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動量分別為5kg??m/s和6kg??m/s的小球A、B沿光滑平面上的同一條直線同向運動,A追上B并發(fā)生碰撞后。若www.ks5u.com已知碰撞后A的動量減小了2kg??m/s,而方向不變,那么A、B質量之比的可能范圍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一位同學在探究影響落體運動的因素時,設計了如下四個小實驗:
實驗(1):讓一張紙片和一枚硬幣同時從同一高度落下
實驗(2):讓兩張相同紙片,一張揉成一團,一張攤開,同時從同一高度下落
實驗(3):讓小紙團與硬幣同時從同一高度下落
實驗(4):在抽成真空的玻璃管中,讓小紙片、小紙團、小硬幣同時從人同一高度落下
對上述四個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中硬幣與紙片同時落地 B.(2)中兩者同時著地
C.(3)中硬幣先著地 D.(4)中三者同時落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08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南部陽一郎和兩位日本科學家小林誠、利川敏英。到目前為止,人們仍無法解釋140億年前宇宙大爆炸時宇宙起源的幕后力量。如果宇宙大爆炸產生了相同的物質和反物質,它們應當互相抵消,但這并沒有發(fā)生,每100億個反物質粒子就有一個額外的物質粒子發(fā)生了微小的偏移。這種對稱破缺可能是使我們宇宙得以幸存的原因,F(xiàn)在,科學家正在設法尋找“反物質”,所謂“反物質”是由“反粒子”構成的,“反粒子”與其對應的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質量和相同的電荷量,但電荷的電性相反,據(jù)此,若有反α粒子,它的質量數(shù)為_________,電荷數(shù)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08北京奧運已順利閉幕,我國獲得了51塊金牌,位居金牌榜首,這其中包含了多少運動員和教練員的心血。教練員在指導運動員進行訓練時,經常采用“25米往返跑”來訓練運動員的體能, “25米往返跑”的成績反應了人體的靈敏素質。測定時,在平直跑道上,運動員以站立式起跑姿勢站在起點終點線前,當聽到“跑”的口令后,全力跑向正前方25米處的折返線,教練員同時開始計時。運動員到達折返線處時,用手觸摸折返線處的物體(如木箱),再轉身跑向起點終點線,當胸部到達起點終點線的垂直面時,教練員停表,所用時間即為“25米往返跑”的成績。設某運動員起跑的加速度為4m/s2,運動過程中的最大速度為8m/s,快到達折返線處時需減速到零,減速的加速度為8m/s2,返回時達到最大速度后不需減速,保持最大速度沖線。求該運動員“25米往返跑”的成績?yōu)槎嗌倜耄?/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在一個行星上,一晝夜的時間為T0=6 h。若在行星上用彈簧秤測同一物體的重力,發(fā)現(xiàn)在赤道上僅為在兩極的90%.設想該行星的自轉角速度加快到某一值時,赤道上的物體會自動飄起來.試計算這時行星上的一晝夜是多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有一列沿水平繩傳播的簡諧橫波,頻率為10 Hz,振動方向沿豎直方向。當繩上的質點P到達其平衡位置且向下運動時,在其右方相距0.3 m處的質點Q剛好到達最高點,由此可知波速和傳播方向可能是( )
A.12 m/s,向右傳播 B.12 m/s,向左傳播
C.4 m/s,向右傳播 D.4 m/s,向左傳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甲、乙所示,是一輛質量為6×103kg的公共汽車在t=0和t=3s末兩個時刻的兩張照片.當t=0時,汽車剛啟動,在這段時間內汽車的運動可看成勻加速直線運動.圖丙是車內橫桿上懸掛的拉手環(huán)經放大后的圖像,q=37°,根據(jù)題中提供的信息,可以估算出的物理量有
A.汽車的長度 B.3s末汽車的速度
C.3s內合外力對汽車所做的功 D.3s末汽車牽引力的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質量為m1的小球甲以速率v0向右運動。在小球甲的前方A點處有一質量為m2的小球乙處于靜止狀態(tài),如圖所示。甲與乙發(fā)生正碰后均向右運動。乙被墻壁C彈回后與甲在B點相遇,。已知小球間的碰撞及小球與墻壁之間的碰撞均無機械能損失,求甲、乙兩球的質量之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關于平拋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平拋運動是勻變速運動
B.平拋運動是變加速運動
C.任意兩段時間內加速度相同
D.平拋運動的軌跡是曲線,故平拋運動是變速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