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長春市2009年高中畢業(yè)班第一次調研考試學科網(wǎng)(Zxxk.Com)

歷 史 試 題學科網(wǎng)(Zxxk.Com)

注意事項:學科網(wǎng)(Zxxk.Com)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本試卷滿分100分?荚嚂r間90分鐘。學科網(wǎng)(Zxxk.Com)

學科網(wǎng)(Zxxk.Com)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學科網(wǎng)(Zxxk.Com)

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1. 西漢時期,文人司馬相如由于很有名望,被漢武帝直接任命為政府官員。這一選官制度是                         (    )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察舉制                B.征召制               C.舉孝廉                D.九品中正制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2.以下關于選官制度的表述正確的是                                                                    (    )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①科舉制是對九品中正制的否定     ②科舉制是對察舉制的繼承和發(fā)展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③科舉制是統(tǒng)治者加強中央集權,把取士大權收歸中央的措施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④九品正制仍是察舉制             ⑤科舉制也是世官制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③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3.制度創(chuàng)新與改革往往促進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強盛,以下曾一度發(fā)揮過這種作用的制度創(chuàng)新與改革是                                                (    )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①西周分封制        ②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③宋太祖的軍制  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④阿骨打的猛安謀克制             ⑤努爾哈赤的八旗制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4.最早從理論上提出、最早從理論上否定、最早從實踐上開創(chuàng)、最早在實踐上完成否定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分別是                                       (    )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①韓非子  ②秦始皇  ③黃宗羲  ④康有為  ⑤孫中山  ⑥毛澤東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①③②⑤            B.①④②⑤           C.①③⑤⑥            D.①③②⑥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5.秦朝實行的下列措施中,對形成中華民族穩(wěn)定的共同體所起的作用最深遠的是  (    )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實行郡縣制                                        B.統(tǒng)一文字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C.焚書坑儒,鉗制思想                          D.建立中央集權制度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6.明清時期的下列歷史現(xiàn)象中,最能體現(xiàn)世界歷史發(fā)展的本質的是                       (    )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玉米、煙草等農作物傳入我國,并在一些地方廣泛引種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B.“湖廣熟,天下足”取代了“蘇湖熟,天下足”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C.統(tǒng)治者獎勵農耕,發(fā)展生產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D.蘇州絲織業(yè)“小戶”聽“大戶”“呼織”,“計日受值”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7.西方列強在中國獲得下列侵略權益的先后順序是                                               (    )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①協(xié)定關稅  ②領事裁判權  ③允許設廠  ④在北京設立使館界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8.英國通過了什么條約取得了右圖中的乙地(    )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南京條約》       學科網(wǎng)(Zxxk.Com)

Y-C-Y

試題詳情

       C.《天津條約》       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D.《辛丑條約》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9.有人說:“太平天國運動為中國的近代化減少了阻力。”這一說法的主要依據(jù)是太平天國(    )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土地政策具有革命性                          B.打擊了清朝的封建統(tǒng)治及其體制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C.要求發(fā)展資本主義                             D.吸收西方基督教文化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10.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的內容,出現(xiàn)了由器物層面到制度層面再到意識形態(tài)層面的轉變,這反映出                                                     (    )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①封建統(tǒng)治者進行制度改革,以挽救民族危亡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②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日益成熟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③中國人民的日益覺醒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④當時人們的崇洋思想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⑤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日益發(fā)展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⑤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11.光緒帝實行的新政內容與維新派的主張一致的是                                              (    )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改革教育制度     B.召開國會           C.制定憲法            D.設立議院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12.王維的詩句:“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可用來形容自19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下列哪一地區(qū)的人民思念祖國的情緒                                                 (    )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臺灣島                B.香港島               C.澳門                   D.東北三省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13.促成國共兩黨第一次攜手合作的共同因素是                                                     (    )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一戰(zhàn)后,中國民族工業(yè)重新受到列強壓迫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B.中國共產黨總結了經驗教訓,正在積極尋找同盟者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C.“打倒列強,除軍閥”成為全國人民的共同愿望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D.國民黨是中國各政黨中比較革命的民主派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14.孫中山接受中國共產黨反帝反封建的主張,主要體現(xiàn)在                                   (    )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同意改組國民黨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B.同意以黨內合作的方式與中國共產黨合作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C.召開國民黨一大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D.把舊三民主義發(fā)展為新三民主義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 <blockquote id="pgyxz"><meter id="pgyxz"></meter></blockquote>

      試題詳情

      上寫下了光輝的一筆。這一“壯舉”發(fā)生于右圖  (    )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①②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B.①④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C.②④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D.②③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16.在抗日戰(zhàn)爭中,國共全力抵抗日軍侵略的戰(zhàn)役是(    )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淞滬會戰(zhàn)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B.太原會戰(zhàn)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C.徐州會戰(zhàn)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D.武漢會戰(zhàn)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17.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根據(jù)地,對地主階級實行的政策是                                       (    )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既打擊又依靠     B.既限制又聯(lián)合    C.既限制又依靠     D.既保護又聯(lián)合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18.全國領土基本解放的標志是                                                                             (    )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1951年,西藏獲得和平解放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B.1949年,開國大典的舉行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C.1949年,南京的解放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D.1950年夏,基本上殲滅了祖國大陸上的國民黨殘余軍隊和武裝土匪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19.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下列大事,按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排列應是                            (    )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①制定第一個五年計劃             ②召開第一屆全國人大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③派團出席萬隆亞非會議           ④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20.建國初期,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進行調整的實質目的是                                (    )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把私營工商業(yè)改造成社會主義集體企業(yè)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B.促進私人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發(fā)展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C.確立工人階級在私營企業(yè)中的領導地位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D.把私人資本主義生產逐步納入社會主義計劃經濟軌道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21.1962年7月全國大約有20%的農村實行了包產到戶,這一現(xiàn)象的實質是          (    )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農村階級斗爭出現(xiàn)新動向                   B.人民公社制度被取消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C.農村政策出現(xiàn)了右傾動向                   D.適應生產力狀況調整政策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22.“文革”中二月抗爭、“全面奪權”、四五運動的出現(xiàn)說明的共同問題是            (    )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一直在同“左”傾錯誤斗爭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B.動亂中的中國共產黨已著手恢復經濟工作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C.黨和人民一直同“左”傾錯誤進行斗爭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D.“文革”缺少群眾的支持而失敗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A.十一屆三中全會                                 B.十一屆六中全會                          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C.十二大                                               D.十三大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24.200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周年,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其表現(xiàn)在(    )學科網(wǎng)(Zxxk.Com)

      試題詳情

      ①大亞灣核電站的建成學科網(wǎng)(Zxxk.Com)

      ②上海浦東新區(qū)的開放

      ③確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

      ④與許多第三世界國家建立了正式外交關系,并在經濟、文化等方面進行廣泛的交流與合作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試題詳情

      25.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時期,我國注重同任何國家發(fā)展友好合作關系,主要是為了(    )

             A.維護中國人民的最高利益                   B.擴大中國的國際影響

             C.推動國際經濟合作                             D.贏得相對穩(wěn)定的和平環(huán)境

       

      第Ⅱ卷(非選擇題)

       

      試題詳情

      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26題12分,27題13分,共25分)

          材料一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重視農業(yè)的傳統(tǒng),高度發(fā)達的農業(yè)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突出特征。明清時期國家統(tǒng)一、社會安定,各民族間的經濟聯(lián)系和交流加強,統(tǒng)治者調整統(tǒng)治政策,使農業(yè)發(fā)展迅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材料二  我國人口在秦朝2000萬,漢代約6000萬,到1000多年后的明代初期依然是6000萬,明萬歷中期(16世紀末)增至1.5億,明末清初大幅度下降。清康熙初年到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的178年中,我國人口進入了一個快速增長的時期。在這期間,人口總數(shù)連闖四關: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達到一億;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突破二億;乾隆五十年(1790年)超過三億;道光十四年(1834年)超過四億。

      材料三  乾隆后期,湖北江漢兩岸“百姓生齒日繁,圩垸(濱湖小堤)日多,凡蓄水之地,盡成田廬”。

      材料四  歷史上長江荊江大堤潰決次數(shù)    

       

      朝代

      年代

      決堤次數(shù)

      平均時間

       

      隋唐

      581―907

      0

      0

       

      南宋

      1127―1279

      2

      76

       

      明朝

      1368―1644

      30

      試題詳情

      9.2

       

      清朝

      1644―1911

      55

      試題詳情

      4.9

       

      統(tǒng)計明朝嘉靖、萬歷年間黃河決口統(tǒng)計

      年代

      地點

      嘉慶四十四年(1565)

      江蘇沛縣

      隆慶三年(1569)

      江蘇沛縣

      隆慶四年(1570)

      江蘇邳州

      萬歷四年(1576)

      江蘇徐州

      萬歷五年(1577)

      江蘇泗陽

      請回答:

         (1)材料一中所述的有利于農業(yè)發(fā)展的因素缺乏科技方面的內容,請給予補充。(4分)

       

       

       

         (2)試分析材料二中清朝人口迅速增長的原因。(4分)

       

       

       

         (3)結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傳統(tǒng)農業(yè)、人口、生態(tài)環(huán)境三者相互關系的認識。(4分)

       

       

       

      試題詳情

      三、問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28題14分,29題11分,共25分)

      28.(14分)

          材料一  圓明園,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對這個園名雍正皇帝有個解釋,說“圓明”二

      字的含義是:“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币馑际钦f,“圓”

      是指個人品德圓滿無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業(yè)績明光普照,完美明智。

      材料二  雨果在1861年寫道:“有一天,兩個強盜走進圓明園,一個搶了東西,一個放

      了火。仿佛戰(zhàn)爭得了勝利便可以從事?lián)尳倭恕。在歷史的面前,這兩個強盜,一個叫

      法蘭西,一個叫英吉利。”

         (1)中國古代重要建筑的命名往往體現(xiàn)著君王的政治理念和抱負,康熙時期是否如雍正皇帝解釋的“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8分)

       

       

       

       

         (2)圓明園具有歐洲建筑風格的客觀因素是什么?為什么圓明園會遭到材料二的厄運,此局面和材料一有無內在的聯(lián)系?(6分)

       

       

       

      試題詳情

      29.(11分)

          近代化的核心是工業(yè)化,中國的近代化在深重的民族危機中艱難起步,曲折前進,傳統(tǒng)

      社會逐步向近代社會轉型,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出影響中國近代化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試題詳情

       

      一、選擇題

      1―5 BCDAB    6―10 DABBD     11―15 AACDD    16―20 BBAAD

      21―25 DCBCA

      二、材料解析題:

      26.(1)引進推廣作物新品種:朝朝推廣種植棉花,玉米、甘薯傳入我國,廣泛種植?偨Y農學理論,提高種植技術,徐光啟的《農政全書》介紹了農作物的種植。農具的制造,水利修建方法。(4分)

         (2)政治上:國家統(tǒng)一,社會安定,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減少。經濟上:實行攤丁入畝,廢除了人頭稅制度,獎勵墾荒政策和農業(yè)的精耕。民族關系上: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對邊疆地區(qū)的管轄、開發(fā)進一步加強?萍嘉幕希骸侗静菥V目》等促進了醫(yī)藥衛(wèi)生事業(yè)的發(fā)展,提高了防治病的能力。(4分)

         (3)傳統(tǒng)農業(y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作為提高產量的保證,必然刺激人口的增長;人口的增長必然加大對土地的需求,因此,統(tǒng)治者采取鼓勵開荒的政策;圍湖造田,與水爭地,大量開墾荒地,造成了對土地資源的過度開發(fā),破壞了生態(tài)環(huán)境,使長江、黃河流域水患日益增多。(4分)

      27.(1)變化:“沒收一切土地歸蘇維埃政府所有”到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保2分)作用:調動了農村一切反封建因素,保證了土地革命的勝利。(1分)

         (2)變化:從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到限制封建剝削(或“雙減雙交”政策)。(2分)

          作用:提高了農民抗日和生產提積極性,有利于聯(lián)合地主階級抗日,鞏固和擴大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2分)

         (3)變化;從限制封建剝削到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2分)作用:廢除了我國延續(xù)千年的封建剝削土地制度。解放了農村生產力,為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和國家工業(yè)化開辟了道路。(2分)

         (4)依據(jù):以社會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為依據(jù)。(1分)思想路線: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發(fā)出。(1分)

      三、問答題

      28.(1)康熙帝在政治上設立南書房、平定“三藩之亂”,加強中央集權;(2分)經濟上實行“更名田”和“永不加賦”,促進經濟恢復發(fā)展;(2分)民族對外關系上平定準噶爾叛亂,收復臺灣設立臺灣府、組織雅克薩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維護了國家主權和統(tǒng)一,他開啟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后一個盛世。(4分)

         (2)客觀因素:明清之際的西學東漸帶來了中國建筑風格的變化。(1分)

          原因:英法為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發(fā)動了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圓明園在戰(zhàn)爭中遭到英法聯(lián)軍的搶劫和焚毀。(2分)

          聯(lián)系:有聯(lián)系?滴跏⑹乐聺摲C,其君主專制、文化專制及后來雍正帝限制對外交流正是使中國與西方的差距進一步拉大、造成近代中國落后挨打的局面的原因。(3分)

      29.影響中國近代工業(yè)化的不利因系有:

          ①資金少、規(guī)模小、技術力量薄弱。(2分)

      ②人才不足。缺乏通曉國際現(xiàn)代化大趨勢和能經營管理大機器生產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2分)

      ③思想準備不足。中國傳統(tǒng)的重農輕商、重陸輕海、重義輕利等觀念,都是發(fā)展近代工業(yè)的思想障礙。(2分)

      面臨三大政治障礙:(3分)

      ①外國資本主義的阻撓、破壞;

      ②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阻礙;

      ③官僚資本主義壓制。

      從環(huán)境來看:戰(zhàn)爭和革命不斷,使中國政局長期動蕩。(2分)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