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據統計數字顯示.我國農民人均年純收入和城鎮(zhèn)居民人均年支配收入的比率.由1985年的l:2.57到2004年擴大為l:3.23,行業(yè)間平均勞動報酬最高與最低之比.2000年為2.63倍.2003年升至3.98倍.2004年則擴大到4.25倍(其中不包括工資外福利收入),城鎮(zhèn)居民的收入.差距最高達10.7倍.我國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數已逼近0.5.超過國際公認的0.4警戒線.(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國經濟生活中的什么問題?(2)上述問題對社會生活有什么影響?(3)針對上述問題.我們應采取什么措施?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一、選擇題(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B

D

C

D

C

C

B

B

C

A

C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得分

B

C

A

C

B

B

D

B

C

A

B

C

 

 

二、主觀題(50分)

26.(1)19世紀木材使用呈下降趨勢,煤和石油的使用呈上升趨勢;整個20世紀煤炭的使用呈下降趨勢,石油的使用處于高位,但在本世紀未開始呈下降趨勢;2l世紀天然氣、核能、太陽能等新型能源的使用呈上升趨勢。(3分)

(2)①受國際能源價格上漲的影響,浙江能源供應趨緊,生產資料價格一路走高,使得一部分弱勢企業(yè)經營困難,甚至破產、倒閉;另一方面又會促使企業(yè)加強管理,依靠科技創(chuàng)新,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能耗。(4分)

②國際能源價格的上漲,對浙江鋼鐵、化工等高耗能的產業(yè),產生巨大的沖擊,影響浙江工業(yè)化進程;另一方面又促使浙江必須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走新型工業(yè)化道路,優(yōu)化浙江的能源結構,發(fā)展節(jié)能型經濟,走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4分)

(如答“高油價將帶動整體經濟運營成本增加,導致產品價格總體水平上漲,加大通貨膨脹壓力,影響經濟的協調、穩(wěn)定發(fā)展”,可得2分,但該點總得分不得超過8分)

 

27(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國當前收入分配領域存在的矛盾比較突出,分配不公,收入差距呈現擴大的趨勢。(2分)

(2)①差距過大說明廣大農民、工人以及一部分其他從業(yè)者不能合理地享受改革與發(fā)展帶來的成果,必然傷害他們作為社會主義社會建設者的積極性。(2分)

②收入分配差距過大,特別是廣大農村和中西部地區(qū)的廣大居民收入過低,造成消費需求不足,制約了經濟的發(fā)展。(2分)

③分配不公導致了貧富差距日益擴大,成為社會不穩(wěn)定的重要原因,是當前社會不和諧的重要根源,嚴重地影響了和諧社會的建設。(2分)

(3)①必須堅持和完善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分)

②保證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2分)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建立企業(yè)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2分)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1分)要加強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jié),保護合理收入,調節(jié)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2分)通過強化稅收調節(jié),整頓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防止出現嚴重兩極分化,實現公平分配。(2分)

 

28①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將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制度從耕地向林地的拓展和延伸,完善了家庭承包經營制度,對解放和發(fā)展農村生產力具有重大意義。(2分)②完善了公有制的實現形式,有利于公有制經濟的發(fā)展壯大。(2分)③改革最核心的內容是明晰產權,建立責權利明晰的林業(yè)經營制度,把集體林地經營權和林木所有權落實到農戶,確立農民的經營主體地位,有利于調動廣大農民造林育林的積極性和愛林護林的自覺性,促進人與自然和諧,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2分)④維護家庭承包經營的長期性和維護承包經營的物權性,維護了農民的切身利益,有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和新農村建設(2分)。⑤維護承包經營的物權性,有利于林業(yè)資源通過市場進行優(yōu)化配置。(2分)

 

29(1)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權力來源于人民。國家賦予公民廣泛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因此,認為我國公民的權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剝奪的觀點是正確的。(2分)

(2)國家賦予公民權利的同時,也規(guī)定了公民應該履行的義務。公民的義務也是法定的、不容推卸的。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二者不可分離。(2分)權利與義務在法律上是相對應而存在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實現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徑。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權力的主體,又是義務的主體。(2分)權力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確保權力的實現。辨題認為先確保權利再履行義務的觀點是不科學的。(2分)

(3)根據權利和義務相統一的原則,公民一方面要樹立權利意識,珍惜公民權利;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樹立義務意識,自覺履行公民義務。(2分)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