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下面有關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中期的305篇詩歌,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

B.法國作家雨果的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包法利夫人》等。

C.巴金,我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著有長篇小說《家》《春》《秋》,散文集《隨想錄》等。

D.《送東陽馬生序》的作者宋濂是明代文學家,序,文體名。

2、B

請在這里輸入關鍵詞: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

下面有關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中期的305篇詩歌,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

B.法國作家雨果的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包法利夫人》等。

C.巴金,我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著有長篇小說《家》《春》《秋》,散文集《隨想錄》等。

D.《送東陽馬生序》的作者宋濂是明代文學家,序,文體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文本,完成小題。(11分)
危害人類健康的大氣污染
【環(huán)保資料】
①大氣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類活動或自然過程引起某些物質(zhì)進入大氣中,呈現(xiàn)出足夠的濃度,達到足夠的時間,并因此危害人體健康和自然環(huán)境的現(xiàn)象。
②大氣污染危害人體健康的途徑有三條,即吸入污染空氣、表面皮膚接觸污染空氣和食入含大氣污染物的食物。大氣污染除可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外,還可對心血管系統(tǒng)、肝等產(chǎn)生危害,嚴重的可奪去人的生命。
③人類不合理的生產(chǎn)和生活活動,對大氣造成的污染極為嚴重?茖W家們發(fā)現(xiàn),至少有一百種大氣污染物對環(huán)境造成危害,包括許多有毒、有害物質(zhì)。據(jù)統(tǒng)計,全世界每年排放二氧化硫1.5億多噸、二氧化碳2億多噸、懸浮顆粒物23億多噸和氮氧化物6900多萬噸。
(摘自《環(huán)境與人類健康》)
利用空氣質(zhì)量指數(shù)(簡稱AQI)可以直觀地評價大氣環(huán)境的質(zhì)量狀況,指導空氣污染的控制和管理,指導人們工作、生活?諝赓|(zhì)量指數(shù)為0-100時,普通人群的健康不受影響。
空氣質(zhì)量指教(AQI)分級表
AQI數(shù)值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300
300以上
AQI級別






質(zhì)量狀況

良好
輕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嚴重污染
(摘自《科學世界》)
【媒體信息】
①近日,京城再次遭遇昏黃的霧霾天氣。空氣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時擴散,濃度迅速上升,東城東四、朝陽奧體中心、海淀萬柳等地區(qū)的空氣質(zhì)量已達到六級污染。整個城區(qū)籠罩在一片灰蒙之中,能見度僅1公里左右。市環(huán)保監(jiān)測中心發(fā)布提醒,建議人們在今、明兩天減少戶外活動,重體力勞動者、老人、兒童以及心肺疾病患者應采取一定的防護措施。
(摘自中國新聞網(wǎng))
②盡管中國有巨大商機,但北京等大城市空氣污染問題今后如得不到有效治理,終將會讓一些外國人望而卻步,使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受到影響。在京居住超過10年的新西蘭來華員工丹尼夫婦,越來越意識到空氣污染對孩子健康的影響,最終決定離開北京。
(摘自百度快照)
③英國的湯普森有很多到北京出差的機會,他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倫敦能除掉“霧都”的惡名,關鍵在于公眾的自我環(huán)保意識,大家共同來維護一個更好的自然環(huán)境。如果倫敦的空氣污染問題重現(xiàn),那些排放不達標的企業(yè)一定會遭遇強大的輿論壓力,會被嚴懲。而在中國,目前大家還是抱怨的多,盡管政府公布不少政策,但自覺自愿執(zhí)行的人還是相對太少。
(摘自《環(huán)球時報》)
小題1:綜合上述文本,簡要概括主要內(nèi)容。(3分)
小題2:閱讀上述文本,選出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3分)
A.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對環(huán)境造成危害的大氣污染物有一百種左右。
B.北京多次遭遇霧霾,整個城區(qū)空氣質(zhì)量已經(jīng)是重度污染。
C.空氣質(zhì)量在Ⅰ-Ⅱ級時,大多數(shù)人群可開展正常的戶外活動。
D.北京等地的霧霾天氣使許多外國人望而卻步,不敢來華投資興業(yè)。
小題3:分析文本中畫線句的表達效果。(3分)
小題4:請就治理大氣污染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單元檢測試卷集 七年級下冊 配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48

閱讀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問題。

我最好的老師

[美]大衛(wèi)·歐文

  懷特森先生教的是六年級的科學課。在第一堂課上,他給我們講了一種叫做凱蒂旺普斯的東西,說那是種夜行獸,冰川期中無法適應環(huán)境而絕跡了。他一邊說,一邊把一個頭骨傳來傳去,我們都作了筆記,后來又進行了測驗。

  他把我的試卷還給我時,我驚呆了。我答的每道題都被打了個大大的紅叉。測驗不及格。

  一定有什么地方弄錯了!我是完完全全按照懷特森先生所說的寫的呀!接著我意識到班里的每個人都沒及格。發(fā)生了什么事?

  很簡單,懷特森先生解釋道。有關凱蒂旺普斯的一切都是他編造出來的。這種動物從來沒有存在過。所以,我們筆記里記下的那些都是錯的。難道錯的答案也能得分嗎?

  不用說,我們都氣壞了。這種測驗算什么測驗?這種老師算什么老師?

  我們本該推斷出來的,懷特森說道。畢竟,正當傳遞凱蒂旺普斯的頭骨(其實那是貓的頭骨)時,他不是告訴過我們有關這種動物的一切都沒有遺留下來嗎?懷特森描述了它驚人的夜間視力,它的皮毛的顏色,還有許多他不可能知道的事實。他還給這種動物起了個可笑的名字?晌覀円稽c兒沒有起疑心。

  他說我們試卷上的零分是要登記在他的成績記錄簿上的。他也真這么做了。

  懷特森先生說他希望我們從這件事當中學到點什么。課本和老師都不是一貫正確的。事實上沒有人一貫正確。他要我們時時刻刻保持警惕,一旦認為他錯了,或是課本上錯了,就大膽地說出來。

  上懷特森先生的課,每一次都是不尋常的探險。有些科學課我現(xiàn)在仍然能夠差不多從頭到尾地記起來。有一次他對我們說他的大眾牌轎車是活的生物。我們花了整整兩天才拼湊了一篇在他那里通得過的駁論。他不肯放過我們,直到我們證明我們不但知道什么叫生物,且還有堅持真理的毅力時,他才罷休。

  我們把我們這種嶄新的懷疑主義帶進了所有的課堂,這就給那些不習慣被懷疑的老師帶來了問題。我們的歷史老師講著講著,會有人清清嗓子,說道:“凱蒂旺普斯!

  如果要我給我們的學校危機提出個解決辦法的話,我一定會提出懷特森先生。我沒做出過什么重大的科學發(fā)現(xiàn),但我和我的同學們從懷特森先生那里得到了一種同樣重要的東西,一種正視著某個人的眼睛,告訴他他錯了的勇氣。懷特森先生還讓我們看到,這么做有時候是很有趣的。

  這里面的價值并非每個人都能覺察到。有一次我把懷特森先生的事講給一位小學老師聽,他驚駭極了!八辉撓襁@樣捉弄你們的!蹦切W老師說道。我正視著他的眼睛,告訴他全錯了。

1.本文作者向我們介紹了懷特森先生哪幾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里的每個同學都沒及格”的表面原因和實質(zhì)原因是什么?

表面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質(zh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什么說對于這個編造出來的故事,“我們本該推斷出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歷史課時,有人說道“凱蒂旺普斯”!皠P蒂旺普斯”意味著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從對待懷特森老師的態(tài)度變化上看,本文采用了什么寫作手法?這種方法有什么好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從懷特森老師身上學到了什么?你從本文學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說明文,回答下列問題。(14分,第14小題2分,其 余每小題3分)

綠色世界的數(shù)理奇觀

綠色世界浩瀚深邃,蘊藏其中的數(shù)理信息,將幫助人們改造自然,造福全人類。

創(chuàng)立坐標的著名數(shù)學家笛卡爾,根據(jù)研究花瓣和葉形曲線列出了x3+y3-3axy=0的方程式,這就是現(xiàn)代數(shù)學中有名的“笛卡爾葉線”或“葉形線”。

植物的外形輪廓和空間排列是可以用數(shù)學公式來描述的。A.例如,向日葵花盤上瘦果的排列、松樹球果上果鱗的布局、菠蘿果實上的分塊,都是按照對數(shù)螺旋在空間展開的;云杉、雪松的樹形則為優(yōu)美的圓錐體狀。植物為什么要按照數(shù)學的規(guī)律來安排自己的葉片、花和果實呢?這是植物長期適應和進化的結果。例如,向日葵盤上瘦果的對數(shù)螺旋線的弧形排列,可使果實排得最緊,數(shù)量最多,效率最高。B.車前草的葉片是輪生的,葉片間的夾角是170°30′28″,這是圓的黃金分割的張角。按照這個角度排列的葉片,采光面積最大,提高了植株光合作用的效率。建筑師參照車前草葉片排列的原理,設計出現(xiàn)在螺旋式的高樓,達到較佳的采光效果。C.樹形是圓錐體的云杉和雪松可抵御狂風暴雨的襲擊而不致倒伏。比較一下古代寶塔或現(xiàn)代的電視塔的形態(tài)、布局,它們是多么相象。

D.植物的內(nèi)部結構是力學原理的典范,可說是力學家的“老師”。植物的莖絕大多數(shù)為圓柱狀,少數(shù)為三角形或四棱形。因為圓柱形表面積最小,受力最均勻;用材最少,容量也最大,更利于莖發(fā)揮承受支撐和運輸養(yǎng)料的作用。細看那纖細而中空的小麥莖稈,直徑雖小卻仍然支撐起比它重幾十倍的麥穗及莖上劍一般的葉片而不致折斷。所以建筑上常以圓形的柱子作頂梁柱。另外,按力學原理講,同一材料同樣粗細的中空與實心桿體,它們的支撐能力幾乎是相等的,小麥莖稈結構以最小耗料而獲得最大程度的堅固狀態(tài)。

綠色世界給人類的啟迪還有很多很多。從植物的外形、枝葉的排列和花、果的布局中,我們看到了數(shù)學的美和仿生學的美。在科技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將會進一步揭示它的規(guī)律,讓自然更多地造福人類。

相關鏈接:仿生是高科技的代名詞,它是指運用尖端的科學技術,來模仿生物的各種官能感覺和思維判斷功能,更加有效地為人類服務。而仿生學就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術裝置的科學,它是在上世紀中期才出現(xiàn)的一門新的邊緣科學。仿生學研究生物體的結構、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將這些原理移植于工程技術之中,發(fā)明性能優(yōu)越的儀器、裝置和機器,創(chuàng)造新技術。從仿生學的誕生、發(fā)展,到現(xiàn)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內(nèi),它的研究成果已經(jīng)非?捎^。仿生學的問世開辟了獨特的技術發(fā)展道路,也就是向生物界索取藍圖的道路,它大大開闊了人們的眼界,顯示了極強的生命力。

14.請解釋標題中的“奇觀”一詞。

奇觀:                                                

15.文章為說明綠色植物蘊藏著數(shù)理信息,從兩個方面加以說明,請簡要概括其內(nèi)容。

                                                                    

                                                                    

16.對文中四個句子所使用的主要說明方法判斷及作用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舉例子。通過舉例說明“植物的外形輪廓和空間排列是可以用數(shù)學公式來描述的”,使說明更具體。

B.列數(shù)字。通過列舉車前草葉片的相關數(shù)據(jù),說明車前草按照這個角度排列葉片所蘊含的數(shù)理信息,用具體的數(shù)據(jù)說明,使說明更有說服力。

C.作比較。將云杉、雪松和古代寶塔、電視塔加以比較,突出強調(diào)了錐形對狂風暴雨襲擊的抵御能力。

D.打比方。將植物比作力學家的“老師”,形象生動地說明了植物內(nèi)部結構是力學原理的典范,也說明植物世界包含的數(shù)理信息非常多。

17.比較本文和《蘇州園林》的語言風格,結合具體的語句說明本文的語言特點。

                                                                           

                                                                               

18.無論植物還是動物,都給人類很多啟迪。請閱讀“相關鏈接”部分,了解相關知識,舉生活中的實例,談談你對仿生的了解及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說明文,回答下列問題。(14分,第14小題2分,其 余每小題3分)

綠色世界的數(shù)理奇觀

綠色世界浩瀚深邃,蘊藏其中的數(shù)理信息,將幫助人們改造自然,造福全人類。

創(chuàng)立坐標的著名數(shù)學家笛卡爾,根據(jù)研究花瓣和葉形曲線列出了x3+y3-3axy=0的方程式,這就是現(xiàn)代數(shù)學中有名的“笛卡爾葉線”或“葉形線”。

植物的外形輪廓和空間排列是可以用數(shù)學公式來描述的。A.例如,向日葵花盤上瘦果的排列、松樹球果上果鱗的布局、菠蘿果實上的分塊,都是按照對數(shù)螺旋在空間展開的;云杉、雪松的樹形則為優(yōu)美的圓錐體狀。植物為什么要按照數(shù)學的規(guī)律來安排自己的葉片、花和果實呢?這是植物長期適應和進化的結果。例如,向日葵盤上瘦果的對數(shù)螺旋線的弧形排列,可使果實排得最緊,數(shù)量最多,效率最高。B.車前草的葉片是輪生的,葉片間的夾角是170°30′28″,這是圓的黃金分割的張角。按照這個角度排列的葉片,采光面積最大,提高了植株光合作用的效率。建筑師參照車前草葉片排列的原理,設計出現(xiàn)在螺旋式的高樓,達到較佳的采光效果。C.樹形是圓錐體的云杉和雪松可抵御狂風暴雨的襲擊而不致倒伏。比較一下古代寶塔或現(xiàn)代的電視塔的形態(tài)、布局,它們是多么相象。

D.植物的內(nèi)部結構是力學原理的典范,可說是力學家的“老師”。植物的莖絕大多數(shù)為圓柱狀,少數(shù)為三角形或四棱形。因為圓柱形表面積最小,受力最均勻;用材最少,容量也最大,更利于莖發(fā)揮承受支撐和運輸養(yǎng)料的作用。細看那纖細而中空的小麥莖稈,直徑雖小卻仍然支撐起比它重幾十倍的麥穗及莖上劍一般的葉片而不致折斷。所以建筑上常以圓形的柱子作頂梁柱。另外,按力學原理講,同一材料同樣粗細的中空與實心桿體,它們的支撐能力幾乎是相等的,小麥莖稈結構以最小耗料而獲得最大程度的堅固狀態(tài)。

綠色世界給人類的啟迪還有很多很多。從植物的外形、枝葉的排列和花、果的布局中,我們看到了數(shù)學的美和仿生學的美。在科技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將會進一步揭示它的規(guī)律,讓自然更多地造福人類。

相關鏈接:仿生是高科技的代名詞,它是指運用尖端的科學技術,來模仿生物的各種官能感覺和思維判斷功能,更加有效地為人類服務。而仿生學就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術裝置的科學,它是在上世紀中期才出現(xiàn)的一門新的邊緣科學。仿生學研究生物體的結構、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將這些原理移植于工程技術之中,發(fā)明性能優(yōu)越的儀器、裝置和機器,創(chuàng)造新技術。從仿生學的誕生、發(fā)展,到現(xiàn)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內(nèi),它的研究成果已經(jīng)非常可觀。仿生學的問世開辟了獨特的技術發(fā)展道路,也就是向生物界索取藍圖的道路,它大大開闊了人們的眼界,顯示了極強的生命力。

14.請解釋標題中的“奇觀”一詞。

奇觀:                                                

15.文章為說明綠色植物蘊藏著數(shù)理信息,從兩個方面加以說明,請簡要概括其內(nèi)容。

                                                                    

                                                                    

16.對文中四個句子所使用的主要說明方法判斷及作用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舉例子。通過舉例說明“植物的外形輪廓和空間排列是可以用數(shù)學公式來描述的”,使說明更具體。

B.列數(shù)字。通過列舉車前草葉片的相關數(shù)據(jù),說明車前草按照這個角度排列葉片所蘊含的數(shù)理信息,用具體的數(shù)據(jù)說明,使說明更有說服力。

C.作比較。將云杉、雪松和古代寶塔、電視塔加以比較,突出強調(diào)了錐形對狂風暴雨襲擊的抵御能力。

D.打比方。將植物比作力學家的“老師”,形象生動地說明了植物內(nèi)部結構是力學原理的典范,也說明植物世界包含的數(shù)理信息非常多。

17.比較本文和《蘇州園林》的語言風格,結合具體的語句說明本文的語言特點。

                                                                           

                                                                               

18.無論植物還是動物,都給人類很多啟迪。請閱讀“相關鏈接”部分,了解相關知識,舉生活中的實例,談談你對仿生的了解及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霧霾下的中國不美麗

①這幾天,多個城市再度被霧霾籠罩。這似乎已成常態(tài)的霧霾天氣,讓民眾很焦心。惡劣的空氣質(zhì)量不再只是一個警告,而是已成切實的危害。一些患者在霧霾的侵襲下,走進了醫(yī)院。

②空氣污染不停地亮“紅燈”,這是中國社會在2013年甫一開年即遇到的棘手問題。中國的環(huán)境污染,從個案、局部,上升為一個全局性的問題,在空氣污染方面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不少城市,尤其是一線大城市,首當其沖。霧霾之下,有嘆息、有恐懼。

③霧霾天氣的不斷出現(xiàn),讓人相信,中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的確已經(jīng)到了一個非轉(zhuǎn)型不可的階段。事實上,霧霾的影響,也不僅僅傷害人的健康。看看媒體上那些占據(jù)主要版面的報道吧:高速公路被迫關閉,許多航班被迫取消,一些污染企業(yè)在政府部門的緊急指示下停工……這是一幅多么亂哄哄的圖景。

④這樣的圖景,倫敦曾出現(xiàn),洛杉磯也出現(xiàn)過。霧霾下的中國,與一些發(fā)達國家的重要城市曾有過的情景并無二致。程度越來越深的工業(yè)化,加上汽車駛?cè)肭Ъ胰f戶,這是空氣污染最重要的成因。以燃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升級滯后的油品、城市建設中的大量揚塵,以及汽車尾氣等,都是空氣污染的“罪魁”。

⑤沒有一個人喜歡霧霾天。菜場的大媽不喜歡,資本市場的投資者不喜歡,進入中國發(fā)展的跨國公司外籍高管不喜歡,各級政府官員也不喜歡。面對不斷出現(xiàn)的霧霾天氣,正視環(huán)境污染的嚴峻挑戰(zhàn),所有人都必須有所作為,這已成為無可回避的時代課題。

⑥從政府的角度來說,首先要明確: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之路。那是一條死路。環(huán)保部門須制定更為嚴格的環(huán)境標準,并力求不打折扣地執(zhí)行。前者涉及的是未來如何發(fā)展的問題,后者則跟環(huán)境制度的完善與執(zhí)行聯(lián)系在一起。就在昨天,新華社發(fā)表了一篇述評,稱“霧霾天氣敲響中國經(jīng)濟轉(zhuǎn)型警鐘”。這還算是一種溫和的告誡。環(huán)境的破壞,對這片土地及居住其上的人的傷害在不斷增大,環(huán)境污染的經(jīng)濟成本也在急劇上升。這樣的現(xiàn)實,在倒逼諸多地方主政者要以大局為重,勿為眼前利益而失長遠利益。

⑦在改善空氣質(zhì)量方面,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很多,其中最為重要的,是能源結構的改善,是抑制高污染企業(yè)的排放,是降低汽車尾氣的污染量。在這個過程中,有必要提醒的是,為一己之政績而不顧環(huán)境者,仍會存在;為一企業(yè)之利益而阻礙治理的力量,仍會存在;環(huán)境系統(tǒng)中為小部門甚至個人私利而執(zhí)法不嚴的情形,仍會存在。對抗環(huán)境污染,不會是一個單純的挑戰(zhàn),其中一定夾雜著許多人為的、利益的因素。這些因素使得問題更為復雜。

⑧霧霾天氣的不斷出現(xiàn),也在警告所謂汽車時代的沉重代價。大城市部分居民的生活方式,需要有新的審視。汽車尾氣污染量的下降,顯然有賴于每一個車主的努力。城市追求更為優(yōu)質(zhì)的公共交通系統(tǒng),當與個人自覺地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出行結合在一起。這同樣是挑戰(zhàn)很大的一個工程。

⑨ 美國經(jīng)濟學家奧爾森在其名作《集體行動的邏輯》一書中早就論證過,所謂理性的“經(jīng)濟人”難以為集體的共同利益采取行動。很多人總想著“搭便車”,由別人來付出努力,自己享受成果。其結果,少有人為共同利益而努力,共同的目標也往往成為泡影。呼吁全民為治污擔起責任的時代命題,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走出集體行動的困境,要在觀念層面達成共識,內(nèi)化為各自的理念,并將理念轉(zhuǎn)成實踐。

⑩霧霾下的中國,不是美麗中國,是打破糾結、直面環(huán)境挑戰(zhàn)的時候了!

(選自《第一財經(jīng)日報》,有改動)

8.本文的主要觀點是什么?(2分)

                             ▲                                            

9.霧霾的出現(xiàn)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影響?(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3分)

                             ▲                                              

10.第⑨段引用美國經(jīng)濟學家奧爾森《集體行動的邏輯》一書中的論述有什么作用?(2分)

                             ▲                                              

11. ⑥⑦兩段文字能否調(diào)換順序,為什么?(3分)

                             ▲                                              

                             ▲                                           

12.段時間網(wǎng)上流行著很多有關霧霾的俏皮語,如“牽著你的手,卻看不見你的臉”、“厚德載霧,自強不吸”等,你能不能也寫兩句呼吁防治霧霾的宣傳語。(2分)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廣東省中考真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現(xiàn)代文閱讀。
變暖的地球
  (1)西藏那曲縣那么切鄉(xiāng)的普布家,發(fā)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他家的房子里,地面經(jīng)常會莫名其妙地往外冒水。水把房子的地基都泡了。普布原以為是住在湖邊的緣故,但是當他們把家搬到離湖更遠的地方時,冒水的事情依然發(fā)生,對此,即使是村里最年長最有經(jīng)驗的老人也無法解釋。
  (2)世代居住在高原上的居民未必清楚,但青藏高原的確發(fā)生著歷史記載上從未有的變化:冰川在消融、凍土在解凍、沼澤在滋生。被稱為地球第三極的青藏高原,已經(jīng)敏銳地感受到地球變暖了。
 。3)為了解氣候變化的規(guī)律,早在100多年前,人類就在不同的地區(qū)建立起了多個溫度測量站,開始用溫度計測量溫度。如今,全球有2萬多個溫度測量站,幾乎遍布地球的每一個角落。它們能夠準確測量出陸地、海洋和空中的溫度變化。所有的測量數(shù)據(jù)通過面積加權計算,就可以得出全球的平均溫度。結果顯示,最近100年間,全球地表平均溫度上升了0.74℃。
 。4)0.74℃,或許你會認為,這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溫度變化,因為任何一個季節(jié)和晝夜的溫差都要比它大很多。其實,地球是一個錯綜復雜的體系,全球溫度的細微變化,在全球不同地區(qū),卻表現(xiàn)出了極為不同的變暖軌跡。赤道地區(qū)的平均溫度變化并不大。但在北極,50年內(nèi)平均溫度卻升高了大約7℃。在南極西南部,50年內(nèi)升高了大約4℃。青藏高原,30年內(nèi)升高了近1℃。而在許多海洋地區(qū),海表以及海面以下3千米的海水也都在升溫。地球上的一切其實都相互關聯(lián)。因此,0.74℃的升溫,并非微不足道。它會因為不同地區(qū)升溫的差異,對地球整個系統(tǒng)造成嚴重影響。
 。5)近百年來,海平面平均升了17厘米。17厘米,看起來微小,但它卻帶來了巨大了影響;锇退故翘窖笊嫌33個島嶼組成的島國,最高海拔只有4米左右,居民住房距離海岸僅1千米左右,海平面上升正在吞噬著他們的家園。2011年,基里巴斯政府表示,將考慮舉國搬遷至類似大型石油鉆井平臺的人工島嶼。
 。6)為什么海平面僅僅上升了17厘米,就讓人們束手無策呢?大海并不總是平靜的,由臺風引起的風暴潮,就是其中之一。這是一種由臺風或熱帶風暴將海水推入海岸導致海平面異常升高的現(xiàn)象。海平面上升會使潮流和波浪增強,從而進一步放大風暴潮的威力。
 。7)遭遇這種威脅的不僅僅是島國,還有廣大的沿海國家。中國珠江三角洲,絕大部分地區(qū)海拔不到1米,有13%的土地處在海平面以下。如果海平面繼續(xù)上升,專家推測,到2050年,海平面將比2000年上升30厘米,一旦海水越過防護設施,一半地區(qū)將會被淹沒,珠江三角洲的中山、珠海等城市,都淪陷在海水之中,上千萬人的生命將受到威脅。
 。8)全球有一半人口生活在距離海岸線50千米以內(nèi)的沿岸地區(qū)。受到威脅的還會有更多我們所熟悉的城市。未來,地球變暖或許會使世界版圖變成另一番模樣。(選自《走進科學》2012年5期  有刪改)
1.簡述本文認為地球變暖的科學依據(jù)以及地球變暖的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說明文的語言講究嚴密、準確,請從第(7)段劃線句中找出一例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根據(jù)本文介紹的科學知識解釋普布家地面冒水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月考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對梁思成這樣的人卻不然。古建筑在他眼中,永遠是有生命的物體。一磚一瓦,一根立柱,一處斗拱,一幅雕像,都是活生生的存在。當他攀登木塔時,當他考察一座座石橋時,當他觀看北京城墻時,他決不是一個冷靜的旁觀者,而是將自己的全部生命,與他所接觸的對象融為一體了。
       我很欣賞一位英國建筑歷史學家關于“建筑”的議論。在他看來,當一個穴居人為了更舒服在洞口掛上幾張皮子的時候,或當牧民用根柱子支起獸皮搭帳篷的時候,“建筑”并沒有開始。只有當人類將自己與他的建筑視為一體和引以自豪時,并且比單純的需要更進一步——他開始關心他的建筑外觀之時,“建筑”才真正開始。這位建筑歷史學家甚至認為,在建筑史中,應該排除那些僅僅是“房子”的房子,并且明確在“房子”與“建筑”之間必須有區(qū)別。
      “‘建筑’是一種藝術,因而它在某些方面是人類或建造者的表現(xiàn)!边@位英國學者說。
       梁思成恰恰在這方面擁有了建筑的靈魂。他以做學問起步,從枯燥的架構分析、材料分析、形狀勾勒等等專業(yè)常識,走進了包容歷史與現(xiàn)實的人類精神。這樣,他對建筑歷史的描述,已不能僅僅視為單一的學問。只有他真正了解那些古建筑的價值,因為他把它們和創(chuàng)造它們的人的精神視為一體。
1、文章中,作者說,梁思成擁有了“建筑的靈魂”,結合所選文字,請你談談這個“建筑靈魂”的具體內(nèi)涵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城鄉(xiāng)建設的步伐大大加快,大拆大建,許多文化古跡頃刻間蕩然無存,請你結合課文,談談這種“建筑靈魂”是否還適宜于二十一世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從表現(xiàn)方式的角度,評析以下這段文字。
    “古建筑在他眼中,永遠是有生命的物體。一磚一瓦,一根立柱,一處斗拱,一幅雕像,都是活生生的存在。當他攀登木塔時,當他考察一座座石橋時,當他觀看北京城墻時,他決不是一個冷靜的旁觀者,而是將自己的全部生命,與他所接觸的對象融為一體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選文第二段明確了“房子”與“建筑”之間的區(qū)別,那么,你認為他們之間的差別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二)

對梁思成這樣的人卻不然。古建筑在他眼中,永遠是有生命的物體。一磚一瓦,一根立柱,一處斗拱,一幅雕像,都是活生生的存在。當他攀登木塔時,當他考察一座座石橋時,當他觀看北京城墻時,他決不是一個冷靜的旁觀者,而是將自己的全部生命,與他所接觸的對象融為一體了。

我很欣賞一位英國建筑歷史學家關于“建筑”的議論。在他看來,當一個穴居人為了更舒服在洞口掛上幾張皮子的時候,或當牧民用根柱子支起獸皮搭帳篷的時候,“建筑”并沒有開始。只有當人類將自己與他的建筑視為一體和引以自豪時,并且比單純的需要更進一步——他開始關心他的建筑外觀之時,“建筑”才真正開始。這位建筑歷史學家甚至認為,在建筑史中,應該排除那些僅僅是“房子”的房子,并且明確在“房子”與“建筑”之間必須有區(qū)別。

“‘建筑’是一種藝術,因而它在某些方面是人類或建造者的表現(xiàn)!边@位英國學者說。

梁思成恰恰在這方面擁有了建筑的靈魂。他以做學問起步,從枯燥的架構分析、材料分析、形狀勾勒等等專業(yè)常識,走進了包容歷史與現(xiàn)實的人類精神。這樣,他對建筑歷史的描述,已不能僅僅視為單一的學問。只有他真正了解那些古建筑的價值,因為他把它們和創(chuàng)造它們的人的精神視為一體。

1.、文章中,作者說,梁思成擁有了“建筑的靈魂”,結合所選文字,請你談談這個“建筑靈魂”的具體內(nèi)涵是什么?(4)

2.、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城鄉(xiāng)建設的步伐大大加快,大拆大建,許多文化古跡頃刻間蕩然無存,請你結合課文,談談這種“建筑靈魂”是否還適宜于二十一世紀?(4)

3.、請從表現(xiàn)方式的角度,評析以下這段文字。(3)

“古建筑在他眼中,永遠是有生命的物體。一磚一瓦,一根立柱,一處斗拱,一幅雕像,都是活生生的存在。當他攀登木塔時,當他考察一座座石橋時,當他觀看北京城墻時,他決不是一個冷靜的旁觀者,而是將自己的全部生命,與他所接觸的對象融為一體了!

4.、選文第二段明確了“房子”與“建筑”之間的區(qū)別,那么,你認為他們之間的差別是什么?(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