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出下面沒有錯別字的一項

A、栩栩如聲
B、囊熒映雪
C、名人軼事
D、舒卷張馳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說明文閱讀(6分,每小題兩分)
(1)、自碑亭再北,地勢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臺,全部砌成寬大的石階。石階以小平臺劃分為8段,每段30步至50步不等,共290級。石階盡處,就是寬135米、深30米的大平臺,中央則矗立著陵園的主體建筑——祭殿。平臺是全陵的制高點,這里視野遼闊,氣象萬千,既便近觀,又宜遠眺。當陽光燦爛時,遠處方山如屏,秦淮似帶;近處村舍相望,田圃縱橫,道路津梁,行人車馬,無不纖細入微,仿佛眼前展開了一軸工筆長卷。而當日出日沒之際,在晨煙夕霧的迷蒙中,城猶潛蛇,山若伏鱉,館閣樓臺,隱約參錯,遠峰近樹,依稀可辨,人們又好像面對著大幅的潑墨山水。無論是春夏秋冬、風霜雨雪,大自然都在向人們展示它那變幻無窮的奇妙景色。
(2)、祭堂與南端入口處石坊的水平距離為700米,垂直高差為73米,其間有392個踏級。祭堂是寬30米、深24.7米,高28.7米的重檐歇山建筑。它在整個陵園建筑中體量最大,等級最高,其正面明間的雙檐連接處刻有中山先生的手書“天地正氣”。三個圓券門上方,鐫刻著“民族”“民權”“民生”六字,室內立有12根黑色花崗石圓柱,護壁則采用黑色大理石,左右壁上刻有中山先生的《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全文。堂中央偏北處,置有這位偉大革命家的白色大理石像一尊,雕像端坐平視,神態(tài)安詳,栩栩如生。
(3)、祭堂后面是高8.4米,直徑13.7米的墓室。墓室中央砌有圓形凹穴,穴中安放中山先生的大理石棺及臥像,周圍有環(huán)形走道及石欄以供瞻仰。室頂為半球形穹窿,對外不開窗,用電氣照明及機械通風。中山先生的靈柩在1929年奉安時,即安葬于地下5米深處,外用鋼筋混凝土加固,以策安全。墓室外砌有環(huán)形圍墻,外鋪草地,還種植了梅、玉蘭等花木。
(4)、中山陵是自辛亥革命以后,我國為革命領導人興建的一座時代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陵墓。中山陵建成以后,吸引了眾多國內外人士前來瞻仰。建國以來,黨和國家一直對陵園十分關注,除了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以外,還對整個陵區(qū)進行了全面的整修和精心的維護,使得這位偉大革命家的安息之所,始終保持著整齊、寧靜、肅穆的景象。
小題1:下列對“祭堂”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自碑亭向北,地勢高峻,由此經(jīng)過290級石階,來到寬135米、深30米的大平臺,平臺的后面才是祭堂。
B.正面明間的雙檐連接處刻有中山先生的手書“天地正氣”的祭堂在整個陵園建筑中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祭堂寬30米、深24.7米,高28.7米。
C.祭堂位于高8.4米,直徑13.7米的墓室前面。
D.中山陵是自辛亥革命以后,我國為革命領導人興建的一座時代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陵墓。
小題2: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表述不夠正確的一項是(       )
A.文段(1)主要介紹了站在中山陵的平臺上所看到的美麗景色。
B.墓室外砌有環(huán)形圍墻,外鋪草地,還種植了梅、玉蘭這兩種花木。
C.中山陵建成以后,吸引了眾多國內外人士前來瞻仰。建國以來,陵園也一直得到黨和國家的特別關注。
D.為了中山先生靈柩的安全,在1929年奉安時,即安葬于地下5米深處,外用鋼筋混凝土加固。
小題3:下列對本選文寫法及文中畫線的詞語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列數(shù)字是選文運用的最明顯的說明方法。
B.本選文主要運用的說明順序是空間順序。
C.“端坐平視”是說明中山石像嚴肅威嚴,“栩栩如生”是說明中山石像如真人。
D.中央偏北處”是說明中山石像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絕對挑戰(zhàn)  語文8年級(上) 題型:048

閱讀下文,完成后面練習。

石山小記

陳放

  汕頭海灣大橋南岸,三面煙波,藍格茵茵地環(huán)繞著數(shù)十峰翠嶂青巒,那便是石。

  石屬于丘陵地貌,山不高而峻偉。傍海的東側山腳,石板大道筆直寬闊,兩邊搖曳著茂密的灌木叢。海濱公園里,大樹蔽天,綠草似氈。東湖釣魚池斂聚了釣翁們的沉穩(wěn),西湖游泳池包容了一群浪里白條的天驕。一靜一動,自成乾坤。這去處好比一闋樂間的序曲,徐徐而引人入勝。

  循西南方向前行,山溝里徑自潺湲著一溪活水,喚作桃花澗。水流舒緩,偶有跳波觸石,極似個把精警的詩眼安入詩句之中。夾岸雜生的桃樹是固待春日的“留守女士”,平日里怎見花綻紅顏?倒是隨處長著的架藤牽蔓,鉆石縫扎根瘠壤的松、柏、榕、苦楝、相思樹,無寒無暑,無貴無賤,各依其高低向背的不同,毛茸茸地,淡嫣嫣地,碧森森地翻滾著綠波,把一山元氣,蕩漾得氤氤氳氳。

  水是山的碧血,石是山的峻骨。平心而論,此處的花崗巖石,雖沒有云南石林的崢嶸劍氣,沒有湘西峰林的千仞仙氣,也算努力出棱,一身豪氣。你千萬別說:“平常得很,簡直是一塊塊粗糙硬實的大饅頭罷了!”須知平常往往包涵著非常。漢時云,秦時月,堯時日之類,算什么遠古?他們的誕生,得上溯到“渾沌初開”之際!有誰呵護過他們呢?歲月老人的化妝術,可不搞按摩養(yǎng)顏抹珍珠霜那一套。經(jīng)百載風化,遭千年海蝕,石們站住了,站成了碩健粗獷的鐵漢子,是農夫,是漁人,是鐵匠……自然懷著一顆顆平常心,毫無章法地各按其位,或兀立于山頂,或斜靠于山腰,或雜七雜八疙疙瘩瘩地堆積于山溝……

  看石,石木木訥訥的挺難為情。居多苔蘚蒼灰,要不就密密麻麻地布滿了赭色的魚鱗狀凹窩,通身滄桑之色。愛石的人們隨形賦名,名堂多著哩:什么宮鞋石呀,馬鈴石呀,仙人石呀……細想之,他說像宮鞋,你說像小船;你說是“蒼鷹浴日”,我說是“田父戽水”也可以吧?“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美術觀最為普遍,可是拘泥于景觀的既定命名真的不怎么樣。審美體驗,應該是讓創(chuàng)造性、想像力四方出擊的“狩獵場”啊!

  也許,驀然間你會聯(lián)想起園林假山中的湖石。那些“皺、透、漏、瘦”的尤物,雖然稱珍品,終究脫不了小家子氣,帶著一種扭曲了的造作美。而眼前這些花崗巖石,樸、拙、渾、厚,沒刻意求“藝”卻愈像藝術,分明孕育著大自然的某種抽象,可意會而難以言傳的抽象。

  觀蒼山之嬗變,啟老石之靈思。一種山川形勝的原始戀情與源遠流長的歷史激動,不期然而然地被呼喚出來了。

(選自《散文百家》,有刪節(jié))

1.第三段“極似個把精警的詩眼安入詩句之中”這個比喻,將什么比作“詩句”?將什么比作“精警的詩眼”?這樣的比喻有什么好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四段說“須知平常往往包涵著非常”!按颂幍幕◢弾r石”的“非!敝幹饕憩F(xiàn)在哪幾個方面?根據(jù)文段內容概括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多處運用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請從中選取一個例子,說明文章是怎樣進行對比的,并簡要分析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選出對文章賞析和評價不正確的一項。

[  ]

A.文章行文自然貼切,語言清新流暢,長句短句錯落有致,文章神采飛逸。

B.文章運用象征手法,寫溪水、寫藤樹、寫巖石,無不象征著汕頭人民蓬勃的生命力。

C.文章賦予滿山石頭以生命,凸現(xiàn)了巖石一身豪氣,質樸蒼健的自然美。

D.文章充滿哲理,字里行間蘊涵著作者對歷史、對藝術、對美的思考與追求。

5.作者認為:“審美體驗,應該是讓創(chuàng)造性、想像力四方出擊的‘狩獵場’!”你同意作者的觀點嗎?你認為應當怎樣體味周圍事物之美呢?請舉一個你體驗賞析自然景物的例子來簡要說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