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2分)隨著人類對溫室效應和資源短缺等問題的重視,如何降低大氣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開發(fā)利用CO2,引起了各國的普遍重視。目前工業(yè)上有一種方法是用CO2來生產燃料甲醇。為探究反應原理,現(xiàn)進行如下實驗,在體積為1 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lmol CO2和3mol H2,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
CO2(g)+3H2(g)CH3OH(g)+H2O(g) △H= —49.0kJ/mo1.
測得CO2和CH3OH(g)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
(1)從反應開始到平衡,氫氣的平均反應速率v(H2)= mol/(L·min)
(2)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 。
(3)下列措施中能使n(CH3OH)/n(CO2)增大的是 。
A.升高溫度 B.充入He(g),使體系壓強增大
C.將H2O(g)從體系中分離 D.再充入lmol CO2和3mol H2
(4)已知在常溫常壓下:
①2CH3OH(1)+3O2(g)=2CO2(g)+4H2O(g) △H= —1275.6kJ/mol
②H2O(g)=H2O(1) △H= —44.0kJ/mol
則甲醇的燃燒熱化學方程式為: ;
(5)如果燃燒甲醇會造成大量化學能損失,如果以甲醇和空氣為原料,以氫氧化鈉為電解質溶液設計成原電池將有很多優(yōu)點,請書寫出該電池的負極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
(6)常溫下,某水溶液M中存在的離子有:Na+、A—、H+、OH—。若該溶液M由 pH=3的HA溶液mL與pH=11的NaOH溶液mL混合反應而得,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__。
A.若溶液M呈中性,則溶液M中c(H+)+c(OH—)=2×10—7mol·L-1
B.若V1=V2,則溶液M的pH一定等于7
C.若溶液M呈酸性,則V1一定大于V2
D.若溶液M呈堿性,則V1一定小于V2
(12分)隨著人類對溫室效應和資源短缺等問題的重視,如何降低大氣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開發(fā)利用CO2,引起了各國的普遍重視。目前工業(yè)上有一種方法是用CO2來生產燃料甲醇。為探究反應原理,現(xiàn)進行如下實驗,在體積為1 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lmol CO2和3mol H2,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
CO2(g)+3H2(g) CH3OH(g)+H2O(g) △H = —49.0kJ/mo1.
測得CO2和CH3OH(g)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
(1)從反應開始到平衡,氫氣的平均反應速率v(H2)= mol/(L·min)
(2)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 。
(3)下列措施中能使n(CH3OH)/n(CO2)增大的是 。
A.升高溫度 B.充入He(g),使體系壓強增大
C.將H2O(g)從體系中分離 D.再充入lmol CO2和3mol H2
(4)已知在常溫常壓下:
①2CH3OH(1)+3O2(g)=2CO2(g)+4H2O(g)△H= —1275.6kJ/mol
②H2O(g)=H2O(1) △H= —44.0kJ/mol
則甲醇的燃燒熱化學方程式為: ;
(5)如果燃燒甲醇會造成大量化學能損失,如果以甲醇和空氣為原料,以氫氧化鈉為電解質溶液設計成原電池將有很多優(yōu)點,請書寫出該電池的負極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
(6)常溫下,某水溶液M中存在的離子有:Na+、A—、H+、OH—。若該溶液M由 pH=3的HA溶液mL與pH=11的NaOH溶液mL混合反應而得,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__。
A.若溶液M呈中性,則溶液M中c(H+)+c(OH—)=2×10—7mol·L-1
B.若V1=V2,則溶液M的pH一定等于7
C.若溶液M呈酸性,則V1一定大于V2
D.若溶液M呈堿性,則V1一定小于V2
(12分)隨著人類對溫室效應和資源短缺等問題的重視,如何降低大氣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開發(fā)利用CO2,引起了各國的普遍重視。目前工業(yè)上有一種方法是用CO2來生產燃料甲醇。為探究反應原理,現(xiàn)進行如下實驗,在體積為1 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lmol CO2和3mol H2,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
CO2(g)+3H2(g) CH3OH(g)+H2O(g) △H = —49.0kJ/mo1.
測得CO2和CH3OH(g)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
(1)從反應開始到平衡,氫氣的平均反應速率v(H2)= mol/(L·min)
(2)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 。
(3)下列措施中能使n(CH3OH)/n(CO2)增大的是 。
A.升高溫度 B.充入He(g),使體系壓強增大
C.將H2O(g)從體系中分離 D.再充入lmol CO2和3mol H2
(4)已知在常溫常壓下:
①2CH3OH(1)+3O2(g)=2CO2(g)+4H2O(g) △H= —1275.6kJ/mol
②H2O(g)=H2O(1) △H= —44.0kJ/mol
則甲醇的燃燒熱化學方程式為: ;
(5)如果燃燒甲醇會造成大量化學能損失,如果以甲醇和空氣為原料,以氫氧化鈉為電解質溶液設計成原電池將有很多優(yōu)點,請書寫出該電池的負極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
(6)常溫下,某水溶液M中存在的離子有:Na+、A—、H+、OH—。若該溶液M由 pH=3的HA溶液mL與pH=11的NaOH溶液mL混合反應而得,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__。
A.若溶液M呈中性,則溶液M中c(H+)+c(OH—)=2×10—7mol·L-1
B.若V1=V2,則溶液M的pH一定等于7
C.若溶液M呈酸性,則V1一定大于V2
D.若溶液M呈堿性,則V1一定小于V2
右圖為農夫山泉礦泉水瓶上的部分說明文字,列出了該飲用天然水理化指標。這里的鈣、鎂、鉀、鈉是指
飲用天然水理化指標 礦物元素 測定結果 鈣≥4.0 mg/L 鎂≥0.5 mg/L 鉀≥0.35 mg/L 鈉≥0.8 mg/L 偏硅酸≥1.8 mg/L pH (25℃) 7.1
【答案】D 【解析】略 【題型】選擇題 【適用】較易 【標題】2010年湖南瀏陽一中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關鍵字標簽】農夫山泉,指標 【結束】 3【題文】下列實驗操作中,錯誤的是
【答案】D 【解析】略 【題型】選擇題 【適用】較易 【標題】2010年湖南瀏陽一中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關鍵字標簽】實驗操作 【結束】 4【題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答案】B 【解析】略 【題型】選擇題 【適用】較易 【標題】2010年湖南瀏陽一中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關鍵字標簽】分子數(shù),原子數(shù) 【結束】 5【題文】下列有關0.2mol·L-1 BaCl2溶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答案】A 【解析】略 【題型】選擇題 【適用】較易 【標題】2010年湖南瀏陽一中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關鍵字標簽】溶液,離子濃度 【結束】 6【題文】下列離子方程式中書寫正確的是( )
【答案】B 【解析】略 【題型】選擇題 【適用】較易 【標題】2010年湖南瀏陽一中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關鍵字標簽】離子方程式,氫氧化鋇 【結束】 7【題文】已知有如下反應:①2Fe3++2I-===2Fe2++I2 ②2Fe2++Br2===2Fe3++2Br- ③2Fe(CN)+I2===2Fe(CN)+2I-,試判斷氧化性強弱順序正確的是
【答案】C 【解析】略 【題型】選擇題 【適用】較易 【標題】2010年湖南瀏陽一中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關鍵字標簽】氧化性,順序 【結束】 8【題文】實驗室制取少量N2常利用的反應是NaNO2+NH4ClNaCl+N2↑+2H2O,關于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答案】A 【解析】略 【題型】選擇題 【適用】較易 【標題】2010年湖南瀏陽一中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關鍵字標簽】實驗室,氧化劑 【結束】 9【題文】用托盤天平稱量固體物質時,若將樣品和砝碼放在托盤上的位置顛倒,平衡時托盤上的砝碼質量為10g,游碼為0.5g,則樣品的質量為
【答案】D 【解析】略 【題型】選擇題 【適用】較易 【標題】2010年湖南瀏陽一中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關鍵字標簽】托盤天平,砝碼 【結束】 10【題文】將26克含有SiO2和CaCO3固體在高溫下加熱至質量不再改變,冷卻后稱重為17.2克。(已知:SiO2 + CaCO3 CaSiO3 + CO2↑,SiO2和CaSiO3均為固體) (1)求生成的CO2的體積(標準狀況下) (2)求原混合物中所含SiO2的質量。 【答案】(1)4.48L (2)6克 【解析】略 【題型】計算題 【適用】較易 【標題】2010年湖南瀏陽一中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關鍵字標簽】高溫,體積 【結束】 |
一、選擇題
1D,
二、填空題
21.(12分)
(1)A:碳 B:氮 C:氯 (各1分)
(2)Cl2+2OH-=Cl-+ClO-+H2O(2分)
(3)NCl3 (1分)極性鍵(1分) NCl3+ 3H2O=NH3+3HClO (2分)
(4)C3N4 (1分)因為N的原子半徑比C的原子半徑小,鍵長更短,所以C3N4的硬度比金剛石硬度大。(2分)
三、實驗題
22.(12分) (1)c (1分)
(2)①(Ⅰ)飽和碳酸氫鈉溶液; (Ⅱ)吸收未反應的NH3(答“防止倒吸”或“吸收CO2”不給分));
(Ⅲ)過濾 (每空1分,共3分)
②(Ⅰ)a、NH3, b、CO2; (每空1分,共4分)
(Ⅱ)增大氣體與溶液接觸面積,提高CO2吸收率; (2分)
(3)用碳酸氫銨與適量飽和食鹽水反應。(或往燒堿溶液中通入過量CO2 ;往飽和Na2CO3 溶液中通入過量CO2 等。其他合理方法均可) (2分)
四、推斷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