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第二步:分別加入籌量的萌發(fā)1.5.9天的蛋白質制備液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碰撞的恢復系數的定義為c=
.
v2-v1 
  
.
.
v20-v10 
  
.
,其中v10和v20分別是碰撞前兩物體的速度,v1和v2分別是碰撞后兩物體的速度.彈性碰撞的恢復系數c=1.非彈性碰撞的c<1,某同學借用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驗證物質彈性碰撞的恢復系數是否為1,實驗中使用半徑相等的鋼質小球1和2,(他們之間的碰撞可近似視為彈性碰撞),且小球1的質量大于小球2的質量.
實驗步驟如下
安裝實驗裝置,做好測量前的準備,并記下重垂線所指的位置O.
第一步,不放小球2,讓小球1從A點由靜止?jié)L下,重復多次,用盡可能小的圓把小球的所有落點圈在里面,其圓心就是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
第二步,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邊緣處的C點,讓小球1從A點由靜止?jié)L下,使它們碰撞,重復多次,并使用與第一步同樣的方法分別標出碰撞后兩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
第三步,用刻度尺分別測量三個落地點的平均位置離O點的距離,即線段OM、OP、ON的長度.
在上述實驗中,
(1)P點是
第一步中小球1落點
第一步中小球1落點
的平均位置.M點是
第二步碰撞后小球1落點
第二步碰撞后小球1落點
的平均位置.N點是
第二步碰撞后小球2落點
第二步碰撞后小球2落點
的平均位置.
(2)寫出用所測量表示的恢復系數的表達式
ON-OM
OP
ON-OM
OP

查看答案和解析>>

“黑盒子”表面有a、b、c三個接線柱,盒內總共有兩個電學元件,每兩個接線柱之間只可能連接一個元件.為了探明盒內元件的種類及連接方式,某位同學用多用電表進行了如下探測:

    第一步:用電壓擋對任意兩接線柱正、反向測量,指針幸免不發(fā)生偏轉;

    第二步:用電阻×100 Ω擋對任意兩個接線柱正、反向測量,指針偏轉情況如圖2-9所示.

圖2-9

(1)第一步測量結果表明盒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2-10示出了圖2-9[1]和圖2-9[2]中歐姆表指針所處的位置,其對應的阻值是______ Ω;

圖2-11示出了圖2-9[3]中歐姆表指針所處的位置,其對應的阻值是_______Ω.

圖2-10                                     圖2-11

(3)請在圖2-12的接線柱間用電路圖符號畫出盒內的元件及連接情況.

         

圖2-12

(4)一個小燈泡與3 V電池組的連接情況如圖2-13所示.如果把圖2-13中e、f兩端用導線直接相連,小燈泡可正常發(fā)光.欲將e、f兩端分別與黑盒子上的兩個接線柱相連,使小燈泡仍可發(fā)光.那么,e端應連接到_________接線柱,f端應連接到_________接線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欲探究光滑斜面上物體下滑的加速度與物體質量及斜面傾角的關系。因為一般的長木板摩擦較大,學習小組決定用氣墊導軌代替長木板,對氣墊導軌進行改造,做成斜面,這樣摩擦可以忽略不計,裝置模型簡化如圖所示,實驗室提供器材如下:

A.氣墊導軌(已知長度L); 

B.質量為M的滑塊(內部是空的,可放砝碼,可視為質點); 

C.質量為m的砝碼若干個;

D.各種薄厚不等的方木塊多個(墊氣墊導軌備用);

E.米尺; 

F.秒表。

實驗過程:

第一步,保持斜面傾角不變,探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

①實驗中,通過向滑塊內放入砝碼來改變滑塊質量,只要測出滑塊由斜面頂端滑至底端所用時間t,就可以由下面哪個公式求出滑塊的加速度:

   A.                 B.                    C.                     D.

②某同學記錄的實驗數據如右表所示,根據這些信息,判斷以下結論正確的是:

A.在實驗誤差范圍內,滑塊的質量改變之后,其加速度改變較大

B.經過分析得出滑塊的加速度和滑塊的總質量沒有關系

C.經過分析得出滑塊的平均速度和滑塊的總質量成正比

D.在實驗誤差范圍內,滑塊的質量改變之后,其下滑時間不改變

質量

 

時間t

 
     

 


M

M+m

M+2m

1

1.42

1.41

1.42

2

1.40

1.42

1.39

3

1.41

1.38

1.42

第二步,保持物體質量不變,探究加速度與傾角的關系。

實驗中通過改變方木塊墊放位置來調整氣墊導軌的傾角。由于沒有量角器,因此通過測量氣墊導軌頂端到水平面高度h,求出傾角α的正弦值sinα=h/L.某同學記錄了高度h和加速度a的對應值如下表:

L (m)

1.00

h (m)

0.10

0.20

0.30

0.40

0.50

a (m/s2)

0.970

1.950

2.925

3.910

4.880

③請根據上表中所給的數據,在坐標紙上通過描點繪出圖象。

④根據所繪出的圖線,求出當地的重力加速度_______。 (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1)有一游標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標上有20個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測量一小球的直徑,如圖A所示的讀數是
13.55
13.55
mm.如圖B,用螺旋測微器測量一根金屬絲的直徑,如圖所示的讀數是
0.680
0.680
mm.
(2)碰撞的恢復系數的定義為c=
|v2-v1|
v20-v10
,其中v10和v20分別是碰撞前兩物體的速度,v1和v2分別是碰撞后兩物體的速度.彈性碰撞的恢復系數c=1.非彈性碰撞的c<1,某同學借用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裝置(如圖c所示)驗證物體彈性碰撞的恢復系數是否為1,實驗中使用半徑相等的鋼質小球1和2,(他們之間的碰撞可近似視為彈性碰撞),且小球1的質量大于小球2的質量.

實驗步驟如下
第一步,安裝實驗裝置,做好測量前的準備,并記下重垂線所指的位置O.讓小球1從A點由靜止?jié)L下,重復多次,用盡可能小的圓把小球的所有落點圈在里面,其圓心就是小球落 點 的平均位置.
第二步,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邊緣處的C點,讓小球1從A點由靜止?jié)L下,使它們碰撞,重復多次,并使用與第一步同樣的方法分別標出碰撞后兩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
第三步,用刻度尺分別測量三個落地點的平均位置離O點的距離,即線段OM、OP、ON的長度.
在上述實驗中,
①P點是
實驗的第一步中小球1落點
實驗的第一步中小球1落點
的平均位置.M點是
小球1與小球2碰后小球1落點
小球1與小球2碰后小球1落點
的平均位置.N點是
小球2碰后落點
小球2碰后落點
的平均位置.
②請寫出本實驗可用線段OP、OM、ON替代兩個小球碰撞前后速度的理由
小球做平拋運動的時間相等,水平位移與時間成正比.
小球做平拋運動的時間相等,水平位移與時間成正比.

寫出用測量量表示的恢復系數的表達式
ON-0M
OP
ON-0M
OP

③三個落地點距O點的距離OM、OP、ON與實驗所用的小球質量是否有關?
OP與小球的質量無關,OM和ON也與小球的質量有關
OP與小球的質量無關,OM和ON也與小球的質量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微安表的刻度盤只標注了表示量程Ig=100μA的刻度線,尚未標注其他分刻度線,請用下列全部器材測量微安表的內阻:
待測微安表:內阻Rg約為2kΩ
毫伏表:量程250mV,最小分度5mV,內阻約為1kΩ
滑動變阻器R1:0至50Ω之間
滑動變阻器R2:0至3kΩ之間
直流電源E:電動勢E=1.5V,內阻r約為1Ω
單刀單擲開關S,導線若干
(1)在如圖所示的實驗電路原理圖上標明所選用的滑動變阻器.
(2)下面是主要的實驗操作步驟,將所缺的內容填寫在橫線上:
第一步:斷開S,按電路原理圖連接器材,將兩個滑動變阻器 R1、R2的觸頭分別置于合理的位置;
第二步:閉合S,分別調節(jié)R1和R2至適當位置,
使微安表滿偏,記下這時毫伏表的示數U
使微安表滿偏,記下這時毫伏表的示數U

(3)用已知量和測得量的符號表示微安表的內阻Rg=
U
I
 
g
U
I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