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原來靜止的物體受合外力作用時間為2t0,合外力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則
A. 0--t0與t0--2t0時間內(nèi),物體的平均速率相等
B. 0--t0與t0--2t0時間內(nèi),合外力對物體做功不相等
C. t=0到t=2t0時間內(nèi),物體的位移為零
D. t=0到t=2t0時間內(nèi),合外力對物體的沖量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假期里,一位同學(xué)在廚房里協(xié)助媽媽做菜,對菜刀發(fā)生了興趣.他發(fā)現(xiàn)菜刀的刀刃前部和后部的厚薄不一樣,刀刃前部的頂角小,后部的頂角大(如圖所示),他先后做出過幾個猜想,其中合理的是( )
A. 刀刃前部和后部厚薄不勻,僅是為了打造方便,外形美觀,跟使用功能無關(guān)
B. 在刀背上加上同樣的力時,分開其他物體的力跟刀刃厚薄無關(guān)
C. 在刀背上加上同樣的壓力時,頂角越大,分開其他物體的力越大
D. 在刀背上加上同樣的壓力時,頂角越小,分開其他物體的力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電磁學(xué)發(fā)展過程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法拉第發(fā)現(xiàn)了電磁感應(yīng)現(xiàn)象
B. 奧斯特發(fā)現(xiàn)了電流磁效應(yīng)
C. 洛倫茲發(fā)現(xiàn)了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力
D. 安培提出了分子電流假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關(guān)于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運動的物體不可能受到靜摩擦力的作用
B. 靜摩擦力總是與物體的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C. 滑動摩擦力一定與物體的重力有關(guān)
D. 兩個相對運動的物體之間一定有滑動摩擦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兩根光滑的金屬導(dǎo)軌,平行放置在傾角為 θ 斜面上,導(dǎo)軌的左端接有電阻 R ,導(dǎo)軌自身的電阻可忽略不計.斜面處在一勻強磁場中,磁場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質(zhì)量為 m ,電阻可不計的金屬棒 ab ,在沿著斜面與棒垂直的恒力作用下沿導(dǎo)軌勻速上滑,并上升 h 高度,如圖所示.在這過程中
A. 作用于金屬棒上的各個力的合力所做的功等于零
B. 作用于金屬棒上的各個力的合力所做的功等于 mgh 與電阻 R 上發(fā)出的焦耳熱之和
C. 金屬棒克服安培力做的功大于電阻 R 上發(fā)出的焦耳熱
D. 恒力 F 與重力的合力所做的功等于電阻 R 上發(fā)出的焦耳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A. 物體的運動速度變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 物體的運動速度變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C. 加速度越大,物體速度一定越大
D. 加速度變大,速度可能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某健身愛好者手拉著輕繩,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緩慢地移動,保持繩索始終平行于地面。為了鍛煉自己的臂力和腿部力量,可以在O點懸掛不同的重物G,則: ( )
A. 若健身者緩慢向右移動,繩OA拉力變小
B. 若健身者緩慢向左移動,繩OB拉力變小
C. 若健身者緩慢向右移動,繩OA、OB拉力的合力變大
D. 若健身者緩慢向左移動,健身者與地面間的摩擦力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小球A置于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半圓柱體上,小球B用水平輕彈簧拉著,彈簧固定在豎直板上。兩小球A、B通過光滑滑輪O用輕質(zhì)細(xì)線相連,兩球均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已知球B質(zhì)量為m,O點在半圓柱體圓心O1的正上方,OA與豎直方向成30°角.OA長度與半圓柱體半徑相等,OB與豎直方向成45°角,現(xiàn)將輕質(zhì)細(xì)線剪斷的瞬間(重力加速度為g) : ( )
A. 彈簧彈力大小
B. 球B的加速度為g
C. 球A受到的支持力為
D. 球A的加速度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一矩形線圈在勻強磁場中繞OO′軸勻速轉(zhuǎn)動,磁場方向與轉(zhuǎn)軸垂直。線圈匝數(shù)n=100匝,電阻r=1Ω,長l1=0.5m,寬l2=0.4m,角速度ω=10rad/s。磁場的磁感強度B=0.2T。線圈兩端外接電阻R=9Ω的用電器,和一個理想交流電流表。試分析求解:
(1)線圈中產(chǎn)生感應(yīng)電動勢的最大值;
(2)電流表的讀數(shù);
(3)電阻R上消耗的電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越野滑雪障礙追逐賽一段簡化的賽道。某次比賽中,質(zhì)量m =60 kg的運動員從 A點滑下,經(jīng)過AC段賽道最低點B點時速度為20 m/s,經(jīng)過BD段賽道最高點C點時的速度為10 m/s,已知B、C兩點的曲率圓半徑分別為R1= 10.0 m, R2 =16.0 m, A、B兩點的高度差為A = 30.0 m,取g = lOm/s2。求:(賽道在同一豎直平面內(nèi))
(1)從A到B,阻力對運動員做的功;
(2)運動員經(jīng)過B點和C點時受到雪道的彈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