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m表示物塊A、B和木板C的質(zhì)量,當物塊A以初速度
向右運動時,A將受到木板施加的向左的大小為μmg的滑動摩擦力而減速,木板C則受到物塊A施加的大小為μmg的滑動摩擦力和物塊B施加的大小為f的摩擦力而做加速運動,物塊B則因受木板C施加的摩擦力f作用而加速,設(shè)A、B、C三者的加速度分別為
、
和
,則由牛頓第二定律,
有μmg=m
,μmg-f=m
,f=m
,事實上此題中
=
,即B、C之間無相對運動,這是因為當
=
時,由上式可得f=
μmg (1),
它小于最大靜摩擦力μmg.可見靜摩擦力使物塊B、木板C之間不發(fā)生相對運動.
若物塊A剛好與物塊B不發(fā)生碰撞,則物塊A運動到物塊B所在處時,A與B的速度大小相等.因物塊B與木板C速度相等,所以此時三者速度均相同,設(shè)為
,由動量守恒定律得
m
=3m
(2),
在此過程中,設(shè)木板C運動的路程為
,則物塊A的路程為
+L,如圖所示,
由動能定理得
對A有
m
-
m
=-μmg(
+L) (3)
對C與B有
(2m)
=
μm (4)
解(3)、(4)可得
(3m)
-
m
=-μmgL (5)式中L就是物塊A相對木板C運動的路程.
解(2)、(5)得
=
(6)
即物塊A的初速度
=
時,A剛好不與B發(fā)生碰撞,若
>
,則A與B發(fā)生碰撞,故A與B發(fā)生碰撞的條件是
>
(7)
即A與B發(fā)生碰撞的條件是
>
.
(2)、當物塊A的初速度
滿足(7)式時,A與B將發(fā)生碰撞,設(shè)碰撞的瞬間,A、B、C三者的速度分別為
、
和
,則有
>
=
(8)
在物塊A、B發(fā)生碰撞的極短時間內(nèi),木板C對它們的摩擦力的沖量非常小,可忽略不計.故在碰撞過程中,A與B構(gòu)成的系統(tǒng)動量守恒,而木板C的速度保持不變,因為物塊A、B間的碰撞是彈性的,系統(tǒng)的機械能守恒,又因為質(zhì)量相等,由動量守恒和機械能守恒可以證明(證明從略),碰撞前后A、B交換速度,若碰撞剛結(jié)束時,A、B、C三者速度分別為
、
和
,則有
=
=
=
(9)
由(8)、(9)式可知,物塊A與木板C速度相等,保持相對靜止,B相對AC向右運動,以后發(fā)生的過程相當于第1問中所進行的延續(xù),由物塊B代替A繼續(xù)向右運動.
若物塊B剛好與擋板P不發(fā)生碰撞,則物塊B以速
從C板的中點運動到擋板P所在處時與C的速度相等.A與C的速度大小是相等的,A、B、C三者的速度相等,設(shè)此時三者的速度
,根據(jù)動量守恒定律有m
=3m
(10)
A以初速度
開始運動,接著與B發(fā)生完全彈性碰撞,碰撞后物塊A相對木板C靜止,B到達P所在處這一整個過程中,先是A相對C運動的路程為L,接著是B相對C運動的路程為L,整個系統(tǒng)動能的改變,等于系統(tǒng)內(nèi)部相互間的滑動摩擦力做功的代數(shù)和,即
(3m)
-
m
=-μmg.2L (11)
解(10)、(11)兩式得
=
(12)
即物塊A的初速度
=
時,A與B碰撞,但B與P剛好不發(fā)生碰撞,
若使
>
,就能使B與P發(fā)生碰撞,故A與B碰撞后,物塊B與擋板P發(fā)生碰撞的條件是
>
(13)
即物塊A與B發(fā)生碰撞(設(shè)為彈性碰撞)后,物塊B與擋板P發(fā)生碰撞的條件是
>
.
(3)、若物塊A的初速度
滿足條件(13)式,則在A、B發(fā)生碰撞后,B將與擋板P發(fā)生碰撞,設(shè)在碰撞前瞬間,A、B、C三者的速度分別為
、
和
,則有
>
=
(14)
B與P碰撞后的瞬間,A、B、C三者的速度分別為
、
和
,則仍類似于第2問解答中(9)的道理,有
=
=
=
(15)
由(14)、(15)式可知B與P剛碰撞后,物塊A與B的速度相等,都小于木板C的速度,即
>
=
(16)
在以后的運動過程中,木板C以較大的加速度向右做減速運動,而物塊A和B以相同的較小的加速度向右做加速運動,加速度的大小分別為
=2μg
=
=μg (17)
加速過程將持續(xù)到或者A和B與C的速度相同,三者以相同速度
向右做勻速運動,或者木塊A從木板C上掉了下來.因此物塊B與A在木板C上不可能再發(fā)生碰撞.
即物塊B與擋板P發(fā)生碰撞(設(shè)為彈性碰撞)后,物塊B與A在木板C上不可能再發(fā)生碰撞.
(4)、若A恰好沒從木板C上掉下來,即A到達C的左端時的速度變?yōu)榕cC相同,這時三者的速度皆相同,以
表示,由動量守恒有
3m
=m
(18)
從A以初速度
在木板C的左端開始運動,經(jīng)過B與P相碰,直到A剛沒從木板C的左端掉下來,這一整個過程中,系統(tǒng)內(nèi)部先是A相對C的路程為L;接著B相對C運動的路程也是L;b與P碰后直到A剛沒從木板C上掉下來,A與B相對C運動的路程也皆為L.整個系統(tǒng)動能的改變應(yīng)等于內(nèi)部相互間的滑動摩擦力做功的代數(shù)和,即
(3m)
-
m
=-μmg.4L (19)
由(18)、(19)兩式,得
=
(20)
即當物塊A的初速度
=
時,A剛好不會從木板C上掉下.若
>
,則A將從木板C上掉下,故A從C上掉下的條件是
>
(21)
即物塊A從木板C上掉下來的條件是
>
.
(5)若物塊A的初速度
滿足條件(21)式,則A將從木板C上掉下來,設(shè)A剛要從木板C上掉下來時,A、B、C三者的速度分別為
、
和
,則有
=
<
(22)
這時(18)式應(yīng)改寫為
m
=2
+
(23)
(19)式應(yīng)改寫為
+
m
-
m
=-μmg.4L (24)
當物塊A從木板C上掉下來后,若物塊B剛好不會從木板C上掉下,即當C的左端趕上B時,B與C的速度相等.設(shè)此速度為
,則對B、C這一系統(tǒng)來說,由動量守恒定律,有
+m
=2m
(25)
在此過程中,對這一系統(tǒng)來說,滑動摩擦力做功的代數(shù)和為-μmgL,由動能定理可得
-(
+
)=-μmgL (26)
由(23)、(24)、(25)、(26)式可得
=4
(27)
即當
>4
時,物塊B剛好不能從木板C上掉下.若,則B將從木板C上掉下,故物塊B從木板C上掉下來的條件是
>
(28)
即物塊B從木板C上掉下來的條件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