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劃線詞的解釋,有誤的一組是

A.① 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數(shù):命運
  ② 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抑:或者
  ③ 舊時欄楯,亦遂增——勝:超過
B.① 方其系燕父子以組——方:當(dāng)
  ② 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除:整理
  ③ 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歸:歸附
C.① 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為:形成
  ②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夫:那些
  ③ 嫗每謂余曰——每:經(jīng)常
D.① 比去,以手闔門——比:等到
  ② 當(dāng)與秦相較,或未量——易:輕易
  ③ 非常之謀難于猝發(fā)——發(fā):發(fā)動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廣西自治區(qū)期末題 題型:單選題

對劃線詞的解釋,有誤的一組是
[     ]
A.① 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數(shù):命運
  ② 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抑:或者
  ③ 舊時欄楯,亦遂增——勝:超過
B.① 方其系燕父子以組——方:當(dāng)
  ② 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除:整理
  ③ 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歸:歸附
C.① 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為:形成
  ②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夫:那些
  ③ 嫗每謂余曰——每:經(jīng)常
D.① 比去,以手闔門——比:等到
  ② 當(dāng)與秦相較,或未量——易:輕易
  ③ 非常之謀難于猝發(fā)——發(fā):發(fā)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組句子中,對劃線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1. A.

    業(yè)種樹(以……為業(yè),作動詞)

    夫子喟然嘆曰:吾點也(和,同)

  2. B.

    且碩茂,早以藩(結(jié)果實,作動詞)

    古人燭夜游(持,拿著)

  3. C.

    千乘之國,乎大國之間(夾,迫近) 

    諸父異爨(等到)

  4. D.

    母立于茲(通“爾”,你)

    虞常果張勝(牽攀,招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0125 期末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楚莊王之弟春申君,有愛妾曰余,春申君之正妻子曰甲。余欲君之棄其妻也,因自傷其身以示君而泣,曰:“得為君之妾,甚幸。雖然,適夫人非所以事君也,適君非所以事夫人也。身故不肖,力不足以適二主,其勢不俱適。與其死夫人所者,不若賜死君前。妾以賜死,若復(fù)幸于左右,愿君必察之,無為人笑!本蛐沛嘀p,為棄正妻。
  余又欲殺甲而以其子為后,因自裂其親衣之里,以示君而泣,曰:“余之得幸君之日久矣,甲非弗知也,今乃欲強戲余。余與爭之,至裂余之衣而此,子之不孝,莫大于此矣!”君怒,而殺甲也。故妻以妾余之詐棄,而子以之死。
  從是觀之,父之愛子也,猶可以毀而害也;君臣之相與也,非有父子之親也,而群臣之毀言,非特一妾之口也,何怪夫賢圣之戮死哉!此商君之所以車裂于秦,而吳起之所以肢解于楚者也。凡人臣者,有罪固不欲誅,無功者皆欲尊顯。而圣人之治國也,賞不加于無功,而誅必行于有罪者也。然則有術(shù)數(shù)者之為人也,固左右奸臣之所害,非明主弗能聽也。(《韓非子》)
1.對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因自傷其身以君而泣——示:給……看 
B.夫人非所以事君也——適:享有 
C.君因妾余之詐,為棄正妻——信:相信 
D.父之愛子也,猶可以而害也——毀:毀謗 
2.下列各組句子中,能夠表現(xiàn)“妾余”欺騙言行的一組是
[     ]
①自傷其身以示君而泣  ②得為君之妾,甚幸  ③與其死夫人所者,不若賜死君前 
④余又欲殺甲而以其子為后  ⑤余與爭之,至裂余之衣而此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妾余是一個花言巧語、心腸狠毒之人,春申君也被她蒙騙成為她鏟除“對手”的工具。
B.妾余說“愿君必察之,無為人笑”,目的是讓春申君對她的受正妻欺辱一事更加相信!
C.春申君誤認為兒子甲明明知道自己寵愛妾余卻“強戲”之,這也是大逆不孝的!
D.妾余用狡詐欺騙的手段,害死了春申君的正妻及正妻的兒子甲,達到了讓其子為繼承人的目的。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及選自課文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①而群臣之毀言,非特一妾之口也,何怪夫賢圣之戮死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凡人臣者,有罪固不欲誅,無功者皆欲尊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本大題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小題1:下列劃線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3分)
A.丘也聞有有家者國:諸侯的封地
B.能而任之簡:選拔
C.圣人無師常:一般的,普通的
D.斧斤以入山林時:時節(jié),季節(jié)
小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詞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A.鑄為金人十二B.吾以子為可,使子治東阿
子為可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青于藍
C.皆出于此乎D.欲人無惑也難矣
為惑也終不解矣                   師道不復(fù)可知矣
小題3:下列各句與“何以伐為”的句式類型完全相同的一句是(   )
A.五畝之宅,樹之以桑B.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C.甚善矣,子之治東阿也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小題4:對下列課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寡人之于國也》先針對梁惠王的疑問,用比喻說明兇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后正面論證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歸順。
B.“過秦”,即言秦之過。賈誼以秦的興亡史實為基本依據(jù),采用對比方法,層層推進,水到渠成指出秦亡的過失——“仁義不施”。
C.《勸學(xué)》中,荀子用“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兩個比喻說明經(jīng)過某種人為或自然的變化過程,事物可以改變原有的性質(zhì)并很難恢復(fù)到原來的特性。
D.晏子治理好東阿時遭責(zé)罰,治理不好時卻反而受到贊賞。究其深層原因,不難推斷出是景公偏聽偏信、不做實際調(diào)查研究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2年語文版高一高中語文必修一第十四課陳情表練習(xí)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小題。 

嵇康遇害

嵇康字叔夜,譙國人也,康早孤,有奇才,遠邁不群。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fēng)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人以為龍章鳳姿,天質(zhì)自然。學(xué)不師受,博覽無不該通,長好老莊。與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養(yǎng)性服食之事(服藥求長生),彈琴詠詩,自足于懷。所與神交者唯陳留阮籍、河內(nèi)山濤,豫其流者河內(nèi)向秀、沛國劉伶、籍兄子咸、瑯邪王戎,遂為竹林之游,世所謂“竹林七賢”也。 

山濤將去選呂,舉康自代,康乃與濤書告絕。此書既行,知其不可羈屈也。 

性絕巧而好鍛,宅中有一柳樹甚茂,每夏月,居其下以鍛。東平呂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輒千里命駕,康友而善之。后安為兄所枉訴,以事系獄,辭相證引,遂復(fù)收康。初,康居貧,嘗與向秀共鍛于大樹之下。穎川鐘會,貴公子也,精練有才辯,故往造焉?挡粸橹Y,而鍛不輟。良久會去,康謂曰:“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會曰:“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睍源撕吨。及是,言于文帝(司馬昭)曰:“嵇康,臥龍也,不可起。公無憂天下,顧以康為慮耳!币蜃P:“康、安等言論放蕩,非毀典謨,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釁除之,以淳風(fēng)俗!钡奂汝锹犘拍,遂并害之?祵⑿號|市,太學(xué)生三千人請以為師。弗許?殿櫼暼沼,索琴彈之,曰:“昔袁孝尼從吾學(xué)廣陵散,吾每靳固之,廣陵散于今絕矣!”時年四十,海內(nèi)之士莫不痛之。帝尋悟而恨焉。 

1.下列各句中劃線的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博覽無不通。該:完備。

B.此書既。行:流傳。

C.后安為兄所枉。訴:敘說。

D.宜因除之。釁:縫隙,引申為機會。

2.下列八句話,分別編四組,構(gòu)成嵇康遇害根本原因的一組是(    ) 

①遠邁不群                      ②與魏宗室婚

③知其不可羈屈也                ④呂安服康高致

⑤辭相證引                      ⑥會以此憾之

⑦嵇康臥龍也,不可起            ⑧言論放蕩非毀典謨

A.②③⑥⑦

B.①④⑥⑧

C.③④⑤⑦

D.④⑤⑦⑧

3.下面對文意的敘述,正確的一項是(    ) 

A.嵇康是魏國皇帝的親戚,官拜中散大夫。他超邁不群,常修養(yǎng)性服食之事,不與一般人結(jié)并,他所與神交的只有“竹林七賢”罷了。

B.嵇康當(dāng)大夫時,也常常在柳樹下打鐵,有一次他與向秀打鐵,鐘會特意來拜訪,他不予理睬,鍛不輟,鐘會站了半天,只好回去,他又說:“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因此鐘會非常恨他。

C.嵇康與呂安友善,呂安被他哥哥枉訴,引稽康為證,于是稽康也被收。鐘會向司馬昭進譖言,要他因釁除之,于是嵇康呂安同時被害。

D.嵇康在東京被刑時,三千太學(xué)生請求他留下來做老師,嵇康不答應(yīng)。他看日影,還未到行刑時,便索琴彈一曲《廣陵散》,嘆道:“《廣陵散》于今絕矣!”天下士人都為他悲痛。

4.翻譯下列句子(4×5分) 

①美詞氣,有風(fēng)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 

②山濤將去選官,舉康自代。 

③康乃與濤書告絕。 

④后安為兄所枉訴,以事系獄,辭相證引,遂復(fù)收康。

5.對《陳情表》中李密辭不就官,歷來有兩種不同的看法:奉養(yǎng)祖母和不愿事者。試談?wù)勀愕目捶ā?/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4屆河南省高一下期期中考試語文卷(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高允,字伯恭,渤海人也。少孤,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見而異之,嘆曰:“高子黃中內(nèi)潤,文明外照,必為一代偉器,但恐吾不見耳!蹦晔,奉祖父喪還本郡,推財與二弟而為沙門,名法凈。未久而罷。性好文學(xué),擔(dān)笈負書,千里就業(yè),終有所成,博通經(jīng)史天文術(shù)數(shù),尤好《春秋公羊》。

世祖引允與論刑政,言甚稱旨。因問允曰:“萬機之務(wù),何者為先?”是時多禁封良田,又京師游食者眾,允因言曰:“臣少也賤,所知唯田,請言農(nóng)事。古人云:方一里則為田三頃七十畝,百里則田三萬七千頃。若勤之,則畝益三斗,不勤則畝損三斗。方百里損益之率,為粟二百二十二萬斛,況以天下之廣乎?若公私有儲,雖遇兇年,復(fù)何憂哉?”世祖善之。遂除田禁,悉以授民。

遼東公翟黑子寵世祖,奉使并州,受布千匹,事尋發(fā)覺。黑子請計于允曰:“主上問我,為首為諱乎?”允曰:“公帷幄寵臣,答詔宜實。又自告忠誠,罪必?zé)o慮!敝袝汤纱抻[、公孫質(zhì)等咸言首實罪不可測,宜諱之。黑子以覽等為親己,而反怒允曰:“如君言,誘我死,何其不直!”遂絕于允。黑子以不實對,竟為世祖所疏,終獲罪戮。

給事中郭善明,性多機巧,欲逞其能,勸高宗大起宮室。允諫曰:“昔太祖其所營立,非因農(nóng)隙,不有所興。今建國已久,宮室已備,永安前殿足以朝會萬國,西堂溫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樓臨望可以觀望遠近。若廣修壯麗為異觀者,宜漸致之,不可倉卒。計斫材運土及諸雜役須二萬人,丁夫充作,老小供餉,合四萬人,半年可訖。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其饑,一婦不織或受其寒’,況數(shù)萬之眾,其所損廢亦以多矣。推之于古,驗之于今,必然之效也。誠圣主所宜思量!备咦诩{之。

(選自《魏書》,有刪節(jié))

1.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擔(dān)笈負書,千里就業(yè)就業(yè):求學(xué)

B.世祖之善:贊同

C.為為諱乎首:首領(lǐng)

D.半年可訖:完畢

2.下列句子全能直接表明高允有遠見的一組是(   )(3分)

①與論刑政,言甚稱旨   ②遂除田禁,悉以授民   ③又自告忠誠,罪必?zé)o慮

④竟為世祖所疏         ⑤非因農(nóng)隙,不有所興   ⑥宜漸致之,不可倉卒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④⑤⑥

3.根據(jù)文意,下列分析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高允針對當(dāng)時禁封良田的弊端,通過數(shù)據(jù)說明它的危害,說服世祖解除田禁,將良田還給百姓耕種。

B.翟黑子不聽高允勸告,聽信了崔覽、公孫質(zhì)等人的話,認為高允在誘騙他,于是向皇帝隱瞞罪過,結(jié)果因此被殺。

C.翟黑子是世祖的寵臣,他受賄被發(fā)覺。高允認為如果黑子按實際情況回答,承認錯誤,一定會免于責(zé)罰。

D.郭善明想表現(xiàn)自已,就慫恿高宗大建宮殿,高允援古論今,說明大建宮殿的危害,高宗接受了高允的勸諫。

4.翻譯下列句子。(10分)

(1)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xué)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3分)

(2)少孤,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見而異之。(3分)

(3)遼東公翟黑子寵世祖,奉使并州,受布千匹,事尋發(fā)覺。(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2屆福建省漳州市四地七校高三第四次聯(lián)考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日知錄》序
[清]潘耒
有通儒之學(xué),有俗儒之學(xué)。學(xué)者,將以明體適用也。綜貫百家,上下千載,詳考其得失之故,而斷之于心,筆之于書。其術(shù)足以匡世,其言足以救世,是謂通儒之學(xué)。若夫雕琢詞章,綴輯故實,或高談而不根,或剿說而無當(dāng),深淺不同,同為俗學(xué)而已矣。
自宋迄元,人尚實學(xué),若鄭漁仲、王伯厚、魏鶴山之流,著述具在,皆博極古今,通達治體,曷嘗有空疏無本之學(xué)哉!明代人才輩出,而學(xué)問遠不如古。自其少時,鼓篋讀書,規(guī)模次第,已大失古人之意。名成年長,雖欲學(xué)而無及。間有豪雋之士,不安于固陋,而思嶄然自見者,又或采其華而棄其實,識其小而遺其大。若唐荊川、楊用修號稱博通者,可屈指數(shù),然其人去古人有間矣。
昆山顧寧人先生,生長世族,少負絕異之資。潛心古學(xué),九經(jīng)諸史略能背誦。尤留心當(dāng)世之故,實錄奏報,手自抄節(jié),經(jīng)世要務(wù),一一講求。事關(guān)民生國命者,必窮源溯本,討論其所以然。足跡半天下,所至交其賢豪長者,考其山川風(fēng)俗,疾苦利病,如指諸掌。精力絕人,無他嗜好,自少至老,未嘗一日廢書。出必載書簏以隨,旅店少休,披尋搜討,常無倦色。有一疑義,反復(fù)參考,必歸于至當(dāng)。有一獨見,援古證今,必暢其說而后止。當(dāng)代文人才士甚多,然語學(xué)問,必斂衽推顧先生。凡制度、典禮有不能明者,必質(zhì)諸先生;墜文、軼事有不知者,必征諸先生。先生手畫口誦,探原竟委,人人各得其意而去。天下無賢不肖,皆知先生為通儒也。
先生著書不一種,此《日知錄》則其稽古有得,隨時札記,久而類次成書者。凡經(jīng)義、史學(xué)、官方、吏治、藝文之屬,一一疏通其源流,考正其謬誤。至于嘆禮教之衰遲,傷風(fēng)俗之頹敗,則古稱先,規(guī)切時弊,尤為深切著明。學(xué)博而識精,理到而辭達。是書也,意惟宋元名儒能為之,明三百年來殆未有也。耒少從先生游,嘗手授是書。先生沒,復(fù)從其家求得手稿,校勘再三,刻之以行世。
嗚呼!先生非一世之人,此書非一世之書也。魏司馬朗復(fù)井田之議,至易代而后行;元虞集京東水利之策,至異世而見用。立言不為一時,錄中固已言之矣。異日有整頓民物之責(zé)者,讀是書而憬然覺悟,采用其說,見諸施行,于世道人心實非小補。如第以考據(jù)之精詳,文辭之博辨,嘆服而稱述焉,則非先生所以著此書之意也。
(選自《清文觀止》)
【小題1】對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詳其得失之故考:考察
B.其術(shù)足以世匡:糾正
C.自宋迄元,人實學(xué)尚:崇尚
D.九經(jīng)諸史能背誦略:省略
【小題2】下列句子陳述的內(nèi)容全都屬于“通儒之學(xué)”的一組是(3分)
①其術(shù)足以匡世,其言足以救世   ②采其華而棄其實,識其小而遺其大
③則古稱先,規(guī)切時弊           ④立言不為一時
⑤考據(jù)之精詳,文辭之博辨       ⑥至異世而見用
A.①②⑥B.②③⑤C.①④⑥D.③④⑤
【小題3】下列對文章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作為顧炎武的學(xué)生,本文作者潘耒深得其師的學(xué)問精髓,所以他在文中對顧寧人的治學(xué)態(tài)度、治學(xué)特點和學(xué)術(shù)成就進行了全面介紹。
B.本文開門見山,借區(qū)分通儒之學(xué)和俗儒之學(xué)的本質(zhì)區(qū)別,暗示了顧寧人先生是真正的通儒,《日知錄》是經(jīng)世致用的通儒之學(xué)。
C.作者在第二段中將宋元明三代的著名學(xué)者與古人進行比較,認為他們的治學(xué)與古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從而為下文評價顧寧人先生張本。
D.作者從第三段起開始正面介紹顧寧人先生的生平和治學(xué),并認為他遠非一個時代之人,《日知錄》遠非一個時代的著作。
【小題4】請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事關(guān)民生國命者,必窮源溯本,討論其所以然。(3分)
(2) 是書也,意惟宋元名儒能為之,明三百年來殆未有也。(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19分)
高允,字伯恭,渤海人也。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見而異之,嘆曰:“高子黃中內(nèi)潤,文明外照,必為一代偉器,但恐吾不見耳。”年十余,奉祖父喪還本郡,推財與二弟而為沙門,名法凈。未久而罷。性好文學(xué),擔(dān)笈負書,千里就業(yè),終有所成,博通經(jīng)史天文術(shù)數(shù),尤好《春秋公羊》。
世祖引允論刑政,言甚稱。因問允曰:“萬機之務(wù),何者為先?”是時多禁封良田,又京師游食者眾,允因言曰:“臣少也賤,所知唯田,請言農(nóng)事。古人云:方一里則為田三頃七十畝,百里則田三萬七千頃。若勤之,則畝益三斗,不勤則畝損三斗。方百里損益之率,為粟二百二十二萬斛,況以天下之廣乎?若公私有儲,雖遇兇年,復(fù)何憂哉?”世祖善之。遂除田禁,悉授民。
遼東公翟黑子世祖,奉使并州,受布千匹,事尋發(fā)覺。黑子請計允曰:“主上問我,為為諱乎?”允曰:“公帷幄寵臣,答詔宜實。又自告忠誠,罪必?zé)o慮!敝袝汤纱抻[、公孫質(zhì)等咸言首實罪不可測,宜諱之。黑子以覽等為親己,而反怒允曰:“如君言,誘我死,何其不直!”遂絕于允。黑子以不實對,竟為世祖所疏,終獲罪戮。
給事中郭善明,性多機巧,欲逞其能,勸高宗大起宮室。允諫曰:“昔太祖其所營立非因農(nóng)隙不有所興今建國已久宮室已備永安前殿足以朝會萬國西堂溫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樓臨望可以觀望遠近。若廣修壯麗為異觀者,宜漸致之,不可倉卒。計斫材運土及諸雜役須二萬人,丁夫充作,老小供餉,合四萬人,半年可訖。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其饑,一婦不織或受其寒,況數(shù)萬之眾,其所損廢亦以多矣。推之于古,驗于今,必然之效也。誠圣主所宜思量!备咦诩{之。
(選自《魏書》,有刪節(jié))
小題1: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千里就業(yè)就業(yè):求學(xué)
B.言甚稱旨:心意
C.遼東公翟黑子世祖寵:受寵
D.為為諱乎?首:頭領(lǐng)
小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世祖引允論刑政嬴而不助五國也
B.驗于今固一世雄也
C.悉授民若舍鄭為東道主
D.黑子請計允曰冉有季路見孔子曰
小題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高允針對當(dāng)時禁封良田的弊端,通過數(shù)據(jù)說明它的危害,說服世祖解除田禁,將良田還給百姓耕種。
B.翟黑子是世祖的寵臣,但他犯了受賄之罪,被發(fā)覺。高允認為如果翟黑子按實際情況回答,承認錯誤,一定會免于皇上的責(zé)罰,說明高允是個忠誠明智之人。
C.翟黑子不聽高允勸告,反而聽信了崔覽、公孫質(zhì)等人的話,認為高允在誘騙他。于是翟黑子對世祖不以實情坦白,世祖因此殺了他。
D.郭善明想表現(xiàn)自已,慫恿高宗大建宮殿;高允援古論今,說明大建宮殿的危害,高宗接受了高允的勸諫。
小題4:用“/”給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昔太祖其所營立非因農(nóng)隙不有所興今建國已久宮室已備永安前殿足以朝會萬國西堂溫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樓臨望可以觀望遠近
小題5: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7分)
(1)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見而異之(3分)
(2)“若公私有儲,雖遇兇年,復(fù)何憂哉?”世祖善之。(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北京市海淀區(qū)2010年高三查漏補缺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5題。

    高允,字伯恭,渤海人也。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見而異之,嘆曰:“高子黃中內(nèi)潤,文明外照,必為一代偉器,但恐吾不見耳!蹦晔啵钭娓竼蔬本郡,推財二弟而為沙門,名法凈。未久而罷。性好文學(xué),擔(dān)笈負書,千里就業(yè),終有所成,博通經(jīng)史天文術(shù)數(shù),尤好《春秋公羊》。

    世祖引允論刑政,言甚稱旨。因問允曰:“萬機之務(wù),何者為先?”是時多禁封良田,又京師游食者眾,允因言曰:“臣少賤,所知唯田,請言農(nóng)事。古人云:方一里則為田三頃七十畝,百里則田三萬七千頃。若勤之,則畝三斗,不勤則畝損三斗。方百里損益之率,為粟二百二十二萬斛,況以天下之廣乎?若公私有儲,雖遇兇年,復(fù)憂哉?”世祖善之。遂除田禁,悉以授民。

    遼東公翟黑子世祖,奉使并州,受布千匹,事尋發(fā)覺。黑子請計于允曰:“主上問我,為為諱乎?”允曰:“公帷幄寵臣,答詔宜實。又自告忠誠,罪必?zé)o慮!敝袝汤纱抻[、公孫質(zhì)等咸言首實罪不可測,宜諱之。黑子以覽等為親己,而反怒允曰:“如君言,誘我死,其不直!”遂絕于允。黑子以不實對,竟為世祖所疏,終獲罪戮。

    給事中郭善明,性多機巧,欲逞其能,勸高宗大起宮室。允諫曰:“昔太祖其所營立,非因農(nóng)隙,不有所興。今建國已久,宮室已備,永安前殿足以朝會萬國,西堂溫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樓臨望可以觀望遠近。廣修壯麗為異觀者,宜漸致之,不可倉卒。計斫材運土及諸雜役須二萬人,丁夫充作,老小供餉,合四萬人,半年可訖。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其饑一婦不織或受其寒況數(shù)萬之眾其所損廢亦以多矣推之于古驗之于今必然之效也。誠圣主所宜思量!备咦诩{之。

(選自《魏書》,有刪節(jié))

    注:黃中內(nèi)潤:內(nèi)心高尚,德才深藏不露。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擔(dān)笈負書,千里就業(yè)               就業(yè):求學(xué)

    B.則畝三斗                       益:增加

    C.遼東公翟黑子世祖               寵:受寵

    D.為為諱乎                       首:頭領(lǐng)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

    A.推財二弟而為沙門               世祖引允論刑政

    B.臣少賤,所知唯田               當(dāng)余之從師,負篋曳屣

    C.復(fù)憂哉                         其不直

    D.廣修壯麗為異觀者               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

3.下列六句話編為四組,能說明高允有遠見的一組是                          (    )

    ①與論刑政,言甚稱旨

    ②遂除田禁,悉以授民

    ③又自告忠誠,罪必?zé)o慮

    ④竟為世祖所疏

    ⑤非因農(nóng)隙,不有所興

    ⑥宜漸致之,不可倉卒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③④⑥

4.根據(jù)文意,下列分析和評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高允針對當(dāng)時禁封良田的弊端,通過數(shù)據(jù)說明它的危害,說服世祖解除田禁,將良田還給百姓耕種。

    B.翟黑子是世祖的寵臣,但他犯了受賄之罪,被高祖發(fā)覺。高允認為如果翟黑子按實際情況回答,承認錯誤,一定會免于責(zé)罰,說明高允是個忠誠明智之人。

    C.翟黑子不聽高允勸告,聽信了崔覽、公孫質(zhì)等人的話,認為高允在誘騙他。因他向皇上隱瞞罪過,被皇上殺了。

    D.郭善明慫恿高宗大建宮殿,高允援古論今,說明大建宮殿的危害,高宗接受了高允的勸諫。

 

 

5.斷句和翻譯。

   (1)用“/”給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波浪線的部分斷句。

古 人 有 言 一 夫 不 耕 或 受 其 饑 一 婦 不 織 或 受 其 寒 況 數(shù) 萬 之 眾 其 所 損 廢 亦 以 多 矣 推 之 于 古 驗 之 于 今 必 然 之 效 也

   (2)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見而異之。

 

②昔太祖其所營立,非因農(nóng)隙,不有所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