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如圖,由均勻的電阻絲組成的等邊三角形導體框,垂直勻強磁場放置,將AB兩點接入電壓恒定的電源兩端,通電時,線框受到的安培力為1.2N,若將ACB邊移走,則余下線框受到的安培力大小為( 。
A.0.6NB.0.8NC.1.2ND.1.6N

分析 根據(jù)左手定則判斷出各段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根據(jù)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計算出各段上的電流大小,再計算出各段安培力的大小,然后使用平行四邊形定則合成即可.

解答 解:根據(jù)左手定則判斷出各段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如圖

由于曲線ACB上產(chǎn)生的安培力等效于長AB上的電線產(chǎn)生的安培力,所以等效電路為r和2r并聯(lián),并聯(lián)后總電阻為:$\frac{2r•r}{2r+r}=\frac{2}{3}r$;
根據(jù)歐姆定律得電流為:
I1=$\frac{U}{\frac{2r}{3}}$,
I2=$\frac{U}{r}$,
則安培力為:
F1=BI1L=$\frac{3BUL}{2r}$=1.2N,
余下線框受到的安培力大小為:
F2=BI2L=$\frac{BUL}{r}$=$\frac{2}{3}F$=0.8N;
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點評 該題中,各段時的電流的大小不相等,要使用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分別計算出各段的電流的大小,然后計算安培力是解題的正確思路.題目的難度中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如圖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質(zhì)量為m1的木塊A和質(zhì)量為m2的木塊B,靜止靠在豎直的墻面上,兩木塊接觸面與墻面平行,A與墻間及A與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A受B的摩擦力大小等于μF,方向豎直向下
B.A受墻的摩擦力大小等于m1g,方向豎直向上
C.若力F增大為原來的兩倍,A受B的摩擦力也增大為原來的兩倍
D.若力F增大為原來的兩倍,A受B的摩擦力大小、方向都不會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5.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系”實驗中,某同學使用了如圖1所示的裝置,計時器打點頻率為50Hz.

(1)對于該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E
A.該實驗采用的實驗方法是控制變量法
B.連接砝碼盤和小車的細繩應與長木板保持平行
C.平衡摩擦力時,應將砝碼盤及盤內(nèi)砝碼通過定滑輪栓在小車上
D.懸掛物的質(zhì)量應遠小于小車和砝碼的質(zhì)量,目的是使小車緩慢移動
E.實驗結(jié)果采用a-$\frac{1}{m}$坐標作圖,是為了根據(jù)圖象直觀地作出判斷
(2)該同學得到一條紙帶,在紙帶上取連續(xù)的五個點,如圖2所示,自A點起,相鄰兩點間的距離分別為10.00mm、12.00mm、14.00mm、16.00 mm,則小車的加速度為5.00m/s2.(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3)該同學通過數(shù)據(jù)的處理作出了a-F圖象如圖3所示. 圖中的力F理論上指B,而實驗中卻用A表示.(選填字母符號)    A.砂和砂桶的重力      B.繩對小車的拉力
(4)a-F圖中的直線不過原點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過度(木板傾角過大),圖線發(fā)生彎曲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過度(木板傾角過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2.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實驗中
(1)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B
A.理想實驗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變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為了減小實驗誤差,實驗時應AB
A.拉橡皮條的繩細一些且長一些,實驗效果較好
B.拉橡皮條時,彈簧秤、橡皮條、細繩應貼近木板且與木板平面平行
C.實驗中,先將其中一個彈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調(diào)節(jié)另一個彈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條另一端拉到O點
D.拉力F1和F2的夾角越大越好
(3)下面是該實驗中的兩個實驗步驟:
A.在水平放置的方木板上固定一張白紙,用圖釘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方木板上,另一端拴上兩個繩套,通過細繩同時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與方木板平面平行)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使它與細繩的結(jié)點到達某一位置O點,在白紙上用鉛筆記下O點的位置和讀出兩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1和F2
B.只用一只彈簧測力計,通過細繩拉橡皮條,使它的伸長量與兩個彈簧測力計拉時相同,讀出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和記下細繩的方向.
請指出以上步驟中的錯誤或疏漏:
A中是沒有記錄兩拉力的方向.B中是沒有說明把結(jié)點拉到O點.
(4)如圖甲是某同學在白紙上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作出的力的示意圖,F(xiàn) 和F′中F是F1和F2合力的實際測量值.
(5)某同學在坐標紙上畫出了如圖乙所示的兩個已知力F1和F2,圖中小正方形的邊長表示2N,兩力的合力用F表示,F(xiàn)1、F2與F的夾角分別為θ1和θ2的關系正確的有BC
A.F1=4N     B.F=12N      C.θ1=45°    D.θ1<θ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如圖所示粗糙絕緣的水平面附近存在一個平行于水平面的電場,其中某一區(qū)域的電場線與x軸平行,在x軸上的電勢φ與坐標x的關系用圖中曲線表示,圖中斜線為該曲線過點(0.15,3)的切線.現(xiàn)有一質(zhì)量為0.20kg,電荷量為+2.0×10-8 C的滑塊P(可視為質(zhì)點),從x=0.10m處由靜止釋放,其與水平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02,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0.15 m處的電場強度大小為2.0×106 N/C
B.滑塊運動的最大速度為0.1 m/s
C.滑塊運動的加速度逐漸減小
D.滑塊運動速度一直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9.帶電粒子的電荷量與質(zhì)量的比值稱為比荷,是描述帶電粒子的重要參數(shù).如圖所示是某種測量帶電粒子比荷實驗的原理示意圖,一對平行金屬板M、N豎直放置,板間存在水平方向的勻強電場;另一對平行金屬板P、Q水平放置,兩板間距為d,板間存在豎直方向的勻強電場和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在某次實驗中,粒子源A不斷產(chǎn)生某種帶正電的粒子,帶電粒子經(jīng)金屬板M、N間的電場加速,從N板上的小孔S射出,沿水平方向進入金屬板P、Q間.調(diào)節(jié)電場和磁場,當M、N兩板間的電勢差為U1,P、Q兩板間的電勢差為U2,磁感應強度為B時,帶電粒子在P、Q兩板間恰好做勻速直線運動.粒子運動軌跡如圖中虛線所示.設帶電粒子離開粒子源時的速度、所受重力及粒子間的相互作用均可忽略.
(1)求帶電粒子在金屬板P、Q間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的速度大小v;
(2)求帶電粒子的比荷$\frac{q}{m}$;
(3)如果在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帶電粒子偏向金屬板P,應如何調(diào)節(jié)電場和磁場,才能使帶電粒子在金屬板P、Q間做勻速直線運動.請你寫出至少兩項可行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關于下列器材的原理和用途,正確的是( 。
A.變壓器可以改變交變電壓但不能改變頻率
B.扼流圈對交流的阻礙作用是因為線圈存在電阻
C.真空冶煉爐的工作原理是爐體產(chǎn)生渦流使爐內(nèi)金屬熔化
D.磁電式儀表中用來做線圈骨架的鋁框能起電磁阻尼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如圖所示,以水平地面建立x軸,有一個質(zhì)量為m=1kg的木塊放在質(zhì)量為M=2kg的長木板左端,木板長L=11.5m.已知木板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1=0.1,m與M之間的摩擦因素μ2=0.9(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m與M保持相對靜止共同向右運動,木板的左端A點經(jīng)過坐標原點O時的速度為V0=10m/s,在坐標為X=21m處的P點有一擋板,木板與擋板碰撞后立即以原速率反向彈回,而木塊在此瞬間速度保持不變,碰后立刻撤去擋板,g取10m/s2,求:

(1)木板碰擋板時的速度v1;
(2)碰撞后經(jīng)經(jīng)多長時間木塊向右的速度減為零;此時木板的速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5.如圖所示,50匝矩形閉合導線框ABCD處于磁感應強度大小B=$\frac{\sqrt{2}}{10}$T的水平勻強磁場中,線框面積S=0.5m2,線框電阻不計.線框繞垂直于磁場的軸OO′以角速度ω=200rad/s勻速轉(zhuǎn)動,并與理想變壓器原線圈相連,副線圈線接入一只“220V,60W”燈泡,且燈泡正常發(fā)光,熔斷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10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變壓器原、副線圈匝數(shù)之比為25:11
B.線框中產(chǎn)生交變電壓的有效值為500$\sqrt{2}$V
C.圖示位置穿過線框的磁通量為零
D.允許變壓器輸出的最大功率為500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