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語文 > 題目詳情
指出下列句子運用的描寫方法。
一個身高五英尺左右的人,兩肩極寬闊,仿佛要挑起整個生命的重荷及命運的擔子。(     )

A.動作描寫
B.神態(tài)描寫
C.肖像描寫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填空題

指出下列各句運用的描寫方法。
A.他敲敲自己的耳朵,隨手拿過來一張紙一枝鉛筆給客人。(     )
B.客人帶著好像敬畏又好像憐惜的神情,默不作聲地望著他。(     )
C.一個身高五英尺左右的人,兩肩極寬闊,仿佛要挑起整個生命的重荷及命運的擔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年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 《音樂巨人貝多芬》練習卷 題型:其他題

指出下列各句運用的描寫方法

A.他敲敲自己的耳朵,隨手拿過來一張紙一枝鉛筆給客人。(   )

B.客人帶著好像敬畏又好像憐惜的神情,默不作聲地望著他。(   )

C.一個身高五英尺左右的人,兩肩極寬闊,仿佛要挑起整個生命的重荷及命運的擔子。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黃岡難點課課練七年級語文上冊 題型:048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看京劇

  ①1995年9月7日,前門飯店梨園劇場。

  ②晚7時15分,能容納上千名觀眾的演出大廳已是座無虛席,人頭攢動。來自五大洲的各國游客,正翹首以待,等待著觀賞今晚的劇目。

  ③7時30分,開場的鑼鼓驟然響起,觀眾席上的燈光暗了下去。在清脆激揚的樂曲聲中,身穿中國民族服裝的演員出現在舞臺上。《三岔口》、《秋江》、《水漫金山》等一出出京劇傳統(tǒng)保留劇目展現在觀眾面前。精彩的武打、優(yōu)美的舞蹈和圓潤動聽的唱腔緊緊地扣住了觀眾的心弦,顯示出京劇藝術的無窮魅力。記者身處觀眾席中,偷眼向四周看去,只見不遠處,一位金發(fā)碧眼的女郎已被《三岔口》那出神入化的武打所吸引,每當打到緊要處,就不由自主地抓緊身邊男友的手。而當《秋江》的男女主人公出現在舞臺上時,記者身邊幾位鶴發(fā)童顏的外國老人便陶醉在悠揚的旋律和美妙的舞蹈中,情動處,甚至伴著臺上的________,用腳打起了拍子。

 、堋端鹕健返难莩鲩_始了,劇場內的氣氛達到了高潮。白娘子、小青大戰(zhàn)法海,那英武俊美的亮相,令人________的花槍,還有一連串的毽子小翻,都博得了滿場采聲。特別是白娘子力戰(zhàn)群敵時的踢槍絕技,更是驚得“老外”們________,情緒高漲。

 、菡坡,春雷般的掌聲,在劇場內一次次滾動。觀眾席里,接連不斷亮起閃光燈的白光。一位中年男子________地跑到臺口,不住地按動照相機的快門。一些觀眾隨身攜帶的攝像機也開始運轉……

1.為下列加粗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1)

[  ]

A.cu2n  B.chu2n  C.z1n

(2)

[  ]

A.qi4o  B.qi3o  C.qi2o

(3)

[  ]

A.zh^u  B.z^u  C.zh#u

(4)

[  ]

A.w5i  B.m8i  C.gu@

(5)

[  ]

A.ji6  B.ju6  C.xi6

2.解釋下列詞語。

(1)驟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神入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鶴發(fā)童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次填入上文句中空格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

A.輕歌曼舞  眼花繚亂  目瞪口呆  情不自禁

B.燕語鶯聲  應接不暇  目瞪口呆  不由自主

C.歌舞升平  目不暇接  瞠目結舌  情不自禁

D.輕歌曼舞  應接不暇  瞠目結舌  不由自主

4.指出④段中的兩個錯別字,并改正過來________、________

5.從文中用橫線標出表現劇場內觀眾很多的句子。

6.按照原文找出相應的詞語填在括號中

樂曲聲( 。 ∥浯颍ā 。 ∥璧福ā 。

唱腔(  )   亮相( 。

7.“掌聲,春雷般的掌聲”一句的修辭方法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

8.作者怎樣描寫觀眾觀看京劇表演時的表現?這些描寫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列文段,完成后面小題。
現在他們真是驚慌到了極點。從日記中,人們可以覺察到斯科特如何盡量掩飾著自己的恐懼,但從強制的鎮(zhèn)靜中還是一再迸發(fā)出絕望的厲叫:“再這樣下去,是不行了”,或者“上帝保佑呀!我們再也忍受不住這種勞累了”,或者“我們的戲將要悲慘地結束”。最后,終于出現了可怕的自白:“惟愿上帝保佑我們吧!我們現在已很難期望人的幫助了!辈贿^,他們還是拖著疲憊的身子,咬緊牙關,絕望地繼續(xù)向前走呀,走呀。奧茨越來越走不動了,越來越成為朋友們的負擔,而不再是什么幫手。一天中午,氣溫達到零下40攝氏度,他們不得不放慢走路的速度,不幸的奧茨不僅感覺到,而且心里也明白,這樣下去,他會給朋友們帶來厄運,于是作好了最后的準備。他向負責科學研究的威爾遜要了十片嗎啡,以便在必要時加快結束自己。他們陪著這個病人又艱難地走了一天路程。然后這個不幸的人自己要求他們將他留在睡袋里,把自己的命運和他們的命運分開來。但他們堅決拒絕了這個主意,盡管他們都清楚,這樣做無疑會減輕大家的負擔。于是病人只好用凍傷了的雙腿踉踉蹌蹌地又走了若干公里,一直走到夜宿的營地。他和他們一起睡到第二天早晨。清早起來,他們朝外一看,外面是狂吼怒號的暴風雪。
奧茨突然站起身來,對朋友們說:“我要到外邊去走走,可能要多呆一些時候!逼溆嗟娜瞬唤麘(zhàn)栗起來。誰都知道,在這種天氣下到外面去走一圈意味著什么。但是誰也不敢說一句阻攔他的話,也沒有一個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別。他們大家只是懷著敬畏的心情感覺到:勞倫斯?奧茨這個英國皇家禁衛(wèi)軍的騎兵上尉正像一個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現在只有三個疲憊、羸弱的人吃力地拖著自己的腳步,穿過那茫茫無際、像鐵一般堅硬的冰雪荒原。他們疲倦已極,已不再抱任何希望,只是靠著迷迷糊糊的直覺支撐著身體,邁著蹣跚的步履。天氣變得愈來愈可怕,每到一個貯藏點,迎接他們的是新的絕望,好像故意捉弄他們似的,只留下極少的煤油,即熱能。3月21日,他們離下一個貯藏點只有20公里了。但暴風雪刮得異常兇猛,好像要人的性命似的,使他們無法離開帳篷。每天晚上他們都希望第二天能到達目的地,可是到了第二天,除了吃掉一天的口糧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第二個明天。他們的燃料已經告罄,而溫度計卻指在零下40攝氏度。任何希望都破滅了。他們現在只能在兩種死法中間進行選擇:是餓死還是凍死。四周是白茫茫的原始世界,三個人在小小的帳篷里同注定的死亡進行了八天的斗爭。3月29日,他們知道再也不會有任何奇跡能拯救他們了,于是決定不再邁步向厄運走去,而是驕傲地在帳篷里等待死神的來臨,不管還要忍受怎樣的痛苦。他們爬進各自的睡袋,卻始終沒有向世界哀嘆過一聲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種種苦難。
小題1:下列理解句中詞語含義,有誤的一項是(  )
A.“在這嚴酷的事實面前也就不必再懷疑”一句中的“這嚴酷的事實”,是指地球的南極點一個月內兩次被人發(fā)現。
B.“而這一事業(yè)正是他自己所熱烈追求的”一句中的“這一事業(yè)”,是指成為第一個到達南極探險的人。
C.“一面姍姍來遲的聯合王國的國旗”中的“姍姍來遲”,是慢騰騰地來晚了的意思。
D.“挪威國旗耀武揚威、洋洋得意地在這被人類沖破的堡壘上獵獵作響”一句中的“堡壘”,是指南極。
小題2:下列對選段內容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選段的內容是:斯科特探險隊登上南極點后,發(fā)現已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失望痛苦地踏上歸途。
B.“挪威國旗耀武揚威、洋洋得意地在這被人類沖破的堡壘上獵獵作響”。此句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生動形象地反襯出斯科特一次失敗后極度沮喪、悲哀的心情。
C.“他要忠實地去履行這一最冷酷無情的職責”的行為,表現出斯科特令人敬佩的紳士風度。
D.“他們誰也不想安慰別人,只是默默地拖著自己的腳步往前走。”此句描寫出斯科特一行,極度失望、痛苦的心情,表現出他們意志消沉的一面。
小題3:下面句子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斯科特一行南極探險的悲劇體現在失敗之悲、死亡之悲、作證之悲、世人之悲等四個方面。
B.斯科特一行南極探險的偉大體現在勇于探索,為事業(yè)而獻身的精神;集體主義精神;誠實、守信、熱愛祖國、熱愛生命、熱愛他人等方面。
C.課文頌揚的是一種人類勇于探索的精神,為事業(yè)而獻身的崇高精神和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作者所描繪的五個探險者,是英國的英雄,也是全人類的英雄,讓所有人仰慕。
D.五個探險者在歸途中不斷向世界哀嘆自己所遭遇到的種種苦難。
小題4:下面是對課文寫作特色的理解,請選出不正確的一項( )
A.課文按按時間順序和地點轉移來組織材料。其中任務的行蹤是:“漸近極點—到達極點—返回”。
B.本文是一篇文學味濃、抒情性強、描寫生動形象、議論直截了當的傳記。
C.傳記向來是為成功者書寫功績的,而茨威格卻不給勝利者阿蒙森作傳,偏偏充滿激情地為“英國的遲到者”斯科特等人書寫這悲壯的一幕,這是作者的疏忽之處。
D.作者在文中向我們講述了一連串令人難忘、撼人心魄的細節(jié),使我們不得不對探險家們的精神肅然起敬。
小題5: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
A.課文一方面描寫氣候的惡劣,探險隊與嚴寒的搏斗;另一方面,寫探險隊員犧牲的詳情,不僅注重典型環(huán)境的描寫,同時也注重了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人物。
B.課文頌揚的是一種人類勇于探索的精神、為事業(yè)而獻身的崇高精神和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
C.課文寫的主要是斯科特探險隊一行五人奔向南極點,卻發(fā)現已經有人捷足先登,只好踏上歸途,最后一個個死去。全文重在記述過程,并沒有太多的細節(jié)描寫。
D.斯科特一行探險的意義是:認識自然,挑戰(zhàn)人類自我,實現生命的價值,給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落日的幻覺》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題目。
人們都喜愛觀賞日出,無不贊嘆太陽升起時的壯觀景象。而對日落,卻很少有人去流連觀賞、吟詠描繪。原因何在?恐怕是一種感情的影響,“日薄西山,氣息奄奄”。就連我們的古人不也留下“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詩句嗎?
其實,日落的景象和日出同樣壯觀、綺麗,而且神秘、迷人。如果有機會觀日落,它會使你神往:太陽靜靜地躺在西方地平線上,變得如此之大,顏色是那樣深黃、殷紅;它緩緩墜落,接近地平線時竟縮身變扁。若天空有云,你會看見燦爛的晚霞;全天無云,不要忘記回頭,你會發(fā)現背后的天空中現出神秘的藍色暗弧,暗弧外面還鑲有明顯的亮弧。而在暗弧和亮弧上升的同時,西方天空還會出現迷人的紫光,隨著太陽的墜落,紫光下移,接近地平線時才消失,可惜這種美麗的紫光并不多見。
日落確實很美,色彩絢麗,變化多端?墒怯^賞者不會想到吧,這些奇異景象竟然大都是幻覺,夕陽本身沒有任何變化。
天文學家早就發(fā)現,地球大氣會使光線散射。1871年,英國科學家端利證明,短波光的散射比長波光要強得多,所以,陽光中的短波光——紫色光被大氣層中微小塵埃和空氣分子散射要比長波光——紅色光強10倍以上(這首先可以解釋為什么天空總是蔚藍色的)。由于日落日出的時候,陽光所穿透的大氣層增厚,而黃、紅色光穿透能力最大,所以此時太陽看起來深黃、殷紅。一般地講,黃昏時空氣中的煙塵要比清晨多,因此,落日顏色又不同于旭日。
由于地球表面和大氣層都是彎曲的,接近地平線的太陽的光線穿過大氣層時,其距離遠大于高層,所以進入底層的光線迅速衰減,再加上太陽沉入地平線后所造成的地球影子,就呈現出天空中藍灰色的暗。欢邔哟髿饷芏刃,光散射弱,就產生了暗弧上的亮弧。這種奇妙的大氣光學現象隨著太陽的下落而升向天頂,隨著黑暗的降臨而消失。至于美麗的紫光,是因為人眼的疊合效應,使通過大氣塵埃的紅色光與高層大氣中較純空氣的藍色散射光疊合而產生的。
小題1:第二段主要運用的表達方式是
A.記敘B.描寫C.議論D.抒情
小題2:對選段內容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在第一段引用古詩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動性,引出了下一段對落日景象的描寫。
B.第三段是起的作用是對上文的總結。
C.第四段運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鮮明有效地說明了短波光散射比長波光強。
D.第五段中畫線的“這種奇妙的大氣光學現象”指的是:地球表面和大氣層都是彎曲的,接近地平線的太陽的光線穿過大氣層時,其距離遠大于高層,所以進入底層的光線迅速衰減,再加上太陽沉入地平線后所造成的地球影子,就呈現出天空中藍灰色的暗弧。
小題3:選段的語言特點分析正確的是
A.形象生動,富于美感B.清新自然,通俗流暢
C.華麗多彩,粗獷豪放D.感情細膩,鮮明生動
小題4:下列句子沒有用到說明方法的是
A.這些奇異景象竟然大都是幻覺,夕陽本身沒有任何變化。
B.一般來講,黃昏時空氣中的煙塵要比清晨多,因此,落日顏色又不同于旭日。
C.這是由于光通過空氣時,速度每秒減慢87千米,因而光線折射也隨之發(fā)生變化。
D.(落日時的太陽)就像一個巨大的玉盤遠掛天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現代文閱讀

閱讀《落日的幻覺》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題目。
人們都喜愛觀賞日出,無不贊嘆太陽升起時的壯觀景象。而對日落,卻很少有人去流連觀賞、吟詠描繪。原因何在?恐怕是一種感情的影響,“日薄西山,氣息奄奄”。就連我們的古人不也留下“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詩句嗎?
其實,日落的景象和日出同樣壯觀、綺麗,而且神秘、迷人。如果有機會觀日落,它會使你神往:太陽靜靜地躺在西方地平線上,變得如此之大,顏色是那樣深黃、殷紅;它緩緩墜落,接近地平線時竟縮身變扁。若天空有云,你會看見燦爛的晚霞;全天無云,不要忘記回頭,你會發(fā)現背后的天空中現出神秘的藍色暗弧,暗弧外面還鑲有明顯的亮弧。而在暗弧和亮弧上升的同時,西方天空還會出現迷人的紫光,隨著太陽的墜落,紫光下移,接近地平線時才消失,可惜這種美麗的紫光并不多見。
日落確實很美,色彩絢麗,變化多端?墒怯^賞者不會想到吧,這些奇異景象竟然大都是幻覺,夕陽本身沒有任何變化。
天文學家早就發(fā)現,地球大氣會使光線散射。1871年,英國科學家端利證明,短波光的散射比長波光要強得多,所以,陽光中的短波光——紫色光被大氣層中微小塵埃和空氣分子散射要比長波光——紅色光強10倍以上(這首先可以解釋為什么天空總是蔚藍色的)。由于日落日出的時候,陽光所穿透的大氣層增厚,而黃、紅色光穿透能力最大,所以此時太陽看起來深黃、殷紅。一般地講,黃昏時空氣中的煙塵要比清晨多,因此,落日顏色又不同于旭日。
由于地球表面和大氣層都是彎曲的,接近地平線的太陽的光線穿過大氣層時,其距離遠大于高層,所以進入底層的光線迅速衰減,再加上太陽沉入地平線后所造成的地球影子,就呈現出天空中藍灰色的暗;而高層大氣密度小,光散射弱,就產生了暗弧上的亮弧。這種奇妙的大氣光學現象隨著太陽的下落而升向天頂,隨著黑暗的降臨而消失。至于美麗的紫光,是因為人眼的疊合效應,使通過大氣塵埃的紅色光與高層大氣中較純空氣的藍色散射光疊合而產生的。
【小題1】第二段主要運用的表達方式是

A.記敘 B.描寫 C.議論 D.抒情
【小題2】對選段內容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在第一段引用古詩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動性,引出了下一段對落日景象的描寫。
B.第三段是起的作用是對上文的總結。
C.第四段運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鮮明有效地說明了短波光散射比長波光強。
D.第五段中畫線的“這種奇妙的大氣光學現象”指的是:地球表面和大氣層都是彎曲的,接近地平線的太陽的光線穿過大氣層時,其距離遠大于高層,所以進入底層的光線迅速衰減,再加上太陽沉入地平線后所造成的地球影子,就呈現出天空中藍灰色的暗弧。
【小題3】選段的語言特點分析正確的是
A.形象生動,富于美感 B.清新自然,通俗流暢
C.華麗多彩,粗獷豪放 D.感情細膩,鮮明生動
【小題4】下列句子沒有用到說明方法的是
A.這些奇異景象竟然大都是幻覺,夕陽本身沒有任何變化。
B.一般來講,黃昏時空氣中的煙塵要比清晨多,因此,落日顏色又不同于旭日。
C.這是由于光通過空氣時,速度每秒減慢87千米,因而光線折射也隨之發(fā)生變化。
D.(落日時的太陽)就像一個巨大的玉盤遠掛天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月考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文段,回答問題。

宦海歸來

 、氽橎恰lo默。黯然。三頭瘦驢踟躕在殘陽西斜、枯葉亂舞、哀鴻長鳴的情景中,踟躕在二百五十年前乾隆盛世的那個晚秋季節(jié)里,踟躕在山東濰縣街頭那條破落凋敗的石徑上。三頭瘦驢滿載著一腔怨恨緩緩地朝城外而去。漸行漸遠。緩緩地消失在遠方的枯樹叢中。三頭瘦驢豈止是載走了年事已高、剛被革職的一介書生?三頭瘦驢載走的分明就是大清王朝文化人在靈魂深處奮力掙扎之后的無限惆悵,載走的分明就是對整個封建王朝官本位統(tǒng)治體制絕望之后的仰天長嘆。三頭瘦驢一步一步地走向中國封建時代所有文化精英的必然歸宿。
  ②古道。西風。殘陽。馱鈴叮鐺。手搖驢鞭的書童在前開道,馱著書畫的驢犢居中而行,走在最后的那頭老驢背上垂頭喪氣地坐著的那個干癟老頭,就是被稱為大清國詩書畫”三絕奇才“的鄭板橋。
 、圻@天傍晚,剛被革職為民的鄭板橋頭戴黑風帽,身穿長氈袍,無限依戀地走出縣衙的大堂,背倚驢鞍仰望長空嘆息道:“我鄭燮清貧一生,居然被污告成貪墨而革職,今日歸裝卻是這樣輕簡,望諸君力據清流,一定無忘我今日之淚也!”接著給聞迅趕來送行的百姓揮淚畫了一幅《墨竹離別圖》,又在圖上題詩一首:“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寫得一枝清瘦竹,秋風江處作漁竿!寫罷將手中毛筆上的殘墨在水中認認真真地洗凈,又異常嚴肅地對百姓說:“我沒有帶走濰縣的一滴墨水!”
  ④鄭板橋因為在災年開倉借糧給饑民,自己反而被誣陷為貪污公款,因冤假錯案而削職為民,告老還鄉(xiāng)。可他寧愿讓自己背著這個黑鍋也不愿讓百姓受苦。所以,他取出當年饑民領米的借據當眾燒毀,這才安心地跨上毛驢揮手而去。直到他吃力地爬上驢背時,一直強忍著的淚水才從他那清瘦的雙頰奔涌而下,頃刻之間為他送行的濰縣父老黑壓壓地跪成了一片,烏淘淘地哭成了一片。
 、菀槐扌标柺茄。一鞭馱鈴是風。一鞭老淚是雨。
 、拊跁掷锏捏H鞭叭噠叭噠的一串又一串的脆響聲里,這位“潦倒山東七品官”的十二年俗吏生涯就這樣走到了盡頭。
 、叩湶粏涡校驮卩嵃鍢虮桓锫毜耐瑫r,他收到自己小兒子病死在興化老家的噩耗。他的大兒子早已夭折,現在小兒子沒有等到他寄回去的錢,沒能及時醫(yī)治而過早地死去了。老年喪子之痛,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之悲,一下子涌上心頭,六十四歲的鄭板橋一手拿著報喪的家書,一手拿著免職的通知,老淚縱橫、呼天搶地地哭道:“我救了那么多的災民,為什么老天爺非得讓我斷子絕孫!老天爺對我鄭板橋真是太不公平了!”哭罷暈倒在蘭竹之間。
 、噜嵃鍢蛞运毺氐膫性重走了一遍中國封建文化精英們早已走過千百遍的讀書做官、被貶罷黜、歸隱田園的老路。
 、崴鄾龅仳榍谇∈⑹赖耐砭袄,兩只眼睛放射出能夠穿透歷史的最后光澤,口中呼吸著生命殘存的游絲,最終默誦著這句“有何卑下有何高”的封筆詩之后,悄然閉上了他那睿智的雙眼。他那絕命的思維快速地掠過一千年的跨度,然后將中國文化精英們的終極理想撕碎,也把那大清王朝的康乾盛世撕碎,一片一片地灑落在他用七十三年時間走過的顛簸坎坷的人生路上。
 、庖宦芳堝X飄零就是遣散他奔波的靈魂。一路挽幛翻舞就是噓飛他悲憤的思想。一路悲歌長鳴就是吹滅他凄慘的精靈。
1.簡析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的深刻含義。
(1)三頭瘦驢一步一步地走向中國封建時代所有文化精英的必然歸宿。
必然歸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也把那大清王朝的康乾盛世撕碎。
撕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完成對鄭板橋離開濰縣的原因及過程的概括。
開倉借糧——A_________——革職為民——揮淚作畫——B_________——含淚離去——百姓跪送
3.文中兩處劃線句在塑造鄭板橋這一人物形象的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寫出了人物怎樣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的一段文字描述了鄭板橋生命盡頭的景象,請從語言運用的角度作賞析。
  他凄涼地蜷曲在乾隆盛世的晚景里,兩只眼睛放射出能夠穿透歷史的最后光澤,口中呼吸著生命殘存的游絲,最終默誦著這句“有何卑下有何高”的封筆詩之后,悄然閉上了他那睿智的雙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畫為心聲”,無論是《墨竹離別圖》還是《蘭竹圖》,“竹”都成了傳達鄭板橋思想的獨特意象。文化藝術長廊中,以自然物象自喻思想的例子還有許多,請再列舉兩例,要指出物象并結合與之相關的詩文作簡要表述。
[示例]林逋之愛“梅”,留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名句,寫出對超凡脫俗品質的追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048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題目。

  (甲)其實不僅是科學,在文學藝術上也是一樣。狄更斯曾說:“我決不相信,任何先天的和后天的才能,可以無需堅定的長期苦干的品質而得到成功的!卑蜖栐苏f:“不息的勞動之為藝術法則,正如它之為生存法則一樣!

 。ㄒ遥┰谖覈鴼v史上也有不少事例。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有動人的記敘:“二十以來,晝(督促完成指定的工作,這里引申為按規(guī)定的內容和分量學習)賦,夜課書,間又課詩,不遑寢息矣。以至口舌成瘡,手肘成胝,既壯而膚革不富盈,未老而齒發(fā)早衰白!泵鞔膫ゴ笏幬飳W家李時珍為了編寫《本草綱目》,研究自然,搜集資料,踏破坎坷,搏擊逆浪,勤奮工作了大半生。清代以畫竹聞名的鄭板橋,曾有描繪刻苦學畫的詩句:

  “四十年來畫竹枝,

  晝間揮寫夜間思。

  冗繁削盡留清瘦,

  畫到生時是熟時!

 。ū倏傊,人們的才能主要是勤奮努力學習得來的。②所以牛頓說:“天才就是思想的耐心!雹蹛鄣仙f:“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雹荛T捷列夫說:“終身努力便是天才!雹莞郀柣f:“天才就是勞動。”⑥古人曰:“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也是說的這個道理。⑦馬克思終身好學不倦,為了寫《資本論》,花了四十五年的功夫閱讀資料和摘寫筆記。⑧他在倫敦,每天到大英博物院圖書館閱讀,竟在座位前的地板上踩出一雙腳印。⑨馬克思是我們的光輝榜樣,這雙腳印深刻地說明:“才能來自勤奮學習!

(1)上文段甲中,

狄更斯的話的基本意思是(不超過10個字)_____________________。

巴爾扎克的話的基本意思是(不超過15個字)___________________。

(2)對上文段乙“間又課詩”的“間”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

A.中間
B.斷斷續(xù)續(xù)
C.或者
D.間斷

(3)判斷對詩句理解的正誤:

①“四十年來畫竹枝”,直言畫家刻苦學習畫竹,時間長達四十年之久。

(  )

②“晝間揮寫夜間思”,寫畫家四十年來白天不倦地畫竹,夜間又勤于思考,毫不懈怠。

(  )

③“冗繁削盡留清瘦”,是一句雙關語。一方面通過字面表現作者在四十年的勤學苦練中,終于透過冗繁的竹枝竹葉,刪繁就簡,領悟到了竹子所獨有的“清瘦”風格,因而深得畫竹的要領,畫一枝一葉可盡現竹子的千種風韻,萬般情態(tài)。另一方面這又是作者一生嘔心瀝血、刻苦學畫的真實寫照,四十年的艱辛使畫竹的人如同畫上的竹一樣,磨煉得心自清高體自瘦。

(  )

④“畫到生時是熟時”,表達了畫家不滿足于現狀,不沉溺于成就,極力突破舊的境界,對藝術造詣永無止境的追求。

(  )

(4)全詩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斷下列說法正確與否:

①上文段①,作者引用了世界文學巨匠狄更斯和巴爾扎克的兩段話,說明在科學領域與文學藝術領域一樣:“才能主要來自于勤奮學習”。

(  )

②巴爾扎克的話強調指出“藝術的法則”是“不息的勞動!闭f明勞動對藝術,猶如勞動對于生存、對于生命一樣具有最根本的決定意義。

(  )

③上文段②,在寫到唐代詩歌時,作者引述了著名大詩人白居易的一段自我寫照的文字,晝夜發(fā)奮,終生刻苦,于詩、書、賦又無一疏漏,無一偏廢,以至貧病交加,未老先衰。生動形象地證明了“天才來自于勤奮學習”。

(  )

④在寫到明代大藥物學家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情形時,作者用十六個字作了高度概括:“研究自然,搜集資料,踏破坎坷,搏擊逆浪”,充分體現了才能來自于辛勞勤奮,成功來自于勇敢堅定。

(  )

(6)上面文段從論證方式來說,屬于________;運用的論證方法是________。

(7)上面文段①②從不同的角度采取事實來作為論據,又恰當地引用名人格言、自敘和詩句為據,用來證明的中心論點是:________。

(8)對上文段丙的層次分析恰當的一項是

[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9)寫出上文段丙各層的層意句。

第一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上文段丙再次引用名人名言和馬克思的動人事跡,論證的論點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一課一練 開明 初三(上下) 題型:048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題目。

 。祝┢鋵嵅粌H是科學,在文學藝術上也是一樣。狄更斯曾說:“我決不相信,任何先天的和后天的才能,可以無需堅定的長期苦干的品質而得到成功的!卑蜖栐苏f:“不息的勞動之為藝術法則,正如它之為生存法則一樣!

  (乙)在我國歷史上也有不少事例。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有動人的記敘:“二十以來,晝(督促完成指定的工作,這里引申為按規(guī)定的內容和分量學習)賦,夜課書,間又課詩,不遑寢息矣。以至口舌成瘡,手肘成胝,既壯而膚革不富盈,未老而齒發(fā)早衰白!泵鞔膫ゴ笏幬飳W家李時珍為了編寫《本草綱目》,研究自然,搜集資料,踏破坎坷,搏擊逆浪,勤奮工作了大半生。清代以畫竹聞名的鄭板橋,曾有描繪刻苦學畫的詩句:

  “四十年來畫竹枝,

  晝間揮寫夜間思。

  冗繁削盡留清瘦,

  畫到生時是熟時。”

 。ū倏傊,人們的才能主要是勤奮努力學習得來的。②所以牛頓說:“天才就是思想的耐心!雹蹛鄣仙f:“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雹荛T捷列夫說:“終身努力便是天才!雹莞郀柣f:“天才就是勞動!雹薰湃嗽唬骸板浂嶂,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币彩钦f的這個道理。⑦馬克思終身好學不倦,為了寫《資本論》,花了四十五年的功夫閱讀資料和摘寫筆記。⑧他在倫敦,每天到大英博物院圖書館閱讀,竟在座位前的地板上踩出一雙腳印。⑨馬克思是我們的光輝榜樣,這雙腳印深刻地說明:“才能來自勤奮學習!

1.上文段甲中,

狄更斯的話的基本意思是(不超過10個字)_____________________。

巴爾扎克的話的基本意思是(不超過15個字)___________________。

2.對上文段乙“間又課詩”的“間”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

A.中間
B.斷斷續(xù)續(xù)
C.或者
D.間斷

3.判斷對詩句理解的正誤:

①“四十年來畫竹枝”,直言畫家刻苦學習畫竹,時間長達四十年之久。

(  )

②“晝間揮寫夜間思”,寫畫家四十年來白天不倦地畫竹,夜間又勤于思考,毫不懈怠。

(  )

③“冗繁削盡留清瘦”,是一句雙關語。一方面通過字面表現作者在四十年的勤學苦練中,終于透過冗繁的竹枝竹葉,刪繁就簡,領悟到了竹子所獨有的“清瘦”風格,因而深得畫竹的要領,畫一枝一葉可盡現竹子的千種風韻,萬般情態(tài)。另一方面這又是作者一生嘔心瀝血、刻苦學畫的真實寫照,四十年的艱辛使畫竹的人如同畫上的竹一樣,磨煉得心自清高體自瘦。

(  )

④“畫到生時是熟時”,表達了畫家不滿足于現狀,不沉溺于成就,極力突破舊的境界,對藝術造詣永無止境的追求。

(  )

4.全詩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斷下列說法正確與否:

①上文段①,作者引用了世界文學巨匠狄更斯和巴爾扎克的兩段話,說明在科學領域與文學藝術領域一樣:“才能主要來自于勤奮學習”。

(  )

②巴爾扎克的話強調指出“藝術的法則”是“不息的勞動。”說明勞動對藝術,猶如勞動對于生存、對于生命一樣具有最根本的決定意義。

(  )

③上文段②,在寫到唐代詩歌時,作者引述了著名大詩人白居易的一段自我寫照的文字,晝夜發(fā)奮,終生刻苦,于詩、書、賦又無一疏漏,無一偏廢,以至貧病交加,未老先衰。生動形象地證明了“天才來自于勤奮學習”。

(  )

④在寫到明代大藥物學家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情形時,作者用十六個字作了高度概括:“研究自然,搜集資料,踏破坎坷,搏擊逆浪”,充分體現了才能來自于辛勞勤奮,成功來自于勇敢堅定。

(  )

6.上面文段從論證方式來說,屬于________;運用的論證方法是________。

7.上面文段①②從不同的角度采取事實來作為論據,又恰當地引用名人格言、自敘和詩句為據,用來證明的中心論點是:________。

8.對上文段丙的層次分析恰當的一項是

[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9.寫出上文段丙各層的層意句。

第一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上文段丙再次引用名人名言和馬克思的動人事跡,論證的論點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選文《母親,我是你兒子》,完成18—21題。(20分)

①是母親送我去讀大學的。她沒有出過門,卻依然逞強:“有啥難,我曾經一個人走五十多里去逛廟會呢!”那是母親走過的最遠的地方,也是她最值得驕傲的一次出游,盡管她只字不提回來的時候怎樣迷了路,天快亮了才摸索著回到家,見了等在門口的我,一下子就抱過我就哭了起來。當時是我努力地裝作大人安慰她,她才抹掉眼淚,說:“我以為再也見不你了呢!蹦且荒,我12歲,卻開始懂得,原來母親也不總是那么堅強。

②但還是上路了。大部分的包都由我來提,瘦弱的母親只拎了兩個小包就已經累得氣喘吁吁。坐上火車后,母親已經很疲憊,才49歲的她精力明顯不濟。幾年前父親去世,她原本虛弱的身體因過重的勞累而每況愈下,但她在我面前依然努力地表現著頑強和能干,搶著洗衣做飯,搶著做一切她認為勞累但能體現她的價值的家務,F在,她執(zhí)意不睡,要看著我們的幾個大包,堅持說:“有媽在,兒子你放心睡就是,我熬兩個晚上都行呢!”看著她一臉的疲倦和眼睛里的血絲,我騙她說:“開學還要測試英語聽力,我再看會兒書。媽,你先睡,我們輪流看著。”她這才相信了,頭歪到一邊去,片刻,便起了輕微的鼾聲。

③母親這一覺睡了5個多小時,醒來后看見窗外微明的天,立刻滿臉愧疚和不安。她小心翼翼地問我:“兒子,媽是不是真的越老越不中用了?怎么就睡得那么沉呢!”我遞給她一杯熱水,安慰她:“晚上記憶就是好呢,學了很多東西,不愁考試了!彼@才稍稍松了口氣。

……

④10個小時后,我們走出了上;疖囌,被幾個老鄉(xiāng)接到學校,終于安頓好了,母親突然小聲地說:“咱請人家吃頓飯吧,讓這些孩子幫這么多忙,多不好意思啊!

⑤這是母親第一次和這么多“有學問”的人同桌吃飯。盡管有兒子在身邊陪著,她還是局促不安。我們讓她多吃菜,她則慌亂地不知夾哪道菜。因為緊張,連筷子都弄掉了。(A)我趕緊取來一雙新的,放在她的手里,然后在她的碗里高高地堆滿她喜歡吃的菜,就像她在走親訪友時為我做的那樣。

⑥第二天送母親去車站,我特意打了電話讓鄰居在那邊接站。一直到火車快開了,我才下來。透過車窗,我看見母親頭發(fā)蓬亂、灰白,眼睛紅紅的。車啟動了,她別過臉去,不再看我,瘦削的脊背那么孤單。我突然間難過起來,然后瘋了似的跑到車廂門口,對著要關門的乘務員大喊:“15號車廂靠門口第一個座位上的老人,麻煩您幫忙照顧,她沒有出過門的!”看見乘務員淡淡地點頭,我又拼命地高聲喊:“我是她——兒——子——”

話一出口,淚就跟著流下來

⑧一個月后,我打電話回去,絮絮叨叨地給她講大學里的趣事,她認真地聽著,到最后,才突然插話:“兒子,媽坐火車去看你吧。”(B)我聽了立刻就批她:“那怎么行,你一個人,我怎么放心?”“可是,兒子,媽真的想你了……”

⑨我才明白,母親已經完全像個孩子。她知道陪兒子出行,帶給他的只是麻煩;她知道坐火車去看兒子,或許讓他擔憂一路;她也知道兒子已是大人,可以不需要她就能自由地飛翔?伤廊幌胍o他帶去這些煩惱,只是因為,一日日老去的她,對他的依戀是那樣深。

⑩而這樣的依戀,什么時候,歲月就從我手中接過,轉交給了母親?

18.選文標題有哪兩層意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聯系具體語境,回答下列三小題。(9分)

⑴第②段畫橫線部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第⑦段畫橫線句子表達了人物什么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一個月后,我打電話回去,絮絮叨叨地給她講大學里的趣事”句中“絮絮叨叨”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指出文中A、B兩句分別運用了哪種描寫方法,并分析其表達作用。(4分)

A.我趕緊取來一雙新的,放在她的手里,然后在她的碗里高高地堆滿她喜歡吃的菜,

就像她在走親訪友時為我做的那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我聽了立刻就批她:“那怎么行,你一個人,我怎么放心?”(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我們的愛是溪流,母親的愛是海洋”,“我們可以走得很遠很遠,卻總也走不出母親心靈的廣場”。詩人的這兩句話是否能夠完整地詮釋本文的主題?說說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