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詞類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A、樹繞沙堤
B、異日將好景
C、都門飲無緒
D、廉頗老矣,尚能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0113 期末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詞類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     ]
A、樹繞沙堤
B、異日將好景
C、都門飲無緒
D、廉頗老矣,尚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題。

感悟文化名城:小巷蘇州

 

  蘇州的小巷用石子和青石板鋪砌而成,即使在雨天,走在上面腳也不會潮濕。戴望舒《雨巷》:“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丁香巷是蘇州的一條小巷,這樣的情調(diào)、這樣的意境、這樣美麗的詩句,只能誕生在蘇州的小巷。“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蘇州的古老浸泡在水鄉(xiāng)里,簡潔、低調(diào)、比鄰接踵的小巷,構(gòu)成了這座江南古城最具風(fēng)范的典雅背景。

  蘇州小巷形成在蘇州城誕生后不久。2500多年前,伍子胥受吳王闔閭之命,在太湖之濱廣袤的江南平原上“相土嘗水,象天法地”,建成了水陸城門各8座的姑蘇城。經(jīng)過兩千多年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今天的蘇州城仍然坐落在古城原址上,基本保留了宋代水陸平行、河街相鄰的雙棋盤格局,保留了小橋、流水、人家的古樸風(fēng)貌。在最古老的蘇州城市地圖——宋代的《平江圖》上,很多街巷的位置至今沒有改動,這在世界上實屬罕見。在這樣一座2500多年未曾移動過的古城里,許許多多的歲月痕跡沉淀在小巷中,大大小小的古寺、古井、古園、古樹、古宅星羅棋布。隨便走進(jìn)小巷人家,那舊宅的年紀(jì)大都有數(shù)百年,那因為年久而剝落的粉墻,那墻頭上懸垂下來的古藤,那精致的磚雕門樓,那帶著深深繩槽的石井,那色彩斑駁的花窗,一切都是那么的飽經(jīng)滄桑,那么的具有歷史厚重感。抬頭仰望,花萼里、蒹葭巷、蓮子巷、迎曉里、懸僑弄、桃花塢、大柳枝巷、百花巷……這些仿佛古典詞牌的巷名,掛在斑駁的墻頭,記載著古城的悠遠(yuǎn),似唐詩一樣凝練含蓄、宋詞一樣委婉細(xì)膩、元曲一樣清澈悠揚(yáng)、話本一樣豐富生動。

  經(jīng)過精心保護(hù),目前蘇州城內(nèi)有名字的小巷就有1000多條,它們猶如古城掌心中那縱橫交錯、細(xì)細(xì)密密的紋路,靜靜地蟄伏著。它們阡陌縱橫,有的幽深而綿延,有的依水而環(huán)繞。漫步在這清幽的巷弄里,細(xì)心地端詳,江南古民居的建筑特色都可以在這里找到,如粉墻黛瓦、石庫門、馬頭墻、漏窗和云墻等,滿眼皆是,凝結(jié)、閃爍著前人的才智和創(chuàng)造,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和文化價值,你會發(fā)現(xiàn)蘇州的文化根基就深藏在這些蜿蜒曲折的青苔小巷中。如果把蘇州比喻為一棵大樹,那么小巷就是它的枝椏。小巷的文化就是吳文化,吳文化是關(guān)注細(xì)節(jié)、強(qiáng)調(diào)精致的文化,是橋之小巧、水之靈動,是山墻之粉白、屋瓦之黛青,是不絕的暗香、無窮的回味。正是這種精致和幽遠(yuǎn),蘇州的先人們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chǎn),全市現(xiàn)有各級文物保護(hù)單位539處,其中國家級34處,有9個園林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昆曲、古琴被列為“世界人類口述和非物質(zhì)遺產(chǎn)代表作”。一大批傳統(tǒng)工藝美術(shù)產(chǎn)品聞名海內(nèi)外,蘇繡被列為四大名繡之首,宋錦、桃花塢木刻年畫、園林、盆景、雕刻、書法、美食、繪畫、戲劇、古建筑等獨樹一幟、自成一體,以“蘇派”之名而享譽(yù)天下,這些產(chǎn)品都以精工細(xì)作、精致文雅、精心刻意、精益求精為創(chuàng)作的最高境界。

  蘇州小巷處處彌散著靜謐、深藏不露的書卷之氣,自古以來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杰出人物。窄窄的巷子蜿蜒曲折,不時可以看到一些極具江南特色的名人故居。歷史上有很多名人在功成名就后,總喜歡躲在蘇州的小巷深處,覓一安靜的小筑作為終老的歸依,成為他們?nèi)松蠲赖木油。漫步在蘇州小巷,你會不經(jīng)意地“遇見”許多仰慕已久的歷史文化名人,他們至今依然居住在伍子胥弄、專諸巷、文丞相弄、葉家弄、三元坊、閭邱坊弄、潘儒巷……從這些小巷中,也走出了許多杰出人才,清代114名狀元中,蘇州府竟占到26人,成就了“狀元之鄉(xiāng)”的美名;而現(xiàn)在的兩院院士中,蘇州籍或在蘇學(xué)習(xí)、工作過的超過了百人。

  像小巷幽深致遠(yuǎn)一樣,蘇州文化在傳承中不斷創(chuàng)新,蘇州城雖然走過了2500多年的滄桑,依然光彩照人、美麗如初,并從“中國文化的寧靜后院”,走到了中國經(jīng)濟(jì)發(fā)展的前臺。小橋流水的蘇州,成為世界矚目的國際制造業(yè)基地和新興科技城市。2004年,蘇州獲得“中國十大最具經(jīng)濟(jì)活力城市”,頒獎詞極富詩意:“一座東方水城讓世界讀了2500年,一個現(xiàn)代工業(yè)園用10年時間磨礪出超越傳統(tǒng)的利劍。它用古典園林的精巧,布局出現(xiàn)代經(jīng)濟(jì)的版圖;它用雙面繡的絕活,實現(xiàn)了東方與西方的對接!

  真正的蘇州就在這些窄窄彎彎的小巷中。讀懂了這些小巷,也就讀懂了蘇州的過去和未來。

16.下列對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蘇州的古老浸泡在水鄉(xiāng)里,簡潔、低調(diào)、比鄰接踵的小巷,構(gòu)成了這座江南古城最具風(fēng)范的典雅背景。

B.經(jīng)過兩千多年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今天的蘇州城仍然坐落在古城原址上,基本保留了宋代河街平行、水陸相鄰的雙棋盤格局,保留了小橋、流水、人家的古樸風(fēng)貌。

C.小巷的文化就是吳文化,吳文化是關(guān)注細(xì)節(jié)、強(qiáng)調(diào)精致的文化。

D.蘇州傳統(tǒng)工藝美術(shù)產(chǎn)品都以精工細(xì)作、精致文雅、精心刻意、精益求精為創(chuàng)作的最高境界。

17.請問“讀懂了這些小巷,也就讀懂了蘇州的過去和未來”一句有何深刻含義?(4分)

                                       

                                       

18.請結(jié)合文本概括蘇州小巷的文化特征。(5分)

                                        

                                       

19.蘇州的小巷文化是具有有鮮明藝術(shù)特點的地域文化。不同地區(qū)由于歷史、地理等原因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那么你所在的地區(qū)有怎樣的地域文化?請你介紹所處地區(qū)的地域文化。(不超過100字)(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4題。
碧云寺的秋色
  北京西山碧云寺是一個大寺院,又是一個大林子。在那些大小不等的院子里,都有樹木或花草。那些樹木,種類繁多,其中不少還是活上了幾百歲的參天老干。寺的附近,那些高地和山嶺上,樹木也相當(dāng)繁密。
  我是中秋節(jié)那天搬到寺里來的,在那些繁茂的樹叢中,還很少看到黃色的或紅色的葉子。
  半個月過去了。寺里有些樹木漸漸開始在變換著顏色。石塔前的柿子樹,院子里那些攀著石橋和假山的爬山虎,好像先得秋意似的,葉子慢慢地黃的黃、赤的赤了?墒牵G色的統(tǒng)治基本上還沒有動搖。近日,情景突變。黃的、紅的、赤的顏色觸目都是。它來得是那么神速,將我那模糊的季節(jié)感驚醒了。
  不論這里那里的爬山虎,都急速地?fù)Q上新裝。它們大都由綠變黃,變紅,變丹,變赤………我們要找出整片的綠葉已經(jīng)不很容易了。羅漢堂前院子里靠北墻有株纏繞著大槐樹的爬山虎,平日,我們沒有注意到它跟槐樹葉子的差別。幾天來,可大不同了;睒溆幸恍┤~子漸漸變黃,可全樹還是綠沉沉的。而爬山虎的無數(shù)葉子,卻由綠變黃,變赤,在樹干上、樹枝上鮮明地顯出自己的艷麗。特別是在陽光的照射下,那些深紅的、淺紅的、金黃的、柑黃的葉子都閃著亮光,把大槐樹反襯得美麗可愛了。
  釋迦牟尼佛殿前的兩株梧桐,彌勒佛殿前的那些高聳的白果樹,泉水院石橋邊的那株黑棗樹……它們?nèi)寂宵S袍了。中山紀(jì)念堂一株娑羅樹的大部分葉子鑲了黃邊,堂階下那株沿著老柏上升到高處的凌霄花樹的葉子也大都變成咖啡色的了。
  自然,那些高聳的老柏和松樹還是比較保守的,盡管有很少的葉子已經(jīng)變成了刀銹色,可是,它們身上那件墨綠袍子是不肯輕易褪下的;睒涞娜~子,也改變得不踴躍。但是,不管怎樣,現(xiàn)在,碧云寺的景色卻成為多彩的了。多彩的秋林有它自己特別的情調(diào)和風(fēng)格。夏日花園的美不能代替它,也不能概括它。
  古代的詩人,多喜歡把秋天看做悲傷的季節(jié)。過去許多“悲秋”的詩篇或詩句,多半是提到“草木黃落”的景象的。其實,引起人們的傷感,并不一定是秋天固有的特性。從許多方面看,它倒是一個叫人感到愉快的時辰。所謂“春秋佳日”,決不是沒有根據(jù)的一句贊語。
  在夏天,草木的葉子綠油油的,這固然象征著生長、繁榮。但是,它到底不免單調(diào)些。到了秋天,尤其是到深秋,許多樹木的葉子變色了,柿紅的、朱紅的、金黃的、古銅色的、赭色的,還有那半黃半綠或半黃半赤的……五顏十色,把山野打扮得像個盛裝的姑娘。加以這時節(jié)天色是澄明的,氣候是清爽的。你想想,這豐富的秋色將喚起人們怎樣一種歡快的感情啊!
  我們曉得古代詩人所以對秋風(fēng)感喟,見黃葉傷情,是有一定的社會生活的原因的。詩人們或因為同情人民的苦難,或因為傷悼個人遭逢的不幸……那種悲哀的心情,往往容易由某些自然現(xiàn)象的感觸而發(fā)泄出來。即便如此,也并不是所有的詩人面對那些變了色的葉子都唉聲嘆氣。“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明白地頌揚(yáng)紅葉的生機(jī)與美麗;“扁舟一棹歸何處?家在江南黃葉村”,詩人對于江南秋色分明艷羨不已。此外,如像“紅樹青山好放船”、“半江紅樹賣鱸魚”……這些美麗的詩句也都遠(yuǎn)離“滿山紅葉,盡是離人眼中血”那種飽含著哀傷的情調(diào)。大家知道,“現(xiàn)在”跟“過去”是對立的;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它們又有著一脈相連的源流。因此,即使是生活在舊時代里的詩人,對于某些事物也可以具有一定的正常感情。我們沒有權(quán)力判定,過去一切詩人對于紅葉和黃葉的美,都必然是色盲的。(取材于鐘敬文的同名散文)
1.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兩項是(     )
A.本文對秋葉的描寫采取了有詳有略的技巧,著重描繪了得秋意之先的爬山虎,而對其他樹種的葉子則點到即止。
B.作者對急速換上新裝的爬山虎傾注了熱烈的贊美之情,意在對老柏和松樹的“保守”表達(dá)自己的不滿與批評。
C.作者在行文過程中用對比的手法具體描述了夏日花園之美,借此突出多彩的秋林有它自己特別的情調(diào)與風(fēng)格。
D.古代詩人寫下了許多“悲秋”之作,從“滿山紅葉”中見出“離人眼中血”,這與詩人的生活背景有一定關(guān)聯(lián)。
E.在結(jié)尾一段,作者援引了一系列描寫秋色的詩句,是為了證明中國古代詩人見秋葉而傷情是完全不足取的。
2.請仔細(xì)體會第三段結(jié)尾畫線的一句話:“它來得是那么神速,將我那模糊的季節(jié)感驚醒了!被卮鹣旅鎲栴}。
(1)這句話在文章結(jié)構(gòu)上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使用了“驚醒”一詞,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大量運(yùn)用描寫色彩的詞語,這與文章主旨有什么關(guān)系?產(chǎn)生了怎樣的藝術(shù)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結(jié)尾說:“‘現(xiàn)在’跟‘過去’是對立的;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它們又有著一脈相連的源流。”結(jié)合上下文,談?wù)勀愕睦斫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題。
游黃山記
(清)袁 枚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畢,遂浴黃山之湯泉。泉甘且冽,在懸崖之下。夕宿慈光寺。
  次早,僧告曰:“從此山徑仄險,雖兜籠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慣負(fù)客者,號海馬,可用也!币辶鶋奄邅恚闶?jǐn)?shù)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復(fù)作襁褓兒耶?初猶自強(qiáng),至憊甚,乃縛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負(fù)各半。行至云巢,路絕矣,躡木梯而上,萬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天雨寒甚,端午猶披重裘擁火。云走入奪舍,頃刻混沌,兩人坐,辨聲而已。散后,步至立雪臺,有古松根生于東,身仆于西,頭向于南,穿入石中,裂出石外。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與之相化。又似畏天,不敢上長,大十圍,高無二尺也。他松類是者多,不可勝記。晚,云氣更清,諸峰如兒孫俯伏。
  次日,從臺左折而下,過百步云梯,路又絕矣。忽見一石如大鰲魚,張其口。不得已走入魚口中,穿腹出背,別是一天。登丹臺,上光明頂,與蓮花、天都二峰為三鼎足,高相峙。天風(fēng)撼人,不可立。晚至獅林寺宿矣。趁日未落,登始信峰。峰有三,遠(yuǎn)望兩峰尖峙,逼視之,尚有一峰隱身落后。峰高且險,下臨無底之溪,余立其巔,垂趾二分在外。僧懼,挽之。余笑謂:“墜亦無妨!眴枺骸昂我玻俊痹唬骸跋獰o底,則人墜當(dāng)亦無底,飄飄然知泊何所?縱有底,亦須許久方到,盡可須臾求活!鄙诵Α
  次日,登大小清涼臺。臺下峰如筆,如矢,如筍,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又如天帝戲?qū)⑽鋷毂滩忌⒌厣。食頃,有白練繞樹。僧喜告曰:“此云鋪海也。”初蒙蒙然,熔銀散綿,良久渾成一片。青山群露角尖,類大盤凝脂中有筍脯,F(xiàn)狀。俄而離散,則萬峰簇簇,仍還原形。余坐松頂苦日炙,忽有片云起為蔭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
  初九日,從天柱峰后轉(zhuǎn)下,過白沙矼,至云谷,家人以肩輿相迎。計步行五十馀里,入山凡七日。(選自《明清散文名篇集萃》,有刪節(jié))
  注:①兜籠:供游客乘坐、由人抬著上山的竹制器具,類似小山轎。
1.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從此山徑險,雖兜籠不能容/仄:狹窄
B.他松類是者多,不可記/勝:盡
C.視之,尚有一峰隱身落后/逼:急切
D.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類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組是(  )
A.幸有土人慣負(fù)客/奪項王天下必沛公也
B.路絕矣,躡木梯上/吾嘗終日思矣
C.溪無底,人墜當(dāng)亦無底/于其身也,恥師焉
D.家人肩輿相迎/愿得將軍之首獻(xiàn)秦
3.下列對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在文章的開頭簡要交代游畢白岳峰進(jìn)入黃山界,對黃山溫泉的記游一筆帶過。第二段以側(cè)面描寫為主表現(xiàn)黃山“山徑”之“仄險”。
B.文章第三段寫黃山云霧用了“走”“奪”兩個動詞,賦予了云霧鮮活的靈性,顯示出云霧涌來時速度之快與霧氣之濃。描寫可謂生動傳神。
C.僧人在文中出現(xiàn)了三次,這是作者匠心獨運(yùn)的安排。第四段中僧人的膽怯反襯出作者的豪放大膽,與僧人的對答體現(xiàn)了作者超凡脫俗的情懷。
D.這篇游記以時間為順序,描述了作者入黃山七日,步行五十余里的所見所感,運(yùn)用了大量的比喻,活脫傳神地展現(xiàn)了黃山令人嘆為觀止的景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游黃山記
清朝 袁枚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畢(1),遂浴黃山之湯泉(2)、泉甘且冽,在懸崖之下。夕宿慈光寺(3)。
  次早,僧告曰:“從此山徑仄險,雖兜籠不能容(4)。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慣負(fù)客者,號海馬,可用也!引五六壯佼者來,俱手?jǐn)?shù)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復(fù)作襁褓兒耶?初猶自強(qiáng),至憊甚,乃縛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負(fù)各半。行至云巢(5),路絕矣,躡木梯而上,萬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6)。
  天雨寒甚,端午猶披重裘擁火。云走入奪舍,頃刻混沌(7),兩人坐,辨聲而已。散后,步至立雪臺,有古松根生于東,身仆于西,頭向于南,穿人石中,裂出石外。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與之相化。又似畏天,不敢上長,大十圍,高無二尺也。他松類是者多,不可勝記。晚,云氣更清,諸峰如兒孫俯伏。黃山有前、后海之名(8),左右視,兩海并見。
  次日,從臺左折而下,過百步云梯(9),路又絕矣。忽見一石如大鰲魚(10),張其口。不得已走入魚口中,穿腹出背,別是一天。登丹臺(11),上光明頂(12),與蓮花、天都二峰為三鼎足(13),高相峙。天風(fēng)撼人,不可立。幸松針鋪地二尺厚,甚軟,可坐。晚至獅林寺宿矣(14)。
  趁日未落,登始信峰(15)。峰有三,遠(yuǎn)望兩峰尖峙,逼視之,尚有一峰隱身落后。峰高且險,下臨無底之溪,余立其巔,垂趾二分在外。僧懼挽之。余笑謂:“墜亦無妨。”問:“何也?”曰:“溪無底,則人墜當(dāng)亦無底,飄飄然知泊何所?縱有底,亦須許久方到,盡可須臾求活。惜未挈長繩縋精鐵量之,果若千尺耳!鄙诵Α
  次日,登大小清涼臺(16)。臺下峰如筆,如矢,如筍,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又如天帝戲?qū)⑽鋷毂滩忌⒌厣。食頃,有白練繞樹。僧喜告曰:“此云鋪海也。”初濛濛然,镕銀散綿,良久渾成一片。青山群露角尖,類大盤凝脂中有筍脯,F(xiàn)狀。俄而離散,則萬峰簇簇,仍還原形。余坐松頂苦日炙,忽有片云起為蔭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
  薄暮,往西海門觀落日,草高于人,路又絕矣。喚數(shù)十夫芟夷之而后行(17)。東峰屏列,西峰插地怒起,中間鶻突數(shù)十峰(18),類天臺瓊臺。紅日將墜,一峰以首承之,似吞似捧。余不能冠,被風(fēng)掀落,不能襪,被水沃透;下敢杖,動陷軟沙;不敢仰,慮石崩壓。左顧右睨,前探后矚,恨不能化千億身,逐峰皆到。當(dāng)海馬負(fù)時,捷若猱猿,沖突急走,千萬山亦學(xué)人奔,狀如潮涌。俯視深阬怪峰,在腳底相待,倘一失足,不堪置想。然事已至此,惴慓無益(19),若禁緩之,自覺無勇。不得已,托孤寄命(20),憑渠所往,覺此身便已羽化!痘茨献印酚心憺樵浦f(21),信然。
  初九日,從天柱峰后轉(zhuǎn)下,過白沙矼(22),至云谷(23),家人以肩輿相迎。計步行五十馀里,入山凡七日。
(選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有刪節(jié))
  注釋:  (1)白岳:山名,在安徽省休寧縣。位于黃山之南。奇峰四起,絕壁回環(huán),險峻而清奇。乾隆帝譽(yù)為“天下無雙勝景,江南第一名山。”(2)湯顯:即溫泉,在山下。泉水清潤純凈,無硫磺氣。(3)慈光寺:在朱砂峰下,一名朱砂庵。明萬歷年間僧普門改建,稱法海禪院,尋敕封護(hù)國慈光寺。(4)兜籠:供游客乘坐、由人抬著上山的竹制器具,類似小山轎。(5)云巢:在文殊院下,為前海一石洞。(6)文殊院:寺名,在玉屏峰前。明普門和尚至此,云在代州時夢見文殊坐石情景,與此境合,遂構(gòu)文殊院。遺址今為玉屏樓。(7)混沌:天地未開辟以前的元氣狀態(tài)。此指籠罩在云霧之中。(8)前、后海:黃山多云海,因稱南為前海,北為后海,中為天海,加上東、西海為五海。(9)百步云梯:蓮花峰下小道,最險處約百步,下臨絕壑。(10)大鰲魚:指鰲魚背,在鰲魚峰前?崴砌楐~,張口向海螺石。(11)丹臺:煉丹臺,在煉丹峰前,寬廣可容萬人。傳為浮丘公為黃帝煉丹處。臺上有煉丹灶,臺下有煉丹源。(12)光明頂:黃山主峰之一。狀如覆缽,無所依傍,山頂平坦。(13)蓮花峰:黃山最高峰。山形如初綻蓮花,絕頂方圓丈馀,名石船。天都峰:黃山主峰之一。峰頂平如掌,有石洞。古人尊之為天帝神都,故名。(14)獅林寺:即獅子林,明建,在獅子峰下。(15)始信峰:在黃山東部,峰凸起在絕壑上。峰上有接引崖,崖壁有裂隙,搭橋渡之。下有古松,名擾龍松。(16)清涼臺:在獅子峰下,為觀日出,鋪海之地。(17)芟(shān)夷:割除。(18)鶻(liǘ)突:模糊不清。(19)惴(zhuì)栗:恐懼。(20)托孤寄命:以后代及生命相托。語出《論語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边@里比喻把一切都交托給背他的人,聽之任之。(21)膽為云。語出《淮南子精神訓(xùn)》:“故膽為云。”注云:“膽,金也。金石,云之所出,故為云。”(22)白沙矼(gāng)在后山皮篷與云谷寺之間,沙色純白,與四周山色迥異,故名。(23)云谷:寺名,在香爐峰下。寺周有靈錫泉、江麗田彈琴處等勝跡。
  文本簡析本文作于乾隆四十八年癸卯(1783)。
  黃山又名黟山,有三十六峰、二十四溪、十二洞、八巖,徐霞客有“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之譽(yù)。黃山奇景在明清兩代文人筆下熟聞習(xí)見。袁枚這篇游記采取了傳統(tǒng)的寫法,依游歷先后逐一展開,而著重寫三天所見。在下筆時,緊緊扣住黃山最引人入勝的景物:怪松、云海、奇峰,作細(xì)微具體的描寫,充分調(diào)動人的視覺、聽覺、感覺,全方位地進(jìn)行渲染,使人讀后充滿新鮮感,不覺得與前人所記重復(fù)。
  袁枚游黃山寫了幾十首詩,如《坐光明頂上老僧送茶至》云:“風(fēng)吹帽落帶繞頸,履踏蒼苔濕至脛。……眾嶺森羅腳底來,憑我姿餐如列鼎。”又如《宿獅子林晨起登清涼臺看云鋪!吩疲骸耙黄ゲ紝⒋蟮毓,千條練許山靈分!庇秩纭兜轿骱iT看落日山中藏山頗似天臺瓊臺》云:“媧皇煉石石無用,秦王驅(qū)山山太重。一齊放向西海門,棱棱萬古猶飛動。”莫不筆酣墨舞,極盡鋪張之能事,讀之聳人心目。同樣寫黃山,文素凈簡潔,純用比喻、白描;詩奇詭激蕩,夸張突兀。袁枚詩與文風(fēng)格之不同,于此可以略見。
小題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從此山徑仄險,雖兜籠不能容仄:狹窄。
B.他松類是者多,不可勝記勝:盡。
C.逼視之,尚有一峰隱身落后逼:急切。
D.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族:品類。
小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組是    (    )
A.幸有土人慣負(fù)客者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B.路絕矣,躡木梯而上吾嘗終日而思矣
C.溪無底,則人墜當(dāng)亦無底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D.家人以肩輿相迎愿得將軍之首以獻(xiàn)秦
小題3:下列對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作者在文章的開頭簡要交代游畢白岳峰進(jìn)入黃山界,對黃山溫泉的記游一筆帶過。第二段以側(cè)面描寫為主表現(xiàn)黃山山徑的仄險。
B.文章第三段寫黃山云霧用了“走”“奪”兩個動詞,賦予了云霧鮮活的靈性,顯示出云霧涌來時速度之快與霧氣之農(nóng)。描寫可謂生動傳神。
C.僧人在文中出現(xiàn)了三次,這是作者匠心獨運(yùn)的安排。第四段中僧人的膽怯反襯出作者的豪放大膽,與僧人的對答體現(xiàn)了作者超凡脫俗的情懷。
D.這篇游記以時間為順序,描述了作者入黃山七日,步行五十余里的所見所感,描寫黃山的景物運(yùn)用了大量的比喻,活脫傳神地展現(xiàn)了黃山令人嘆為觀止的景觀。
小題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引五六壯佼者來,俱手?jǐn)?shù)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復(fù)作襁褓兒耶?
(2)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與之相化。
(3)初濛濛然,熔銀散綿,良久渾成一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阮孝緒,陳留尉氏人也。孝緒七歲出繼從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遺財百余萬應(yīng)歸孝緒,孝緒一無所納,盡歸胤之姊瑯邪王晏之母,聞?wù)呦虈@異之。乳人憐其傳重辛苦,輒竊玉羊金獸等物與之。孝緒見而駭愕,其父彥之送還王氏。十五冠而見其父,彥之誡曰:“三加①彌尊,人倫之始,宜思自,以茲爾躬!贝鹪唬骸霸港E松子②于瀛海,追許由穹谷,庶保促生,以免塵累!弊允瞧辆右皇,非定省未嘗出戶,家人莫見其面,親友因呼為居士。年十六,父喪,不服綿纊,雖蔬菜有味亦吐之。外兄王晏貴顯,屢至其門,孝緒度之必至顛覆,聞其笳管,穿籬逃匿,不與相見。曾食醬美,問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餐覆醬。及晏誅,親戚咸為之懼。孝緒曰:“親而不黨,何坐之及?”竟獲免。梁武起兵圍建鄴,家貧無以爨,僮妾竊鄰人墓樵以繼火。孝緒知之,乃不食,更令撤屋而炊。所居以一鹿床③為精舍,以樹環(huán)繞。天監(jiān)初,御史中丞任昉尋其兄履之,欲造而不敢,望而嘆曰:“其室雖邇,其人甚遠(yuǎn)!逼錇槊魉鶜J尚如此。自是欽慕風(fēng)譽(yù)者,莫不懷刺斂衽,望塵而息。唯與比部郎裴子野交。子野薦之尚書徐勉,言其“年十余歲隨父為湘州行事,不書官紙,以成親之清白。論其志行粗類管幼安,比以采章如似皇甫謐!碧毂O(jiān)十二年,詔公卿舉士,秘書監(jiān)傅照上疏薦之,與吳郡范元琰俱征,并不到。陳郡袁峻謂曰:“往者天地閉,賢人隱。今世路已清,而子猶遁,可乎?”答曰:“昔周德雖興,夷、 齊④不厭薇蕨。漢道方盛,黃、綺⑤無悶山林。為仁由己,何關(guān)人世?況仆非往賢之類邪?”

[注]①三加:古代男子行加冠禮,初加淄布冠,次加皮弁,次加爵弁,稱為“三加”。②松子:神仙松子。③鹿床:古人坐臥具。④夷、齊:古代的隱士伯夷、叔齊二人。⑤黃、綺:漢代的隱士夏黃公、綺里季二人。

(《南史·隱逸傳》)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其父彥之送還王氏                  啟:告訴

       B.宜思自                             勖:勉勵

       C.孝緒度之必至顛覆                          顛覆:倒臺

       D.欲而不敢                                造:造次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①盡歸胤之姊瑯邪王晏之母        ②舉與人

       B.①家人莫見面                           ②既其出,則或咎欲出者

       C.①追許由穹谷                            ②其皆出此乎?

       D.①子猶遁                             ②吞二周亡諸侯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阮孝緒把本應(yīng)屬于他的財產(chǎn)全部交給瑯邪王晏的母親,聽到的人都感到驚訝;阮孝緒還把別人為他偷的東西歸還給王晏的母親。

       B.當(dāng)父親教育剛成年的阮孝緒時,他表示不愿意受塵世牽累,而希望像許由等人那樣去過與世無爭的生活。

       C.阮孝緒非常有孝心,在他十六歲的時候,父親去世,他不穿用棉纊做的衣服,連有味道的蔬菜也不吃。

       D.阮孝緒受人景仰,當(dāng)皇帝叫臣下舉薦人才時,他的好友裴子野和秘書監(jiān)傅照都推薦了他,但他并沒有接受。

4.把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及晏誅,親戚咸為之懼。孝緒曰:“親而不黨,何坐之及?”竟獲免。

(2)望而嘆曰:“其室雖邇,其人甚遠(yuǎn)!逼錇槊魉鶜J尚如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期末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阮孝緒,陳留尉氏人也。孝緒七歲出繼從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遺財百馀萬應(yīng)歸孝緒,孝緒一無所納,盡以歸胤之姊瑯邪王晏之母,聞?wù)叱蓢@異之。乳人憐其傳重辛苦,輒竊玉羊金獸等物與之。孝緒見而駭愕,啟彥之送還王氏。十五冠而見其父彥之,彥之誡曰:“三加彌尊,人倫之始,宜思自勖,以庇爾躬!贝鹪唬骸霸港E松子于瀛海,追許由于穹谷,庶保促生,以免塵累!弊允瞧辆右皇,非定省未嘗出戶,家人莫見其面,親友因呼為居士。年十六,父喪,不服綿纊,雖蔬菜有味亦吐之。外兄王晏貴顯,屢至其門,孝緒度之必至顛覆,聞其笳管,穿籬逃匿,不與相見。曾食醬美,問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餐覆醬。及晏誅,親戚成為之懼。耋緒曰:“親而不黨,何坐之及!本公@免。梁武起兵圍建鄴,家貧無以爨,僮妾竊鄰人墓樵以繼火。孝緒知之,乃不食,更令撤屋而炊。所居以一鹿床為精舍,以樹環(huán)繞。天監(jiān)初,御史中丞任防尋其兄履之,欲造而不敢,望而嘆曰:“其室雖邇,其人甚遠(yuǎn)!逼錇槊魉鶜J尚如此。自是欽慕風(fēng)譽(yù)者,莫不懷刺斂衽,望塵而息。唯與比部郎裴子野交。子野薦之尚書徐勉,言其“年十馀歲隨父為湘州行事,不書官紙,以成親之清白,論其志行粗類管幼安,比以采章如似皇甫謐”。天監(jiān)十二年,詔公卿舉士,秘書監(jiān)傅照上疏薦之,與吳郡范元琰俱征,并不到。陳郡袁峻謂曰:“往者天地閉,賢人隱。今世路已清,而子猶遁,可乎?”答曰:“昔周德雖興,夷、齊不厭薇蕨。漢道方盛,黃、綺無悶山林。為仁由己,何關(guān)人世?”(選自《南史·隱逸傳》)
  [注]①三加:古代男子行加冠禮,初加淄布冠,次加皮弁,再加爵弁,稱為“三加”。②松子:神仙赤松子。③鹿床:古人坐臥具。④夷、齊:古代的隱士伯夷、叔齊二人。⑤黃、綺:漢代的隱士夏黃公、綺里季二人。
1.對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彥之送還王氏——啟:告訴
B.宜思自——勖:勉勵
C.孝緒度之必至顛覆——顛覆:倒臺
D.欲而不敢——造:造次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①盡歸胤之姊瑯邪王晏之母②臣神遇而不以目視
B.①家人莫見面②既其出,則或咎欲出者
C.①追許由穹谷②其皆出此乎
D.①子猶遁②吞二周亡諸侯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阮孝緒把本應(yīng)屬于他的財產(chǎn)全部交給瑯邪王晏的母親,聽到的人都感到驚訝;阮孝緒還把別人為他偷的東西歸還給王晏的母親。
B.當(dāng)父親教育剛成年的阮孝緒時,他表示不愿意受塵世牽累,而希望像許由等人那樣去過與世無爭的生活。
C.阮孝緒非常有孝心,在他十六歲的時候,父親去世,他不穿用綿纊做的衣服,連有味道的蔬菜也不吃。
D.阮孝緒受人景仰,當(dāng)皇帝叫臣下舉薦人才時,他的好友裴子野和秘書監(jiān)傅照都推薦了他,但他并沒有接受。
4.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及晏誅,親戚成為之懼。孝緒曰:“親而不黨,何坐之及!本公@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而嘆曰:“其室雖邇,其人甚遠(yuǎn)!逼錇槊魉鶜J尚如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期末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阮孝緒,陳留尉氏人也。孝緒七歲出繼從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遺財百馀萬應(yīng)歸孝緒,孝緒一無所納,盡以歸胤之姊瑯邪王晏之母,聞?wù)叱蓢@異之。乳人憐其傳重辛苦,輒竊玉羊金獸等物與之。孝緒見而駭愕,啟彥之送還王氏。十五冠而見其父彥之,彥之誡曰:“三加彌尊,人倫之始,宜思自勖,以庇爾躬!贝鹪唬骸霸港E松子于瀛海,追許由于穹谷,庶保促生,以免塵累!弊允瞧辆右皇,非定省未嘗出戶,家人莫見其面,親友因呼為居士。年十六,父喪,不服綿纊,雖蔬菜有味亦吐之。外兄王晏貴顯,屢至其門,孝緒度之必至顛覆,聞其笳管,穿籬逃匿,不與相見。曾食醬美,問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餐覆醬。及晏誅,親戚成為之懼。耋緒曰:“親而不黨,何坐之及!本公@免。梁武起兵圍建鄴,家貧無以爨,僮妾竊鄰人墓樵以繼火。孝緒知之,乃不食,更令撤屋而炊。所居以一鹿床為精舍,以樹環(huán)繞。天監(jiān)初,御史中丞任防尋其兄履之,欲造而不敢,望而嘆曰:“其室雖邇,其人甚遠(yuǎn)!逼錇槊魉鶜J尚如此。自是欽慕風(fēng)譽(yù)者,莫不懷刺斂衽,望塵而息。唯與比部郎裴子野交。子野薦之尚書徐勉,言其“年十馀歲隨父為湘州行事,不書官紙,以成親之清白,論其志行粗類管幼安,比以采章如似皇甫謐”。天監(jiān)十二年,詔公卿舉士,秘書監(jiān)傅照上疏薦之,與吳郡范元琰俱征,并不到。陳郡袁峻謂曰:“往者天地閉,賢人隱。今世路已清,而子猶遁,可乎?”答曰:“昔周德雖興,夷、齊不厭薇蕨。漢道方盛,黃、綺無悶山林。為仁由己,何關(guān)人世?”(選自《南史·隱逸傳》)
  [注]①三加:古代男子行加冠禮,初加淄布冠,次加皮弁,再加爵弁,稱為“三加”。②松子:神仙赤松子。③鹿床:古人坐臥具。④夷、齊:古代的隱士伯夷、叔齊二人。⑤黃、綺:漢代的隱士夏黃公、綺里季二人。
1.對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彥之送還王氏——啟:告訴
B.宜思自——勖:勉勵
C.孝緒度之必至顛覆——顛覆:倒臺
D.欲而不敢——造:造次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①盡歸胤之姊瑯邪王晏之母②臣神遇而不以目視
B.①家人莫見面②既其出,則或咎欲出者
C.①追許由穹谷②其皆出此乎
D.①子猶遁②吞二周亡諸侯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阮孝緒把本應(yīng)屬于他的財產(chǎn)全部交給瑯邪王晏的母親,聽到的人都感到驚訝;阮孝緒還把別人為他偷的東西歸還給王晏的母親。
B.當(dāng)父親教育剛成年的阮孝緒時,他表示不愿意受塵世牽累,而希望像許由等人那樣去過與世無爭的生活。
C.阮孝緒非常有孝心,在他十六歲的時候,父親去世,他不穿用綿纊做的衣服,連有味道的蔬菜也不吃。
D.阮孝緒受人景仰,當(dāng)皇帝叫臣下舉薦人才時,他的好友裴子野和秘書監(jiān)傅照都推薦了他,但他并沒有接受。
4.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及晏誅,親戚成為之懼。孝緒曰:“親而不黨,何坐之及!本公@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而嘆曰:“其室雖邇,其人甚遠(yuǎn)!逼錇槊魉鶜J尚如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實用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傳奇女子——林徽因

柳已青

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女性,她才華橫溢,光彩照人。林徽因?qū)戇^詩、小說、散文、劇本等,還為一些刊物畫過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業(yè),作為國徽和人民英雄紀(jì)念碑的主要設(shè)計者,激起我們永恒的欽佩。從上世紀(jì)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個文化精英與熱情大方的沙龍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樣富有才情與熱情的學(xué)者和作家。與她的名字聯(lián)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②為林徽因作傳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的確,林是20世紀(jì)中國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為她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傳奇色彩。如果褪去這些傳奇的成分,也不失中國女性的偶像。

③她是一個女人,一個追求著自由思想的知識分子。

④少女時代的林徽因曾隨父親到了歐洲,她芳華絕代,才華橫溢,她像一彎新月,而周圍是一群文化名人圍繞著她!爱(dāng)女人成了母親,花便成了樹!弊鳛槟赣H的林徽因嫻靜溫柔,端莊慈愛,以多病之身操持著一個大家庭的事務(wù)。走出沙龍的林徽因,踩泥濘,乘驢車,和梁思成一起輾轉(zhuǎn)各地,為古建筑測繪,用現(xiàn)代科學(xué)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國古建筑,為保留中國傳統(tǒng)文化奔波,此時她是一位執(zhí)著的藝術(shù)家。在抗戰(zhàn)8年艱苦卓絕的歲月里,林徽因一家顛沛流離,從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遠(yuǎn)的李莊。他們貧病交加,靠典當(dāng)度日,卻堅毅地開始了撰寫《中國建筑史》和《圖像中國建筑史》的巨大工程。1945年美國專家給她檢查身體,說她不會活過五年了,她能夠支撐下來活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個奇跡?墒撬只盍10年,支撐她的其實是一種精神、是一種激情、是一種靈魂在飛揚(yáng)。

⑤不明白為什么那么多人哈張(愛玲),我覺得林可愛得多。不論是生命的境界,還是生活的足跡,林徽因是一個完整的女人,為人婦,為人母,為人的朋友,她的才華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個角色都是完美的。如果沒有林徽因家的沙龍的培育,中國的現(xiàn)代文學(xué)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將暗淡幾分。如果沒有林徽因的輔助,梁思成很難完成《中國建筑史》。張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終生癡迷的古建筑來比喻他們的結(jié)合:梁思成是堅實的基礎(chǔ)和梁柱,是宏大的結(jié)構(gòu)和支撐;而林徽因則是靈動的飛檐、精致的雕刻、美麗的欄桿。他們一個厚重堅實,一個輕盈靈動,他們的組合無可替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稱中國知識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對我認(rèn)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相比較,張愛玲盡管有才氣,但她終是一個異數(shù),帶著一種偏執(zhí)、陰冷之氣,連愛情、生活都有一種決絕,而林徽因始終有一種光輝,溫暖人心。

⑥建筑師、教授、詩人、作家,對林徽因來說只是一個稱謂,或者后人對她的某一方面才華敬佩,但很難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林徽因之所以成為林徽因,讓人敬慕的,不僅是她的美貌與才華,更是她外柔內(nèi)韌頑強(qiáng)不屈的精神和愛能愛到至深至純、誠又誠到如癡如醉的人生境界。張清平這樣評價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沒有陰暗;有貧困,但沒有卑微;有悲愴,但沒有鄙俗!

(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二項是(   )(   )

 A.本文運(yùn)用記敘、議論、抒情的方式表達(dá)了作者對林徽因的崇敬之情。

 B.建筑師、教授、詩人、作家,對林徽因來說只是一個稱謂,她對這些稱謂也并不看重。

 C.作者將林徽因和張愛玲進(jìn)行對比,其目的是貶低張愛玲,突出林徽因的偉大。

 D.作者著力表現(xiàn)林徽因一個女性的人間柔情和高尚的人生境界。

 E.林徽因之所以成為林徽因,讓人敬慕的,不僅是她的美貌與才華,更是她高尚的人生境界。

 F.本文結(jié)構(gòu)得體,語言流暢,詞藻華麗,讀來讓人感動不已,深受啟迪。

(2)作者從哪三個方面來表現(xiàn)林徽因是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女性?

(3)文中說: “當(dāng)女人成了母親,花便成了樹!薄盎ā敝甘裁?“樹”又指什么?結(jié)合文章中林徽因的經(jīng)歷,談?wù)勊木唧w表現(xiàn)。

 (4)林徽因和張愛玲都是中國現(xiàn)代史上的才女。作者覺得林徽因比張愛玲可愛得多。你的觀點呢?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0年陜西普通高等學(xué)校高三最后沖刺考試語文卷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傳奇女子——林徽因

柳已青

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女性,她才華橫溢,光彩照人。林徽因?qū)戇^詩、小說、散文、劇本等,還為一些刊物畫過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業(yè),作為國徽和人民英雄紀(jì)念碑的主要設(shè)計者,激起我們永恒的欽佩。從上世紀(jì)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個文化精英與熱情大方的沙龍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樣富有才情與熱情的學(xué)者和作家。與她的名字聯(lián)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②為林徽因作傳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的確,林是20世紀(jì)中國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為她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傳奇色彩。如果褪去這些傳奇的成分,也不失中國女性的偶像。

③她是一個女人,一個追求著自由思想的知識分子。

④少女時代的林徽因曾隨父親到了歐洲,她芳華絕代,才華橫溢,她像一彎新月,而周圍是一群文化名人圍繞著她!爱(dāng)女人成了母親,花便成了樹!弊鳛槟赣H的林徽因嫻靜溫柔,端莊慈愛,以多病之身操持著一個大家庭的事務(wù)。走出沙龍的林徽因,踩泥濘,乘驢車,和梁思成一起輾轉(zhuǎn)各地,為古建筑測繪,用現(xiàn)代科學(xué)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國古建筑,為保留中國傳統(tǒng)文化奔波,此時她是一位執(zhí)著的藝術(shù)家。在抗戰(zhàn)8年艱苦卓絕的歲月里,林徽因一家顛沛流離,從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遠(yuǎn)的李莊。他們貧病交加,靠典當(dāng)度日,卻堅毅地開始了撰寫《中國建筑史》和《圖像中國建筑史》的巨大工程。1945年美國專家給她檢查身體,說她不會活過五年了,她能夠支撐下來活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個奇跡?墒撬只盍10年,支撐她的其實是一種精神、是一種激情、是一種靈魂在飛揚(yáng)。

⑤不明白為什么那么多人哈張(愛玲),我覺得林可愛得多。不論是生命的境界,還是生活的足跡,林徽因是一個完整的女人,為人婦,為人母,為人的朋友,她的才華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個角色都是完美的。如果沒有林徽因家的沙龍的培育,中國的現(xiàn)代文學(xué)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將暗淡幾分。如果沒有林徽因的輔助,梁思成很難完成《中國建筑史》。張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終生癡迷的古建筑來比喻他們的結(jié)合:梁思成是堅實的基礎(chǔ)和梁柱,是宏大的結(jié)構(gòu)和支撐;而林徽因則是靈動的飛檐、精致的雕刻、美麗的欄桿。他們一個厚重堅實,一個輕盈靈動,他們的組合無可替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稱中國知識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對我認(rèn)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相比較,張愛玲盡管有才氣,但她終是一個異數(shù),帶著一種偏執(zhí)、陰冷之氣,連愛情、生活都有一種決絕,而林徽因始終有一種光輝,溫暖人心。

⑥建筑師、教授、詩人、作家,對林徽因來說只是一個稱謂,或者后人對她的某一方面才華敬佩,但很難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林徽因之所以成為林徽因,讓人敬慕的,不僅是她的美貌與才華,更是她外柔內(nèi)韌頑強(qiáng)不屈的精神和愛能愛到至深至純、誠又誠到如癡如醉的人生境界。張清平這樣評價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沒有陰暗;有貧困,但沒有卑微;有悲愴,但沒有鄙俗!

(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二項是(   )(   )(5分)

 A.本文運(yùn)用記敘、議論、抒情的方式表達(dá)了作者對林徽因的崇敬之情。

 B.建筑師、教授、詩人、作家,對林徽因來說只是一個稱謂,她對這些稱謂也并不看重。

 C.作者將林徽因和張愛玲進(jìn)行對比,其目的是貶低張愛玲,突出林徽因的偉大。

 D.作者著力表現(xiàn)林徽因一個女性的人間柔情和高尚的人生境界。

 E.林徽因之所以成為林徽因,讓人敬慕的,不僅是她的美貌與才華,更是她高尚的人生境界。

 F.本文結(jié)構(gòu)得體,語言流暢,詞藻華麗,讀來讓人感動不已,深受啟迪。

(2)作者從哪三個方面來表現(xiàn)林徽因是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女性?(6分)

(3)文中說: “當(dāng)女人成了母親,花便成了樹。”“花”指什么?“樹”又指什么?結(jié)合文章中林徽因的經(jīng)歷,談?wù)勊木唧w表現(xiàn)。(6分)

 (4)林徽因和張愛玲都是中國現(xiàn)代史上的才女。作者覺得林徽因比張愛玲可愛得多。你的觀點呢?請說明理由。(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