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力的合成方法,平行四邊形定則和三角形定則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情況如圖甲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筋的圖釘,O為橡皮筋與細繩的結點,OB和OC為細繩.圖乙是在白紙上根據實驗結果畫出的圖.

(1)圖乙中的____________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理論值;____________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實際測量值.

(2)在實驗中,如果將細繩也換成橡皮筋,那么實驗結果是否會發(fā)生變化?答:____________.(選填“變”或“不變”)

(3)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

A.理想實驗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變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分)在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中:
(1)為使橡皮筋沿豎直方向伸長,那么互成角度的兩彈簧秤所施的力F1和F2必須( 。
A.等大                      B. 互相垂直
C.水平分力等大反向          D. 豎直分力等大
(2).如圖所示,用A,B兩個測力計拉橡皮條的D端(O端固定),當把D端拉到E處時,α+β=90°;然后保持A的讀數不變,當α角由圖中所示的值逐漸變小時,要使D端仍在E處,可采用的辦法是(  )

A.增大B的讀數,減小β角    B.減小B的讀數,減小角β
C.減小B的讀數,增大β角    D.增大B的讀數,增大β角
(3).在做“互成角度的兩個力的合成”實驗時,以下說法中錯誤的有( 。
A.用兩只彈簧秤拉橡皮筋時,應使兩細繩套之間的夾角為90o,以便算出合力的大小
B.用兩只彈簧秤拉橡皮筋時,結點的位置必須與用一只彈簧秤拉時結點的位置重合
C.若用兩只彈簧秤拉時合力的圖示F與用一只彈簧秤拉時拉力的圖示F’不完全重合,說明“力的合成”的平行四邊形定則不一定普遍成立
D.若F1和F2的方向不變,而大小各增加1N,則合力F的方向不變,大小也增加1N

查看答案和解析>>

7分) 探究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如圖甲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筋的圖釘,O為橡皮筋與細線的結點,OBOC為細繩,圖乙所示是在白紙上根據實驗結果畫出的圖。

1)圖乙中的________是力F1F2合力的理論值;________是力F1F2合力的實際測量值

2)在實驗中,如果將細繩也換成橡皮筋,那么實驗結果是否會發(fā)生變化?

答:________.(選填不變”)

3)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  )

A.理想實驗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變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4)同學們在操作過程中有如下議論,其中對減小實驗誤差有益的說法是(  )

A.兩根細繩必須等長

B.橡皮筋應與兩繩夾角的平分線在同一直線上

C.在使用彈簧秤時要注意使彈簧秤與木板平面平行

D.拉橡皮筋的細繩要長些,標記同一細繩方向的兩點要遠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分)在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中:

(1)為使橡皮筋沿豎直方向伸長,那么互成角度的兩彈簧秤所施的力F1和F2必須(  )

A.等大                      B. 互相垂直

C.水平分力等大反向          D. 豎直分力等大

(2).如圖所示,用A,B兩個測力計拉橡皮條的D端(O端固定),當把D端拉到E處時,α+β=90°;然后保持A的讀數不變,當α角由圖中所示的值逐漸變小時,要使D端仍在E處,可采用的辦法是( 。

A.增大B的讀數,減小β角    B.減小B的讀數,減小角β

C.減小B的讀數,增大β角    D.增大B的讀數,增大β角

(3).在做“互成角度的兩個力的合成”實驗時,以下說法中錯誤的有( 。

A.用兩只彈簧秤拉橡皮筋時,應使兩細繩套之間的夾角為90o,以便算出合力的大小

B.用兩只彈簧秤拉橡皮筋時,結點的位置必須與用一只彈簧秤拉時結點的位置重合

C.若用兩只彈簧秤拉時合力的圖示F與用一只彈簧秤拉時拉力的圖示F’不完全重合,說明“力的合成”的平行四邊形定則不一定普遍成立

D.若F1和F2的方向不變,而大小各增加1N,則合力F的方向不變,大小也增加1N

 

查看答案和解析>>

(8分)“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情況如圖甲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筋的圖釘,O為橡皮筋與細繩的結點,OB和OC為細繩。圖乙是在白紙上根據實驗結果畫出的圖。
(1)圖乙中的     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理論值;        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實際測量值。(選填 “F ”或“”)。

(2)在實驗中,如果將細繩也換成橡皮筋,那么實驗結果是否會發(fā)生變化?答:    (選填 “變”或“不變”)。
(3)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        。

A.理想實驗法B.等效替代法
C.控制變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