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 B.1 C. D.9[標準答案]: B[試題分析]: 解出可行域的頂點.帶入驗證.[高考考點]: 線性規(guī)劃[易錯提醒]: 頂點解錯[備考提示]: 高考基本得分點.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已知全集U=R,集合M={x|x2-x=0},N={x|x=2n+1,n∈Z},則集合M∩?UN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2•湖北模擬)已知全集U={0,1,2,3},A={1,2},B={3,4},則(CUA)∩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淄博二模)集合A={-1,0,1},B={y|y=ex,x∈A},則A∩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1、設 f:x→|x|是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若A={-1,0,1},則A∩B只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集合A={-1,0,1},B={y|y=3x,x∈A},則A∩B=( 。
A、{0}B、{1}C、{0,1}D、{-1,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

1.D      2.A      3.B       4.D      5.B       6.C       7.C       8.B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9.           10.           11.5      10           12.            

13.②           14.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80分)

15.(共13分)

解:(Ⅰ)

因為函數(shù)的最小正周期為,且,

所以,解得

(Ⅱ)由(Ⅰ)得

因為,

所以,

所以,

因此,即的取值范圍為

16.(共14分)

解法一:

(Ⅰ)取中點,連結

,

,

,

平面

平面,

(Ⅱ),

,

,即,且

平面

中點.連結

,

在平面內的射影,

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中,,,,

二面角的大小為

(Ⅲ)由(Ⅰ)知平面,

平面平面

,垂足為

平面平面

平面

的長即為點到平面的距離.

由(Ⅰ)知,又,且,

平面

平面,

中,,,

到平面的距離為

解法二:

(Ⅰ),

,

平面

平面,

(Ⅱ)如圖,以為原點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

,

,

中點,連結

,

,

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

二面角的大小為

(Ⅲ),

在平面內的射影為正的中心,且的長為點到平面的距離.

如(Ⅱ)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

,

的坐標為

到平面的距離為

17.(共13分)

解:(Ⅰ)記甲、乙兩人同時參加崗位服務為事件,那么,

即甲、乙兩人同時參加崗位服務的概率是

(Ⅱ)記甲、乙兩人同時參加同一崗位服務為事件,那么,

所以,甲、乙兩人不在同一崗位服務的概率是

(Ⅲ)隨機變量可能取的值為1,2.事件“”是指有兩人同時參加崗位服務,

所以的分布列是

1

3

 

18.(共13分)

解:

,得

,即時,的變化情況如下表:

0

,即時,的變化情況如下表:

0

所以,當時,函數(shù)上單調遞減,在上單調遞增,

上單調遞減.

時,函數(shù)上單調遞減,在上單調遞增,在上單調遞減.

,即時,,所以函數(shù)上單調遞減,在上單調遞減.

19.(共14分)

解:(Ⅰ)由題意得直線的方程為

因為四邊形為菱形,所以

于是可設直線的方程為

因為在橢圓上,

所以,解得

兩點坐標分別為,

,

所以

所以的中點坐標為

由四邊形為菱形可知,點在直線上,

所以,解得

所以直線的方程為,即

(Ⅱ)因為四邊形為菱形,且,

所以

所以菱形的面積

由(Ⅰ)可得,

所以

所以當時,菱形的面積取得最大值

20.(共13分)

(Ⅰ)解:,

;

,

(Ⅱ)證明:設每項均是正整數(shù)的有窮數(shù)列,

,,,,

從而

,

所以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