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北十校高三聯(lián)考數(shù)學試題(理科)
第I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 與復數(shù)z=的積為1的復數(shù),在復平面對應的點位于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 已知f:x→x2是從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如果B={1,2},且A∩B={1},則滿足條件的集合A的個數(shù)是
A . 4 B .
3.若函數(shù)f(x)的導數(shù)是f/(x)=-x(x+1),則函數(shù)g(x)=f(ax-1)(a<0)的單調(diào)減區(qū)間是
A. [ B. (
C. [] D.(
4.設m,n表示不同直線,表示三個不同平面,給出以下命題
① 若m ,⊥,則m⊥
② 若m⊥,m∥,則⊥
③ 若⊥, ⊥,則∥
④ 若=m,=n,m∥n,則∥
其中正確命題的個數(shù)是
A. 1 B. 2
C. 3 D. 4
5.已知直線x=m與函數(shù),
函數(shù),
的圖像分別相交于M,N兩點,則|MN|的最大值為
A. 1 B.
C. D. 2
6.下面給出一個程序框圖,
則輸出x的值是
A. 42 B.
7.已知f(x)是偶函數(shù),且,則的值是
A. 3 B.
8.已知向量,則向量與夾角的取值范圍是
A. B. C. D .
9.一個幾何體的俯視圖如圖所示的矩形,主(正)視圖是底邊長為8,高為4的等腰三角形,左視圖是底邊長為6,高為4的等腰三角形,那么該幾何體的體積是
A. 48 B. 192
C . .64 D. 100
10.已知函數(shù)的圖像與直線有且只有兩個交點,這兩個交點橫坐標的最大值為,則等于
A. B. C. D.
11.四位同學站在正方形ABCD的四個頂點傳球,每人只傳給他左邊或右邊的人,第一次由A傳出,則經(jīng)過八次傳球又回到A的概率是
A. B. C. D.
12.已知拋物線的焦點為F,P是拋物線上不同于頂點的任一點,過點P作拋物線的切線,交y軸于Q,則
A. -2p B. -p C. 0 D. p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
13.在極坐標系中,點到曲線上的點的距離的最小值為 .
14.二項式的展開式中的常數(shù)項是 .
15.已知函數(shù),定義函數(shù)f(x)
。則使恒成立的實數(shù)的取值范圍 .
16.設等差數(shù)列{an}的前n項和為Sn,若a1≥0,S5≤15,a7≥4,則a9的取值范圍是 .
第Ⅱ卷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74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7.(本小題滿分12分)
在△ABC中,C=
(1)求cosB
(2)求AC的長
18.(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從神州七號飛船帶回的某種植物種子每粒成功發(fā)芽的概率都是,某研究所分甲,乙兩組,進行該種子的發(fā)芽試驗,假定某次試驗種子發(fā)芽則稱該次試驗成功,種子沒有發(fā)芽,則稱試驗失敗。
(1)甲小組每次一粒,直到試驗成功為止,求試驗兩次終止的概率。
(2)乙小組共進行四次實驗,設X表示四次實驗結束時實驗成功的次數(shù)與失敗的次數(shù)之差的絕對值,求X的分布列及數(shù)學期望
19.(本小題滿分12分)
如圖,四棱錐S-ABCD的底面是邊長為4的正方形,S在底面上的射影O在正方形ABCD內(nèi),且O到AB,AD的距離分別為2和1,P是SC的中點。E是SD的中點,SO=3
(1)求證:SA∥平面POE
(2) 求OP與平面SBC所成角的正弦
(3) 求點C到平面OPB的距離
20.(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三個函數(shù),它們各自的最小值恰好是函數(shù)的三個零點(其中t是常數(shù),且0<t<1)
(1)求證:
(2)設的兩個極值點分別為
(1)若,求f(x)
(2)求|m-n|的取值范圍
21. (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拋物線y2=x與圓(x-7)2+y2=5
(I) 求證:拋物線與圓無交點
(II)如圖,過P(a,0),作與x軸不垂直的直線
交拋物線與A,D兩點,交圓與C,B兩點,
且|AB|=|CD|,求a的取值范圍.
22.(本小題滿分14分)
已知數(shù)列{an}的前n項的和為SN,且有a1=2,3Sn=5an-an-1+3Sn-1
(1) 求數(shù)列{an}的通項公式
(2) 設bn=(2n-1)an,求數(shù)列{bn}的前n項的和TN
(3) 若Cn=tn[lg(2t)n+lgan+2](t>0)且數(shù)列{cn}是單調(diào)遞增數(shù)列,求實數(shù)t的取值范圍
一.選擇題
1.A 2. C 3. A 4. A 5 .C 6 D 7.B 8. A 9. C 10. D 11. B 12. C
二.填空題
13. 14 . 45 15 . 16.
三.解答題
17解:∵C=
∴
(2) ∵
由正弦定理
∴
∴
故AC的長為25
18解:甲實驗兩次終止為事件A:即第一次失敗,第二次成功
故P(A)=
(2)乙小組實驗四次,成功的次數(shù)分別是0,1,2,3,4,相應的失敗次數(shù)為4,3,2,1,0,故X的所有取值為4,2,0
P(X=4)=
X
4
2
0
P
故X的分布列為
X的數(shù)學期望EX=
19解法一(1)取AD,BC的中點M,N,則M,O,N三點共線,
∵EP∥DC∥MN,
∴E,P,O,M.N共面,SA∥EM,
∴SA∥平面POE
(2)
建立直角坐標系如圖:N(0,3,0),A(2,-1,0),
B(2,3,0),C(-2,3,0),S(0,0,3),
P(-1,
設平面SBC的法向量為,
取
所以OP與平面SBC所成角的正弦值是
(3)OPBSBC的法向量為,
取
所以點C到平面OPB的距離為
解法二:
(1)取AD,BC的中點M,N,則M,O,N三點共線,
EP∥DC∥MN,
∴E,P,O,M.N共面,SA∥EM,
∴SA∥平面POE
(2)連SN,BC⊥OM,BC⊥SO,∴BC⊥平面SON,
∴平面SBC⊥平面SON,
作OH⊥SN,則OH⊥平面SBC,連PH,
則∠OPH就是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
OP=,OH=,
∴sin∠OPH=
(3)作PQ⊥OC,則PQ⊥平面OBC,作QR⊥OB,連PR,則PR⊥OB
∴POB⊥平面PQR,作QF⊥PR,則QF⊥平面POB,
∴QF就是點Q到平面OPB的距離
∵點Q是OC 的中點,所以C到平面OPB的距離為2QF
在
所以C到平面POB的距離h=2QF=
20解(1)三個函數(shù)的最小值依次為0, 由f(0)=0 ∴c=0
∴f(x)=x(x2+ax+b),故方程x2+ax+b=0的兩根是
由
∴
(2)
,方程的兩個根為
∴且
由
由
∴
(3)
∵
∴
21設直線l: y=k(x-a)
聯(lián)立
由 ①,且AD中點的橫坐標
聯(lián)立
由②且BC中點 橫坐標
由和相等,可得③
③代人①得
③代人②得
故實數(shù)a的取值范圍是
22解:由
得
(2)
∴
同乘公比得
∴
∴
(3)
(1)當0<t<1,則對任意正整數(shù)恒成立,,
(2) 當t>1時,對任意正整數(shù)恒成立,∴
綜合可知,實數(shù)t的取值范圍是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