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3、見賢思齊焉

請在這里輸入關(guān)鍵詞: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

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2013學(xué)年浙江省東陽市歌山一中八年級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文言文閱讀

甲:大道之行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乙:唐太宗論止盜
上與群臣論止盜;蛘堉胤ㄒ越线又唬骸懊裰詾楸I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dāng)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自是數(shù)年之后海內(nèi)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小題1】下列劃線的詞解釋錯誤的選項是(  ) (3分) 

A.上與群臣論盜: 止(禁止)民之所以盜者:為 (成為)
B.請重法以禁之:或(有的人)不暇顧廉恥耳:故 (所以)
C.男有分,女有:歸(女子出嫁)用重法邪:安 (怎么)
D.故人不獨親其(以……為親)選賢能(和)
【小題2】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
②朕當(dāng)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
【小題3】下列斷句正確的是(  )(2分)
A、自是/數(shù)年之后/海內(nèi)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B、自是數(shù)年之后/海內(nèi)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C、自是數(shù)年之后/海內(nèi)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小題4】乙文中,對“盜”的問題,“群臣”和“上”的看法有什么不同?由此可見“上”是怎樣的人?(4分)
【小題5】“上”的做法使得“海內(nèi)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甲文中意義相近的句子是                                  (用甲文原句回答)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2013學(xué)年浙江省東陽市八年級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甲:大道之行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乙:唐太宗論止盜

上與群臣論止盜;蛘堉胤ㄒ越线又唬骸懊裰詾楸I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dāng)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自是數(shù)年之后海內(nèi)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1.下列劃線的詞解釋錯誤的選項是(  ) (3分) 

A.上與群臣論盜: 止(禁止)民之所以盜者:為 (成為)

B.請重法以禁之:或(有的人)不暇顧廉恥耳:故 (所以)

C.男有分,女有:歸(女子出嫁)用重法邪:安 (怎么)

D.故人不獨親其(以……為親)選賢能(和)

2.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

②朕當(dāng)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

3.下列斷句正確的是(  )(2分)

A、自是/數(shù)年之后/海內(nèi)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B、自是數(shù)年之后/海內(nèi)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C、自是數(shù)年之后/海內(nèi)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4.乙文中,對“盜”的問題,“群臣”和“上”的看法有什么不同?由此可見“上”是怎樣的人?(4分)

5.“上”的做法使得“海內(nèi)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甲文中意義相近的句子是                                  (用甲文原句回答)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甲:大道之行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乙:唐太宗論止盜
上與群臣論止盜;蛘堉胤ㄒ越线又唬骸懊裰詾楸I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dāng)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自是數(shù)年之后海內(nèi)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小題1:下列劃線的詞解釋錯誤的選項是(  ) (3分) 
A.上與群臣論盜: 止(禁止)民之所以盜者:為 (成為)
B.請重法以禁之:或(有的人)不暇顧廉恥耳:故 (所以)
C.男有分,女有:歸(女子出嫁)用重法邪:安 (怎么)
D.故人不獨親其(以……為親)選賢能(和)
小題2: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
②朕當(dāng)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
小題3:下列斷句正確的是(  )(2分)
A、自是/數(shù)年之后/海內(nèi)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B、自是數(shù)年之后/海內(nèi)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C、自是數(shù)年之后/海內(nèi)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小題4:乙文中,對“盜”的問題,“群臣”和“上”的看法有什么不同?由此可見“上”是怎樣的人?(4分)
小題5:“上”的做法使得“海內(nèi)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甲文中意義相近的句子是                                  (用甲文原句回答)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新課標讀想用七年級語文(上) 題型:048

《論語》六則

 、僮釉唬骸耙娰t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②子貴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③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茏釉唬骸暗轮恍蓿瑢W(xué)之不講,聞又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否化也!

  ⑤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1.“而”字有時表順接,有時表轉(zhuǎn)接,指出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

①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②為人謀而不忠乎

③人不知而不慍

④敏而好學(xué)

⑤擇其善者而從之

⑤學(xué)而時習(xí)之

表順接:________;表轉(zhuǎn)接:________。

2.文中的第①段談的是什么意思?在課文當(dāng)中有一段和它類似。請你默寫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中與“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表明相似觀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有一句流傳至今的成語,它是________。

5.給下面句子選擇正確的譯文。

(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  ]

A.看見賢明的地方便想著與之對齊,看見不賢明的地方就檢查自己。

B.看見賢明的人便想要向他看齊,看見不賢明的人便要檢討自己。

C.見賢明的人思念齊國,看見不賢明的人就返回內(nèi)地或自己所在的省。

D.發(fā)現(xiàn)賢明的人思念齊國,看見不賢明的人便要檢查自己。

(2)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其中畫線部分可譯為

[  ]

A.經(jīng)過它的時候,人們都看見了它;夜晚的時候,人們都仰慕它。

B.有了過錯時,人人都能看得到;改正過錯時,人人都敬慕著他。

C.拜訪的時候,人人都看見了它;換一種說法,人人都仰望著它。

D.有了過錯時,人人都能看得到;更不可理解的是,人人都仰望著他。

(3)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  ]

A.有知識的人沒有疑惑,有仁德的人沒有憂慮,勇敢的人沒有畏懼。

B.知識意味著沒有疑惑,仁義意味著沒有憂慮,勇敢意味著沒有畏懼。

C.聰明的人沒有疑惑,有仁德的人沒有憂慮,勇敢的人沒有畏懼。

D.聰明意味著沒有疑惑,仁義意味著沒有憂慮,勇敢意味著沒有畏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2013學(xué)年浙江省東陽市歌山一中八年級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文言文閱讀

文言文閱讀
甲:大道之行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乙:唐太宗論止盜
上與群臣論止盜;蛘堉胤ㄒ越线又唬骸懊裰詾楸I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dāng)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自是數(shù)年之后海內(nèi)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小題1】下列劃線的詞解釋錯誤的選項是(  ) (3分) 

A.上與群臣論盜: 止(禁止)民之所以盜者:為 (成為)
B.請重法以禁之:或(有的人)不暇顧廉恥耳:故 (所以)
C.男有分,女有:歸(女子出嫁)用重法邪:安 (怎么)
D.故人不獨親其(以……為親)選賢能(和)
【小題2】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
②朕當(dāng)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
【小題3】下列斷句正確的是(  )(2分)
A、自是/數(shù)年之后/海內(nèi)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B、自是數(shù)年之后/海內(nèi)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C、自是數(shù)年之后/海內(nèi)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小題4】乙文中,對“盜”的問題,“群臣”和“上”的看法有什么不同?由此可見“上”是怎樣的人?(4分)
【小題5】“上”的做法使得“海內(nèi)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甲文中意義相近的句子是                                  (用甲文原句回答)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2013學(xué)年浙江省東陽市八年級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文言文閱讀

甲:大道之行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乙:唐太宗論止盜

上與群臣論止盜;蛘堉胤ㄒ越线又唬骸懊裰詾楸I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dāng)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自是數(shù)年之后海內(nèi)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1.下列劃線的詞解釋錯誤的選項是(  ) (3分) 

A.上與群臣論盜: 止(禁止)民之所以盜者:為 (成為)

B.請重法以禁之:或(有的人)不暇顧廉恥耳:故 (所以)

C.男有分,女有:歸(女子出嫁)用重法邪:安 (怎么)

D.故人不獨親其(以……為親)選賢能(和)

2.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

②朕當(dāng)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

3.下列斷句正確的是(  )(2分)

A、自是/數(shù)年之后/海內(nèi)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B、自是數(shù)年之后/海內(nèi)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C、自是數(shù)年之后/海內(nèi)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4.乙文中,對“盜”的問題,“群臣”和“上”的看法有什么不同?由此可見“上”是怎樣的人?(4分)

5.“上”的做法使得“海內(nèi)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甲文中意義相近的句子是                                  (用甲文原句回答)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shù)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quán)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

  先主曰:“善!”于是與亮情好日密。

  22、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由是先主遂詣亮(告訴)  B.此人可就見(接近、趨向)

  C.先主器之(器重,重視)  D.欲信大義于天下(通“伸”,伸張)

  23、下列語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A.從分析天下形勢,并提出對策、藍圖中,可見諸葛亮是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軍事家,具有天才的預(yù)見能力。

  B.談到建立“霸業(yè)”根基,諸葛亮先集中論述了占據(jù)荊州、益州的可能性,再緊承論述占據(jù)兩州的必要性。

  C.選段層次清晰、結(jié)構(gòu)謹嚴,圍繞“隆中對”的“對”前、“對”中、“對”后依次寫來,且詳略十分得當(dāng)。

  D.選段語言“言簡而意豐,文省而深刻”,如結(jié)尾一個“善”字,就把劉備對諸葛亮的高度評價準確地表達了出來。

  26、在諸葛亮的對策里,對不同的對象所采取的對策不同。根據(jù)文意,分別用一個字概括對下列對象所采取的對策(不能用原文中的詞)。(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笔唬骸按巳丝删鸵姡豢汕乱。將軍宜枉駕顧之!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shù)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quán)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

  先主曰:“善!”于是與亮情好日密。

  22、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由是先主遂詣亮(告訴)  B.此人可就見(接近、趨向)

  C.先主器之(器重,重視)  D.欲信大義于天下(通“伸”,伸張)

  23、下列語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A.從分析天下形勢,并提出對策、藍圖中,可見諸葛亮是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軍事家,具有天才的預(yù)見能力。

  B.談到建立“霸業(yè)”根基,諸葛亮先集中論述了占據(jù)荊州、益州的可能性,再緊承論述占據(jù)兩州的必要性。

  C.選段層次清晰、結(jié)構(gòu)謹嚴,圍繞“隆中對”的“對”前、“對”中、“對”后依次寫來,且詳略十分得當(dāng)。

  D.選段語言“言簡而意豐,文省而深刻”,如結(jié)尾一個“善”字,就把劉備對諸葛亮的高度評價準確地表達了出來。

  26、在諸葛亮的對策里,對不同的對象所采取的對策不同。根據(jù)文意,分別用一個字概括對下列對象所采取的對策(不能用原文中的詞)。(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小習(xí)乎?”

孔子曰:“見賢思齊焉,見小賢而內(nèi)自省也。”

    可見,人在成長過程中“反省自我”是很重要的。例如經(jīng)常反省自己:與同學(xué)交往是否真誠?做過的事情是否正確?學(xué)習(xí)的知識是否有缺漏?面對困難是否堅強有毅力……時時反省自己,不斷修正自己的言行,這對完善自我、提高自我是大有裨益的。

    請以“反省自我”為話題.自擬題目,自選角度,自選文體(詩歌、戲劇除外),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寫出自己的真切體驗與獨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校名與人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