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項中的“語”與例句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例:吾語女 A.琵琶聲停欲語遲 B.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C.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 D.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句中的“諸”與例句中的“諸”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或取諸懷抱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學習周報 語文 高一年級語文版 2009-2010學年 第11期 總167期 題型:013
下列各句中的“諸”與例句中的“諸”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或取諸懷抱
亮身率諸軍攻祁山
投諸渤海之尾
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
潘崇曰:“能事諸乎?”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為”與例句中的“為”用法、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例:吾屬今為之虜矣
A.仆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鄉(xiāng)黨所笑 B.秦則無禮,何施之為?
C.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D.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A.仆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鄉(xiāng)黨所笑 | B.秦則無禮,何施之為? |
C.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 D.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句中“且”字意義和用法與例句中相同的一項是
例: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2年粵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寡人之于國也》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列文段,完成小題。
“不違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也;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呛萎愑诖倘硕鴼⒅,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1.下列句中劃線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①斧斤以時入山林 ②申之以孝悌之義 ③何異于刺人而殺之 ④斯天下之民至焉
A.①與②相同,③與④相同 |
B.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不同 |
C.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同 |
D.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 |
2.下列選項中加點詞的古今意義不相同的一項是( )
A.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B.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
C.黎民不饑不寒。 |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用法與例句不同的一項是( )
例句:填然鼓之
A.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
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D.棄甲曳兵而走 |
4.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孟子提出發(fā)展生產(chǎn)的三條措施,認為生產(chǎn)發(fā)展,使百姓安居樂業(yè),這是行王道的根本。 |
B.孟子用“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餓莩”的事實深刻地揭示了當時社會的不平等。 |
C.孟子用“刺人而殺之”歸罪于“兵”的比喻,表明害民的是荒年。 |
D.文章最后一句是說大王不要歸咎于年成,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那么天下的百姓都會來歸順了。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A.樂琴書以消憂 | B.木欣欣以向榮 |
C.請息交以絕游 | D.登東皋以舒嘯 |
A.請息交以絕游游:交往 |
B.悅親戚之情話情話:動情的話 |
C.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及:到 |
D.將有事于西疇西疇:西邊的田地 |
A.復駕言兮焉求 | B.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
C.曷不委心任去留 | D.樂夫天命復奚疑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101網(wǎng)校同步練習 高二語文 蘇教版(新課標·2004年初審) 蘇教版(新課標·2004年初審) 題型:048
|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