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42500  42508  42514  42518  42524  42526  42530  42536  42538  42544  42550  42554  42556  42560  42566  42568  42574  42578  42580  42584  42586  42590  42592  42594  42595  42596  42598  42599  42600  42602  42604  42608  42610  42614  42616  42620  42626  42628  42634  42638  42640  42644  42650  42656  42658  42664  42668  42670  42676  42680  42686  42694  176998 

科目: 來源: 題型:

豎直環(huán)A半徑為,固定在木板B上,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B的左右兩側各有一擋板固定在地面上,B不能左右移動,在環(huán)的最低點靜放一個小球C。A.B.C的質量均為,給小球一水平向右的瞬時速度,小球會在環(huán)內(nèi)側做圓周運動,為保證小球能通過環(huán)的最高點,且不會使環(huán)在豎直方向上跳起(不計一切摩擦),瞬時速度必須滿足:(    )

      A.最小值   B.最大值  

      C.最小值   D.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功的單位可以用表示

      B.開普勒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出行星運動三定律,牛頓歸納總結并且證明萬有引力定律

      C.伽利略傳承了亞里士多德關于力與運動關系的物理思想,開創(chuàng)了研究物理學的科學方法

      D.質點的加速度恒定時,一定做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作用于O點的三力平衡,設其中一個力的大小為F1,沿y軸正方向,力F2大小未知,與x軸負方向夾角為θ, 如圖所示,下列關于第三個力F3的判斷正確的是

A.力F3只能在第四象限 

B.力F3與F2夾角越小,則F2和F3的合力越小 

C.F3的最小值為F1cosθ  

D.力F3可能在第一象限的任意區(qū)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物體以30m/s的初速度豎直上拋,不計空氣阻力,g取10m/s2。5s內(nèi)物體的

A. 路程為65m

B. 位移大小為25m,方向向下

C. 速度改變量的大小為10m/s

D. 平均速度大小為13m/s,方向向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質量M = 1kg的木板靜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1=0.1,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個質量m=1kg、大小可以忽略的鐵塊,鐵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2=0.4,取g=10m/s2,試求:

(1)若木板長L=1m,在鐵塊上加一個水平向右的恒力F=8N,經(jīng)過多長時間鐵塊運動到木板的右端?

(2)若在木板(足夠長)的右端施加一個大小從零開始連續(xù)增加的水平向左的力F,請在圖中畫出鐵塊受到的摩擦力f隨力F大小變化的圖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質量的物體靜止于水平地面的A處,A、B間距L=20m。用大小為30N,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體,經(jīng)拉至B處。(已知,。取) (1)求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

(2)用大小為30N,與水平方向成37°的力斜向上拉此物體,使物體從A處由靜止開始運動并能到達B處,求該力作用的最短時間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有一根長4.8m的細繩將A、B兩個小球相連,在足夠高處先后相隔0.8s將A、B自由釋放,在B釋放后經(jīng)過多少時間連接A、B的細繩將被拉直?此時A相對于B的速度為多大?(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同學和你一起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并測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做法是先將待測彈簧的一端固定在鐵架臺上,然后將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豎直放在彈簧一側,并使彈簧另一端的指針恰好落在刻度尺上。當彈簧自然下垂時,指針指示的刻度數(shù)值記作L0,彈簧下端掛一個50g的砝碼時,指針指示的刻度數(shù)值記作L1;彈簧下端掛兩個50g的砝碼時,指針指示的刻度數(shù)值記作L2;……;掛七個50g的砝碼時,指針指示的刻度數(shù)值記作L7。

①下表記錄的是該同學已測出的6個值,其中有兩個數(shù)值在記錄時有誤,它們的代表符號分別是                .

測量記錄表:

代表符號

L0

L1

L2

L3

L4

L5

L6

L7

刻度數(shù)值/cm

1.70

3.40

5.10

8.60

10.3

12.1

②實驗中,L3和L7兩個值還沒有測定,請你根據(jù)下圖將這兩個測量值填入記錄表中。

③為充分利用測量數(shù)據(jù),該同學將所測得的數(shù)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別計算出了三個差值:

請你給出第四個差值:d4=                   cm。

④根據(jù)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50g砝碼的彈簧平均伸長量。用d1、d2、d3、d4表示的式子為:                               ,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cm。

⑤計算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            N/m。(g取9.8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