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閱讀資料,回答問題: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揚州是全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城市,名勝古跡名揚四海,城市建設發(fā)展很快,正逐步向現(xiàn)代化城市邁進。然而,白蟻的危害卻觸目驚心,并呈上升趨勢。
據(jù)調查,揚州名勝古跡百分之百遭受白蟻危害。諸如聞名全國、具有獨特古建筑風格造型的瘦西湖五亭橋、蜀崗峰上的觀音山,旌忠寺的大雄寶殿,我國伊斯蘭教四大名寺之一的揚州仙鶴寺,梅花嶺的史公祠,以及富有江南園林特色的何園和以竹山聞名、山林風格獨特的個園等,均遭受白蟻的嚴重危害。市區(qū)的工廠、商店、醫(yī)院、學校、機關和居民住宅的蟻害也相當嚴重。市區(qū)舊房包括解放后陸續(xù)建造的房屋,不同程度遭受損害基本都達80%以上,嚴重危及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的安全,
因白蟻危害造成房屋倒塌的事時有發(fā)生。
但是,現(xiàn)在人們往往認為只有舊房才有蟻害或白蟻只危害木質結構,這是一種陳舊的、片面的觀點。白蟻是群棲性害蟲,適宜陰暗潮濕,生活在蔭蔽的環(huán)境中。揚州氣候溫和,雨水充沛,適宜白蟻的繁殖活動。白蟻分泌的蟻酸,腐蝕性很強,能腐蝕金屬和混凝土,具有在鋼筋混凝土中“來去自如”的本領,從而使鋼筋混凝土結構疏松而失去其堅固性和整體性,危害房屋的安全。
由于白蟻危害,圖書館內的書籍被白蟻蛀食,有的銀行賬冊、報表等也遭蟻害,有的工程圖紙、氣象資料、家具、木材、棉絮、布匹等各種資源深受其害。僅揚州市區(qū)每年因蟻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就有500多萬元。據(jù)國家建設部對23個城市的調查,由于蟻害每年損失多達10億元。
既然如此,為何白蟻危害竟會發(fā)展這樣嚴重,并呈上升趨勢。主要原因是:
1.許多人對白蟻危害缺乏高度重視,新建房屋施工時不愿搞白蟻預防,怕增加建房成本,能拖就拖,待發(fā)現(xiàn)白蟻再治時,蟻害已蔓延了。
2.現(xiàn)代建筑室內裝修普及,環(huán)境條件適宜,為白蟻營造了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延長了白蟻的破壞時間,每到嚴寒,白蟻躲入地下1米左右過冬,不食不動,F(xiàn)在許多居室安裝空調,使白蟻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溫暖如春的環(huán)境中,取食繁殖,永不停息地進行破壞活動。
3.建筑物結構的嚴密性,增加了防治的難度。由于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房屋增多,尤其是大量混凝土地坪的采用,給白蟻提供了更加隱蔽的生存場所,不容易被人們發(fā)現(xiàn),即使發(fā)現(xiàn)防治時,鋼混結構的嚴密性阻礙了施藥的滲透,增加了滅治的難度,難以從根本上消滅白蟻。
4.建筑設計沒有考慮預防白蟻,造成房屋基礎地面和墻體之間存在許多有利于白蟻活動的空隙、裂紋和孔洞,為白蟻提供了生存空間。
5.建筑施工時,人為地將廢舊木料等埋于地下,為白蟻提供了充足的食源,甚至使用帶有白蟻的木材,人為地帶進了蟻源。
6.由于生態(tài)環(huán)境不理想,白蟻的天敵——蝙蝠、蜥蜴、螞蟻、蜘蛛、青蛙、鳥類等日趨減少。
(1)白蟻在一起營群體生活,這是一種什么行為?
(2)白蟻之間依靠什么來傳遞信息?
(3)我們應該怎樣防治蟻害呢?
(7分)白鰭豚曾經生活在我國長江流域,
被稱為“水中大熊貓”,是我國的一級保護動物。
但在近年來多次野外調查中,白鰭豚已經多年沒有發(fā)現(xiàn)。在今年第16個“世界濕地日”,安徽省建多個重點濕地調查隊,又進行了持續(xù)數(shù)月的調查,依舊沒有發(fā)現(xiàn)白鰭豚的蹤影。有關專家認為,白鰭豚有可能已經功能性滅絕。
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
1)白鰭豚與海洋中的鯨都同屬于哺乳動物,下列動物與白鰭豚親緣關系最近的是( )
A.娃娃魚 B.鴕鳥 C.揚子鱷 D.熊貓
(2)專家介紹,白鰭豚的食物主要以魚為主。在“浮游植物→水蚤→魚→白鰭豚”這一條食物鏈中, 是生產者;當人類將難分解的有毒物質排放到水域中,體內有毒物質積累最多的是________。
(3)白鰭豚在歷史上曾經廣泛分布于長江流域,一旦絕種將嚴重影響長江水生生物種類的 。
(4)長江中的白鰭豚處于食物鏈頂端,沒有任何天敵,因此其消失不可能是自然原因造成的,你認為白鰭豚功能性滅絕的原因是 (填代號)。(2分)
①人類對其食物進行過度捕撈,致使白鰭豚得不到充足的食物供給,饑餓死亡。 ②人類對長江的過度開發(fā),使白鰭豚的棲息地遭到嚴重破壞。
③人類在長江附近化工廠和醫(yī)藥工廠的開發(fā),使得長江受到嚴重污染.
④水上繁忙的運輸,被船只的螺旋槳打死打傷
(5)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3來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