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CO2通入NaOH溶液中無明顯現(xiàn)象.某學習小組為了看到CO2與NaOH溶液反應的明顯外觀現(xiàn)象.并同時利用這一反應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設計了下列實驗.請根據(jù)實驗過程及內容.思考并回答相關問題: (1)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將整套裝置(包括CO2及NaOH溶液)放在天平上稱量.測得質量為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1、硫化氫(H2S)是一種有毒氣體,其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且能溶于水形成氫硫酸.實驗室通常用塊狀固體硫化亞鐵(FeS)和稀硫酸(H2SO4)混合,在常溫下通過發(fā)生復分解反應制得硫化氫氣體.
試回答:
(1)實驗室制取硫化氫的化學方程式為
FeS+H2SO4=FeSO4+H2S↑
;
(2)根據(jù)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
①制取硫化氫氣體的發(fā)生裝置可以選用
B
;
②若用C裝置收集硫化氫氣體,進氣口應為
b
,原因是
H2S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
;
③為了驗證硫化氫的水溶液呈酸性,可以將該氣體通入裝置D,D中所盛的試劑應該是
紫色石蕊試液
,現(xiàn)象是
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④做上述實驗時,為了防止多余的硫化氫逸出污染環(huán)境,可以將其通入裝置E吸收,E中漏斗的作用為
防止燒杯里的液體倒吸
;
⑤整套裝置的接口連接順序為(填寫a、b、c等符號)
d、b、a、e、f、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已知KNO3、Cu(NO32、AgNO3三種硝酸鹽熱分解化學方程式如下:①2KNO3 
 加熱 
.
 
2KNO2+O2↑;②2Cu(NO32
 加熱 
.
 
2CuO+4NO2↑+O2↑;③2AgNO3
 加熱 
.
 
2Ag+2NO2↑+O2↑;又知NO2與O2在水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下:④4NO2+O2+2H2O═4HNO3
某固體可能由上述三種硝酸鹽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取適量該固體充分加熱,得到一定量的氣體,將這些氣體通入水中,結果全部被吸收,沒有剩余,回答:
(1)若該固體是純凈物,指出是哪種鹽,為什么?
Cu(NO32
Cu(NO32

(2)該固體不可能是混合物,為什么?
只有分解所得NO2、O2系數(shù)之比為4:1,通入水中發(fā)生反應4 NO2 +O2 +2 H2O═4 HNO3,氣體才能全部被吸收
只有分解所得NO2、O2系數(shù)之比為4:1,通入水中發(fā)生反應4 NO2 +O2 +2 H2O═4 HNO3,氣體才能全部被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5?揚州)小霖、小磊、小嫻三位同學一起對堿式碳酸銅Cu2(OH)2CO3受熱分解后的黑色固體產(chǎn)物的成分進行探究.他們稱取5.0g堿式碳酸銅,在試管中加熱使之完全分解,冷卻至室溫,稱量黑色固體產(chǎn)物質量為3.6g.
他們對黑色固體產(chǎn)物做出了以下猜想:①可能是氧化銅;②可能是炭粉;③可能是氧化銅和炭粉的混合物.
他們做出以上猜想的依據(jù)是
化學變化過程中元素不變,且氧化銅和炭粉都是黑色固體.
化學變化過程中元素不變,且氧化銅和炭粉都是黑色固體.

(1)小霖設計的實驗方案是:向盛有少量該物質黑色固體的試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蕩.靜置后觀察現(xiàn)象,如果猜想①正確,現(xiàn)象應是
試管中溶液變藍色,黑色固體消失
試管中溶液變藍色,黑色固體消失

(2)小磊進一步思考后,根據(jù)碳的化學性質,認為猜想③可以排除,他的理由是
炭粉在高溫條件下能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與二氧化碳
炭粉在高溫條件下能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與二氧化碳

(3)小嫻通過對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排除了猜想②,她的理由是
5.0gCu2(OH)2CO3含碳元素的質量:
12
222
×5.0g
=0.27,因為0.27g<3.6g,故②錯誤
5.0gCu2(OH)2CO3含碳元素的質量:
12
222
×5.0g
=0.27,因為0.27g<3.6g,故②錯誤

(4)科學探究的方法和途徑有多種,若證明某黑色粉末確有氧化銅和炭粉組成.請設計實驗,完成下表:
步      驟 現(xiàn)      象 結論(化學方程式)
取黑色粉末放于試管中加強熱,并將生成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取黑色粉末放于試管中加強熱,并將生成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粉末由黑色變成紅色,石灰水變渾濁
粉末由黑色變成紅色,石灰水變渾濁
2CuO+C
 高溫 
.
 
2Cu+CO2↑,Ca(OH)2+CO2=CaCO3↓+H2O
2CuO+C
 高溫 
.
 
2Cu+CO2↑,Ca(OH)2+CO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濟寧模擬)丹丹同學發(fā)現(xiàn)媽媽做包子、饅頭時,向面團中加入發(fā)酵粉,蒸出的包子、饅頭中有許多小孔,松軟可口,丹丹同學對發(fā)酵粉產(chǎn)生了興趣.
(1)提出問題:發(fā)酵粉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物質?
(2)查閱資料:含鈉元素的物質在酒精燈的火焰上灼燒時,會產(chǎn)生黃色火焰.
(3)實驗探究:下面是丹丹同學設計的探究實驗,請你幫她完成.
①將發(fā)酵粉取樣,在酒精燈的火焰上灼燒產(chǎn)生黃色火焰.
②取樣于試管中,加入稀鹽酸,產(chǎn)生大量的氣泡,將該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則發(fā)酵粉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的離子是
HCO3-或C
O
2-
3
HCO3-或C
O
2-
3
(寫離子符號).
(4)小結與思考:
①發(fā)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NaHCO3或Na2CO3
NaHCO3或Na2CO3
(寫化學式).
②發(fā)酵粉與面粉、水混合發(fā)酵產(chǎn)生CO2氣體,這些氣體會在面團中形成許多小孔,使包子、饅頭松軟可口.
③實驗室制取CO2可選擇下列裝置中的
BD
BD
(填字母序號).

④實驗室用A裝置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2KMnO4
  △  
.
 
K2MnO4+MnO2 +O2↑或 2KClO3
MnO2
.
2KCl+3O2
2KMnO4
  △  
.
 
K2MnO4+MnO2 +O2↑或 2KClO3
MnO2
.
2KCl+3O2
.用F裝置收集氧氣時,還可用于測定氧氣的體積,此時還需要
量筒
量筒
(填儀器名稱),氧氣由
(填序號)進入F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用化學方程式解釋下列現(xiàn)象:
(1)小穎同學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質時,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石蕊試液很快變紅色,原因是
CO2+H2O=H2CO3
;課后清洗儀器時,小穎發(fā)現(xiàn)變紅的石蕊又變?yōu)樽仙,原因?div id="cwtw1ug" class="quizPutTag">H2CO3=CO2+H2O

(2)小穎還發(fā)現(xiàn),盛過石灰水的試劑瓶內壁有一層白膜,形成這層白膜的原因是
Ca(OH)2+CO2=CaCO3↓+H2O
;她用少量稀鹽酸將它清洗干凈,原理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