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桃花源記》中與“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2013學(xué)年貴州省沿河四中八年級上學(xué)期第二次月考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文言文閱讀
比較閱讀《大道之行也》和《桃花源記》節(jié)選,按要求回答問題。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選自《禮記.禮運》)
[乙]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不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選自《桃花源記》)
【小題1】下列劃線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選賢與能(通“舉”,選拔) |
B.男有分,女有歸(職分,指職業(yè)、職守) |
C.盜竊亂賊而不作(小偷) |
D.貨惡其棄于地也(憎惡) |
A.講信修睦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
B.是故謀閉而不興水波不興 |
C.天下為公不必為己 |
D.蓮,花之君子者也能以徑寸之木 |
A.《大道之行也》的主旨是闡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
B.“天下為公”是說所有的社會成員都要有公心,為人民多做好事。 |
C.《桃花源記》選段寫了漁人進入桃花源,看到源內(nèi)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源中人快樂、幸福、安定的生活,并體會到他們的心情。 |
D.“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不太合乎實際。桃花源人是秦朝時進入此“絕境”的,是與外人“間隔”的。從秦到晉太元年間有五百多年,桃花源外的人衣著變化很大,桃花源中人衣著不可能“悉如外人”。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A.選賢與能(通“舉”,選拔) |
B.男有分,女有歸(職分,指職業(yè)、職守) |
C.盜竊亂賊而不作(小偷) |
D.貨惡其棄于地也(憎惡) |
A.講信修睦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
B.是故謀閉而不興水波不興 |
C.天下為公不必為己 |
D.蓮,花之君子者也能以徑寸之木 |
A.《大道之行也》的主旨是闡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
B.“天下為公”是說所有的社會成員都要有公心,為人民多做好事。 |
C.《桃花源記》選段寫了漁人進入桃花源,看到源內(nèi)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源中人快樂、幸福、安定的生活,并體會到他們的心情。 |
D.“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不太合乎實際。桃花源人是秦朝時進入此“絕境”的,是與外人“間隔”的。從秦到晉太元年間有五百多年,桃花源外的人衣著變化很大,桃花源中人衣著不可能“悉如外人”。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專項題 題型:默寫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河南省期中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保ㄌ諟Y明《桃花源記》)
(2)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禮記》)
7、解釋加點詞(2分)
①屋舍儼然( ) ②便要還家( )
③選賢與能( ) ④貨惡其棄于地也( )
8、下列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欲窮其林 欲與天公試比高 B、初極狹,才通人 阡陌交通
C、便舍船 屋舍儼然 D、漁人甚異之 水陸草木之花
9、有些成語出自上文,寫出其中的三個(3分)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
10、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
②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1、比較分析:(5分)
這兩篇文章都表達了對 的主題,但又有所不同,(1)文中世外桃源的主要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文中大同社會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文言文閱讀(16分)
(1)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陶淵明《桃花源記》)
(2)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禮記》)
7、解釋加點詞(2分)
①屋舍儼然( ) ②便要還家( )
③選賢與能( ) ④貨惡其棄于地也( )
8、下列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欲窮其林 欲與天公試比高 B、初極狹,才通人 阡陌交通
C、便舍船 屋舍儼然 D、漁人甚異之 水陸草木之花
9、有些成語出自上文,寫出其中的三個(3分)
10、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②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11、比較分析:(5分)
這兩篇文章都表達了對 的主題,但又有所不同,(1)文中世外桃源的主要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文中大同社會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