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根據(jù)圖像可以得出f與N的關系是 .(4)小華和小輝在實驗中都應拉小車做 運動.這是了 .五.計算題要求寫出必要的說明和計算過程.計算結果保留―位小數(shù).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小華同學在“探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大小關系”的實驗中,他把物體用垂直于豎直墻壁的力F壓緊在墻壁上,同時用豎直向上的力F勻速拉動物體向上運動,如圖所示,保持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通過改變F來改變物體與墻壁之間壓力的大小。經(jīng)過多次實驗測量F、F,記錄了如下實驗數(shù)據(jù):
實驗次數(shù)
1
2
3
4
5
F/N
1
2
3
4
5
F/N
1
1.2
1.4
1.6
1.8  

(1)實驗中,拉力 F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體所受滑動摩擦力Ff
(2)根據(jù)表中測量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大小之間的定性關系是:                      
(3)在圖中畫出F與F關系的圖像。分析圖像可知,物體重力大小為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共5分)如下圖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杠桿、支架、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細線和質(zhì)量相同的鉤碼若干個。

(1)實驗前,將杠桿中點置于支架上,當杠桿靜止時,發(fā)現(xiàn)杠桿右端下沉.此時,應把杠桿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使杠桿在不掛鉤碼時,達到水平平衡狀態(tài)。

(2)杠桿調(diào)節(jié)平衡后,小明在杠桿上A點處掛4個鉤碼,在B點處掛6個鉤碼杠桿恰

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根據(jù)這次實驗得出了杠桿的平衡條件為F1l1= F2l2。他這樣

得出的結論是否合理?      ;理由是:                                。

(3)實驗結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問題:“若支點不在杠桿的中點時,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組同學利用如圖乙所示裝置進行探究,發(fā)現(xiàn)在杠桿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使杠桿處于水平平衡時,測出的拉力大小都與杠桿平衡條件不相符.其原因可能是:

                              。

(4)如圖丙所示,長1.6m、粗細均勻的金屬桿可以繞O點在豎直平面內(nèi)自由轉(zhuǎn)動,一個“拉力──距離傳感器”豎直作用在桿上,并能使桿始終保持水平平衡。該傳感器顯示其拉力F與作用點到O點距離x的變化關系如圖丙中圖像所示?芍摻饘贄U重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共5分)如下圖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杠桿、支架、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細線和質(zhì)量相同的鉤碼若干個。

(1)實驗前,將杠桿中點置于支架上,當杠桿靜止時,發(fā)現(xiàn)杠桿右端下沉.此時,應把杠桿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使杠桿在不掛鉤碼時,達到水平平衡狀態(tài)。
(2)杠桿調(diào)節(jié)平衡后,小明在杠桿上A點處掛4個鉤碼,在B點處掛6個鉤碼杠桿恰
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根據(jù)這次實驗得出了杠桿的平衡條件為F1l1= F2l2。他這樣
得出的結論是否合理?     ;理由是:                               。
(3)實驗結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問題:“若支點不在杠桿的中點時,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組同學利用如圖乙所示裝置進行探究,發(fā)現(xiàn)在杠桿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使杠桿處于水平平衡時,測出的拉力大小都與杠桿平衡條件不相符.其原因可能是:
                             。
(4)如圖丙所示,長1.6m、粗細均勻的金屬桿可以繞O點在豎直平面內(nèi)自由轉(zhuǎn)動,一個“拉力──距離傳感器”豎直作用在桿上,并能使桿始終保持水平平衡。該傳感器顯示其拉力F與作用點到O點距離x的變化關系如圖丙中圖像所示?芍摻饘贄U重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共5分)如下圖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杠桿、支架、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細線和質(zhì)量相同的鉤碼若干個。

(1)實驗前,將杠桿中點置于支架上,當杠桿靜止時,發(fā)現(xiàn)杠桿右端下沉.此時,應把杠桿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使杠桿在不掛鉤碼時,達到水平平衡狀態(tài)。
(2)杠桿調(diào)節(jié)平衡后,小明在杠桿上A點處掛4個鉤碼,在B點處掛6個鉤碼杠桿恰
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根據(jù)這次實驗得出了杠桿的平衡條件為F1l1= F2l2。他這樣
得出的結論是否合理?     ;理由是:                               。
(3)實驗結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問題:“若支點不在杠桿的中點時,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組同學利用如圖乙所示裝置進行探究,發(fā)現(xiàn)在杠桿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使杠桿處于水平平衡時,測出的拉力大小都與杠桿平衡條件不相符.其原因可能是:
                             。
(4)如圖丙所示,長1.6m、粗細均勻的金屬桿可以繞O點在豎直平面內(nèi)自由轉(zhuǎn)動,一個“拉力──距離傳感器”豎直作用在桿上,并能使桿始終保持水平平衡。該傳感器顯示其拉力F與作用點到O點距離x的變化關系如圖丙中圖像所示?芍摻饘贄U重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圖所示,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時,小華同學根據(jù)自己推箱子時,箱子越重,推起來越費力,提出了“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與接觸面受到的壓力有關”的猜想;小輝同學根據(jù)自己推箱子時,地面越粗糙,推起來越費力,提出了“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的猜想.下圖是驗證他們猜想的實驗裝置圖.

(1)小輝同學為了完成他自己的探究應按________兩圖進行.

(2)若小華選用正確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得到下表所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請根據(jù)數(shù)據(jù)在所給間的關系圖象.

(3)根據(jù)圖像可以得出f與N的關系是________.

(4)小華和小輝同學在實驗中都應使小車做________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