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
讀圖3“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的交角圖”,回答16-19題:
1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目前的黃赤交角是6634′
B.圖中角α是黃赤交角
C.地軸與黃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黃赤交角
D.黃赤交角度數即是南北回歸線的度數
17.地球繞太陽公轉時,地軸與公轉軌道面的夾角是:
A.0° B.23°26′
C.66°34′ D.90°
18.下列各地中,每年兩次受到太陽直射的是:
A.20°N ,30°E B.25°N ,25°E
C.23°26′S , 60°W D.40°S ,120°W
19.假如黃赤交角變大,那么:
A.熱帶范圍變大 B.溫帶范圍變大
C.寒帶范圍變小 D.五帶范圍不變
讀圖3,完成12~13題。
12.若EF為赤道,P點出現極晝現象,則太陽直射的范圍是
A.0°-20°N B.0°-20°S
C.20°N -23°26′N D.20°S -23°26′S
13.若EF為地球公轉軌道平面,PQ為地軸,下列變化可信的是
A.揚州冬季均溫升高
B.北溫帶范圍變小
C.全球極夜范圍擴大
D.悉尼(約34°S)夏季晝變長
時。據此完成以下3題。
3.此刻太陽直射點的坐標為 ( )
A.23°26′S,0° B.23°26′S,20°W
C.23°26′N,160°E D.23°26′N,180°
4.此刻國際標準時間為 ( )
A.0時 B.12時 C.13時20分 D.10時40分
5.此刻全球兩個日期的范圍比是 ( )
A.1∶17 B.4∶5 C.8∶9 D.10∶17
圖為某日某經線上日出時刻隨緯度的變化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
A.赤道 B.20°N C.20°S D.23°26’N
2.某地當日比圖中甲地的夜長時間略短,卻與甲地同時迎來日出,該地應位于甲地的
A.東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東南方向 D.西北方向
3.圖中四幅小圖,能正確表示乙地24小時內太陽高度隨時間變化的
A B C D
1-5DACBC 6-10CBDAC 11-15DCACC
16-20CCCAB 21-22BD
23.(1)A港附近是上升流 ,上泛冷水將海底營養(yǎng)物質帶到海洋表層,使浮游生物繁盛,為魚類提供了充足的餌料;(3分) B寒暖流交匯;位于大陸架上,有河流注入,帶來大量營養(yǎng)物質(鹽類)(5分)
(2)地震(2分)位于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交界地帶,地殼不穩(wěn)定多地震。(4分)
(3)乳畜業(yè)(2分)氣候寒冷,溫度較低,生長期短,不利于作物成熟,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城市密集,人口眾多,經濟發(fā)達,市場廣闊(歐美人的飲食文化習慣)(6分)
(4)該國城市主要分布(東)南部狹長地帶(五大湖及圣勞倫斯河沿岸);地形平坦,氣候溫暖,水源充足;水陸交通便利,工農業(yè)(經濟)發(fā)達。(8分)
(5)向西部、向南部(2分) 西部、南部地區(qū)氣候溫暖陽光充足,環(huán)境優(yōu)美。(4分)
24.(5分)
(1)ABD
(2)西北干旱區(qū)水資源短缺,不適宜作為商品糧建設基地,因此區(qū)域的糧食安全也可以通過“虛擬水”貿易來解決。在國際形勢平穩(wěn)、有利于進行“虛擬水”貿易時,可以 較多進口“虛擬水”,緩解水資源短缺地區(qū)的水資源壓力;當國際形勢不利于開展“虛擬水”貿易時,也可以進行國內地區(qū)間的“虛擬水”貿易,減少干旱區(qū)耕地面積,增加林草地面積,實現“藏糧于草”、“藏糧于土”,也即“藏糧于生態(tài)”
25.(1)水稻(1分) 油菜(1分) 旱澇(1分) 夏季(夏秋)(1分);低溫(陰雨) 春(1分)
(2)調整產業(yè)結構(單一農業(yè)向農業(yè)經營多樣化發(fā)展)(1分)和農業(yè)產業(yè)化經營(1分);建立良性生態(tài)系統(tǒng),改善農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2分);提高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2分);利于發(fā)展綠色農業(yè)(農業(yè)生產過程清潔化和農產品無害化),市場適應性強。(合理即可得2分)
www.ks5u.com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