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電壓表的示數(shù)變大, B.電阻R2兩端的電壓變大,C.電池內(nèi)阻消耗的功率變大 , D.電源的總功率變小.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一電壓表的刻度清楚,但刻度上的數(shù)字模糊不清了。某同學為了盡量準確地測定該電壓表的量程(大于2.5 V,小于3.5 V)和內(nèi)阻(大于1 k,小于3 k),設(shè)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圖,圖中是定值電阻。請按要求完成下列問題。

①、請按照圖甲中的電路圖,在圖乙的實物圖上完成實物連線。
②、實驗室提供了下列器材:高☆考♂資♀源?網(wǎng)
A.定值電阻,電阻值20
B.定值電阻,電阻值600 [來源:學*科*網(wǎng)]
C.電流表(量程l A,內(nèi)阻O.5 )
D.電流表(量程10 mA,內(nèi)阻50 )
E.電流表(量程5mA,內(nèi)阻100)
F.滑動變阻器R(50,允許最大電流1A)
G.電池組(電動勢6 V)
H.開關(guān),導(dǎo)線若干
為了測量盡可能準確,定值電阻應(yīng)選用__________;電流表A1應(yīng)選用__________;
電流表應(yīng)選用______________(以上各空均填器材的序號字母)。
③、該同學接通電路后,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電壓表達到滿偏刻度時,電流表讀數(shù)為,電流表的讀數(shù)為,定值電阻的阻值用表示,電流表的內(nèi)阻用表示,則該電壓表的量程為_________;內(nèi)阻為__________(用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在用電壓表和電流表研究小燈泡在不同電壓下的功率的實驗中,實驗室備有下列器材供選擇:
A.待測小燈泡“3.0V 1.5W”B.電流表(量程3A,內(nèi)阻約為1Ω)
C.電流表(量程0.6A,內(nèi)阻約為5Ω)            D.電壓表(量程3.0V,內(nèi)阻約為10kΩ)
E.電壓表(量程15.0V,內(nèi)阻約為50kΩ)         F.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為100Ω,額定電流50mA)
G.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為10Ω,額定電流1.0A)
H.電源(電動勢為4.0V,內(nèi)阻不計)            I.電鍵及導(dǎo)線等
(1)為了使實驗完成的更好,電流表應(yīng)選用
C
C
;電壓表應(yīng)選用
D
D
;滑動變阻器應(yīng)選用
G
G
.(只需填器材前面的字母即可)
(2)請在虛線框內(nèi)畫出實驗電路圖.

(3)某同學在一次測量時,電流表、電壓表的示數(shù)如圖所示.則電壓值為
1.80
1.80
 V,電流值為
0.33
0.33
 A,小燈泡的實際功率為
0.59
0.59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熱敏電阻包括正溫度系數(shù)電阻器(PTC)和負責溫度系數(shù)電阻器(NTC)。正溫度系數(shù)電阻器(PTC)在溫度升高時電阻值越大,負責溫度系數(shù)電阻器(NTC)在溫度升高時電阻值越小,熱敏電阻的這種特性,常常應(yīng)用在控制電路中。某實驗小組選用下列器材探究通過熱敏電阻Rx(常溫下阻值約為10.0Ω)的電流隨其兩端電壓變化的特點。

A.電流表A1(量程100mA,內(nèi)阻約1Ω)  B.電流表A2(量程0.6A,內(nèi)阻約0.3Ω)

C.電壓表V1(量程3.0V,內(nèi)阻約3kΩ)  D.電壓表V2(量程15.0V,內(nèi)阻約10kΩ)

E.滑動變阻器R(最大阻值為10Ω)    F.滑動變阻器R′(最大阻值為500Ω)

G.電源E(電動勢15V,內(nèi)阻忽略)         H.電鍵、導(dǎo)線若干

①實驗中改變滑動變阻器滑片的位置,使加在熱敏電阻兩端的電壓從零開始逐漸增大,請在所提供的器材中選擇必需的器材,應(yīng)選擇的器材為電流表         ;電壓表       ;滑動變阻器            。(只需填寫器材前面的字母即可)

②請在所提供的器材中選擇必需的器材,在虛線框內(nèi)畫出該小組設(shè)計的電路圖。

③該小組測出熱敏電阻R1的U—I圖線如曲線I所示。請分析說明該熱敏電阻是   

          熱敏電阻(填PTC或NTC)。

④該小組又通過查閱資料得出了熱敏電阻R2的U—I圖線如曲線II所示。然后又將熱敏電阻R1、R2分別與某電池組連成如圖所示電路。測得通過R1和R2的電流分別為0.30A和0.60A,則該電池組的電動勢為         V,內(nèi)阻為         Ω(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熱敏電阻包括正溫度系數(shù)電阻器(PTC)和負責溫度系數(shù)電阻器(NTC)。正溫度系數(shù)電阻器(PTC)在溫度升高時電阻值越大,負責溫度系數(shù)電阻器(NTC)在溫度升高時電阻值越小,熱敏電阻的這種特性,常常應(yīng)用在控制電路中。某實驗小組選用下列器材探究通過熱敏電阻Rx(常溫下阻值約為10.0Ω)的電流隨其兩端電壓變化的特點。
A.電流表A1(量程100mA,內(nèi)阻約1Ω)  B.電流表A2(量程0.6A,內(nèi)阻約0.3Ω)
C.電壓表V1(量程3.0V,內(nèi)阻約3kΩ)  D.電壓表V2(量程15.0V,內(nèi)阻約10kΩ)
E.滑動變阻器R(最大阻值為10Ω)     F.滑動變阻器R′(最大阻值為500Ω)
G.電源E(電動勢15V,內(nèi)阻忽略)         H.電鍵、導(dǎo)線若干
①實驗中改變滑動變阻器滑片的位置,使加在熱敏電阻兩端的電壓從零開始逐漸增大,請在所提供的器材中選擇必需的器材,應(yīng)選擇的器材為電流表        ;電壓表      ;滑動變阻器           。(只需填寫器材前面的字母即可)
②請在所提供的器材中選擇必需的器材,在虛線框內(nèi)畫出該小組設(shè)計的電路圖。

③該小組測出熱敏電阻R1的U—I圖線如曲線I所示。請分析說明該熱敏電阻是   
         熱敏電阻(填PTC或NTC)。
④該小組又通過查閱資料得出了熱敏電阻R2的U—I圖線如曲線II所示。然后又將熱敏電阻R1、R2分別與某電池組連成如圖所示電路。測得通過R1和R2的電流分別為0.30A和0.60A,則該電池組的電動勢為         V,內(nèi)阻為         Ω(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熱敏電阻包括正溫度系數(shù)電阻器(PTC)和負責溫度系數(shù)電阻器(NTC)。正溫度系數(shù)電阻器(PTC)在溫度升高時電阻值越大,負責溫度系數(shù)電阻器(NTC)在溫度升高時電阻值越小,熱敏電阻的這種特性,常常應(yīng)用在控制電路中。某實驗小組選用下列器材探究通過熱敏電阻Rx(常溫下阻值約為10.0Ω)的電流隨其兩端電壓變化的特點。

A.電流表A1(量程100mA,內(nèi)阻約1Ω)  B.電流表A2(量程0.6A,內(nèi)阻約0.3Ω)

C.電壓表V1(量程3.0V,內(nèi)阻約3kΩ)  D.電壓表V2(量程15.0V,內(nèi)阻約10kΩ)

E.滑動變阻器R(最大阻值為10Ω)     F.滑動變阻器R′(最大阻值為500Ω)

G.電源E(電動勢15V,內(nèi)阻忽略)          H.電鍵、導(dǎo)線若干

①實驗中改變滑動變阻器滑片的位置,使加在熱敏電阻兩端的電壓從零開始逐漸增大,請在所提供的器材中選擇必需的器材,應(yīng)選擇的器材為電流表         ;電壓表       ;滑動變阻器            。(只需填寫器材前面的字母即可)

②請在所提供的器材中選擇必需的器材,在虛線框內(nèi)畫出該小組設(shè)計的電路圖。

③該小組測出熱敏電阻R1的U—I圖線如曲線I所示。請分析說明該熱敏電阻是   

          熱敏電阻(填PTC或NTC)。

④該小組又通過查閱資料得出了熱敏電阻R2的U—I圖線如曲線II所示。然后又將熱敏電阻R1、R2分別與某電池組連成如圖所示電路。測得通過R1和R2的電流分別為0.30A和0.60A,則該電池組的電動勢為          V,內(nèi)阻為          Ω(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D

C

ACD

D

A

B

D

BCD

ACD

BD

AC

13.(1) ①從該時刻經(jīng),質(zhì)點M恰經(jīng)過平衡位置,所以位移為0。②該時刻。振動增強的點是:M、O、P、Q;振動減弱的點是:N。  (2) C

14.(10分)(1)a.干電池正常;b.電鍵正常;c.閉合天關(guān)關(guān)回路是連通的,沒有斷路之處。(3分)(每答對一點得1分);

   (2)ACF(3分)  (有一處錯誤即不給分)

   (3)由于燈絲的電阻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歐姆表測出的小燈泡電阻值是常溫下的電阻值,而根據(jù)公式計算出的小燈泡電阻值是高溫下(正常工作)的電阻值。(3分,每答對一點得1分)      (4)H(3分)

15. (10分)(1)刻度尺;   (1分)

(2)把木板的末端墊起適當高度

以平衡摩擦力 (2分)

(3)點距均勻(1分)

(4)2W、3W、4W、5W(2分)

(5)v2(1分);圖像 (2分)

(6)分析誤差來源或改進試驗

方案或測量手段,重新進行試驗(1分);

若答:“修改試驗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

使之符合自己的推測”得0分;

16.(1)分析:要求了解光電效應(yīng)的規(guī)律及光子說理論。

解答:由愛因斯坦光電效應(yīng)方程可得:

*=W+m                 ∴*=1.9+1.0=2.9eV=2.9×1.6×10―19J

∴λ==4.3×10―7 m

 (2)評析:(1) 輸電線的電阻為:      ①        

P=P1×4%                                           ②        

P=I2 R                                              ③     

P2=P1                                                 ④     

P2=I2U2                                               ⑤      

由①②③④⑤式得升壓變壓器的輸出電壓:U2=80000V      ⑥     

(2)  輸電線上的電壓的損失:U=I2R=3200V              ⑦  

17.(14分)分析和解:(1)帶電粒子經(jīng)過電場加速,進入偏轉(zhuǎn)磁場時速度為v,由動能定理

      …………………①(1分)

進入磁場后帶電粒子做勻速圓周運動,軌道半徑為r

………………②(2分)

   打到H點有    ………………………③(1分)

由①②③得 …………(1分)

(2)要保證所有粒子都不能打到MN邊界上,粒子在磁場中運動偏角小于90°,臨界狀態(tài)為90°,如圖所示,磁場區(qū)半徑

           。2分)

 所以磁場區(qū)域半徑滿足  。1分)

18.(14分) 解:(1)設(shè)小球經(jīng)過B點時的速度大小為vB,由機械能守恒得:

            (1分)

        求得:vB=10m/s.        (1分)

(2)設(shè)小球經(jīng)過C點時的速度為vC,對軌道的壓力為N,則軌道對小球的壓力N’=N,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N’-mg =     (2分)

由機械能守恒得:

     (2分)

由以上兩式及N’= N求得:N = 43N.      (2分)

(3)設(shè)小球受到的阻力為f,到達S點的速度為vS,在此過程中阻力所做的功為W,易知vD= vB,由動能定理可得:

    (2分)

求得W=-68J. (2分)

小球從D點拋出后在阻力場區(qū)域內(nèi)的運動軌跡不是拋物線.(2分)

19.(16分) (1)由題意可知:板1為正極,板2為負極                  ①

  兩板間的電壓U=                      ②

而:S=πr2                               、

帶電液滴受的電場力:F=qE=              ④

故:F-mg=-mg=ma

a=-g                                             、

討論:

一.若 a>0

液滴向上偏轉(zhuǎn),做類似平拋運動

y=                 、

當液滴剛好能射出時:

有 l=v0t   t=  y=d 

故 d=                         、

由②③⑦得  K1                         

 要使液滴能射出,必須滿足 y<d    故 K<K1

二.若 a=0

液滴不發(fā)生偏轉(zhuǎn),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 a=-g=0    ⑨

由②③⑨得 K2                 、

液滴能射出,必須滿足K=K2

三.若 a<0,、,液滴將被吸附在板2上。

綜上所述:液滴能射出,

  •  

    (2)B=B0+Kt

    當液滴從兩板中點射出進,滿足條件一的情況,則

    替代⑧式中的d

                         12

                      13

    20.(16分)⑴木塊和木盒分別做勻減速運動,加速度大小分別為:aA = μAg = 1m/s2                                        

    aB = μBg = 2m/s2    設(shè)經(jīng)過時間T發(fā)生第一次碰撞  則有:

    L-l = SA-SB = V0T-   代入數(shù)據(jù)得:T = 2s          (2分)

    ⑵碰前木塊和木盒的速度分別為:VA′=V0-aAT=16m/s    VB′=V0-aBT=14m/s

    相碰過程動量守恒有:mvA′+mvB′= mvA+mvB     

    代入數(shù)據(jù)得: vA=vB′=14m/s  方向向右                                     (2分)

      vB = vA′=16m/s  方向向右                                               (2分)

    ⑶設(shè)第一次碰撞后又經(jīng)過T1時間,兩者在左端相遇有: L-l = SB-SA

         SB= vB T1    SA= vA T1    代入數(shù)據(jù)得;T1=T=2s           (2分)

    在左端相碰前:木塊、木盒速度分別為:m/s   m/s

    可見木塊、木盒經(jīng)過時間t1=2T在左端相遇接觸時速度恰好相同               (2分)

    同理可得:木塊、木盒經(jīng)過同樣時間t2 = 2T,第二次在左端相遇 m/s

    木塊、木盒第三次又經(jīng)過同樣時間t3=2T在左端相遇,速度恰好為零。由上可知:木塊、木盒,最后能同時停止運動                                              (2分)

    經(jīng)歷的時間:t= 6T = 12s                                                 (2分)

    (4)由⑵歸納可知:v0 = 6K(K取:1,2,3……)                                    (2分)

     

     

     

     


    同步練習冊答案
  • <noscript id="1wkw4"></no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