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本文的中心論點是:現(xiàn)代文化人要得到社會的承認.受到世人的尊重.不能只求臉面.必須要注重自己的文化底子. B.本文最主要的論證方法是對比論證和例證法.全文把今人和古人對比.正反結合.并多處選取典型事例.事實勝于雄辯.給人以不可辯駁的說服力. C.第二段作者想要論述的觀點是體育就應該是體育.它有自己的個性文化.沒有理由把很政治的東西強加到體育的層面來解讀輸贏. D.論述類文章.有時因表述事例的需要.允許有適量的描寫篇幅.文章第四段中對莊子的描寫即是如此.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 B(A債券quàn C 盛chénq飯 D 創(chuàng)chuāng渾hǘn水摸魚) 

2.A(B項,“魚龍混雜”比喻壞人和好人混在一起;C項“投鼠忌器”比喻想打擊壞人而又有所顧忌;D項“撲朔迷離”比喻事物錯綜復雜,難以辨別)

3.(C)

4.(4分) 金錢決定法律、愛情、真、善、美的有無是可悲的。(決定或類似動詞1分,“法律、愛情、真、善、美的有無”1分,“可悲1分,整體通順1分”)

5.結論:生病時一部分人不去醫(yī)院就診與藥品價格、醫(yī)院濫開檢查項目關系較大。(3分)建議:規(guī)范藥品價格。(2分)(建議與結論要有聯(lián)系)

6.B   A.罷:停止   C.謝:推辭   D.逮:及,達到

7.D 既:之后,已經(jīng)    A.以:憑/ 因為    B.而:表承接/ 表并列    C.之:取消主謂獨立性/ 往,到

8.B  不是處理晉王的后事,而是晉王把攻克金陵之后的事務交給王韶處理。

9(1)等到平定齊國后,王韶因為功勞大而被晉升為開府。

(2)晉王在年幼的時侯帶兵出征,最終能攻克吳越之地,平定局勢,這是王韶輔助的功勞啊。(譯出大意得1分,判斷句1分,“相”1分。)

(3)(我)哪里敢自己放松自己呢,只是因為(這樣)才導致身體勞累,又擔心因年衰力薄而使朝綱紊亂罷了。(譯出大意得1分,句式“豈……”1分,“速”1分。)

參考譯文:

王韶,字子相,自說是太原晉陽人,世代生活在京兆。王韶年幼就氣度高雅,十分喜歡奇人節(jié)士,有識之人認為他與眾不同。在周國多次憑著作戰(zhàn)立功而升官至車騎大將軍、議同三司,再調(diào)任為軍正。武帝在攻下晉州后,想班師回朝,王韶勸諫說:“齊國朝綱混亂,在此連累世道。上天褒獎我王,讓您一下子就扼住了它(齊)的咽喉。加之因為他們在朝上君昏庸,在朝下人心恐懼,攻下動蕩的齊國,就在今日。陛下剛才想放棄齊國離開,以我的愚昧固陋,實在不能深入理解您的做法,希望陛下再考慮一下。”武帝非常高興,賞給王韶一百匹細絹。等到平定齊國后,王韶因為功勞大而晉升為開府。被賜封晉陽縣公,領五百戶食邑,再賞賜牛馬和其他物品數(shù)以萬計。不久升任內(nèi)史中大夫。宣帝登位時,王韶被任命為豐州刺史,改封為昌樂縣公。高祖受禪時,王少受封爵位為項城郡公,領二千戶食邑。不久調(diào)任靈州刺史,被授予大將軍職位。

晉王楊廣鎮(zhèn)守并州的時候,授王韶行臺右仆射職位,賞賜五百匹彩緞。王韶生性剛直,晉王非常怕他,每件事都向他咨詢,不敢違反法令制度。有一次,王韶奉命巡視長城,出行后晉王挖池起山,王韶回來后,將自己鎖起來以此進諫。晉王向他道歉并停止了工程。高祖聽說這件事后大為嘉許,賞賜王韶一百兩金子和四個宮女。在平定陳國時,王韶以本官擔任元帥府司馬,率領大軍趕赴河陽,與大部隊會合。到了壽陽后,與高鍇一起調(diào)度軍隊,從未延誤過軍機。攻克金陵后,王韶就坐鎮(zhèn)在那里。晉王楊廣班師回朝,留下王韶在金陵防守,把所有的事都托付給他。幾年后王韶回朝,高祖對各位公卿大臣說:“晉王在年幼的時侯帶兵出征,最終能攻克吳越之地,平定局勢,這是王韶輔助的功勞啊。”于是晉升王韶為柱國,賞賜三百多奴婢,五千匹綿絹。

開皇十一年,皇上駕臨并州,因為王韶做事盡心,特別給予慰勞和嘉許。此后,皇上對王韶說:“自從我到了這里,您胡子發(fā)鬢逐漸變白,恐怕是憂心勞碌造成的吧?中流砥柱的威望都集于您身上,您要再努力。 蓖跎赝妻o說:“我日漸衰老年邁,不再適合做官了!备咦嬲f:“這是什么意思?不適合,是沒有用心盡力罷了!蓖跎鼗卮鹫f:“我以前在動蕩的朝代,尚且用心盡力;何況現(xiàn)在遇到了英明圣主,哪敢不竭盡全力呢!只是心神和精力日漸衰微,(這些事)不再是愚駑的人可以做到的。加上(我)今年六十六歲了,年事已高,健忘又多。(我)哪里敢自己放松自己呢,只是因為(這樣)才導致身體勞累,又擔心因年衰力薄而使朝綱紊亂罷了!被噬习参克屗厝。秦王楊俊做并州總管,王韶仍擔任長史。一年多后,王韶乘驛車入京,因勞碌而去世,終年六十八歲。高祖深感痛惜。

10.(1)絕句(或七絕) 送別詩

   (2)“空”字使用精妙,一語雙關。用比喻的方法形象生動地描寫了王員外滿載離恨遠去,詩人的心也隨行舟而逝;“空”字還寫出了作者依依惜別而又無可奈何的蒼涼心境。

   (3)【答案一】情景交融的寫法。開頭兩句,作者以“柳絮”“梅花”表明時間的變換,既點明了季節(jié)的變化,又渲染了一種蒼涼的氣氛,一種人生飄忽無定、聚散難測而又離合無常的感覺。收束句用比喻將“離恨”比作湘江水那樣悠長,以景結情,含蓄綿長。(答出“情景交融”2分,結合具體詩句分析1分)

   【答案二】本詩采用了樂景寫哀的手法。用暮春時節(jié)給人以春天感覺的典型物候“柳絮飄飛”和“凌寒綻放”來寫“離情別恨”使得全詩倍增蒼涼之感。這種離恨猶如浩浩蕩蕩的湘江水一樣綿長而久遠。再加上是“謫遷人”送“謫遷人”,可謂“倍增其哀”。(答出“樂景寫哀”2分,略作分析1分)

11.⑴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  ⑵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⑶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⑷春與秋其代序  ⑸飄飄乎如遺世獨立  ⑹巧言亂德 ⑺入則無法家拂士  ⑻靜以修身

12.因為風中的一切事物可以看到,而且風可以改變許多東西,從中可以間接看到風。  “看”其實是一種感受,這種感受是從風引起的具體事物的變化中得來。作者運用通感手法,使風的形象變得直觀,風的作用變得具體可感,也就更突出了作者對風的感受的深刻。

13.用自然界事物的消失悄無聲息引出對人該怎么度過一生的思考,并用以反襯人的一生會給這世界留下影響。

14.自己記憶中的當年一些往事、體驗和感情;自己當年的觀點立場、理想追求。

15.能淡化人的記憶改變?nèi)说囊磺械牧α。人有感情有記憶,對過去的一切不會淡忘;個人的思想會因為記憶而變得成熟;個人的行動也會因為記憶變得勇敢;記住過去才能看到未來。

(一)16.A(此句是通過和今人對比,強調(diào)有些現(xiàn)代文化名人耐不住寂寞,坐不住冷板凳,滿是功利心態(tài),不能像孔子那樣從容淡定。沒有“孔子不因牛車而感到?jīng)]面子”這層意思)                                                                         

17.C(本段論述的觀點不是“把很政治的東西強加到體育的層面來解讀輸贏”,而是借此事表明“一些現(xiàn)代文人不要把個人的隨意比附披上文化的外衣,這樣有失文化人的體面”)

18.應放在第五和第六段之間。(2分)理由:論述的邏輯結構和諧。此段和第五段形成一正一反對比論證:前一段是說人固然要顧及臉面,但有比面子更重要的事情,寧舍棄面子,結果成就了大業(yè);此段是說有人太關注一些面子上的東西,結果往往成為點綴史實的笑話。(4分)(學生答案要求:要能從論證的邏輯結構去分析,意思對即可)

19.事例簡述:唐太宗曾幾次下決心殺掉屢犯龍威、常讓他丟面子的魏征,可每次冷靜下來反省到自己的錯誤后,都能明白魏征批評他的深刻用意。(2分,意思對即可,但語言組織的角度一定要對應上文)

論證示例:不殺魏征,皇帝丟掉的是一時的面子,但卻得到了一面反觀自己得失的明鏡,一面燭照歷史的明鏡;唐太宗舍棄了些許面子,卻坐擁了歷史上的大唐盛世,這是一種治國的大智慧。(4分)也可以從反面論證,也可以正反結合。意對即可。)

(二)16.C(因果顛倒。應該是各種文化在上海的登陸,促進了上海文化的繁榮。同時,上海是先有了“通商碼頭”,伴隨著商業(yè)的往來,文化也隨之進出、登陸,最后形成了“文化碼頭”)

17.D(“沒有了……”和“取而代之……”錯。文化大都市比歷史上“文化碼頭”所包孕的文化門類更多,內(nèi)涵更豐富,大眾娛樂文化和精英高雅文化并存。)

18.同:寫這兩類人是為了說明上海要成為永久的“文化碼頭”,關鍵在于要營造良好的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2分)。不同:寫前者是強調(diào)必須能吸引和留住大批外來的一流人才(2分),寫后者是為了說明必須培養(yǎng)大批本土的優(yōu)秀文化人才(2分)。

19.(1)要有足夠寬的包容度(寬廣的胸懷,開放的視野),能夠包容各種本土文化和異質(zhì)文化的存在;(2)要有足夠大的胸懷,容納各種外來人口和外來文化的進入;(3)營造良好的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培養(yǎng)優(yōu)秀的本土人才,留住一流的外來人才;(4)深刻總結、充分尊重文化發(fā)展和繁榮的規(guī)律。(6分,一點2分。答出其中三點即可得滿分)

20.參高考評分標準。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