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0年內(nèi)蒙古赤峰市初中畢業(yè)、升學(xué)統(tǒng)一考試語文試卷 題型:022
天時不如地利,________。(《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市2011年初中畢業(yè)生學(xué)業(yè)考試語文試題(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22
天時不如地利,________。(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4屆江蘇省海安縣東片九年級上學(xué)期12月聯(lián)考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名句名篇
用課文原句填空。(8分)
1.天時不如地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 ,志在千里(曹操《龜雖壽》)
3. ,君子好逑。(《詩經(jīng)·關(guān)雎》)
4.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 。(司馬遷《陳涉世家》)
5.《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和“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意境相似的詩句是: , 。
6.成功來自積累和創(chuàng)造,就像魯迅《故鄉(xiāng)》所說“地上本沒有路, ,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專項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
[甲]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選自《〈孟子〉兩章》)
[乙]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選自《論語》)
6.解釋文中加點的字。(2分)
①兵革非不尖利也 兵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③足兵 兵
④民信之矣 信
7.將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①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②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8. [甲] 文中提出的中心論點是什么?[乙]文重點強調(diào)的觀點是什么?(3分)
9.你認(rèn)為[甲] [乙]兩文重點強調(diào)的內(nèi)容有什么關(guān)系?(3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0分)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選自課文《<孟子>兩章》)
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4分)
(1)委而去之 ( )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ā 。
(3)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 。4)寡助之至,親戚畔之。ā 。
2.下列句中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2分)
A.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委而去之 |
B.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得道者多助 |
C.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問:“何以戰(zhàn)?” |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
4.文中體現(xiàn)了孟子怎樣的治國主張?(2分)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