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欣賞山水文化之和諧
中國人的山水觀
◆羅 蘭
①中國人對山水的看法和西方人有所不同。中國人游山玩水,是持著純欣賞的態(tài)度,而西方人則是抱著征服的“壯志”。
②過去中國人談游山,從未見有人說他“征服”了某個冰封雪凍的高山而引以為傲。中國人游山是欣賞它的深邃幽緲、高不可攀、深不可測的含蓄之美,所以說是“尋幽探勝”!皩ぁ迸c“探”,都意味著一種小心翼翼的贊嘆激賞之情。唐朝詩人常用山林來造境,以表達他們的禪思和對大自然的喜愛。因此,他們筆下的山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的幽謐,是“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的隱逸 ,是 ,所以,中國人游山是純?nèi)痪裆系目鞓放c解脫,絕無一絲欲“征服”而后快的敵意。
③再看中國人對水的態(tài)度,也與西方人有所不同。我常覺得中國人都是天生的道家,而道家哲學的具體象征就是“水”。從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到莊子的《秋水》,借河伯與海神來比喻見識的小與大,再到《漁父》,借江上漁父來象征一種不屑世俗儀節(jié)的超然,都是用“水”來給人造成浩闊博大的思想境界,然后才對照出個人的渺小。因此,中國人游山玩水的“玩”,是“玩味”的“玩”,而不是介入其中的玩。文人乘月泛舟,靜態(tài)多于動態(tài),用心靈多于用體力。
④中國人是天生的哲學家,我們幾乎可以從日常一切活動之中提煉出令人感動的意義。即使游玩,也不強調(diào)表面的體力活動。歷來文人與武人都不鼓勵匹夫之勇,他們飲酒是為了 ,游山是為了 ,玩水是為了 ,郊游是為了陶冶性靈。旅行家徐霞客或許比較特殊,他是為了探尋地理山形,不是純欣賞,但也未聞他以“征服某山”自我夸耀,他只是向大地求知而已。
⑤中國人欣賞山水的態(tài)度也可以從山水畫中看出。國畫中絕少窮山惡水,縱使孤峰插云,仍不會給人險惡的感覺。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后人臨摹王維的《雪石圖》、燕肅的《寒巖積雪圖》,都使人覺得幽靜之至,卻又深藏著生機,而不使人感到驚懼可畏,望而卻步。這是中國古人借藝術(shù)所表達的對世界的善意與愛惜,顯現(xiàn)溫柔敦厚之美。使人無論讀詩看畫,在孤高超詣之中卻能感到無限的溫和與安慰。
⑥人類有史以來,確實克服了無數(shù)自然界的阻力,創(chuàng)造了文明,這是值得夸耀的一面,但人類真正的成功,還是要與自然合作而善用自然,因“征服”而貶損了對自然界的欣賞,固非人類之福;因“征服”破壞了自然界運行的秩序,恐怕更是人類之禍了。
1.總體說來,中國人對山水的看法和西方人有什么不同?
2.請將下邊三個詞分別還原到第④段的空格處,(填寫序號)
A.賦詩 B.曠懷 C.尋真
3.文章第④段把徐霞客的例子拿出來特別說明,請問在表達上有什么意義和作用?
4.讀完全文,你認為人對自然應取一種什么樣的態(tài)度?
5.積累鏈接:請順其思路,在第②段中加橫線的句子后仿寫一句。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宜昌
四、領(lǐng)略魏晉之風度,向往自由之高貴(20分)
◆駱玉明
①魏晉風度是個不易捉摸的概念,因而也是個紛擾不已的話題。說簡單點,是這個時代的士人們在自覺地追求活得更漂亮些。
②所謂漂亮,顯然不僅僅指外在的儀表容顏,還有內(nèi)在的精神情韻,表現(xiàn)在行事中,第一: 。尤其是在突然而至的變故前惶然失措,這說明缺乏堅定的自我認同能力,而容易受到外在壓力的干擾,以致一擠則垮,尊嚴盡喪,于此當然說不上什么風度了。因此,彼時的輿論特別看重人在生死、榮辱等關(guān)口的表現(xiàn),把此境之下所流露出的從容不迫、鎮(zhèn)定自如視為優(yōu)雅和高貴之舉,稱之為“雅量”!妒勒f新語》這部“名士教科書”專列“雅量”一門,收羅了不少此類逸事。譬如嵇康安然彈琴,無視死亡的迫近;謝安接到淝水一役的捷報,默然無動于衷,都足以展現(xiàn)斯人的翩然風姿。唯有高貴才是美的,這是魏晉名士們的共識。
③所謂漂亮,第二點: 。美妙的生活姿態(tài)應該是自在、舒緩、閑適、雅致、隨心、任情,而不必刻意自我約束與激勵以趨附某種外在價值,盡管后者可能引人崇仰。這與東漢士人 氣節(jié)、 然諾、忽生死、 富貴、 大義、護綱常的作風顯然兩樣。人生除了道德,還有藝術(shù),或許藝術(shù)更為重要。魏晉名士們把生活藝術(shù)化了,他們熱衷清談,但不為尋求理論的成果而是享受智慧的雋永精妙;他們耽玩山水,但不為排遣失意的落寞而是體驗情感的清雅高致……總之,唯有自然才是美的,這也是魏晉名士們的共識。
④所謂漂亮,還有第三點: 。適度的詼諧不但可以化解因生活的過于嚴肅所造成的拘謹、沉悶和尷尬,還可調(diào)度起沉酣中的想象力去呼應學識以作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散發(fā)生命的活力!妒勒f新語》中記載有許多名士相互調(diào)侃機辯的事跡,這構(gòu)成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對諧趣的欣賞實質(zhì)上是對生活情趣的推崇,這樣的人顯然有風度。唯有生趣才是美的,這同樣是魏晉名士們的共識。
⑤高貴、自然、生趣這些構(gòu)成了魏晉風度的內(nèi)涵,它最終指向的是名士們對自由境界的向往。
(節(jié)選自《魏晉風度二十講·序言》)
相關(guān)鏈接:
【甲詩】
歸園田居(其三)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乙文】
王濟卒,年四十六,及其將葬,時賢無不畢至。孫楚雅敬濟,而后來,哭之甚悲,賓客莫不垂涕。哭畢,向靈床曰:“卿常好我作驢鳴,我為卿作之!斌w似聲真,賓客皆笑。楚顧曰:“諸君不死,而令王濟死乎!”
《晉書·王渾傳附子濟傳》
【丙文】
桓公伏甲設(shè)饌,廣延朝士,因此欲誅謝安、王坦之。王甚遽(jù驚懼,慌張),問謝曰:“當作何計?”謝神意不變,謂文度(王坦之的字)曰:“晉祚(zuò皇命)存亡,在此一行!毕嗯c俱前,王之恐狀,轉(zhuǎn)見于色。謝之寬容,愈表于貌,望階趨席,方作洛生詠,諷“浩浩洪流”;笐勂鋾邕h,乃趨解兵。王、謝舊齊名,于此始判優(yōu)劣。
《晉書·謝安傳》
25.細讀全文,選取恰當?shù)亩陶Z給這篇文章命題。(限7個字)(2分)
26.下邊三句話分別是從文章②③④段的段首抽取出來的中心句,請根據(jù)文段內(nèi)容,請將它們分別還原到恰當?shù)奈恢谩#?分)
A.不可太乏趣。 B.不可太緊張。 C.不可太窘迫。
27.請你根據(jù)第②段內(nèi)容提示,用簡潔的語言說說什么叫“雅量”。(2分)
28.請將下邊句子中空缺的動詞各歸原位。(2分)
備選動詞:A.講 B.慕 C.輕 D.重句子:這與東漢士人 氣節(jié)、 然諾、忽生死、 富貴、 大義、護綱常的作風顯然兩樣。
29.右邊“相關(guān)鏈接”中的三段詩文與左邊文段中“士人們自覺的追求活得漂亮”的三個分論點有對應關(guān)系,請分別指明這種對應關(guān)系。(3分)
【甲詩】與第 段對應,【乙文】與第 段對應,【丙文】與第段對應。
30.細讀【甲詩】,并結(jié)合陶淵明的人生追求,說說加點“愿”字的言內(nèi)之義和言外之義。(2分)
言內(nèi)之義是:
言外之義是:
31.請在【乙文】中找出與“時賢無不畢至”句式特點完全相同的另一句話。(2分)
句子:
32.請你分別用一個四字詞語來描述謝安、王坦之赴宴路上的不同神色。(2分)
33.積累鏈接:戰(zhàn)國雄辯之士,魏晉清談名流,漢唐詞賦大家……都曾在各自的時代獨領(lǐng)風騷,正如清朝趙翼在《論詩》中所說的: , 。(2分)
【注】因命題需要,本試卷所選文段均有刪改,特此說明。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048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文,完成文后問題。
美在何方
說起來十分奇怪,記憶中對美的覺悟居然是從書本開始。
我生活的這個城市,美是需要用點勁才能看得出來的。城市給我的印象有些骯臟、雜亂、喧囂、破舊。其間自然有許多美麗的事物,譬如一朵花,一片云。我的這個城市適宜拍照而不是游覽。每次從風景地歸來,總是十分沮喪,往日的麻木被瀑布森林大漠海洋洗去,活潑潑的感覺神經(jīng)便覺得疼痛。朋友教過我一個看畫的方法:卷起一本雜志,像單筒望遠鏡,用一只眼睛來欣賞。這時,遮去畫框之外的紛亂,畫居然明亮立體得多。城市之美也是這樣得來的。不過,我不能總是瞇著一只眼走在街上。我的印象總是整體的印象。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蔽业膶徝酪庾R是從這里開始的。
中國古典詩詞的美是那么純粹,令人情不自禁。我不知也無須知道翠柳置身何地,無須知道這千秋的滄桑與萬里的景觀!翱萏倮蠘浠桫f,小橋流水人家!痹~兒一蹦一跳的,讀起來眼睛會一閃一閃。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
這是氣勢。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這是慷慨。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這是沉甸甸的憂傷。
人漸漸走入景中,將景淹去,留下一點氣息。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有燕在雙飛,人就立得更孤獨了。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這需要心情。凡俗的我雖然沒有那種超然,卻有對超然的向往。有位老先生近來發(fā)現(xiàn)陶淵明是個斜眼,因他東籬采菊卻見了南山。我想這也是游戲之論吧。不僅南山,北山西山也是見得的,連眼都不必斜,只消轉(zhuǎn)轉(zhuǎn)身體就行。我想我們是很容易被這樣的詩句煩了的,因為我們既無菊可采,又無南山可見,所見之物多是人之眼,所以需要研究它究竟是斜還是不斜。
從詩詞出發(fā),回到生活中,人的感覺有了兩個系統(tǒng):藝術(shù)與非藝術(shù)。藝術(shù)是我們逃遁現(xiàn)實壓力的港灣。是在心目中被放大,直到淹了一天一地。美在心目中被抽象,以至不需特定的對象。
美常常是無名的。走在九寨溝,看近處的水,遠方的山,拍拍大樹,數(shù)一數(shù)牦牛,在珍珠灘洗洗雙足。我無力指出一個具體的美,即使指出也是虛妄的。那是天人合一、地人合一的感受。所有的細節(jié)都淡化了,心中起伏著一種莫名的愉悅。景物不再是對象;于是人也就不再君臨一切。在這美好的時間和美好的地點,一切都是和諧的。不需要刻意修飾,努力操作,苦思冥索。許多人支起照相機,許多人架起畫板。然而全都徒勞,因為取舍也是多余的。我想,我們熱愛的還是這樣一種深入其中的境遇,熱愛它的全體,否則,旅游如何能成為人類如火如荼的節(jié)目呢?這樣的美比起“綠肥紅瘦”式的吟詠更有生命力。
能在生活中常?匆娒朗且淮笮沂拢缒芸吹剿宋茨荏w察的美尤為幸福。幸好在景觀之外還有人情、力量、崇高,人的情感由此豐富起來。
很多年以前,我常常站在曬臺上看一個人走過弄堂。她走入我的視線直到消失,其間不過一分鐘。那時我還小,不懂愛情或情欲,只覺得想看一看。假如世上有所謂“美的覺悟”的話,這就是了。這是最典型也是最普遍的覺悟,其問沒有語言的參與,其間無須學習和訓練,是情不自禁的真正的覺悟。
1.本文題目是“美在何方”,作者認為“美”在哪里?
2.第2段末句說“城市之美也是這樣得來的”,是怎樣得來的?
3.第3段表述了作者對“城市之美”怎樣的看法?這段在文章結(jié)構(gòu)上起什么作用?
4.文章末段中,作者稱他“很多年以前”的一次經(jīng)驗為“真正的覺悟”,“真正的覺悟”的本質(zhì)含義是什么?
5.本文對你認識世界、認識人生有什么啟發(fā)?請結(jié)合文章中語句談一談。(談一兩個方面即可)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感恩:生命中的心靈之花
①“滴水之恩,涌泉相報”,這是一句并不深奧的話,可是真正理解并做到的人能有多少呢?生活中關(guān)于翻臉不認人或以怨報德的“白眼狼”的傳說,每每有所耳聞,令人徒然唏噓不已。于是,說某某人“不知好歹”、“良心被狗吃了”的斥責與評論,就在口頭傳播中無形地為某人畫了像,其人品足以讓他失去親友的關(guān)愛與尊重,讓他的事業(yè)和生活面臨很多困難。
②現(xiàn)在談論感恩這個話題,具有相當廣泛的社會意義。一方面,不少成年人被“金錢萬能”所左右,自私自利,只認錢不認人,只講索取不講回報,淳樸之風、感恩之心日漸式微;另一方面,獨生子女過分受寵,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知體貼和心疼父母,雖然能背誦“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這樣的古詩,可是自我中心意識在家人的不斷縱容中強化。因此,感恩教育要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結(jié)合起來,決不是僅僅靠書本知識就能奏效的。在價值多元化的狀況下,如何弘揚感恩美德,培育青少年感恩的人格并自覺形成感恩的倫理觀,這是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深層次內(nèi)容之一。
③感恩不是淺層次的庸俗的“投桃報李”,更不是表面的甜言蜜語。它是人類在生命延續(xù)過程中的心靈之花,散發(fā)出沁人心脾的芳香;它是人性中真善美的樂章,將愛心傳遞,使人的理智與情感本身具有了審美的意義;它是為人父母者的幸福與欣慰,是為人子女者的本分與情操,是人與人之間的虔誠。假如沒有感恩,人類的繁衍與生存就成為純粹生物學意義上的基因復制,陷入雞生蛋、蛋生雞的簡單怪圈。這樣,就誕生不了朱自清的美文《背影》,就品味不了朱德感人肺腑的《母親的回憶》,也欣賞不了童話般的校園歌曲《外婆的澎湖灣》。
④由此看來,感恩實在是不用勉強的,它是我們?nèi)松谋匦拚n,更是一個高尚的人應該具有的境界與素質(zhì)。
⑤父母養(yǎng)育子女,并非“施恩圖報”,父愛母愛如山高比海深。那么,子女對父母的感恩就是綠葉對根的情意,孝敬在言行上,也在心靈深處。有智者說,看一個人品行如何首先就看他是否孝敬父母,一個人如果連父母都不孝敬,那就既不能做朋友,也不能扛重任。誠哉斯言!
⑥感恩,就是孝敬父母,就是懷念恩師,就是報效祖國,就是對于成長的一種回饋。感恩,將使我們的心靈永遠溫暖如春。
1.本文主要觀點是什么?(3分)
2.第四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3.第三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4.如何理解“感恩就是對于成長的一種回饋”這句話的內(nèi)涵?(4分)
5.閱讀本文,相信你對感恩有了更深的了解,請說說你在生活中感恩的一件事或準備感恩的一件事。(4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屆安徽省鳳陽縣初三中考模擬考試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感恩:生命中的心靈之花
①“滴水之恩,涌泉相報”,這是一句并不深奧的話,可是真正理解并做到的人能有多少呢?生活中關(guān)于翻臉不認人或以怨報德的“白眼狼”的傳說,每每有所耳聞,令人徒然唏噓不已。于是,說某某人“不知好歹”、“良心被狗吃了”的斥責與評論,就在口頭傳播中無形地為某人畫了像,其人品足以讓他失去親友的關(guān)愛與尊重,讓他的事業(yè)和生活面臨很多困難。
②現(xiàn)在談論感恩這個話題,具有相當廣泛的社會意義。一方面,不少成年人被“金錢萬能”所左右,自私自利,只認錢不認人,只講索取不講回報,淳樸之風、感恩之心日漸式微;另一方面,獨生子女過分受寵,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知體貼和心疼父母,雖然能背誦“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這樣的古詩,可是自我中心意識在家人的不斷縱容中強化。因此,感恩教育要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結(jié)合起來,決不是僅僅靠書本知識就能奏效的。在價值多元化的狀況下,如何弘揚感恩美德,培育青少年感恩的人格并自覺形成感恩的倫理觀,這是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深層次內(nèi)容之一。
③感恩不是淺層次的庸俗的“投桃報李”,更不是表面的甜言蜜語。它是人類在生命延續(xù)過程中的心靈之花,散發(fā)出沁人心脾的芳香;它是人性中真善美的樂章,將愛心傳遞,使人的理智與情感本身具有了審美的意義;它是為人父母者的幸福與欣慰,是為人子女者的本分與情操,是人與人之間的虔誠。假如沒有感恩,人類的繁衍與生存就成為純粹生物學意義上的基因復制,陷入雞生蛋、蛋生雞的簡單怪圈。這樣,就誕生不了朱自清的美文《背影》,就品味不了朱德感人肺腑的《母親的回憶》,也欣賞不了童話般的校園歌曲《外婆的澎湖灣》。
④由此看來,感恩實在是不用勉強的,它是我們?nèi)松谋匦拚n,更是一個高尚的人應該具有的境界與素質(zhì)。
⑤父母養(yǎng)育子女,并非“施恩圖報”,父愛母愛如山高比海深。那么,子女對父母的感恩就是綠葉對根的情意,孝敬在言行上,也在心靈深處。有智者說,看一個人品行如何首先就看他是否孝敬父母,一個人如果連父母都不孝敬,那就既不能做朋友,也不能扛重任。誠哉斯言!
⑥感恩,就是孝敬父母,就是懷念恩師,就是報效祖國,就是對于成長的一種回饋。感恩,將使我們的心靈永遠溫暖如春 。
【小題1】本文主要觀點是什么?(3分)
【小題2】第四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小題3】第三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小題4】如何理解“感恩就是對于成長的一種回饋”這句話的內(nèi)涵?(4分)
【小題5】閱讀本文,相信你對感恩有了更深的了解,請說說你在生活中感恩的一件事或準備感恩的一件事。(4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1-2012學年安徽省鳳陽縣初三中考模擬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感恩:生命中的心靈之花
①“滴水之恩,涌泉相報”,這是一句并不深奧的話,可是真正理解并做到的人能有多少呢?生活中關(guān)于翻臉不認人或以怨報德的“白眼狼”的傳說,每每有所耳聞,令人徒然唏噓不已。于是,說某某人“不知好歹”、“良心被狗吃了”的斥責與評論,就在口頭傳播中無形地為某人畫了像,其人品足以讓他失去親友的關(guān)愛與尊重,讓他的事業(yè)和生活面臨很多困難。
②現(xiàn)在談論感恩這個話題,具有相當廣泛的社會意義。一方面,不少成年人被“金錢萬能”所左右,自私自利,只認錢不認人,只講索取不講回報,淳樸之風、感恩之心日漸式微;另一方面,獨生子女過分受寵,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知體貼和心疼父母,雖然能背誦“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這樣的古詩,可是自我中心意識在家人的不斷縱容中強化。因此,感恩教育要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結(jié)合起來,決不是僅僅靠書本知識就能奏效的。在價值多元化的狀況下,如何弘揚感恩美德,培育青少年感恩的人格并自覺形成感恩的倫理觀,這是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深層次內(nèi)容之一。
③感恩不是淺層次的庸俗的“投桃報李”,更不是表面的甜言蜜語。它是人類在生命延續(xù)過程中的心靈之花,散發(fā)出沁人心脾的芳香;它是人性中真善美的樂章,將愛心傳遞,使人的理智與情感本身具有了審美的意義;它是為人父母者的幸福與欣慰,是為人子女者的本分與情操,是人與人之間的虔誠。假如沒有感恩,人類的繁衍與生存就成為純粹生物學意義上的基因復制,陷入雞生蛋、蛋生雞的簡單怪圈。這樣,就誕生不了朱自清的美文《背影》,就品味不了朱德感人肺腑的《母親的回憶》,也欣賞不了童話般的校園歌曲《外婆的澎湖灣》。
④由此看來,感恩實在是不用勉強的,它是我們?nèi)松谋匦拚n,更是一個高尚的人應該具有的境界與素質(zhì)。
⑤父母養(yǎng)育子女,并非“施恩圖報”,父愛母愛如山高比海深。那么,子女對父母的感恩就是綠葉對根的情意,孝敬在言行上,也在心靈深處。有智者說,看一個人品行如何首先就看他是否孝敬父母,一個人如果連父母都不孝敬,那就既不能做朋友,也不能扛重任。誠哉斯言!
⑥感恩,就是孝敬父母,就是懷念恩師,就是報效祖國,就是對于成長的一種回饋。感恩,將使我們的心靈永遠溫暖如春 。
1.本文主要觀點是什么?(3分)
2.第四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3.第三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4.如何理解“感恩就是對于成長的一種回饋”這句話的內(nèi)涵?(4分)
5.閱讀本文,相信你對感恩有了更深的了解,請說說你在生活中感恩的一件事或準備感恩的一件事。(4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感恩:生命中的心靈之花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這是一句并不深奧的話,可是真正理解并做到的人,能有多少呢?生活中關(guān)于翻臉不認人或以怨報德的“白眼狼”的傳說,每每有所耳聞,令人徒然唏噓不已。于是,說某某人“不知好歹”、“良心被狗吃了”的斥責與評論,就在口頭傳播中無形地為某人畫了像,其人品足以讓他失去親友的關(guān)愛與尊重,使他的事業(yè)和生活面臨很多障礙。
現(xiàn)在談論感恩這個話題,具有相當廣泛的社會意義。一方面,不少成年人被“金錢萬能”所左右,自私自利,只認錢不認人,只講索取不講回報,淳樸之風、感恩之心日漸式微;一方面,獨生子女過分受寵,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知體貼和心疼父母,雖然能背誦“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這樣的古詩,可是自我中心意識在家人的不斷縱容中強化。因此,感恩教育要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結(jié)合起來,決不是僅僅靠書本知識就能奏效的。在價值多元化的狀況下,如何弘揚感恩美德,培育青少年感恩的人格并自覺形成感恩的倫理觀,這是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深層次內(nèi)容之一。
感恩不是淺層次的庸俗的“投桃報李”,更不是表面的甜言蜜語。它是人類在生命延續(xù)過程中的心靈之花,散發(fā)出沁人心脾的芳香;它是人性中真善美的樂章,將愛心傳遞,使人的理智與情感本身具有了審美的意義;它是為人父母者的幸福與欣慰,是為人子女者的本分與情操,是人與人之間的虔誠。假如沒有感恩,人類的繁衍與生存就成為純粹生物學意義上的基因復制,陷入雞生蛋、蛋生雞的簡單怪圈。這樣,就誕生不了朱自清的美文《背影》,就品味不了朱德感人肺腑的《母親的回憶》,也欣賞不了童話般的校園歌曲《外婆的澎湖灣》。
由此看來,感恩實在是不用勉強的,它是我們?nèi)松谋匦拚n,更是一個高尚的人應該具有的境界與素質(zhì)。
父母養(yǎng)育子女,并非“施恩圖報”,父愛母愛如山高比海深。那么,子女對父母的感恩就是綠葉對根的情意,孝敬在言行上,也在心靈深處。有智者說,看一個人品行如何首先就看他是否孝敬父母,一個人如果連父母都不孝敬,那就既不能做朋友,也不能扛重任。誠哉斯言!
感恩,就是孝敬父母,就是懷念恩師,就是報效祖國,就是對于成長的一種回饋。如此,人就異于禽獸,真正成為“萬物的靈長、宇宙的精華”。感恩,將使我們的心靈永遠溫暖如春!
(選自《人民日報》 文/趙仙泉)
14.本文的主要觀點是什么?文章是怎樣演繹出這個觀點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請用簡明的語言概括第2段的主要內(nèi)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3段的論證方法有什么特點?(2分)
17.如何理解“感恩就是對于成長的一種回饋”這句話的內(nèi)涵?(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通過閱讀本文,相信你對感恩有了更深的了解。請說說你在生活中感恩的一件事或準備感恩的一件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