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選)下列破折號用法相同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A.“好香的菜,——聽到風(fēng)聲了么?”
B.我們對著高山喊:“周總理——”
C.已登上敵岸的戰(zhàn)士,踏著反動派的旗子,向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的老巢——南京城沖去。
D.“哦!您,您就是——”
E.“在浩蕩的大江之濱,坐落著我國著名的古都——南京。
CE
請在這里輸入關(guān)鍵詞: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題目。
(一)(17分)
釣 蝦
魯彥
每年一到夏天,河水漸漸淺了,清了,從岸上可以透澈地看到近處的河底。早晨的太陽從東邊射過來,石洞口的蝦便開始活潑地爬行。伏在岸上往下望,連一根一根的蝦須也清晰地看得見。
這時和其他的孩子們一樣,我也開始忙碌了。從柴堆里選了一根最直的小竹竿,砍去了旁枝和丫杈,在煤油燈上把彎曲的竹節(jié)炙直了,拴上一截線。從屋角里找出雞毛來,扯去了管旁的細(xì)毛,把雞毛管剪成幾分長的五截,穿在線上,加上小小的錫塊,用銅絲捻成小鉤,釣竿就成功了。然后在水缸旁陰濕的泥地,掘出許多黑色的小蚯蚓,用竹管或破碗裝了,拿著一只小水桶,就到墻外的河岸上去。
“又要忙啦!釣來了給誰吃呀!”母親每次總是這樣的說。
但我早已笑嘻嘻地跑出了大門。
把鉤子沉在岸邊的水里,讓蝦兒們自己來上鉤,是很慢的,我不愛這樣。我愛伏在岸上,把釣竿放下,不看浮子,單提著線,對著一個一個的石洞口,上下左右地牽動那串著蚯蚓的鉤子。這樣,洞內(nèi)洞外的蝦兒立刻就被引來了。它頗聰明,并不立刻就把串著蚯蚓的鉤子往嘴里送,它只是先用大鉗撥動著,作一次試驗。倘若這時浮子在水面,就現(xiàn)出微微的抖動,把線提起來,它便立刻放松了。但我只把線微微地牽動,引起它舍不得的欲望,它反用大鉗鉤緊了,扯到嘴邊去。但這時它也還并不往嘴里送,似在作第二次試驗,把鉤子一推一拉地動著。我便把線搓動著,一緊一松地牽扯,使鉤尖正對著它的嘴巴?匆娝路鹜踢M去了,但也還不能立刻提起線來,有時還須把線輕輕地牽到它的反面,讓鉤子扎住它的嘴角,然后用力一提,它才嘶嘶嘶地彈著水,到了岸上。
把鉤子從蝦嘴里拿出來,把蝦兒養(yǎng)在小水桶里,取了一條新鮮的小蚯蚓,放在左手心上,輕輕地用右手拍了兩下,拍死了,便把舊的去掉,換上新的,放下水里,第二只蝦子又很快地上鉤了……
“你這孩子真會釣,這許多!”大人們望了一望我的小水桶,都這樣稱贊說。
到了中午,我的小水桶里已經(jīng)裝滿了。
“看你怎樣吃得了!……”母親又歡喜又埋怨地說。
她給我在飯鍋里蒸了五六只,但我照例地只勉強吃了一半,有時甚至咬了半只就?炅。
到了第二天早晨,水桶里的蝦兒呆的呆了,白的白了,很少能夠養(yǎng)得活。母親只好把它們煮熟了,送給隔壁的人家吃。
“你只是給人家釣,還要我賠柴賠鹽賠油蔥!”她老是這樣地埋怨我。“算了吧,大熱天,坐在房子里不好嗎?你看你面孔,你頭頸,全曬黑啦!”
但我又早已拿著釣竿、蚯蚓,提著小水桶,悄悄地走到河邊去了。
夏天一到,沒有什么比這更快樂,空水桶出去,滿水桶回來。
直至秋天來到,天氣轉(zhuǎn)涼了,河水大了,蝦兒們躲進石洞里,不大出來,我也就把釣竿
藏了起來。但這時母親卻惡狠狠地把我的釣竿折成了兩三段,當(dāng)柴燒了。
“還留到明年嗎?一年比一年大啦,明年還要釣蝦嗎?明年再釣蝦不給你讀書啦,把你送給漁翁,一生捕魚過活!……”
待下一年的夏天到時,我的新釣竿又做成了:比上年的長,比上年的直,比上年的美麗,釣來的蝦也比上年的多。母親老是說著照樣的話,老是把蝦兒煮熟了送給人家吃。
(選自散文《釣魚》,題目有改動,文章有刪改)
【注釋】①魯彥(1901~1944),浙江鎮(zhèn)海人。著名鄉(xiāng)土小說家、翻譯家。
【小題1】讀完全文,請你簡要寫出“我”一到夏天就去河邊釣蝦的原因有哪些。(4分)
【小題2】文章第二段中連續(xù)使用了一系列動詞,請你說說這些動詞有什么作用。(4分)
【小題3】比較魯彥《釣蝦》與下面四篇課文的語言特色,根據(jù)要求完成相關(guān)表格的填寫。(表格第一欄僅填寫一項字母序號)(4分)

A.《安塞腰鼓》(劉成章) B.《端午的鴨蛋》(汪曾祺)
C.《海燕》(高爾基) D.《那樹》(王鼎鈞)
⑴與《釣蝦》語言特色最接近的課文
 
⑵《釣蝦》與你所選課文的共同語言特色
 
⑶抄錄《釣蝦》中能體現(xiàn)其語言特色的一個句子
 
 
【小題4】你喜歡文中的母親嗎?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說說你的看法。(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題目。
(一)(17分)
釣 蝦
魯彥
每年一到夏天,河水漸漸淺了,清了,從岸上可以透澈地看到近處的河底。早晨的太陽從東邊射過來,石洞口的蝦便開始活潑地爬行。伏在岸上往下望,連一根一根的蝦須也清晰地看得見。
這時和其他的孩子們一樣,我也開始忙碌了。從柴堆里選了一根最直的小竹竿,砍去了旁枝和丫杈,在煤油燈上把彎曲的竹節(jié)炙直了,拴上一截線。從屋角里找出雞毛來,扯去了管旁的細(xì)毛,把雞毛管剪成幾分長的五截,穿在線上,加上小小的錫塊,用銅絲捻成小鉤,釣竿就成功了。然后在水缸旁陰濕的泥地,掘出許多黑色的小蚯蚓,用竹管或破碗裝了,拿著一只小水桶,就到墻外的河岸上去。
“又要忙啦!釣來了給誰吃呀!”母親每次總是這樣的說。
但我早已笑嘻嘻地跑出了大門。
把鉤子沉在岸邊的水里,讓蝦兒們自己來上鉤,是很慢的,我不愛這樣。我愛伏在岸上,把釣竿放下,不看浮子,單提著線,對著一個一個的石洞口,上下左右地牽動那串著蚯蚓的鉤子。這樣,洞內(nèi)洞外的蝦兒立刻就被引來了。它頗聰明,并不立刻就把串著蚯蚓的鉤子往嘴里送,它只是先用大鉗撥動著,作一次試驗。倘若這時浮子在水面,就現(xiàn)出微微的抖動,把線提起來,它便立刻放松了。但我只把線微微地牽動,引起它舍不得的欲望,它反用大鉗鉤緊了,扯到嘴邊去。但這時它也還并不往嘴里送,似在作第二次試驗,把鉤子一推一拉地動著。我便把線搓動著,一緊一松地牽扯,使鉤尖正對著它的嘴巴?匆娝路鹜踢M去了,但也還不能立刻提起線來,有時還須把線輕輕地牽到它的反面,讓鉤子扎住它的嘴角,然后用力一提,它才嘶嘶嘶地彈著水,到了岸上。
把鉤子從蝦嘴里拿出來,把蝦兒養(yǎng)在小水桶里,取了一條新鮮的小蚯蚓,放在左手心上,輕輕地用右手拍了兩下,拍死了,便把舊的去掉,換上新的,放下水里,第二只蝦子又很快地上鉤了……
“你這孩子真會釣,這許多!”大人們望了一望我的小水桶,都這樣稱贊說。
到了中午,我的小水桶里已經(jīng)裝滿了。
“看你怎樣吃得了!……”母親又歡喜又埋怨地說。
她給我在飯鍋里蒸了五六只,但我照例地只勉強吃了一半,有時甚至咬了半只就?炅。
到了第二天早晨,水桶里的蝦兒呆的呆了,白的白了,很少能夠養(yǎng)得活。母親只好把它們煮熟了,送給隔壁的人家吃。
“你只是給人家釣,還要我賠柴賠鹽賠油蔥!”她老是這樣地埋怨我!八懔税,大熱天,坐在房子里不好嗎?你看你面孔,你頭頸,全曬黑啦!”
但我又早已拿著釣竿、蚯蚓,提著小水桶,悄悄地走到河邊去了。
夏天一到,沒有什么比這更快樂,空水桶出去,滿水桶回來。
直至秋天來到,天氣轉(zhuǎn)涼了,河水大了,蝦兒們躲進石洞里,不大出來,我也就把釣竿
藏了起來。但這時母親卻惡狠狠地把我的釣竿折成了兩三段,當(dāng)柴燒了。
“還留到明年嗎?一年比一年大啦,明年還要釣蝦嗎?明年再釣蝦不給你讀書啦,把你送給漁翁,一生捕魚過活!……”
待下一年的夏天到時,我的新釣竿又做成了:比上年的長,比上年的直,比上年的美麗,釣來的蝦也比上年的多。母親老是說著照樣的話,老是把蝦兒煮熟了送給人家吃。
(選自散文《釣魚》,題目有改動,文章有刪改)
【注釋】①魯彥(1901~1944),浙江鎮(zhèn)海人。著名鄉(xiāng)土小說家、翻譯家。
小題1:讀完全文,請你簡要寫出“我”一到夏天就去河邊釣蝦的原因有哪些。(4分)
小題2:文章第二段中連續(xù)使用了一系列動詞,請你說說這些動詞有什么作用。(4分)
小題3:比較魯彥《釣蝦》與下面四篇課文的語言特色,根據(jù)要求完成相關(guān)表格的填寫。(表格第一欄僅填寫一項字母序號)(4分)
A.《安塞腰鼓》(劉成章)B.《端午的鴨蛋》(汪曾祺)
C.《海燕》(高爾基)D.《那樹》(王鼎鈞)
⑴與《釣蝦》語言特色最接近的課文
 
⑵《釣蝦》與你所選課文的共同語言特色
 
⑶抄錄《釣蝦》中能體現(xiàn)其語言特色的一個句子
 
 
小題4:你喜歡文中的母親嗎?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說說你的看法。(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2013學(xué)年江蘇省南京市聯(lián)合體九年級中考一模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童年隨之而去  木心

(1)滿船的人興奮地等待解纜起篙,我忽然想著了睡獅庵中的一只碗!

(2)臨走的那晚,我用棉紙包了,放在枕邊。不料清晨被催起后頭昏昏地盡呆看眾人忙碌,忘記將那碗放進箱籠里,索性忘了倒也是了,偏在這船要起篙的當(dāng)兒,驀地想起:

(3)“碗!”

(4)“什么?”母親不知所云。

(5)“那飯碗,越窯盌(注:同“碗”)!

(6)“你放在哪里?”

(7)“枕頭邊!”

(8)母親素知凡是我想著什么東西,就忘不掉了,要使忘掉,唯一的辦法是那東西到了我手上。

(9)“回去可以買,同樣的!”

(10)“買不到!不會一樣的!蔽宜坪醴浅G宄潜D是有一無二。

(11)“怎么辦呢,再上去拿?”母親的意思是:難道不開船,派人登山去庵中取——不可能,不必想那碗了。

(12)我走過正待抽落的跳板,登岸,坐在系纜的樹樁上,低頭凝視河水。

(13)滿船的人先是愕然相顧,繼而一片吱吱喳喳,可也無人上岸來勸我拉我,都知道只有母親才能使我離開樹樁。母親沒有說什么,輕聲吩咐一個船夫,那赤膊小伙子披上一件棉襖三腳兩步飛過跳板,上山了。

(14)杜鵑花,山里叫“映山紅”,是紅的多,也有白的,開得正盛。摘一朵,吮吸,有蜜汁沁舌——我就這樣動作著。

(15)船里的吱吱喳喳漸息,人們各自找樂子,下棋、戲牌、嗑瓜子,有的開了和尚所賜的齋佛果盒,叫我回船去吃,我搖搖手。這河灘有的是好玩的東西,五色小石卵,黛綠的螺螄,青灰而透明的小蝦……心里懊悔,我不知道上山下山要花這么長的時間。

(16)鷓鴣在遠(yuǎn)處一聲聲叫。夜里下過雨。

(17)是那年輕的船夫的嗓音——來啰……來啰……可是不見人影。

(18)他走的是另一條小徑,兩手空空地奔近來,我感到不祥——碗沒了!找不到,或是打破了。

(19)他憨笑著伸手入懷,從斜搭而系腰帶的棉襖里,掏出那只盌,棉紙濕了破了,他臉上倒沒有汗——我雙手接過,謝了他。捧著,走過跳板……

(20)一陣搖晃,漸聞櫓聲欸乃,碧波像大匹軟緞,蕩漾舒展,船頭的水聲,船梢搖櫓者的斷續(xù)語聲,顯得異樣地寧適。我不愿進艙去,獨自靠前舷而坐。夜間是下過大雨,還聽到雷聲。兩岸山色蒼翠,水里的倒影鮮活裊娜,迎面的風(fēng)又暖又涼,母親為什么不來。

(21)河面漸寬,山也平下來了,我想把碗洗一洗。

(22)人多,船身吃水深,俯舷即就水面,用碗舀了河水順手潑去,陽光照得水沫晶亮如珠……我站起來,可以潑得遠(yuǎn)些——一脫手,碗飛掉了!

(23)那碗在急旋中平平著水,像一片斷梗的小荷葉,浮著,氽(注:方言,漂浮的意思)著,向船后漸遠(yuǎn)漸遠(yuǎn)……

(24)我望著望不見的東西——醒不過來了。

(25)母親出艙來,端著一碟印糕艾餃。

(26)我告訴了她。

(27)“有人會撈得的,就是沉了,將來有人會撈起來的。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進艙來喝熱茶……這種事以后多著呢!

(28)最后一句很輕很輕,什么意思?

(29)現(xiàn)在回想起來,真是可怕的預(yù)言,我的一生中,確實多的是這種事,比越窯的盌,珍貴百倍千倍萬倍的物和人,都已一一脫手而去,有的甚至是碎了的。

(30)那時,那浮氽的盌,隨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

(選自《哥倫比亞的倒影》,有刪改)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所敘述的事情。(3分)

                                                                            

2.梳理出文中第(14)到(20)段中“我”心理變化的過程。(2分)

焦急等待 →             →感到不祥→             →感到寧適

3.賞析下面句子。(5分)

(1)兩岸山色蒼翠,水里的倒影鮮活裊娜,迎面的風(fēng)又暖又涼。(2分)

                                                                           

(2)那碗在急旋中平平著水,像一片斷梗的小荷葉,浮著,氽著,向船后漸遠(yuǎn)漸遠(yuǎn)……(3分)

                                                                       

4.請分析本文最后兩段的含義(3分)

                                                                           

5.下列對本文的賞析,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第(12)段通過對“我”的動作和神態(tài)描寫,表現(xiàn)了“我”要取回那只碗的堅決態(tài)度。

B.第(15)段中寫同船的人各自找樂子,既暗示等待時間之久,也表現(xiàn)了同船人的冷漠。

C.第(18)段中的破折號解釋說明“我”不祥感覺的具體內(nèi)容,感嘆號表達(dá)了預(yù)感碗丟失的憂懼心情。

D.第(24)段中的“醒”字富有表現(xiàn)力,表現(xiàn)“我”沉浸在深深的不舍與失望中,難以自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童年隨之而去

木心

(1)滿船的人興奮地等待解纜起篙,我忽然想著了睡獅庵中的一只碗!

(2)臨走的那晚,我用棉紙包了,放在枕邊。不料清晨被催起后頭昏昏地盡呆看眾人忙碌,忘記將那碗放進箱籠里,索性忘了倒也是了,偏在這船要起篙的當(dāng)兒,驀地想起:

(3)“碗!”

(4)“什么?”母親不知所云。

(5)“那飯碗,越窯盌(注:同“碗”)!

(6)“你放在哪里?”

(7)“枕頭邊!”

(8)母親素知凡是我想著什么東西,就忘不掉了,要使忘掉,唯一的辦法是那東西到了我手上。

(9)“回去可以買,同樣的!”

(10)“買不到!不會一樣的!蔽宜坪醴浅G宄盌是有一無二。

(11)“怎么辦呢,再上去拿?”母親的意思是:難道不開船,派人登山去庵中取——不可能,不必想那碗了。

(12)我走過正待抽落的跳板,登岸,坐在系纜的樹樁上,低頭凝視河水。

(13)滿船的人先是愕然相顧,繼而一片吱吱喳喳,可也無人上岸來勸我拉我,都知道只有母親才能使我離開樹樁。母親沒有說什么,輕聲吩咐一個船夫,那赤膊小伙子披上一件棉襖三腳兩步飛過跳板,上山了。

(14)杜鵑花,山里叫“映山紅”,是紅的多,也有白的,開得正盛。摘一朵,吮吸,有蜜汁沁舌——我就這樣動作著。

(15)船里的吱吱喳喳漸息,人們各自找樂子,下棋、戲牌、嗑瓜子,有的開了和尚所賜的齋佛果盒,叫我回船去吃,我搖搖手。這河灘有的是好玩的東西,五色小石卵,黛綠的螺螄,青灰而透明的小蝦……心里懊悔,我不知道上山下山要花這么長的時間。

(16)鷓鴣在遠(yuǎn)處一聲聲叫。夜里下過雨。

(17)是那年輕的船夫的嗓音——來啰……來啰……可是不見人影。

(18)他走的是另一條小徑,兩手空空地奔近來,我感到不祥——碗沒了!找不到,或是打破了。

(19)他憨笑著伸手入懷,從斜搭而系腰帶的棉襖里,掏出那只盌,棉紙濕了破了,他臉上倒沒有汗——我雙手接過,謝了他。捧著,走過跳板……

(20)一陣搖晃,漸聞櫓聲欸乃,碧波像大匹軟緞,蕩漾舒展,船頭的水聲,船梢搖櫓者的斷續(xù)語聲,顯得異樣地寧適。我不愿進艙去,獨自靠前舷而坐。夜間是下過大雨,還聽到雷聲。兩岸山色蒼翠,水里的倒影鮮活裊娜,迎面的風(fēng)又暖又涼,母親為什么不來。

(21)河面漸寬,山也平下來了,我想把碗洗一洗。

(22)人多,船身吃水深,俯舷即就水面,用碗舀了河水順手潑去,陽光照得水沫晶亮如珠……我站起來,可以潑得遠(yuǎn)些——一脫手,碗飛掉了!

(23)那碗在急旋中平平著水,像一片斷梗的小荷葉,浮著,氽(注:方言,漂浮的意思)著,向船后漸遠(yuǎn)漸遠(yuǎn)……

(24)我望著望不見的東西——醒不過來了。

(25)母親出艙來,端著一碟印糕艾餃。

(26)我告訴了她。

(27)“有人會撈得的,就是沉了,將來有人會撈起來的。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進艙來喝熱茶……這種事以后多著呢!

(28)最后一句很輕很輕,什么意思?

(29)現(xiàn)在回想起來,真是可怕的預(yù)言,我的一生中,確實多的是這種事,比越窯的盌,珍貴百倍千倍萬倍的物和人,都已一一脫手而去,有的甚至是碎了的。

(30)那時,那浮氽的盌,隨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

(選自《哥倫比亞的倒影》,有刪改)

13.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所敘述的事情。(3分)

                                                                               

14.梳理出文中第(14)到(20)段中“我”心理變化的過程。(2分)

焦急等待 →             →感到不祥→             →感到寧適

15.賞析下面句子。(5分)

  (1)兩岸山色蒼翠,水里的倒影鮮活裊娜,迎面的風(fēng)又暖又涼。(2分)

                                                                           

  (2)那碗在急旋中平平著水,像一片斷梗的小荷葉,浮著,氽著,向船后漸遠(yuǎn)漸遠(yuǎn)……(3分)

                                                                       

16.請分析本文最后兩段的含義(3分)

                                                                            

17.下列對本文的賞析,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第(12)段通過對“我”的動作和神態(tài)描寫,表現(xiàn)了“我”要取回那只碗的堅決態(tài)度。

B.第(15)段中寫同船的人各自找樂子,既暗示等待時間之久,也表現(xiàn)了同船人的冷漠。

C.第(18)段中的破折號解釋說明“我”不祥感覺的具體內(nèi)容,感嘆號表達(dá)了預(yù)感碗丟失的憂懼心情。

D.第(24)段中的“醒”字富有表現(xiàn)力,表現(xiàn)“我”沉浸在深深的不舍與失望中,難以自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童年隨之而去  木心
(1)滿船的人興奮地等待解纜起篙,我忽然想著了睡獅庵中的一只碗!
(2)臨走的那晚,我用棉紙包了,放在枕邊。不料清晨被催起后頭昏昏地盡呆看眾人忙碌,忘記將那碗放進箱籠里,索性忘了倒也是了,偏在這船要起篙的當(dāng)兒,驀地想起:
(3)“碗!”
(4)“什么?”母親不知所云。
(5)“那飯碗,越窯盌(注:同“碗”)。”
(6)“你放在哪里?”
(7)“枕頭邊!”
(8)母親素知凡是我想著什么東西,就忘不掉了,要使忘掉,唯一的辦法是那東西到了我手上。
(9)“回去可以買,同樣的!”
(10)“買不到!不會一樣的!蔽宜坪醴浅G宄潜D是有一無二。
(11)“怎么辦呢,再上去拿?”母親的意思是:難道不開船,派人登山去庵中取——不可能,不必想那碗了。
(12)我走過正待抽落的跳板,登岸,坐在系纜的樹樁上,低頭凝視河水。
(13)滿船的人先是愕然相顧,繼而一片吱吱喳喳,可也無人上岸來勸我拉我,都知道只有母親才能使我離開樹樁。母親沒有說什么,輕聲吩咐一個船夫,那赤膊小伙子披上一件棉襖三腳兩步飛過跳板,上山了。
(14)杜鵑花,山里叫“映山紅”,是紅的多,也有白的,開得正盛。摘一朵,吮吸,有蜜汁沁舌——我就這樣動作著。
(15)船里的吱吱喳喳漸息,人們各自找樂子,下棋、戲牌、嗑瓜子,有的開了和尚所賜的齋佛果盒,叫我回船去吃,我搖搖手。這河灘有的是好玩的東西,五色小石卵,黛綠的螺螄,青灰而透明的小蝦……心里懊悔,我不知道上山下山要花這么長的時間。
(16)鷓鴣在遠(yuǎn)處一聲聲叫。夜里下過雨。
(17)是那年輕的船夫的嗓音——來啰……來啰……可是不見人影。
(18)他走的是另一條小徑,兩手空空地奔近來,我感到不祥——碗沒了!找不到,或是打破了。
(19)他憨笑著伸手入懷,從斜搭而系腰帶的棉襖里,掏出那只盌,棉紙濕了破了,他臉上倒沒有汗——我雙手接過,謝了他。捧著,走過跳板……
(20)一陣搖晃,漸聞櫓聲欸乃,碧波像大匹軟緞,蕩漾舒展,船頭的水聲,船梢搖櫓者的斷續(xù)語聲,顯得異樣地寧適。我不愿進艙去,獨自靠前舷而坐。夜間是下過大雨,還聽到雷聲。兩岸山色蒼翠,水里的倒影鮮活裊娜,迎面的風(fēng)又暖又涼,母親為什么不來。
(21)河面漸寬,山也平下來了,我想把碗洗一洗。
(22)人多,船身吃水深,俯舷即就水面,用碗舀了河水順手潑去,陽光照得水沫晶亮如珠……我站起來,可以潑得遠(yuǎn)些——一脫手,碗飛掉了!
(23)那碗在急旋中平平著水,像一片斷梗的小荷葉,浮著,氽(注:方言,漂浮的意思)著,向船后漸遠(yuǎn)漸遠(yuǎn)……
(24)我望著望不見的東西——醒不過來了。
(25)母親出艙來,端著一碟印糕艾餃。
(26)我告訴了她。
(27)“有人會撈得的,就是沉了,將來有人會撈起來的。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進艙來喝熱茶……這種事以后多著呢。”
(28)最后一句很輕很輕,什么意思?
(29)現(xiàn)在回想起來,真是可怕的預(yù)言,我的一生中,確實多的是這種事,比越窯的盌,珍貴百倍千倍萬倍的物和人,都已一一脫手而去,有的甚至是碎了的。
(30)那時,那浮氽的盌,隨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
(選自《哥倫比亞的倒影》,有刪改)
小題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所敘述的事情。(3分)
                                                                            
小題2:梳理出文中第(14)到(20)段中“我”心理變化的過程。(2分)
焦急等待 →             →感到不祥→             →感到寧適
小題3:賞析下面句子。(5分)
(1)兩岸山色蒼翠,水里的倒影鮮活裊娜,迎面的風(fēng)又暖又涼。(2分)
                                                                           
(2)那碗在急旋中平平著水,像一片斷梗的小荷葉,浮著,氽著,向船后漸遠(yuǎn)漸遠(yuǎn)……(3分)
                                                                       
小題4:請分析本文最后兩段的含義(3分)
                                                                           
小題5:下列對本文的賞析,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第(12)段通過對“我”的動作和神態(tài)描寫,表現(xiàn)了“我”要取回那只碗的堅決態(tài)度。
B.第(15)段中寫同船的人各自找樂子,既暗示等待時間之久,也表現(xiàn)了同船人的冷漠。
C.第(18)段中的破折號解釋說明“我”不祥感覺的具體內(nèi)容,感嘆號表達(dá)了預(yù)感碗丟失的憂懼心情。
D.第(24)段中的“醒”字富有表現(xiàn)力,表現(xiàn)“我”沉浸在深深的不舍與失望中,難以自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3屆江蘇省南京市聯(lián)合體九年級中考一模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童年隨之而去  木心
(1)滿船的人興奮地等待解纜起篙,我忽然想著了睡獅庵中的一只碗!
(2)臨走的那晚,我用棉紙包了,放在枕邊。不料清晨被催起后頭昏昏地盡呆看眾人忙碌,忘記將那碗放進箱籠里,索性忘了倒也是了,偏在這船要起篙的當(dāng)兒,驀地想起:
(3)“碗!”
(4)“什么?”母親不知所云。
(5)“那飯碗,越窯盌(注:同“碗”)。”
(6)“你放在哪里?”
(7)“枕頭邊!”
(8)母親素知凡是我想著什么東西,就忘不掉了,要使忘掉,唯一的辦法是那東西到了我手上。
(9)“回去可以買,同樣的!”
(10)“買不到!不會一樣的。”我似乎非常清楚那盌是有一無二。
(11)“怎么辦呢,再上去拿?”母親的意思是:難道不開船,派人登山去庵中取——不可能,不必想那碗了。
(12)我走過正待抽落的跳板,登岸,坐在系纜的樹樁上,低頭凝視河水。
(13)滿船的人先是愕然相顧,繼而一片吱吱喳喳,可也無人上岸來勸我拉我,都知道只有母親才能使我離開樹樁。母親沒有說什么,輕聲吩咐一個船夫,那赤膊小伙子披上一件棉襖三腳兩步飛過跳板,上山了。
(14)杜鵑花,山里叫“映山紅”,是紅的多,也有白的,開得正盛。摘一朵,吮吸,有蜜汁沁舌——我就這樣動作著。
(15)船里的吱吱喳喳漸息,人們各自找樂子,下棋、戲牌、嗑瓜子,有的開了和尚所賜的齋佛果盒,叫我回船去吃,我搖搖手。這河灘有的是好玩的東西,五色小石卵,黛綠的螺螄,青灰而透明的小蝦……心里懊悔,我不知道上山下山要花這么長的時間。
(16)鷓鴣在遠(yuǎn)處一聲聲叫。夜里下過雨。
(17)是那年輕的船夫的嗓音——來啰……來啰……可是不見人影。
(18)他走的是另一條小徑,兩手空空地奔近來,我感到不祥——碗沒了!找不到,或是打破了。
(19)他憨笑著伸手入懷,從斜搭而系腰帶的棉襖里,掏出那只盌,棉紙濕了破了,他臉上倒沒有汗——我雙手接過,謝了他。捧著,走過跳板……
(20)一陣搖晃,漸聞櫓聲欸乃,碧波像大匹軟緞,蕩漾舒展,船頭的水聲,船梢搖櫓者的斷續(xù)語聲,顯得異樣地寧適。我不愿進艙去,獨自靠前舷而坐。夜間是下過大雨,還聽到雷聲。兩岸山色蒼翠,水里的倒影鮮活裊娜,迎面的風(fēng)又暖又涼,母親為什么不來。
(21)河面漸寬,山也平下來了,我想把碗洗一洗。
(22)人多,船身吃水深,俯舷即就水面,用碗舀了河水順手潑去,陽光照得水沫晶亮如珠……我站起來,可以潑得遠(yuǎn)些——一脫手,碗飛掉了!
(23)那碗在急旋中平平著水,像一片斷梗的小荷葉,浮著,氽(注:方言,漂浮的意思)著,向船后漸遠(yuǎn)漸遠(yuǎn)……
(24)我望著望不見的東西——醒不過來了。
(25)母親出艙來,端著一碟印糕艾餃。
(26)我告訴了她。
(27)“有人會撈得的,就是沉了,將來有人會撈起來的。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進艙來喝熱茶……這種事以后多著呢。”
(28)最后一句很輕很輕,什么意思?
(29)現(xiàn)在回想起來,真是可怕的預(yù)言,我的一生中,確實多的是這種事,比越窯的盌,珍貴百倍千倍萬倍的物和人,都已一一脫手而去,有的甚至是碎了的。
(30)那時,那浮氽的盌,隨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
(選自《哥倫比亞的倒影》,有刪改)
【小題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所敘述的事情。(3分)
                                                                            
【小題2】梳理出文中第(14)到(20)段中“我”心理變化的過程。(2分)
焦急等待 →             →感到不祥→             →感到寧適
【小題3】賞析下面句子。(5分)
(1)兩岸山色蒼翠,水里的倒影鮮活裊娜,迎面的風(fēng)又暖又涼。(2分)
                                                                           
(2)那碗在急旋中平平著水,像一片斷梗的小荷葉,浮著,氽著,向船后漸遠(yuǎn)漸遠(yuǎn)……(3分)
                                                                       
【小題4】請分析本文最后兩段的含義(3分)
                                                                           
【小題5】下列對本文的賞析,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第(12)段通過對“我”的動作和神態(tài)描寫,表現(xiàn)了“我”要取回那只碗的堅決態(tài)度。
B.第(15)段中寫同船的人各自找樂子,既暗示等待時間之久,也表現(xiàn)了同船人的冷漠。
C.第(18)段中的破折號解釋說明“我”不祥感覺的具體內(nèi)容,感嘆號表達(dá)了預(yù)感碗丟失的憂懼心情。
D.第(24)段中的“醒”字富有表現(xiàn)力,表現(xiàn)“我”沉浸在深深的不舍與失望中,難以自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