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劃線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怡然自得(安適、愉快的樣子) 獲益淺(非,不)
B.洗(洗) 可望不可(靠近,接觸)
C.死而后(停止) 小心翼翼(謹慎,嚴肅)
D.頭暈?zāi)?U>眩(迷惑) 肅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樣子)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期中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劃線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怡然自得(安適、愉快的樣子) 獲益淺(非,不)
B.洗(洗) 可望不可(靠近,接觸)
C.死而后(停止) 小心翼翼(謹慎,嚴肅)
D.頭暈?zāi)?U>眩(迷惑) 肅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樣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文言語段,完成小題。

【甲】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                                              (節(jié)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

【乙】趙簡子之子,長曰伯魯,幼曰無恤。將置后③,不知所立。乃書訓(xùn)誡之詞于二簡,以授二子,日:“謹識之!比甓鴨栔,伯魯不能舉其詞。問其簡,已失之矣。問無恤,誦其詞甚習(xí)固。問其簡,出諸袖中而奏之。于是簡子以無恤為賢,立以為后,是為趙襄子,而果昌趙。(選自《資治通鑒·周紀(jì)一》)

【注釋】①〔趙簡子〕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②〔長曰伯魯,幼曰無恤〕大兒子叫伯魯,小兒子叫無恤。③〔置后〕選立繼承人。④〔二簡〕兩片竹簡。⑤〔識(zhl)〕記住。⑥〔甚習(xí)〕很熟。習(xí),熟悉,熟練。⑦〔果昌趙〕果然使趙國昌盛起來。

1.下列句子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      )(2分)    

A.自云先世/避秦時亂

B.乃書訓(xùn)誡之詞于/二簡

C.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D.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2.解釋下列劃線的詞。(4分)

(1)如外人      悉:              (2)便還家   要:           

(3)伯魯不能其詞 舉:         (4)出袖中而奏之 諸:             

3.下列句中劃線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乃書訓(xùn)誡之詞二簡舅家見之

B.授二子于是簡子無恤為賢

C.問真無馬邪

D.出諸袖中奏之人不知不慍

4.翻譯下面句子。(4分)

(1)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2)問其簡,出諸袖中而奏之。

5.文意理解。(6分)

(1)[甲]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2)①[乙]文中趙簡子通過觀察無恤“               ”“               ”  這兩個細節(jié),認為他賢能,最后選定他做了繼承人。(用原文作答)(2分) ②這個故事給了你怎樣的啟示?(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文言語段,完成小題。
【甲】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                                              (節(jié)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
【乙】趙簡子之子,長曰伯魯,幼曰無恤。將置后③,不知所立。乃書訓(xùn)誡之詞于二簡,以授二子,日:“謹識之。”三年而問之,伯魯不能舉其詞。問其簡,已失之矣。問無恤,誦其詞甚習(xí)固。問其簡,出諸袖中而奏之。于是簡子以無恤為賢,立以為后,是為趙襄子,而果昌趙。(選自《資治通鑒·周紀(jì)一》)
【注釋】①〔趙簡子〕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②〔長曰伯魯,幼曰無恤〕大兒子叫伯魯,小兒子叫無恤。③〔置后〕選立繼承人。④〔二簡〕兩片竹簡。⑤〔識(zhl)〕記住。⑥〔甚習(xí)〕很熟。習(xí),熟悉,熟練。⑦〔果昌趙〕果然使趙國昌盛起來。
【小題1】下列句子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      )(2分)    
A.自云先世/避秦時亂B.乃書訓(xùn)誡之詞于/二簡
C.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D.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小題2】解釋下列劃線的詞。(4分)
(1)如外人      悉:              (2)便還家   要:           
(3)伯魯不能其詞 舉:         (4)出袖中而奏之 諸:             
【小題3】下列句中劃線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乃書訓(xùn)誡之詞二簡舅家見之
B.授二子于是簡子無恤為賢
C.問真無馬邪
D.出諸袖中奏之人不知不慍
【小題4】翻譯下面句子。(4分)
(1)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2)問其簡,出諸袖中而奏之。
【小題5】文意理解。(6分)
(1)[甲]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2)①[乙]文中趙簡子通過觀察無恤“               ”“               ”  這兩個細節(jié),認為他賢能,最后選定他做了繼承人。(用原文作答)(2分) ②這個故事給了你怎樣的啟示?(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3屆江蘇省江都市甘棠中學(xué)九年級下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文言語段,完成小題。
【甲】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                                              (節(jié)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
【乙】 趙簡子之子,長曰伯魯,幼曰無恤。將置后③,不知所立。乃書訓(xùn)誡之詞于二簡,以授二子,日:“謹識之!比甓鴨栔,伯魯不能舉其詞。問其簡,已失之矣。問無恤,誦其詞甚習(xí)固。問其簡,出諸袖中而奏之。于是簡子以無恤為賢,立以為后,是為趙襄子,而果昌趙。(選自《資治通鑒·周紀(jì)一》)
【注釋】①〔趙簡子〕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②〔長曰伯魯,幼曰無恤〕大兒子叫伯魯,小兒子叫無恤。③〔置后〕選立繼承人。④〔二簡〕兩片竹簡。⑤〔識(zhl)〕記住。⑥〔甚習(xí)〕很熟。習(xí),熟悉,熟練。⑦〔果昌趙〕果然使趙國昌盛起來。
【小題1】下列句子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      )

A.自云先世/避秦時亂B.乃書訓(xùn)誡之詞于/二簡
C.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D.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小題2】解釋下列劃線的詞。(4分)
(1)如外人      悉:              (2)便還家   要:           
(3)伯魯不能其詞 舉:         (4)出袖中而奏之 諸:             
【小題3】下列句中劃線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乃書訓(xùn)誡之詞二簡舅家見之
B.授二子于是簡子無恤為賢
C.問真無馬邪
D.出諸袖中奏之人不知不慍
【小題4】翻譯下面句子。
(1)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2)問其簡,出諸袖中而奏之。
【小題5】文意理解。(6分)
(1)[甲]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①[乙]文中趙簡子通過觀察無恤“               ”“               ”  這兩個細節(jié),認為他賢能,最后選定他做了繼承人。(用原文作答)
②這個故事給了你怎樣的啟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屆江蘇省鹽城市第一初級中學(xué)教育集團初三中考仿真模擬考試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文言語段,完成小題。
【甲】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                                              (節(jié)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
【乙】趙簡子之子,長曰伯魯,幼曰無恤。將置后③,不知所立。乃書訓(xùn)誡之詞于二簡,以授二子,日:“謹識之!比甓鴨栔,伯魯不能舉其詞。問其簡,已失之矣。問無恤,誦其詞甚習(xí)固。問其簡,出諸袖中而奏之。于是簡子以無恤為賢,立以為后,是為趙襄子,而果昌趙。(選自《資治通鑒·周紀(jì)一》)
【注釋】①〔趙簡子〕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②〔長曰伯魯,幼曰無恤〕大兒子叫伯魯,小兒子叫無恤。③〔置后〕選立繼承人。④〔二簡〕兩片竹簡。⑤〔識(zhl)〕記住。⑥〔甚習(xí)〕很熟。習(xí),熟悉,熟練。⑦〔果昌趙〕果然使趙國昌盛起來。
【小題1】下列句子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      )(2分)    

A.自云先世/避秦時亂B.乃書訓(xùn)誡之詞于/二簡
C.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D.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小題2】解釋下列劃線的詞。(4分)
(1)如外人      悉:              (2)便還家   要:           
(3)伯魯不能其詞 舉:         (4)出袖中而奏之 諸:             
【小題3】下列句中劃線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乃書訓(xùn)誡之詞二簡舅家見之
B.授二子于是簡子無恤為賢
C.問真無馬邪
D.出諸袖中奏之人不知不慍
【小題4】翻譯下面句子。(4分)
(1)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2)問其簡,出諸袖中而奏之。
【小題5】文意理解。(6分)
(1)[甲]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2)①[乙]文中趙簡子通過觀察無恤“               ”“               ”  這兩個細節(jié),認為他賢能,最后選定他做了繼承人。(用原文作答)(2分) ②這個故事給了你怎樣的啟示?(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2013學(xué)年江蘇省江都市九年級下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文言語段,完成小題。

【甲】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                                              (節(jié)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

【乙】 趙簡子之子,長曰伯魯,幼曰無恤。將置后③,不知所立。乃書訓(xùn)誡之詞于二簡,以授二子,日:“謹識之!比甓鴨栔,伯魯不能舉其詞。問其簡,已失之矣。問無恤,誦其詞甚習(xí)固。問其簡,出諸袖中而奏之。于是簡子以無恤為賢,立以為后,是為趙襄子,而果昌趙。(選自《資治通鑒·周紀(jì)一》)

【注釋】①〔趙簡子〕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②〔長曰伯魯,幼曰無恤〕大兒子叫伯魯,小兒子叫無恤。③〔置后〕選立繼承人。④〔二簡〕兩片竹簡。⑤〔識(zhl)〕記住。⑥〔甚習(xí)〕很熟。習(xí),熟悉,熟練。⑦〔果昌趙〕果然使趙國昌盛起來。

1.下列句子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      )

A.自云先世/避秦時亂                     B.乃書訓(xùn)誡之詞于/二簡

C.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D.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2.解釋下列劃線的詞。(4分)

(1)如外人      悉:              (2)便還家   要:           

(3)伯魯不能其詞 舉:         (4)出袖中而奏之 諸:             

3.下列句中劃線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乃書訓(xùn)誡之詞二簡舅家見之

B.授二子于是簡子無恤為賢

C.問真無馬邪

D.出諸袖中奏之人不知不慍

4.翻譯下面句子。

(1)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2)問其簡,出諸袖中而奏之。

5.文意理解。(6分)

(1)[甲]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①[乙]文中趙簡子通過觀察無恤“               ”“               ”  這兩個細節(jié),認為他賢能,最后選定他做了繼承人。(用原文作答)

②這個故事給了你怎樣的啟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1-2012學(xué)年江蘇省鹽城市教育集團初三中考仿真模擬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文言語段,完成小題。

【甲】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                                              (節(jié)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

【乙】趙簡子之子,長曰伯魯,幼曰無恤。將置后③,不知所立。乃書訓(xùn)誡之詞于二簡,以授二子,日:“謹識之!比甓鴨栔,伯魯不能舉其詞。問其簡,已失之矣。問無恤,誦其詞甚習(xí)固。問其簡,出諸袖中而奏之。于是簡子以無恤為賢,立以為后,是為趙襄子,而果昌趙。(選自《資治通鑒·周紀(jì)一》)

【注釋】①〔趙簡子〕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②〔長曰伯魯,幼曰無恤〕大兒子叫伯魯,小兒子叫無恤。③〔置后〕選立繼承人。④〔二簡〕兩片竹簡。⑤〔識(zhl)〕記住。⑥〔甚習(xí)〕很熟。習(xí),熟悉,熟練。⑦〔果昌趙〕果然使趙國昌盛起來。

1.下列句子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      )(2分)    

A.自云先世/避秦時亂

B.乃書訓(xùn)誡之詞于/二簡

C.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D.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2.解釋下列劃線的詞。(4分)

(1)如外人      悉:              (2)便還家   要:           

(3)伯魯不能其詞 舉:         (4)出袖中而奏之 諸:             

3.下列句中劃線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乃書訓(xùn)誡之詞二簡舅家見之

B.授二子于是簡子無恤為賢

C.問真無馬邪

D.出諸袖中奏之人不知不慍

4.翻譯下面句子。(4分)

(1)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2)問其簡,出諸袖中而奏之。

5.文意理解。(6分)

(1)[甲]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2)①[乙]文中趙簡子通過觀察無恤“               ”“               ”  這兩個細節(jié),認為他賢能,最后選定他做了繼承人。(用原文作答)(2分) ②這個故事給了你怎樣的啟示?(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文言語段,完成小題。
【甲】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                                              (節(jié)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
【乙】 趙簡子之子,長曰伯魯,幼曰無恤。將置后③,不知所立。乃書訓(xùn)誡之詞于二簡,以授二子,日:“謹識之。”三年而問之,伯魯不能舉其詞。問其簡,已失之矣。問無恤,誦其詞甚習(xí)固。問其簡,出諸袖中而奏之。于是簡子以無恤為賢,立以為后,是為趙襄子,而果昌趙。(選自《資治通鑒·周紀(jì)一》)
【注釋】①〔趙簡子〕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②〔長曰伯魯,幼曰無恤〕大兒子叫伯魯,小兒子叫無恤。③〔置后〕選立繼承人。④〔二簡〕兩片竹簡。⑤〔識(zhl)〕記住。⑥〔甚習(xí)〕很熟。習(xí),熟悉,熟練。⑦〔果昌趙〕果然使趙國昌盛起來。
小題1:下列句子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      )
A.自云先世/避秦時亂B.乃書訓(xùn)誡之詞于/二簡
C.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D.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小題2:解釋下列劃線的詞。(4分)
(1)如外人      悉:              (2)便還家   要:           
(3)伯魯不能其詞 舉:         (4)出袖中而奏之 諸:             
小題3:下列句中劃線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乃書訓(xùn)誡之詞二簡舅家見之
B.授二子于是簡子無恤為賢
C.問真無馬邪
D.出諸袖中奏之人不知不慍
小題4:翻譯下面句子。
(1)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2)問其簡,出諸袖中而奏之。
小題5:文意理解。(6分)
(1)[甲]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①[乙]文中趙簡子通過觀察無恤“               ”“               ”  這兩個細節(jié),認為他賢能,最后選定他做了繼承人。(用原文作答)
②這個故事給了你怎樣的啟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文章,回答問題。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1.下面詞語中“通”字與“才通人”中的“通”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
A.通風(fēng)換氣  
B.政通人和  
C.通宵達旦  
D.博古通今
2. 解釋文段中劃線的詞語。
、賰叭唬篲_________ 、谝篲_____________ 
、壅Z:____________  ④不足:____________
3.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诼势拮右厝藖泶私^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2段中,作者從哪幾方面對桃花源中的人們進行了描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中哪句話表明桃源人聽了漁人的話之后,雖“嘆惋”卻仍然想繼續(xù)在桃花源中生活?他們?yōu)槭裁床辉鸽x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哪一項?
[     ]
A.選文中 “妻子”指的是妻子、兒女。
B.從這兩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漁人”的行蹤是發(fā)現(xiàn)桃花源——進入桃花源——辭別桃花源。
C.“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現(xiàn)了桃源人的淳樸、熱情、好客。
D.“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一句中的“此人”指的是桃源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題目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fù)得路。
【小題1】對下列語句中劃線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妻子和兒子
B.便還家:通“邀”,邀請
C.處處之:做標(biāo)記
D.不為外人道也:值得
【小題2】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小題3】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和寫法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在文中表達反對剝削壓迫、反對戰(zhàn)爭,向往安定和平的生活的社會理想,從側(cè)面反映了作者對當(dāng)時黑暗現(xiàn)實的批判。
B.文章以時間為序,從發(fā)現(xiàn)桃源到訪問桃源,再到離開桃源,層次分明,情節(jié)引人入勝。
C.故事以桃源為線索,把發(fā)現(xiàn)桃源的經(jīng)過,在桃源的所見所聞,離開桃源到再尋桃源的情形,貫穿了起來。
D.文中并沒有寫漁人“具言所聞”的內(nèi)容,但從村人“皆嘆惋”的反應(yīng)中,可以推知他說的是外界的人們在改朝換代的戰(zhàn)爭浩劫中所遭受的災(zāi)難。
【小題4】把上面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⑴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⑵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