jù)的采集和處理,會對實驗產(chǎn)生較大的誤差,故B錯誤;
C、我們可以通過打點計時器計算時間,不需要秒表,故C錯誤;
D、測出紙帶上兩點跡間的距離,可知重物相應(yīng)的下落高度,故D正確.
故選:D.
(2)打點計時器的兩個限位孔如果不在在同一豎直線上.紙帶運動中就會與限位孔之間有摩擦,重物下落時要克服這個阻力做功,重力勢能不能全部轉(zhuǎn)化為動能,實驗存在誤差.紙帶與限位孔之間的摩擦是無法避免的,這樣做只能減小紙帶與限位孔之間的摩擦.
(3)實際實驗中,重錘要受到空氣阻力、紙帶和打點計時器限位孔之間有摩擦力,故重物下落時要克服這些阻力做功,重力勢能不能全部轉(zhuǎn)化為動能,有一小部分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故重物減少的重力勢能通常會略大于增加的動能.
故答案為:(1)D;(2)減;(3)略大于.

點評 對于基礎(chǔ)實驗要從實驗原理出發(fā)去理解,要親自動手實驗,深刻體會實驗的具體操作,不能單憑記憶去理解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恒是中學階段的基礎(chǔ)實驗,要從實驗原理出發(fā)來理解實驗同時注意平時加強練習.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所示,充電后的平行板電容器水平放置,電容為C,極板間距離為d,上極板正中有一小孔.質(zhì)量為m、電荷量為+q的小球從小孔正上方高h處由靜止開始下落,穿過小孔到達下極板處速度恰為零(不計空氣阻力,極板間電場可視為勻強電場,重力加速度為g).求:
(1)極板間電場強度大小和電容器所帶電荷量;
(2)小球從開始下落運動到下極板的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如圖所示,為一個質(zhì)點運動的變化的位移x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由此可知質(zhì)點( 。
A.在0-10s沿x軸正方向運動B.在2s末速度方向不變
C.0-4s速度不變D.0-4s內(nèi)位移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關(guān)于傳感器的應(yīng)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熨斗是通過感溫鐵氧體的作用控制電路的通斷的
B.霍爾元件是把磁感應(yīng)強度這個磁學量轉(zhuǎn)換為電壓這個電學量
C.電子秤是通過彈簧把力這個力學量轉(zhuǎn)換為電壓這個電學量
D.熱敏電阻是把光照強弱這個光學量轉(zhuǎn)換為電阻這個電學量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圖所示,小朋友在彈性較好的蹦床上跳躍翻騰,盡情嬉耍.在小朋友接觸床面向下運動的過程中,床面對小朋友的彈力做功情況是( 。
A.先做負功,再做正功B.先做正功,再做負功
C.一直做正功D.一直做負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花樣滑冰運動員正在表演冰上舞蹈動作,此時,該運動員可看做質(zhì)點
B.古詩“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所描述的運動中,參考系是輕舟
C.光年是長度單位,指一年內(nèi)光在真空中傳播的距離
D.位移由質(zhì)點實際運動的路徑?jīng)Q定,路程由質(zhì)點運動的初末位置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5.如圖所示,聲源B和障礙物C相距40m,聽者位于聲源與障礙物之間,且三者在一條直線上.要能區(qū)分聽者與障礙物的距離至少是多大?(設(shè)聲速為340m/s,人耳只能分辨相差0.1s以上的兩個聲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2.用如圖a所示的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設(shè)重錘質(zhì)量為m、打點計時器的打點周期為T、重力加速度為g;圖b是實驗得到的一條紙帶,A、B、C、D、E為相鄰的連續(xù)點,測得B、C、D、E到A點的距離分別為s1、s2、s3、s4.則

(1)D點的速度表達式為vD=$\frac{{s}_{4}-{s}_{2}}{2T}$,重物由B點到D點勢能減少量的表達式Ep=mg(s3-s1)(用題中所給字母表達).
(2)由于重錘下落時要克服阻力做功,所以該實驗的動能增量總是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勢能的減小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阻值均為R的四個電阻、電容為C的電容器及電動勢為E的電源(不計內(nèi)阻)連接成如圖所示的電路.開關(guān)K閉合且電路穩(wěn)定時,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電容器兩板間電壓為$\frac{E}{3}$
B.電容器極板上的電荷量為$\frac{2CE}{5}$
C.減小電容器兩極板正對面積,極板上的電荷量減小
D.減小電容器兩極板間的距離,穩(wěn)定后兩板間電壓比原來的更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