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8.一輛小汽車在水平路面上由靜止啟動,在前5s內做勻加速直線運動,5s末達到額定功率,之后保持以額定功率運動.其v-t圖象如圖所示.已知汽車的質量為m=2×103Kg,汽車受到地面的阻力為車重的0.1倍,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汽車在前5s內的牽引力為6×103N
B.0~t0時間內汽車牽引力做功為$\frac{1}{2}$mvm2
C.汽車的額定功率為50kw
D.汽車的最大速度為30m/s

分析 從v-t圖象可以看出:汽車經歷三個運動過程: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減小的變加速直線運動,最后做勻速直線運動.由圖線斜率可求出前5s內汽車的加速度,由牛頓第二定律即可求出此過程的牽引力.5s末汽車的功率就達到額定功率,由P=Fv能求出額定功率.汽車速度最大時,牽引力等于阻力,由P=Fvm,能求出最大速度.

解答 解:汽車受到的阻力f=0.1×2×103×10=2×103N;
A、前5s內,由圖a=2m/s2,由牛頓第二定律:F-f=ma,求得:F=f+ma=(0.1×2×103×10+2×103×2)N=6×103N  故A正確;
B、根據動能定理知,牽引力與阻力做功的代數和等于動能的增加量,故B錯誤.
C、t=5s末功率達到額定功率,P=Fv=6×103×10W=6×104W=60kw; 故C錯誤;
D、當牽引力等于阻力時,汽車達最大速度,則最大速度vm=$\frac{P}{f}$=$\frac{6×1{0}^{4}}{2×1{0}^{3}}$m/s=30m/s.故D正確.
故選:AD.

點評 本題結合圖象考查汽車啟動問題,在解題時要明確汽車的運動過程及運動狀態(tài),正確應用牛頓第二定律及功率公式求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所示,電路中R1、R2均為可變電阻,電源內阻不能忽略,平行板電容器C的極板水平放置,閉合電鍵S,電路達到穩(wěn)定時,帶電油滴懸浮在兩板之間靜止不動,如果僅改變下列某一個條件,能使油滴向上運動的是(  )
A.增大R1的阻值B.增大R2的阻值
C.增大兩板間的距離D.增大電容器的極板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縱跳摸高”是一種很好的有助于青少年長高的運動.其動作要領是原地屈膝兩腳快速用力蹬地,跳起騰空后充分伸展上肢摸到最高點.則人在進行縱跳摸高時,從他開始屈膝到摸到最高點的過程中( 。
A.人始終處于超重狀態(tài)
B.人始終處于失重狀態(tài)
C.地面支持力對人的沖量與重力沖量的大小相等
D.地面支持力對人做的功等于重力勢能的增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6.如圖所示,在光滑豎直絕緣竿上套有一個質量為m=0.4kg的小球,小球帶正電,電荷量為q=1×10-6C,在豎直絕緣桿B點固定一個電荷量為Q=1×10-5C的正點電荷,將小球由距B點0.3m的A處無初速度釋放,并在C點(圖上未畫出)取得最大動能,求:(重力加速度g=10m/s2,靜電力常量k=9.0×109N•m2/C2) 
(1)A球剛釋放時的加速度的大小
(2)試求AC的距離.
(3)若小球的最大速度為1m/s,試求AC間的電勢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在2014年的某省抗洪戰(zhàn)斗中,一摩托艇要到正對岸搶救物質,關于該摩托艇能否到達正對岸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只要摩托艇向正對岸行駛就能到達正對岸
B.只有摩托艇的速度大于水流速度,摩托艇才能到達正對岸
C.雖然水流有較大的速度,但只要摩托艇向上游某一方向行駛,一定能到達正對岸
D.不論摩托艇怎么行駛,都可能到達正對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3.如圖所示,是一傳送裝置,其中AB段粗糙,AB段長為L=1m,動摩擦因數μ=0.5;BC、DEN段均可視為光滑,DEN是半徑為r=0.5m的半圓形軌道,其直徑DN沿豎直方向,C位于DN豎直線上,CD間的距離恰能讓小球自由通過.其中N點又與足夠長的水平傳送帶的右端平滑對接,傳送帶以6m/s的速率沿順時針方向勻速轉動,小球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也為0.5.左端豎直墻上固定有一輕質彈簧,現用一可視為質點的小球壓縮彈簧至A點后由靜止釋放(小球和彈簧不粘連),小球剛好能沿圓弧DEN軌道滑下,而始終不脫離軌道.已知小球質量m=0.2kg,g 取10m/s2
(1)求小球到達D點時速度的大小及彈簧壓縮至A點時所具有的彈性勢能;
(2)小球第一次滑上傳送帶后的減速過程中,在傳送帶上留下多長的痕跡?
(3)如果希望小球能沿著半圓形軌道上下不斷地來回運動,且始終不脫離軌道,則傳送帶的速度應滿足什么要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在交警處理某次交通事故時,通過監(jiān)控儀器掃描,輸入計算機后得到該汽車在水平面上剎車過程中的位移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為x=20t-2t2(x的單位是m,t的單位是s).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該汽車剎車的初速度為20m/s           
②該汽車剎車的加速度為-2m/s2
③該汽車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跡長為50m     
④剎車后6s內的位移為48m.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7.如圖所示,水平傳送帶長為2m,以v1=1m/s的速度勻速運動,質量均為4kg的小物體P、Q與繞過定滑輪的輕繩相連,t=0時刻、P在傳送帶左端以初速度v2=4m/s向右運動,已知P與傳送帶間動摩擦因數為0.5,P在傳動帶上運動過程它與定滑輪間的繩始終水平,不計定滑輪質量和摩擦,繩不可伸長且足夠長度,最大靜摩擦力視為等于滑動摩擦力,取g=10m/s2,求:
(1)t=0時刻小物體P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小物體P向右運動的最大距離.
(3)小物體P滑離傳送帶時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8.像打點計時器一樣,光電計時器也是一種研究物體運動情況的常用計時儀器,其結構如圖甲所示,a、b分別是光電門的激光發(fā)射和接收裝置,當有物體從a、b間通過時,光電計時器就可以顯示物體的擋光時間.如圖乙所示,氣墊導軌是常用的一種實驗儀器,它是利用氣泵使帶孔的導軌與滑塊之間形成氣墊,使滑塊懸浮在導軌上,滑塊在導軌上的運動可視為沒有摩擦.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乙所示的實驗裝置來驗證鉤碼和滑塊所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實驗前要調整氣墊導軌底座使之水平,用游標卡尺測得遮光條的寬度為d,實驗時滑塊從圖示位置由靜止釋放,由數字計時器讀出遮光條通過光電門的時間△t

(1)某同學用游標卡尺測得遮光條(圖丙)的寬度d=1.05cm
(2)實驗前需要調整氣墊導軌底座使之水平,實驗時將滑塊從圖示位置由靜止釋放,由數字計時器讀出遮光條通過光電門所花時間為△t=1.2×10-2s,則滑塊經過光電門時的瞬時速度為(用游標卡尺的測量結果計算)0.875m/s.
(3)在本次實驗中還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鉤碼的質量m、滑塊上的遮光條初位置到光電門的距離s和滑塊的質量M(用文字說明并用相應的字母表示).
(4)本實驗,通過比較mgs和$\frac{1}{2}$(M+m)($\fracoybkrce{△t}$)2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相等(用測量的物理量符號表示),從而驗證了系統(tǒng)的機械能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