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A.燕王拜送于庭
B.群臣侍殿上者
C.使畢使于前
D.嘉為先言于秦王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     ]
A.燕王拜送于庭
B.群臣侍殿上者
C.使畢使于前
D.嘉為先言于秦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學(xué)習(xí)周報 語文 高二版(選修)《傳記選讀》 2009-2010學(xué)年 第50期 總第206期 粵教版 題型:013

下列各句的句式特點,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
A.

梁父即楚將項燕,為秦將王翦所戮者也

B.

吾聞先即制人,后則為人所制

C.

漢軍方圍鐘離昧于滎陽東

D.

然今卒困于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句的句式特點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

A.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B.君何以知燕王
C.求人可使報秦者D.子卿尚復(fù)誰為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句的句式特點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
A.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B.君何以知燕王
C.求人可使報秦者D.子卿尚復(fù)誰為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上海市冠龍高級中學(xué)2008屆高三語文摸底考試 題型:048

閱讀下文,完成下題。

秋之歌

 、俦铮蠹s是不分族別也不分國界吧,或者說,是普遍共有的人性人情。在西方詩文中,美國現(xiàn)代詩人弗羅斯特的《我的客人,十一月》,說秋天是“秋雨綿綿的晦日”。至于天空寒冷蕭瑟,樹葉枯黃凋謝,“憂郁的日子終于來到,這一年中最凄涼的季節(jié)”之類的悲嘆詠嘆調(diào),更是不時在西方的詩文中鳴奏。在我們中國悲秋之祖大約就是屈原了;杈(dāng)政,奸佞弄權(quán),楚國已經(jīng)到了危急存亡之秋,而屈原卻屢遭打擊,流放江湘,他的生命也有如肅殺的秋日。他的作品中很少歡愉高昂的音調(diào)!暗圩咏蒂獗变,目眇眇兮愁予,裊裊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這是《九歌·湘夫人》的起句,讀者剛一展卷,一股悲風(fēng)便從兩千多年前迎面而來。屈原的弟子宋玉,在《九辯》一開篇就長嘆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敝劣谝院蟛茇А堆喔栊小返摹扒镲L(fēng)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六朝謝莊《月賦》的“洞庭始波,木葉微脫”等等,都是屈原悲秋異代不同時的變奏。

 、谝荒曛,有春發(fā)夏繁秋肅冬凋的不同,一個人的心理,甚至具體的生干遭際,也往往有春夏秋冬之別。秋天,本來就萬木凋零,于眾生只能引發(fā)相應(yīng)的感受,尤其是你的生命面對的又正是秋日的肅殺。因此,唐代詩人的悲秋,那就絕非偶然,也無可厚非了。

 、鄄贿^,初唐與盛唐之時,大唐帝國如朝日之初升,那是封建社會的黃金時代,也是當(dāng)時世界上最為強(qiáng)大的王朝。大唐正當(dāng)春夏,盡管仍然有許多弊病與危機(jī),但整個國家生機(jī)蓬勃,包括詩人在內(nèi)的知識分子們大都覺得天生我材必有用,因而意氣飛揚(yáng)。他們喜歡歌唱春天,如同一群在原野上歡呼奔跑的孩子;他們熱衷詠唱壯志,像一群在沙場上馳騁的血?dú)夥絼偟那嗄。即使是寫秋天,盛唐時代詩人的筆下,也很少那種蕭索悲涼之氣,而多的是清華高遠(yuǎn)的意境。張九齡在《感遇》中,禮贊秋天的“桂華秋皎潔”。而成天與青山為伴與白云為友的孟浩然呢?秋日登上蘭山懷念朋友,“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沒有悲秋之音,只有怡秋之調(diào)!翱丈叫掠旰,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的秋日清高悠遠(yuǎn),自可留戀與流連。李白垂驀之年,他似乎不太知道秋天與悲愁的不解之緣。早期的《秋下荊門》一帆高掛,秋風(fēng)高遠(yuǎn):在中年的《秋登宣城謝跳北樓》中,秋日的風(fēng)光仍是一派爽朗明麗?磥恚词故菢O度的坎坷困頓,甚至是幾遭殺身之禍,但如果要李白一天到晚苦臉愁眉,在秋天和他人一樣低吟淺唱悲秋之曲,似乎也難于上青天。

  ④然而,以“安史之亂”為分水嶺,大唐帝國終于告別了它的全盛時期,如日中天的太陽逐漸西斜,最后成了晚唐李商隱詩中的只是近黃昏的落照。在夏日的驚雷與電閃之后,卻道天涼好個秋,大唐帝國也由春而夏由夏而秋了。也許是由于國勢日衰,江河日下,昔日的青春光彩變成了瘡痍滿目,朝氣蓬勃變成了老大悲傷,詩人們也仿佛一下子從豪氣干云的青年,變成了摒除絲竹的中年和感時傷逝的老年。使人意冷心寒的秋聲,紛紛起于唐代詩人的紙上,而那蕭然暗淡的秋色,只要我們展卷而吟,山仍然會從千年前襲上我們的眉頭與心上。

 、荻鸥褪且粋代表。長安十年困守時期,他就有許多悲秋之歌了,及至支離東北,漂泊西南,輾轉(zhuǎn)江漢與湖泊,更不禁悲從中來,秋聲滿紙:“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薄叭f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dú)登臺”,黃維梁教授運(yùn)用加拿大學(xué)者佛萊的“基型論”,分析杜甫的《登高》,撰有《春之豫悅和秋之陰沉》一文,他說杜甫的《登高》“其悲苦,其潦倒,其英雄末路日落西山的情形,正吻合了佛萊所說的悲劇的基型”。

 、抻娙藵(jì)慈說:“一年四季,人的心靈也有四季!敝刑埔咽窍﹃栁飨拢硖颇?悲涼的晚鐘敲來的是蒼茫而蒼老的暮色。盛唐時代的英風(fēng)勝概早已蕩然無存,詩人們的心態(tài)也早已進(jìn)入了秋日和冬天。悲秋,是中晚唐詩壇流行的風(fēng)景。白居易大約是悲秋的代表人物,他的《___A____》一開篇,破空而來的,就是“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的瑟瑟秋聲。除白居易之外,還有“歲老人頭白,秋來樹葉黃。搔首問黃葉,與爾共悲傷”的盧綸,“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的李賀,“守到清秋還寂寞”的李商隱等等。

  ⑦然而,眾聲齊奏中也仍有裂帛而鳴的異響,千篇一律中也仍然有別具光輝的異彩,使我們從幾乎無法自拔的哀思怨緒的沼澤,振羽飛向響晴亮麗的天空,這就是劉禹錫的《秋詞》和杜牧的《山行》。

 、嗖簧僭娙硕加忻利惖难盘,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圣”,王維是“_____B___”,白居易是“詩魔”,李賀是“詩鬼”,劉禹錫榮獲“____C____”之名。他的《秋詞》二首確實是勁風(fēng)拂紙,豪氣凌云,寫秋色,詠秋光,卻一洗自古相傳的常態(tài)與舊調(diào),唱出了“我言秋日勝春朝”的壯歌,雖然他此時獨(dú)居無友,壯志不申。人到中年,我多次從長沙前去常德憑吊,今日的常德已是一座熱鬧繁華的現(xiàn)代都市,劉禹錫的蹤跡已渺不可尋,只有他豪邁清越的詩句呵,依然寫在山上水上白云之上鶴翅之上和我永不老去的心上。

 、峥梢院蛣⒂礤a的《秋詞》媲美的,那就是杜牧了。他生活的時代,正是李唐王朝行將閉幕之時,社會動蕩不安,危機(jī)四伏,出身世家望族的杜牧雖懷抱大略雄才,但壯志難酬。然而,他的詩風(fēng)卻清峻豪放,峭拔勁健,一掃晚唐詩中的蒼然暮色,敲響的竟是凜然的晨鐘。他寫南方秋景的《山行》堪稱“明麗”:“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從來沒人像杜牧一樣,認(rèn)為楓葉比二月的春花鮮艷燦爛。長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下,青楓峽里,有一處名勝“愛晚亭”,就是清代詩人袁枚根據(jù)們山行》一詩取名。每當(dāng)楓葉流丹的深秋時節(jié),我和一二好友渡湘江而西去觀賞楓的大展,滿山的楓樹在綠過于春青過了夏之后,在秋風(fēng)與秋霜的助威之下,忽然發(fā)出一聲吶喊,紛紛舉起了火把,把岳麓山燒成了一座火焰山,我們于山下與山中若無其事地高吟低詠杜牧的《山行》。

 、馊缃瘢业纳捏A車早已駛過了蓬勃的春熱鬧的夏,到達(dá)了早秋這個驛站。青春在于精神,生命在于創(chuàng)造,劉禹錫和杜牧千年前的高歌猶在耳畔,不要去低吟“悲哉,秋之為氣也”吧,不要去淺唱“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吧,當(dāng)代詩人郭小川慨當(dāng)以慷的《秋歌》中的詩句,如同催征的鼓點,敲沸了我不冷的熱血激勵了我不老的肝膽。

“秋天呵,請把簌簌的風(fēng)聲喝斷,________!

(1)

在上丈A、B、C空格處分別填上恰當(dāng)?shù)膬?nèi)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選出下列對上文內(nèi)容判斷不正確的兩項

A.

悲秋是共同的人性,不分國界,而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尤甚。

B.

唐朝很多詩人的對秋的感受有著強(qiáng)烈的時代烙印。

C.

文中的“秋日”有著雙重含義,不僅指時令的“秋”,而且還指人精神上的“秋”。

D.

李白和杜甫在對待秋天的情感不同是由于他們的創(chuàng)作風(fēng)格的不同。

E.

劉禹錫和杜牧雖處于人生的秋天,但是卻都在他們的詩作《秋詞》和《山行》中彰顯出明亮、豪邁的精神風(fēng)貌。

F.

作者到了年齡的秋天,然而他的“秋之歌”卻是高亢激昂,蓬蓬勃勃的。

(3)

選出下列對上文在形式表達(dá)上判斷不正確的兩項

A.

文中引用了很多詩句,其目的是為了充分地體現(xiàn)作者的文化積累。

B.

文章以時間順序和對“秋’的情緒貫穿全文,脈絡(luò)清晰。

C.

文中表達(dá)詩人情感的語言明朗,表情達(dá)意直抒胸臆。

D.

文中的“春夏秋冬”喻意生命的各個過程,表達(dá)形象貼切,展現(xiàn)了生命每個過程的特征。

E.

從文勢角度看,上文層層推進(jìn),結(jié)尾處得以升華,形成了明朗、激昂的基調(diào)。

F.

文中所舉的劉禹錫與杜牧的詩和白居易與杜有的詩是形成相互襯托的關(guān)系。

(4)

如果在文章結(jié)尾處續(xù)了這樣一句詩“我的歌呀,已經(jīng)唱到了盡頭!”,你認(rèn)為是否恰當(dāng)?

請簡述理由:________

(5)

請你舉出一個典型的文學(xué)現(xiàn)象(可以是一具體作家作品)來印證文章在③、④、⑤段中所闡發(fā)的觀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描寫一段關(guān)于秋天的景象,要求能體現(xiàn)你對人生的感悟。(12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題。(25分)
(一)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jìn)兵北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誠能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xiàn)秦王,秦王必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碧釉唬骸胺畬④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愿足下更慮之!”
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曰:“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今聞購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計不知所出耳!”軻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為之奈何?”荊軻曰:“愿得將軍之首以獻(xiàn)秦,秦王必喜而善見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將軍豈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jìn)曰:“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遂自刎。
太子聞之,馳往,伏尸而哭,極哀。既已,無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預(yù)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淬之。以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乃為裝遣荊軻。
(二)
荊軻者,衛(wèi)人也。其先乃齊人,于衛(wèi),衛(wèi)人謂之慶卿。而燕,燕人謂之荊卿。
荊卿好讀書擊劍,術(shù)說衛(wèi)元君,衛(wèi)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東郡,徙衛(wèi)元君于野王。
荊軻嘗游過榆次,與蓋聶論劍。蓋聶怒而目之,荊軻出。人或言復(fù)召荊卿,蓋聶曰:“曩者吾與論劍,有不稱者,吾目之。試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荊卿則已駕而去榆次矣。使者還報,蓋聶曰:“固去也,吾曩者目之!
荊軻游邯鄲,魯勾踐與荊軻博,爭。魯勾踐怒而叱之,荊軻嘿而逃去,遂不復(fù)會。
荊軻既至燕,愛燕之狗屠及善擊筑者高漸離。荊軻嗜酒,日與狗屠及高漸離飲燕市。酒酣往,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于市中,相樂也,已而相泣,旁若無人者。荊軻雖游于酒人乎,然其為人沈深好書;其所游諸侯,盡與其賢豪長者相結(jié)。其之燕,燕之處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非庸人也。
【小題1】對下列句子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秦王必見臣    說:通“悅”,喜悅
B.徙衛(wèi)元君之支于野王屬:隸屬
C.魯勾踐與荊軻博,爭道:道路
D.而右手其胸?fù)L:刺
【小題2】下列加點虛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3分)
A.而燕,燕人謂之荊卿丹不忍以己
B.請荊卿曰其先齊人
C.臣左手把后秦伐魏
D.日與狗屠及高漸離飲燕市荊軻游邯鄲
【小題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以”字意義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3分)
①樊將軍窮困來歸丹                        ②使工藥淬之 
次進(jìn)                                    ④故荊軻逐秦王 
⑤乃手共搏之                              ⑥侍醫(y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軻 
⑦愿得將軍之首獻(xiàn)秦                       ⑧酒酣
A.①⑦ B.②⑤ C.③④ D.⑥⑧
【小題4】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  )(3分)
A.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 B.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C.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D.若屬皆且為所虜
【小題5】對荊軻的形象評價有誤的一項是               (  )(3分)
A.擅長辭令,一席話以誠感人,終使樊將軍甘心自刎獻(xiàn)首。
B.心狠手辣,為取“信物”而使樊將軍自刎。
C.果斷堅決,見太子丹“不忍”,便“私見樊於期”以促成其事。
D.工于心計,正確判斷行刺秦王的重要關(guān)鍵在于取信秦王。
【小題6】翻譯下列句子。(10分)
(1)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譯文:                                                                
(2)今聞購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
譯文:                                                                
(3)使使往之主人,荊卿則已駕而去榆次矣。
譯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題。(25分)
(一)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jìn)兵北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誠能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xiàn)秦王,秦王必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碧釉唬骸胺畬④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愿足下更慮之!”
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曰:“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今聞購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計不知所出耳!”軻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為之奈何?”荊軻曰:“愿得將軍之首以獻(xiàn)秦,秦王必喜而善見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將軍豈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jìn)曰:“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遂自刎。
太子聞之,馳往,伏尸而哭,極哀。既已,無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預(yù)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淬之。以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乃為裝遣荊軻。
(二)
荊軻者,衛(wèi)人也。其先乃齊人,于衛(wèi),衛(wèi)人謂之慶卿。而燕,燕人謂之荊卿。
荊卿好讀書擊劍,術(shù)說衛(wèi)元君,衛(wèi)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東郡,徙衛(wèi)元君于野王。
荊軻嘗游過榆次,與蓋聶論劍。蓋聶怒而目之,荊軻出。人或言復(fù)召荊卿,蓋聶曰:“曩者吾與論劍,有不稱者,吾目之。試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荊卿則已駕而去榆次矣。使者還報,蓋聶曰:“固去也,吾曩者目之。”
荊軻游邯鄲,魯勾踐與荊軻博,爭。魯勾踐怒而叱之,荊軻嘿而逃去,遂不復(fù)會。
荊軻既至燕,愛燕之狗屠及善擊筑者高漸離。荊軻嗜酒,日與狗屠及高漸離飲燕市。酒酣往,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于市中,相樂也,已而相泣,旁若無人者。荊軻雖游于酒人乎,然其為人沈深好書;其所游諸侯,盡與其賢豪長者相結(jié)。其之燕,燕之處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非庸人也。
小題1:對下列句子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秦王必見臣    說:通“悅”,喜悅
B.徙衛(wèi)元君之支于野王屬:隸屬
C.魯勾踐與荊軻博,爭道:道路
D.而右手其胸?fù)L:刺
小題2:下列加點虛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3分)
A.而燕,燕人謂之荊卿丹不忍以己
B.請荊卿曰其先齊人
C.臣左手把后秦伐魏
D.日與狗屠及高漸離飲燕市荊軻游邯鄲
小題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以”字意義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3分)
①樊將軍窮困來歸丹                        ②使工藥淬之 
次進(jìn)                                    ④故荊軻逐秦王 
⑤乃手共搏之                              ⑥侍醫(y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軻 
⑦愿得將軍之首獻(xiàn)秦                       ⑧酒酣
A.①⑦B.②⑤C.③④D.⑥⑧
小題4: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  )(3分)
A.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B.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C.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D.若屬皆且為所虜
小題5:對荊軻的形象評價有誤的一項是               (  )(3分)
A.擅長辭令,一席話以誠感人,終使樊將軍甘心自刎獻(xiàn)首。
B.心狠手辣,為取“信物”而使樊將軍自刎。
C.果斷堅決,見太子丹“不忍”,便“私見樊於期”以促成其事。
D.工于心計,正確判斷行刺秦王的重要關(guān)鍵在于取信秦王。
小題6:翻譯下列句子。(10分)
(1)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譯文:                                                                
(2)今聞購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
譯文:                                                                
(3)使使往之主人,荊卿則已駕而去榆次矣。
譯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題目。(25分)
周汝昌:一生做著紅樓的夢
啟 風(fēng)
1939年,已過了二十歲的周汝昌考入燕京大學(xué)。但當(dāng)年天津發(fā)大水,他只得要求燕京保留學(xué)籍一年,誰料到了1941年,日本占領(lǐng)軍關(guān)閉了燕京大學(xué)。一直到1947年秋,他才得以重回燕園。
1947年,周汝昌的四哥周祜昌來信說,他在胡適的一篇文章中得知,胡適已有敦誠的《四松堂集》,而敦敏的《懋齋詩鈔》卻遍尋不見,周汝昌見信后就跑到燕京大學(xué)圖書館,誰知一索即獲,而此前竟從未有人借閱過。讀完《懋齋詩鈔》后,周汝昌發(fā)現(xiàn)書中有六首詩是詠及曹雪芹的,而《四松堂集》中只有三首。周汝昌據(jù)此發(fā)表了《〈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生卒年之新推定》一文。胡適看到這篇文章后,當(dāng)即給周汝昌寫了一封信,肯定他發(fā)現(xiàn)《懋齋詩鈔》是一“大貢獻(xiàn)”,但不同意文中“推測雪芹大概死在癸未除夕”的觀點。此后兩人書信往來不斷,在這些信件中,他們討論的大都是有關(guān)《紅樓夢》的學(xué)術(shù)問題。為了提攜后學(xué),胡適不但在家中約見了周汝昌,還將作為“海內(nèi)孤本”的《甲戌本石頭記》(《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慷慨相借。
1948年底,胡適離開北平,從此周汝昌與之再無聯(lián)系。幾年后,周汝昌《紅樓夢新證》出版之時,政權(quán)早已鼎革,胡適成了被批判的對象。編輯為讓此書順利出版,就將對胡適的原有敬稱一律刪去,改稱“妄人”“風(fēng)頭主義者”云云。很多人時常以此責(zé)難周汝昌,其實書中的這些改動,他事前是毫不知情的。當(dāng)時遠(yuǎn)在大洋彼岸的胡適深表理解,在其給小說家高陽的信中說:“他在形式上不能不寫幾句罵我的話,但他的《新證》里有許多向我道謝的話,別人看不出,我看了當(dāng)然明白的!
雖然有了批胡的表態(tài),但周汝昌依舊因為同其兄周祜昌合作?绷苏姹尽都t樓夢》,被人告密說是“寫作反動的書”,告密者還說周汝昌與胡適有政治聯(lián)系,讓他三次遭抄家之苦,最后更是被“掃地出門”。在這種情勢下,20世紀(jì)七十年代時周汝昌不得不再次批胡適。
周汝昌對胡適的人格至為欽佩,說“他是有仁者之心的厚道人,不計較那些歷史造成的瑣末細(xì)故”,而且在其交往的所有鴻儒、名士中,如果“稱量其為人的氣度氣象、胸襟視野,我感到唯有胡適之能夠得上一個‘大’字!钡绻约皩W(xué)術(shù)觀點,毫不掩飾自己對胡適大力推崇“程乙本”(被大量篡改,但胡適認(rèn)為這種改寫“更白話化”了的《紅樓夢》版本)言論的不屑。
1950年,周汝昌從燕京大學(xué)西語系畢業(yè),后到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古典部當(dāng)起了編輯。1954年一場思想文化運(yùn)動已然在醞釀之中,它的導(dǎo)火索正是《紅樓夢》。胡適和俞平伯是被批判的主要對象,與胡適有關(guān)系的周汝昌自然沒法置身事外。但毛澤東在讀過《紅樓夢新證》一書后,對其中一些章節(jié)十分欣賞,所以指示要周汝昌寫文章,與胡適劃清界限。后來據(jù)率先批判俞平伯的李希凡說,當(dāng)初他只奉命寫過兩篇文章,其中一篇《評紅樓夢新證》就是為了將周汝昌與胡適、俞平伯做一個區(qū)分,達(dá)到自我保護(hù)的目的。
在胡適指引下,走進(jìn)紅學(xué)研究大門的周汝昌,后來以兩大創(chuàng)見,奠定了自己紅學(xué)泰斗的學(xué)術(shù)地位。周汝昌提出《紅樓夢》為曹雪芹“寫實自傳”的觀點,否則紅樓夢的作者何必費(fèi)盡心機(jī)地“以譏為贊”,來寫賈寶玉這樣一個性格乖張的怪物?其次,周汝昌開創(chuàng)性地指出,為《紅樓夢》做批注的脂硯齋,就是小說中的史湘云,這是他“自覺最為得意而且最重要的一項考證”。
周汝昌的這些學(xué)術(shù)觀點,在當(dāng)今主流紅學(xué)界是飽受爭議,乃至于被批判的。事實上,很多紅學(xué)研究者都得益于周汝昌對《紅樓夢》史料的發(fā)掘和整理。為寫《紅樓夢新證》一書,他查閱了上千種文集、筆記、地方志等各種史料。作家劉心武說,因為周老“一不懂政治,二不善人際經(jīng)營,因此申請退出紅學(xué)所……學(xué)刊這些年基本成了‘批周園地’!
周汝昌自三十歲起聽力就大為衰退,只能依靠助聽器與人交談;后來一目視網(wǎng)膜脫落,另一目也僅存0.01的視力,讀書要在陽光下,以兩面放大鏡疊放,才能勉強(qiáng)看清書上的字。到了生命的最后幾年,老人已是完全失明,連微光也看不到了,遺著《壽芹心稿》是通過口述寫成的。
(選自《文史參考》,2012年12期)
相關(guān)鏈接
周汝昌是研究《紅樓夢》的著名考證派的新紅學(xué)家,有紅學(xué)著作多種,其中《紅樓夢新證》影響很大。是被稱為自傳派大將胡適的得意門生,但其觀點與胡適有些不同甚至對立。
【小題1】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恰當(dāng)?shù)膬身検牵?分)

A.文章題目內(nèi)涵豐富、概括性強(qiáng):“做著紅樓的夢”點明周汝昌一生研究的對象是《紅樓夢》,“一生”寫出了他致力于《紅樓夢》研究的追求和毅力。
B.周汝昌讀《懋齋詩鈔》并能發(fā)表文章的細(xì)節(jié)可以證明周汝昌讀書的認(rèn)真態(tài)度和對《紅樓夢》研究的熱情和執(zhí)著,開篇表明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
C.周汝昌對胡適的批判是當(dāng)時的政治形勢造成的,為了能夠繼續(xù)研究《紅樓夢》,周汝昌說了一些違心的話,不過因為與胡適的關(guān)系他也被抄了家。
D.文章引用了劉心武的話,主要是交代周汝昌作為紅學(xué)家退出紅學(xué)所的具體原因,并為周汝昌在為人上受爭議做辯解,比如他對恩師胡適批判的辯解等。
E.文章最后一段交代了周汝昌的聽力、視力等方面的問題,主要目的是贊美周汝昌的精神品質(zhì),同時也暗示人們不要再責(zé)怪周汝昌年輕時的一些做法。
【小題2】文章主要敘述了周汝昌哪些方面的內(nèi)容?結(jié)合文章簡要概括。(6分)
【小題3】胡適對周汝昌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結(jié)合文章簡要概括。(6分)
【小題4】周汝昌成為中國著名紅學(xué)家的歷程給我們哪些啟示?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分析。(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題目。(25分)
周汝昌:一生做著紅樓的夢
啟 風(fēng)
1939年,已過了二十歲的周汝昌考入燕京大學(xué)。但當(dāng)年天津發(fā)大水,他只得要求燕京保留學(xué)籍一年,誰料到了1941年,日本占領(lǐng)軍關(guān)閉了燕京大學(xué)。一直到1947年秋,他才得以重回燕園。
1947年,周汝昌的四哥周祜昌來信說,他在胡適的一篇文章中得知,胡適已有敦誠的《四松堂集》,而敦敏的《懋齋詩鈔》卻遍尋不見,周汝昌見信后就跑到燕京大學(xué)圖書館,誰知一索即獲,而此前竟從未有人借閱過。讀完《懋齋詩鈔》后,周汝昌發(fā)現(xiàn)書中有六首詩是詠及曹雪芹的,而《四松堂集》中只有三首。周汝昌據(jù)此發(fā)表了《〈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生卒年之新推定》一文。胡適看到這篇文章后,當(dāng)即給周汝昌寫了一封信,肯定他發(fā)現(xiàn)《懋齋詩鈔》是一“大貢獻(xiàn)”,但不同意文中“推測雪芹大概死在癸未除夕”的觀點。此后兩人書信往來不斷,在這些信件中,他們討論的大都是有關(guān)《紅樓夢》的學(xué)術(shù)問題。為了提攜后學(xué),胡適不但在家中約見了周汝昌,還將作為“海內(nèi)孤本”的《甲戌本石頭記》(《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慷慨相借。
1948年底,胡適離開北平,從此周汝昌與之再無聯(lián)系。幾年后,周汝昌《紅樓夢新證》出版之時,政權(quán)早已鼎革,胡適成了被批判的對象。編輯為讓此書順利出版,就將對胡適的原有敬稱一律刪去,改稱“妄人”“風(fēng)頭主義者”云云。很多人時常以此責(zé)難周汝昌,其實書中的這些改動,他事前是毫不知情的。當(dāng)時遠(yuǎn)在大洋彼岸的胡適深表理解,在其給小說家高陽的信中說:“他在形式上不能不寫幾句罵我的話,但他的《新證》里有許多向我道謝的話,別人看不出,我看了當(dāng)然明白的。”
雖然有了批胡的表態(tài),但周汝昌依舊因為同其兄周祜昌合作?绷苏姹尽都t樓夢》,被人告密說是“寫作反動的書”,告密者還說周汝昌與胡適有政治聯(lián)系,讓他三次遭抄家之苦,最后更是被“掃地出門”。在這種情勢下,20世紀(jì)七十年代時周汝昌不得不再次批胡適。
周汝昌對胡適的人格至為欽佩,說“他是有仁者之心的厚道人,不計較那些歷史造成的瑣末細(xì)故”,而且在其交往的所有鴻儒、名士中,如果“稱量其為人的氣度氣象、胸襟視野,我感到唯有胡適之能夠得上一個‘大’字!钡绻约皩W(xué)術(shù)觀點,毫不掩飾自己對胡適大力推崇“程乙本”(被大量篡改,但胡適認(rèn)為這種改寫“更白話化”了的《紅樓夢》版本)言論的不屑。
1950年,周汝昌從燕京大學(xué)西語系畢業(yè),后到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古典部當(dāng)起了編輯。1954年一場思想文化運(yùn)動已然在醞釀之中,它的導(dǎo)火索正是《紅樓夢》。胡適和俞平伯是被批判的主要對象,與胡適有關(guān)系的周汝昌自然沒法置身事外。但毛澤東在讀過《紅樓夢新證》一書后,對其中一些章節(jié)十分欣賞,所以指示要周汝昌寫文章,與胡適劃清界限。后來據(jù)率先批判俞平伯的李希凡說,當(dāng)初他只奉命寫過兩篇文章,其中一篇《評紅樓夢新證》就是為了將周汝昌與胡適、俞平伯做一個區(qū)分,達(dá)到自我保護(hù)的目的。
在胡適指引下,走進(jìn)紅學(xué)研究大門的周汝昌,后來以兩大創(chuàng)見,奠定了自己紅學(xué)泰斗的學(xué)術(shù)地位。周汝昌提出《紅樓夢》為曹雪芹“寫實自傳”的觀點,否則紅樓夢的作者何必費(fèi)盡心機(jī)地“以譏為贊”,來寫賈寶玉這樣一個性格乖張的怪物?其次,周汝昌開創(chuàng)性地指出,為《紅樓夢》做批注的脂硯齋,就是小說中的史湘云,這是他“自覺最為得意而且最重要的一項考證”。
周汝昌的這些學(xué)術(shù)觀點,在當(dāng)今主流紅學(xué)界是飽受爭議,乃至于被批判的。事實上,很多紅學(xué)研究者都得益于周汝昌對《紅樓夢》史料的發(fā)掘和整理。為寫《紅樓夢新證》一書,他查閱了上千種文集、筆記、地方志等各種史料。作家劉心武說,因為周老“一不懂政治,二不善人際經(jīng)營,因此申請退出紅學(xué)所……學(xué)刊這些年基本成了‘批周園地’。”
周汝昌自三十歲起聽力就大為衰退,只能依靠助聽器與人交談;后來一目視網(wǎng)膜脫落,另一目也僅存0.01的視力,讀書要在陽光下,以兩面放大鏡疊放,才能勉強(qiáng)看清書上的字。到了生命的最后幾年,老人已是完全失明,連微光也看不到了,遺著《壽芹心稿》是通過口述寫成的。
(選自《文史參考》,2012年12期)
相關(guān)鏈接
周汝昌是研究《紅樓夢》的著名考證派的新紅學(xué)家,有紅學(xué)著作多種,其中《紅樓夢新證》影響很大。是被稱為自傳派大將胡適的得意門生,但其觀點與胡適有些不同甚至對立。
小題1: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恰當(dāng)?shù)膬身検牵?分)
A.文章題目內(nèi)涵豐富、概括性強(qiáng):“做著紅樓的夢”點明周汝昌一生研究的對象是《紅樓夢》,“一生”寫出了他致力于《紅樓夢》研究的追求和毅力。
B.周汝昌讀《懋齋詩鈔》并能發(fā)表文章的細(xì)節(jié)可以證明周汝昌讀書的認(rèn)真態(tài)度和對《紅樓夢》研究的熱情和執(zhí)著,開篇表明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
C.周汝昌對胡適的批判是當(dāng)時的政治形勢造成的,為了能夠繼續(xù)研究《紅樓夢》,周汝昌說了一些違心的話,不過因為與胡適的關(guān)系他也被抄了家。
D.文章引用了劉心武的話,主要是交代周汝昌作為紅學(xué)家退出紅學(xué)所的具體原因,并為周汝昌在為人上受爭議做辯解,比如他對恩師胡適批判的辯解等。
E.文章最后一段交代了周汝昌的聽力、視力等方面的問題,主要目的是贊美周汝昌的精神品質(zhì),同時也暗示人們不要再責(zé)怪周汝昌年輕時的一些做法。
小題2:文章主要敘述了周汝昌哪些方面的內(nèi)容?結(jié)合文章簡要概括。(6分)
小題3:胡適對周汝昌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結(jié)合文章簡要概括。(6分)
小題4:周汝昌成為中國著名紅學(xué)家的歷程給我們哪些啟示?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分析。(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題目。
送宜黃何尉序
陸九淵
①民甚宜其尉,甚不宜其令;吏甚宜其令,甚不宜其尉,是令、尉之賢否不難知也。尉以是不善于其令,令以是不善于其尉,是令、尉之曲直不難知也。東陽何君坦尉宜黃,與其令臧氏子不相善,其賢否曲直,蓋不難知者。夫二人之爭,至于有司,有司不置白黑于其間,遂以俱罷。縣之士民,謂臧之罪,不止于罷,而幸其去;謂何之過,不至于罷,而惜其去。臧貪而富,且自知得罪于民,式①遄其歸矣;何廉而貧,無以振②其行李,縣之士民,哀其窮而為之裹囊以餞之,思其賢而為之歌詩以送之,何之歸亦榮矣!
②比干剖心,惡來知政;子胥鴟夷③,宰噽謀國。爵刑舛施,德業(yè)④倒植,若此者班班見于書傳。今有司所以處臧、何之賢否曲直者,雖未當(dāng)乎人心,然揆之舛施倒植之事,豈不遠(yuǎn)哉?況其民心士論,有以慰薦扶持如此其盛者乎?何君尚何憾!
③魯士師如柳下惠,楚令尹如子文⑤,其平獄治理之善,當(dāng)不可勝紀(jì),三黜三已之間,其為曲直多矣!而《語》《孟》所稱獨(dú)在于遺逸不怨,厄窮不憫,仕無喜色,已無慍色。況今天子重明麗正,光輝日新。大臣如德星御陰輔陽,以卻氛祲⑥。下邑一尉,悉力衛(wèi)其民,以迕墨令,適用吏文,與令俱罷,是豈終遺逸厄窮而已者乎?何君尚何憾!
④雖然,何君譽(yù)處若此其盛者,臧氏子實為之也。何君之志,何君之學(xué),遽可如是而已乎?何君是舉亦勇矣!誠率是勇以志乎道,進(jìn)乎學(xué),必居廣居,立正位,行大道,使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吾所望于何君者。不然,何君固無憾,吾將有憾于何君矣!
(選自《中國散文鑒賞文庫·古代卷》)
【注】①式:通“軾”,裝上車。②振:通“整”,整治,置辦。③鴟夷:本意是皮囊,這里指沉尸河中。④業(yè):惡業(yè),罪孽。⑤柳下惠:春秋時魯國大夫,掌管刑獄,三次被貶。子文:春秋時楚國令尹,曾三次被貶。⑥祲:古代迷信的人所說的不祥之氣。
【小題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尉以是不善于其令善:友好
B.爵刑舛施,德業(yè)倒植舛:相違背,錯亂
C.其平獄治理之善獄:監(jiān)牢
D.以卻氛祲卻:退,驅(qū)退
【小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令是不善于其尉舉予人,如棄草芥
B.哀其窮而之裹囊以餞之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之舟
C.今有司所以處臧、何賢否曲直者夫人相與,俯仰一世
D.吾將有憾何君矣故燕王欲結(jié)
【小題3】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屬于作者認(rèn)為何坦應(yīng)無憾的理由的一組是
①有司不置白黑于其間,遂以俱罷            ②縣之士民,哀其窮而為之裹囊以餞之
③揆之舛施倒植之事,豈不遠(yuǎn)哉              ④其平獄治理之善,當(dāng)不可勝紀(jì)
⑤何之歸亦榮矣                            ⑥是豈終遺逸厄窮而已者乎
A.①③④B.②⑤⑥C.①②⑥D.③④⑤
【小題4】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東陽人何坦擔(dān)任宜黃縣尉,正直清廉,與貪贓枉法的縣令不和,卻與縣令一同被上司罷免。
B.在作者看來,評價官員賢否曲直的標(biāo)準(zhǔn)是民心向背,何坦因受處罰而贏得了民心,實在是一件好事。
C.作者拿柳下惠和楚子文多次被貶卻能保持平和心態(tài)來開導(dǎo)何坦,并認(rèn)為他將來仍可施展才華。
D.作者對何坦不僅僅是安慰,還對他提出了更高的希望和要求,希望他成為高尚有為的人。
【小題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縣之士民,謂臧之罪,不止于罷,而幸其去;謂何之過,不至于罷,而惜其去。(5分)
(2)而《語》《孟》所稱獨(dú)在于遺逸不怨,厄窮不憫,仕無喜色,已無慍色。(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