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
讀2009年10月我國部分省區(qū)氣象統(tǒng)計表,回答2題:
地 區(qū) |
氣 溫 |
氣 溫 距 平 |
降 水 量 |
降水量距平百分率 |
江蘇 |
18.8 |
1.8 |
44.4 |
-25 |
福建 |
22.5 |
1.8 |
113.5 |
88.5 |
山東 |
15.9 |
1.4 |
26.2 |
-34.6 |
湖北 |
18 |
1 |
110.3 |
27.2 |
湖南 |
19.5 |
1.5 |
71.4 |
-23.7 |
1.有關部分省區(qū)該月氣象狀況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福建遇到冷鋒天氣 B. 山東洪澇災害嚴重
C. 江蘇不會出現旱情 D. 湖南沒有臺風登陸
2.該表數據反映出我國的季風氣候
A. 大陸性強 B. 海洋性顯著
C. 穩(wěn)定性較差 D. 區(qū)域差異不明顯
閱讀下列材料,分析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01年3月29日《中國青年報》登載,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初步統(tǒng)計結果顯示,我國人口為129533萬人(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門、馬祖島等島嶼的人口),居住在城鎮(zhèn)的人口占總人口的36.09%,每10萬人中有大學程度的由1990年的1422人上升為3611人,文盲率由1990年的15.88%下降為6.72%;10年來,我國人口年平均增長率為1.07%。
材料二 對地球能養(yǎng)活多少人的問題一般用環(huán)境承載力或資源人口承載力來衡量。就后者的研究來看,大部分是針對土地資源承載力的,即土地資源人口承載力。在特定技術水平下,作為土地資源承載力核心的土地生產潛力主要取決于土地資源面積的大小及質量。人均土地面積少于一定數量的國家或地區(qū)將無法實現農產品自給,一般認為人均耕地面積警戒線是0.053公頃。我國有關學者的報告認為,我國土地資源人口承載量的極限是16億人。
材料三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人口與耕地變化情況如下表所示。
(1)人口普查是一項極其重要的________的調查,是關系國計民生的一件大事。
(2)1987年我國決定以后每隔________年進行一次全國人口普查。
[ ]
A.10 |
B.12 |
C.14 |
D.16 |
(3)我國人口在數量和增長上的基本國情是________________,為了使人口與________________相適應,同________和________相協(xié)調,我國政府在20世紀70年代制定了關于人口的基本國策,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國城鄉(xiāng)人口的分布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但我國是世界城鎮(zhèn)人口________的國家。我國城市發(fā)展的基本方針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5)目前我國人口地區(qū)分布________,以________線為界的________地區(qū)人口稠密,________地區(qū)人口稀少。
(6)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沒有按期開展的三個省級行政區(q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近10年來我國計劃生育成績顯著,表現在: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8)當前,世界上人口與環(huán)境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_,________受到的壓力過大,________遭到破壞,有失去平衡,導致________的危險。特別是________國家這個問題最為突出。
(9)為什么環(huán)境人口容量一般用土地資源人口承載力來衡量?我國目前土地資源人口承載力狀況如何?從人口方面看,應采取什么措施?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2001—2006年廈門市人口變化抽樣
年份 |
2001年 |
2003年 |
2006年 |
出生率(%) |
0.88 |
0.90 |
1.08 |
死亡率(%) |
0.41 |
0.42 |
0.41 |
常住人口(萬人) |
211 |
217 |
233 |
材料二:福建省各地級市到廈門、福州的大致距離
地級市 |
福州 |
南平 |
寧德 |
莆田 |
泉州 |
廈門 |
漳州 |
龍巖 |
三明 |
廈門km |
250 |
260 |
320 |
170 |
90 |
0 |
50 |
140 |
200 |
福州km |
0 |
140 |
70 |
80 |
160 |
250 |
300 |
400 |
200 |
(1)根據材料一繪制出廈門市2001—2006年人口自然增長率變化折線圖。
(2)2006年廈門人口自然增長率為_____%,人口再生產類型(增長模式)屬于________型。
(3)從常住人口的規(guī)模來看,廈門的城市等級為____城市。
(4)利用材料二所提供的福建省各地級市到廈門、福州二地的大致距離,請你推斷廈門作為海峽兩岸重要的區(qū)域中心城市的服務范圍(寫出地級市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簡要說出這些城市與廈門經濟發(fā)展之間的關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讀2008年10月份我國部分省區(qū)的氣象統(tǒng)計表;卮鹣铝懈黝}。
要素 地區(qū) | 氣溫(℃) | 氣溫距平(℃) | 降水量(毫米) | 降水量距平百分率(%) |
江蘇 | 18.8 | 1.8 | 44.4 | -25 |
浙江 | 21.2 | 2 | 66.5 | -15.8 |
福建 | 22.5 | 1.8 | 113.5 | 88.5 |
山東 | 15.9 | 1.4 | 26.2 | -34.6 |
湖北 | 18 | 1 | 110.3 | 27.2 |
湖南 | 19.5 | 1.5 | 71.4 | -23.7 |
有關部分省區(qū)該月氣象狀況敘述正確的是 ( )
A.福建遇到冷鋒天氣 B.山東洪澇災害嚴重
C.江蘇不會出現旱情 D.浙江沒有臺風登陸
該表數據反映出我國的季風氣候 ( )
A.大陸性強 B.海洋性顯著
C.穩(wěn)定性較差 D.區(qū)域差異不明顯
選擇題答題區(qū):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B
A
B
B
A
C
D
B
A
題號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A
C
B
B
D
B
C
C
D
題號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BD
BC
AB
BC
BC
AC
BC
CD
非選擇題:
27.(11分)
1). 23°26′S,90°E
2). C A B
3).熱帶沙漠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
4).寒 降溫減濕
5). C
28.(18分)(1)河流(1分) (2)經濟腹地為區(qū)域經濟的中心城市提供原材料(資源和能源)和產品的消費市場(2分) (3)泛珠三角(1分) (4)川、湘、贛(3分) (5)①臨海沿江,位置優(yōu)越,交通便利;②能源(水能)、資源豐富;③自然條件優(yōu)越,農業(yè)發(fā)達;④工業(yè)基礎好;⑤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qū),資金雄厚,科技發(fā)達,對外聯(lián)系方便(5分) (6)滇(云) 瓊 川(蜀) 贛、黔(或貴)(4分) (7)(敘述合理,可酌情給分)發(fā)揮東部(沿海)地區(qū)優(yōu)勢,帶動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有利于發(fā)揮中西部資源優(yōu)勢,加大資源開發(fā)力度,促進中西部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有利于促進產業(yè)結構調整,推進工業(yè)結構優(yōu)化升級(產業(yè)轉移及承接);有利于打破行政區(qū)劃界限,加強(資源、市場、人才、技術等方面)合作,實現優(yōu)勢互補、互惠互利,促進共同發(fā)展。(4分)
29.(11分)
(1)平原(1分) 海拔在
(2)①(1分)
(3)支流多,河道彎曲,排水不暢;地勢平坦;降水集中(共3分、各1分)
(4)有利條件: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東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共3分、各1分)不利條件:有寒潮、臺風、旱澇等自然災害;土壤貧瘠、酸性強;西部丘陵地帶的陡坡不宜發(fā)展種植業(yè)(共3分、各1分)
30. (海洋地理)(10分)
(1)瓊州 內(共2分、各1分)
(2)紅樹林海岸既為鳥類提供棲息地,也為海洋生物提供生存環(huán)境,保護了生物多樣性;具有抵御風浪侵蝕的能力,有利于海岸保護,在防災減災中具有重要作用(共2分,各1分)
(3)海洋蘊藏著豐富的資源和能源,有利于增加我國資源和能源的保有量;有利于鞏固國防,維護國家安全;強化全民海洋意識,樹立海洋國土觀念。(共3分、各1分)
(4)制定相應的海洋環(huán)境保護法律法規(guī),加強入海污染源的控制;加快沿海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建立海洋自然保護區(qū),加強海洋環(huán)境的監(jiān)測;加強宣傳力度,提高公眾的海洋環(huán)境保護意識。(共3分、各1分)
31.【環(huán)境保護】(10分)(1)高于 (1分) 環(huán)境污染 生態(tài)破壞或資源短缺(2分) (2)京津唐 (2分) 良性循環(huán)(或人類與環(huán)境協(xié)調發(fā)展,或人類與環(huán)境和諧或人地協(xié)調或可持續(xù)發(fā)展)(1分) 生態(tài)狀況(生態(tài)或環(huán)境)(1分) 經濟發(fā)展(1分) (3)地下水超采(過度開采地下水) (1分)淡水資源短缺(水資源)(1分)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