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中加粗詞的用法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①晉函陵       ②常以身蔽沛公
西望夏口,望武昌  ④魚蝦而友麋鹿
⑤皆白衣冠以送之    ⑥沛公旦日百余騎來見項王
⑦頃之未發(fā),太子之 、幽壑之潛蛟,孤舟之嫠婦

A.①⑤/②③/④⑦/⑥⑧
B.①⑦/②③/④⑤/⑥⑧
C.①⑤/②③/④⑧/⑥⑦
D.①⑥/②③/④⑤/⑦⑧
A
請在這里輸入關(guān)鍵詞: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0108 期中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句中加粗詞的用法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     ]
①晉函陵      、诔R陨蔽沛公
西望夏口,望武昌 、魚蝦而友麋鹿
⑤皆白衣冠以送之   、夼婀┤百余騎來見項王
⑦頃之未發(fā),太子之  ⑧幽壑之潛蛟,孤舟之嫠婦
A.①⑤/②③/④⑦/⑥⑧
B.①⑦/②③/④⑤/⑥⑧
C.①⑤/②③/④⑧/⑥⑦
D.①⑥/②③/④⑤/⑦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江蘇期中題 題型:單選題

對下列句中加粗的文言虛詞“以”意義和用法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     ]
此為治,豈不悲哉;
其無禮于晉;
③卒吾郡之發(fā)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
④還軍霸上,待大王來;
⑤樊噲側(cè)其盾撞;
⑥項伯亦拔劍起舞,常身翼蔽沛公;
⑦均之二策,寧許負秦曲;
⑧則思無怒而濫刑;
⑨雖董之嚴刑;
A.①⑤⑦\②③⑧\④⑥⑨
B.①②④\③⑥⑨\⑤⑦⑧
C.①④⑦\②⑤⑥\③⑧⑨
D.①⑥⑨\②③⑧\④⑤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江蘇省月考題 題型:單選題

對下列各句中加粗詞的用法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     ]

①晉函陵,秦軍氾南 
②沛公欲關(guān)中
③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封之   
④進兵略地,至燕南界
⑤頃之未發(fā),太子之   
⑥項伯殺人,臣
⑦從酈山下,芷陽間行    
⑧素留侯張良
⑨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項王
A.①②⑦/③④/⑤/⑥⑨/⑧
B.①②⑦/③④⑤/⑥⑨/⑧
C.①⑦/③④/⑤/②⑥⑨/⑧
D.①⑦/③④/②⑥⑨/⑤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深圳高級中學2007屆高三年級綜合測試(一)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題。

  (王羲之)起家秘書郎。復授護軍將軍。羲之既拜護軍,又苦求宣城郡,不許。乃以為右軍將軍、會稽內(nèi)史。性愛鵝,會稽有孤居姥養(yǎng)一鵝,善鳴,求市未能得,攜親友命駕就觀。姥聞羲之將至,烹待之,羲之嘆惜日。又山陰有一道士,養(yǎng)好鵝,羲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之。道士云:“寫《道德經(jīng)》,當舉群相贈耳!濒酥廊粚懏,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其任率如此。嘗詣門生家,見棐(f7i通“榧”,樹名)幾滑凈,因書之,真草相半。后為其父誤刮去之,門生驚懊者累日。又嘗在蕺山見一老姥,持六角竹扇賣之,羲之書其扇,各為五字。姥初有慍色,因謂姥曰:“但言是王右軍書,以求百錢邪!崩讶缙溲裕烁傎I之。他日,姥又持扇來,羲之笑不答。其書為世所重,皆此類也。每自稱:“我書比鐘繇,當行;比張芝草,猶當雁行也!痹c人書云:“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羲之書初不勝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嘗以章草答庾亮翼深嘆伏因與羲之書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紙過江顛狽乃亡失常嘆妙跡永絕忽見足下答家兄書煥若神明頓還舊觀

  羲之既去官,與東土人士盡山水之游,弋釣為娛。又與道士許邁共修服食,采藥石不遠千里。遍游東中諸郡,窮諸名山,泛滄海,嘆曰:“我卒當樂死!”謝安嘗謂羲之曰:“中年以來,傷于哀樂,與親友別,輒作數(shù)日惡!濒酥唬骸澳暝谏S埽匀恢链。頃正絲竹陶寫,恒恐兒輩覺,損其歡樂之趣!背⒁云涫目,亦不復征之。

  時劉惔丹楊尹,許詢嘗就惔宿,床幃新麗,飲食豐甘,詢曰:“若此保全,殊勝東山!睈丛唬骸扒淙糁獌从扇耍岚驳帽4!濒酥谧,曰:“令巢、許遇稷、契,當無此言!倍瞬⒂欣⑸。

(節(jié)選自《晉書·王羲之傳》)

 。圩ⅲ葭婔恚翰芪捍蟪,精于書法。張芝:字伯英,東漢人,書法家,專習草書,被尊稱為“草圣”。巢、許:巢父、許由,相傳均為唐堯時隱居的高士。稷:后稷,古代周族的始祖。契:傳說中商族的始祖。

(1)

選出對下列句中加粗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4分)

[  ]

A.

羲之嘆惜日  彌:滿。

B.

我書比鐘繇,當行  抗:抵擋。

C.

意甚悅,固求之  市:買。

D.

頃正絲竹陶寫  賴:依賴。

(2)

選出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4分)

[  ]

A.

攜親友命駕就觀

②過江顛狽,乃亡失

B.

①烹待之

②我卒當樂死

C.

寫《道德經(jīng)》

②時劉惔丹楊尹

D.

①羲之笑不答

翼深嘆伏

(3)

選出全部表現(xiàn)其“任率”的一項(4分)

①見棐幾滑凈,因書之。

②書其扇,各為五字。

③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

④煥若神明,頓還舊觀。

⑤采藥石不遠千里。

⑥令巢、許遇稷、契,當無此言。

[  ]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②⑥

D.

③④⑤

(4)

選出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4分)

[  ]

A.

王羲之很喜歡鵝,當他得知老婦人將善啼叫的鵝燒煮時非常惋惜;而道士以讓他書寫《道德經(jīng)》作為交換鵝的條件時,他欣然命筆。

B.

王羲之自愧不如張芝練習書法那樣刻苦,但又常常認為自己的書法成就應該在鐘繇、張芝之上。

C.

庾翼在看到王羲之用章草體寫給哥哥的信后,感嘆羲之的書法光彩有如神靈的光輝,自己好像又看到在戰(zhàn)亂中丟失的張氏書法的風貌。

D.

王羲之晚年在山水間陶冶性情,朝廷也因他誓言堅決而不再征召他為官,這與他早年請求任官形成了反差。

(5)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①羲之既拜護軍,又苦求宣城郡,不許。

②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6)

標點下面的一段話(3分)

羲之書初不勝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嘗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嘆伏因與羲之書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紙過江顛狽遂乃亡失常嘆妙跡永絕忽見足下答家兄書煥若神明頓還舊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02最新高考命題趨向及解題技巧高三 題型:048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汜南。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惫唬骸拔岵荒茉缬米樱窦倍笞,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痹S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供其困乏,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戍之,乃還。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币嗳ブ。

  

1.下面句中加粗詞的讀音和含義都正確的一組是

[  ]

而出  ②若不秦,將焉取之

A.zhu@用繩子拴住人往下送  qu5過錯

B.zhu9同“錐”,錐子  ju6挖掘

C.zhu@用繩子拴住人往下送  qu8損害

D.zhu9用繩子拴東西向下沉  qu8損害

2.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兩句是

[  ]

A.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B.焉用亡鄭以陪鄰

C.秦伯說,與鄭人盟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E.失其所與,不知

 

3.對加粗詞解釋正確的一項分別是

[  ]

(1)曰:“臣之壯也……”

A.致辭

B.推辭

C.告辭

D.托辭

(2)夫人之力,不及此

A.卑微

B.稍微

C.若無

D.細小

4.下面對加粗詞的解釋有錯誤的一項是

[  ]

A.行李之往來(旅客攜帶的包裹)

B.朝而夕設版焉(渡河)

C.以亂整,不武(代替,替換)

D.亦之(離開)

5.分別比較下列兩組句子中加粗詞的含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

A.①與②相同,③與④相同

B.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同

C.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

D.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不同

6.下列例句中的“焉”字與“朝濟而夕設版焉”中的“焉”字在含義和用法上相同的一項是

[  ]

A.子亦有不利

B.用亡鄭以陪鄰

C.將取之

D.針針叢棘,青麻頭伏

7.下列句中的加粗詞與“因人之力而敝之”中的“敝”在詞類活用上相同的一項是

[  ]

A.必上將軍

B.得無貧乎

C.國為上

D.但二月草已

8.下面對各句中省略成分的補充(見括號內(nèi))有錯誤的一項是

[  ]

A.晉軍(駐于)函陵

B.秦軍(于)汜南

C.(燭之武)見秦伯,曰:……

D.(晉惠公)許君焦、瑕

以下9~10題的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是

9.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  ]

A.晉文公、秦穆公圍困鄭國,認為鄭國對晉國無禮,并且對楚國背叛。

B.晉文公、秦穆公(共同出兵)圍攻鄭國,因為鄭國對晉國無禮,并且對晉國有二心,跟楚國親近。

C.晉文公、秦穆公(率軍)圍攻鄭國,因鄭國對晉國無禮并且對楚國三心二意。

D.晉文公、秦穆公包圍鄭國,以為它對晉國和楚國無禮,并且三心二意。

10.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

[  ]

A.如果滅亡了鄭國對您有利,(我)就不怕給您增添麻煩了。

B.如果鄭國滅亡了,卻對您有好處,(那么)就煩勞您的臣下去辦吧。

C.假使鄭國滅亡了,對君子有好處,那么我們也敢于勞駕了。

D.假使鄭國亡了,對貴國有利,(那么)我們豈敢煩勞您呢?

11.燭之武不去勸說晉侯,而去勸說秦伯的主要原因是

[  ]

A.秦國遠晉國近,故用遠交近攻的策略。

B.秦國強大,如被說服,晉國就無能為力了。

C.晉文公侵略野心大,還是秦穆公寬宏大量。

D.主要矛盾在晉、鄭之間,而不在秦、鄭之間,所以說服秦穆公的可能性較大。

12.下列敘述符合原文中心思想的一項是

[  ]

A.稱贊佚之狐慧眼識人,勇于推薦人才的精神。

B.稱贊鄭伯的勇于改過,知人善任。

C.稱道秦穆公的寬厚仁慈,知錯就改;批判晉君的言而無信,假仁假義。

D.贊揚燭之武不計較個人安危得失,為國家勸退秦軍的愛國精神,及其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敵人的外交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甘肅省嘉峪關(guān)市第一中學2011-201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 題型:048

閱讀下文,完成下題。

 。ㄍ豸酥┢鸺颐貢伞褪谧o軍將軍。羲之既拜護軍,又苦求宣城郡,不許。乃以為右軍將軍、會稽內(nèi)史。

  性愛鵝,會稽有孤居姥養(yǎng)一鵝,善鳴,求市未能得,攜親友命駕就觀。姥聞羲之將至,烹待之,羲之嘆惜日。又山陰有一道士,養(yǎng)好鵝,羲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之。道士云:“寫《道德經(jīng)》,當舉群相贈耳。”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其任率如此。嘗詣門生家,見棐(f7i通“榧”,樹名)幾滑凈,因書之,真草相半。后為其父誤刮去之,門生驚懊者累日。又嘗在蕺山見一老姥,持六角竹扇賣之,羲之書其扇,各為五字。姥初有慍色,因謂姥曰:“但言是王右軍書,以求百錢邪。”姥如其言,人競買之。他日,姥又持扇來,羲之笑不答。其書為世所重,皆此類也。每自稱:“我書比鐘繇①,當行;比張芝②草,猶當雁行也!痹c人書云:“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羲之書初不勝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嘗以章草答庾亮,翼深嘆伏,因與羲之書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紙,過江顛狽乃亡失,常嘆妙跡永絕。忽見足下答家兄書,煥若神明頓還舊觀!

  羲之既去官,與東土人士盡山水之游,弋釣為娛。又與道士許邁共修服食,采藥石不遠千里。遍游東中諸郡,窮諸名山,泛滄海,嘆曰:“我卒當樂死!”謝安嘗謂羲之曰:“中年以來,傷于哀樂,與親友別,輒作數(shù)日惡!濒酥唬骸澳暝谏S埽匀恢链。頃正絲竹陶寫,恒恐兒輩覺,損其歡樂之趣。”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復征之。

  時劉惔丹楊尹,許詢嘗就惔宿,床幃新麗,飲食豐甘,詢曰:“若此保全,殊勝東山。”惔曰:“卿若知吉兇由人,吾安得保此!濒酥谧唬骸傲畛、許③遇稷④、契⑤,當無此言!倍瞬⒂欣⑸。

(節(jié)選自《晉書·王羲之傳》)

  注:①鐘繇:曹魏大臣,精于書法。②張芝:字伯英,東漢人,書法家,專習草書,被尊稱為“草圣”。③巢、許:巢父、許由,相傳均為唐堯時隱居的高士。④稷:后稷,古代周族的始祖。⑤契:傳說中商族的始祖。

(1)

對下列句中加粗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

A.

羲之嘆惜日     彌:滿

B.

我書比鐘繇,當行  抗:抵擋

C.

意甚悅,固求之   市:買

D.

頃正絲竹陶寫    賴:依賴

(2)

選出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

[  ]

A.

(1)烹待之

(2)其無禮于晉

B.

(1)攜親友命駕就觀

(2)于是

C.

(1)寫《道德經(jīng)》

(2)吾屬今之虜矣

D.

(1)羲之笑不答

(2)因人之力敝之

(3)

選出全部表現(xiàn)其“任率”的一項

①見棐幾滑凈,因書之

②書其扇,各為五字

③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

④煥若神明,頓還舊觀

⑤采藥石不遠千里

⑥令巢、許遇稷、契,當無此言

[  ]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②⑥

D.

③④⑤

(4)

選出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  ]

A.

王羲之很喜歡鵝,當他得知老婦人將善啼叫的鵝燒煮時非常惋惜;而道士以讓他書寫《道德經(jīng)》作為交換鵝的條件時,他欣然命筆。

B.

王羲之自愧不如張芝練習書法那樣刻苦,但又常常認為自己的書法成就應該在鐘繇、張芝之上。

C.

庾翼在看到王羲之用章草體寫給哥哥的信后,感嘆羲之的書法光彩有如神靈的光輝,自己好像又看到在戰(zhàn)亂中丟失的張氏書法的風貌。

D.

王羲之晚年在山水間陶冶性情,朝廷也因他誓言堅決而不再征召他為官,這與他早年請求任官形成了反差。

(5)

翻譯和詩歌鑒賞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羲之既拜護軍,又苦求宣城郡,不許。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黃岡題庫·練考新課堂》高一語文(全冊) 題型:048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下面各題。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汜南。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惫珡闹。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痹S之。

  夜縋而出,見泰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1.下列加粗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于楚也! ≠E:從屬二主

B.夜而出,見秦伯! 】P:用繩子拴著人或物從上往下送

C.夫晉,何之有?   厭:厭惡,憎恨

D.秦伯,與鄭人盟。  說:同“悅”,高興

2.對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義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晉侯、秦伯圍鄭,其無禮于晉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煩執(zhí)事

  既東

  又欲肆其西

[  ]

A.兩個“以”字相同,兩個“封”字不同

B.兩個“以”字相同,兩個“封”字也相同

C.兩個“以”字不同,兩個“封”字相同

D.兩個“以”字不同,兩個“封”字也不同

3.下列句子中沒有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一句是

[  ]

A.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B.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C.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D.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4.下列句子在文中正確的意思是

①無能為也已

②敢以煩執(zhí)事

[  ]

A.①不能干什么了

②敢麻煩您掌管這件事

B.①不能干什么了

②冒昧地拿亡鄭這件事麻煩您

C.①不想替您做事了

②冒昧地拿亡鄭這件事麻煩您

D.①不想替您做事了

②敢麻煩您掌管這件事

5.從分句間語意關(guān)系看,下列四句中相同的一組是

①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②夜縋而出,見泰伯。

③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

④秦伯說,與鄭人盟。

[  ]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6.燭之武說服秦伯退兵理由的一組是

①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②夜縋而出,見秦伯。

③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

④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⑤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

⑥夫晉,何厭之有?

[  ]

A.④⑤⑥

B.①②③

C.③④⑥

D.②⑤⑥

7.對文意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

A.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并且在與晉國結(jié)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jié)盟,所以,秦晉兩國軍隊合圍鄭國。

B.因鄭文公一直不用燭之武,燭之武心理非常不滿,在鄭文公親自登門道歉才勉強答應去見秦伯。

C.燭之武見到秦伯后,胸有成竹,對秦、晉兩國的關(guān)系和矛盾了如指掌,不卑不亢,步步深入,最后終于說服了秦伯。

D.秦軍退去后,子犯請求攻打秦軍,晉文公并沒有沖動,而表現(xiàn)出清醒的頭腦和理智的判斷,毅然決定撤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廣西自治區(qū)模擬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題。
  敏求字次道,賜進士及第,為館閣校勘。預蘇舜欽進奏院會,出簽書集慶軍判官。王堯臣修《唐書》,以敏求習唐事,奏為編修官。持祖母喪,詔令居家修書。卒喪,同知太常禮院。
  石中立薨,子繼死,無他子。其孫祖仁疑所服,下禮官議。敏求謂宜為服三年,當解官,斬衰。同僚援據(jù)不一,判寺宋祁是其議,遂定為令。加集賢校理。從宋庠辟,通判西京。為群牧度支判官。墜馬傷足,出知亳州。治平中,召為仁宗實錄檢討官,同修起居注、知制誥、判太常寺。
  英宗在殯,有言宗室服疏者可嫁娶,敏求以為大行未發(fā)引,不可。逾年,又有言者。敏求言宗室義服,服降而練,可嫁娶矣。坐前后議異,貶秩知絳州。王珪、范鎮(zhèn)乞留之,使成實錄。神宗日:“典禮,國之所重,而誤謬如是,安得無責。”然敏求議初不誤,曾公亮惡禮院劉瑾附敏求為說,故因是去之。是歲,即詔還。徐國公主以夫兄為侄奏官,敏求疏其亂天倫,執(zhí)正之。王安石惡呂公著,誣其言韓琦欲因人心,如趙鞅興晉陽之甲,以逐君側(cè)之惡,出之潁州。敏求當草制,安石諭旨使明著罪狀,敏求但言敷陳失實。安石怒白于帝,命陳升之改其語,敏求請解職,未聽。
  會李定自秀州判官除御史,敏求封還詞頭,遂以本官右諫議大夫奉朝請。策試賢良方正,孔文伸對語切直,擢置優(yōu)等,安石愈怒,罷文仲。人為敏求懼,帝獨全護之,除史館修撰、集賢院學士。鄧潤甫為帝言:“比群臣多尚告訐,非國家之類,宜登用敦厚之士,以變薄俗!蹦思用羟簖垐D閣直學士,命修《兩朝正史》,掌均國公箋奏。元豐二年,卒,年六十一。特贈禮部侍郎。(《宋史·敏求列傳》有刪節(jié))
  【注】①斬衰:喪服名,衰(cuī)通“缞”!拔宸敝凶钪氐膯史S米畲值纳椴贾瞥,斷處外露不緝邊,喪服上衣叫“衰”因稱“斬衰”。表示毫不修飾以盡哀痛,服期三年。古代,臣為君,男子及未嫁女為父,長房長孫為祖父,妻妾為夫,均服斬衰。②大行:指皇帝的葬禮。
1.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同僚援據(jù)不一,判寺宋祁其議/是:贊同
B.集賢校理/加:升任
C.曾公亮惡禮院劉瑾附敏求為說,故因是之/去:離開
D.王安石惡呂公著,誣其言韓琦欲人心/因:利用
2.下列各組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現(xiàn)敏求剛正方直的一組是(        )
①判寺宋祁是其議,遂定為令
②敏求疏其亂天倫,執(zhí)正之
③敏求當草制,安石諭旨使明著罪狀,敏求但言敷陳失實
④安石怒白于帝,命陳升之改其語,敏求請解職
⑤策試賢良方正,孔文仲對語切直,擢置優(yōu)等
⑥乃加敏求龍圖閣直學士,命修《兩朝正史》,掌均國公箋奏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⑤⑥
D.②③④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敏求認為石中立之孫石祖仁應為石中立穿斬衰服喪三年。后來,敏求官職幾度升遷,應 宋庠的請求,先后擔任西京通判、群牧度支判官、亳州知府、仁宗實錄檢討官等職務。
B.敏求在宋英宗死后較疏遠的皇族成員什么時候可以婚嫁這個問題上,看法前后不一,因而被降為絳州知府。但同年就被召回京。
C.王安石因不喜歡呂公著而想誣陷呂公著,并傳旨讓敏求在詔書中說明呂公著的罪狀,敏求認為不妥而沒有照做,之后想辭官,但皇帝并未批準。
D.敏求在主持賢良方正的考試時,因為孑L文仲對答時語言剛正不阿,所以把他放在優(yōu)等的位置上,卻因此又觸怒了王安石。在人們?yōu)槊羟蟮奶幘硴鷳n時,皇帝卻保全了他。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典禮,國之所重,而 誤謬如是,安得無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群臣多尚告訐,非國家之美,宜登用敦厚之士,以變薄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這兩首古典詩歌,完成:

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1.對下面詩歌的字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東皋”,泛指王績家鄉(xiāng)絳州龍門附近的水邊高地,暗指詩人隱居的地方。

B.徙倚:遷徙依靠。

C.落暉:落日的余光。

D.薄暮:日將落之時。

2.對下面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篇以“東皋”、“薄暮”、“望”點明詩人野望的地點和時間,野外一片荒涼,時值蒼茫暮色。

B.“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這是詩人對眼前景觀的粗線條的描繪,著重于色彩的透明度,層層樹林已染上蕭瑟的金黃的秋色,起伏的山巒惟見落日的余暉,這是多么寧靜、開闊、美麗的畫面。

C.從全詩看,詩人在暮色時分看見的野外景色,是一幅山家秋晚圖,美麗的景色讓詩人像田園詩人般找到了精神的慰藉,因此他十分樂于隱居的生活,整首詩歌彌漫著愉悅的基調(diào)。

D.“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敝坍嬕曇八娚揭胺艢w的生動場景,為整個靜謐的畫面,注進一股跳動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

3.對下面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句中的幾個動詞“驅(qū)”、“返”、“帶”、“歸”,用得自然而精警。這種動態(tài)式的描寫愈發(fā)襯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詳寧靜,詩人于一靜一動的描寫之中,把山山樹樹、牛犢獵馬交織成一幅絕妙的藝術(shù)畫卷。

B.這首詩前三聯(lián)寫景,通過寫景來間接抒發(fā)詩人喜歡田園生活的情感,尾聯(lián)進行議論,表達自己彷徨苦悶之情。

C.中間四句的景色描寫手法多樣,不但有光與色的展現(xiàn),而且遠景與近景,靜態(tài)與動態(tài)都搭配得恰到好處。

D.“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是說自己在現(xiàn)實中孤獨無依,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和伯夷、叔齊那樣的人交朋友了。

4.下列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且貳于楚也(從屬二主)    越國以鄙遠(以……為邊邑)

B.晉軍函陵(駐扎)          焉用亡鄭以陪鄰(增加)

C.行李之往來(使者)        朝濟而夕設版焉(渡河)

D.秦伯說(言,道)          又欲肆其西封(擴張)

5.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A.夜縋而出,見秦伯  B.朝濟而夕設版焉

C.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D.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6.分別比較下列四個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對其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②以亂易整,不武

③夜縋而出,見秦伯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A.①②兩個“以”不同, ③④兩個“而”相同

B.①②兩個“以”相同, ③④兩個“而”不同

C.①②兩個“以”相同, ③④兩個“而”相同

D.①②兩個“以”不同, ③④兩個“而”不同

7.下列句子與例句中“焉”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朝濟而夕設版焉

A.焉用亡鄭以陪鄰    B.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C.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D.且焉置土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這兩首古典詩歌,完成:
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1.對下面詩歌的字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東皋”,泛指王績家鄉(xiāng)絳州龍門附近的水邊高地,暗指詩人隱居的地方。
B.徙倚:遷徙依靠。
C.落暉:落日的余光。
D.薄暮:日將落之時。
2.對下面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篇以“東皋”、“薄暮”、“望”點明詩人野望的地點和時間,野外一片荒涼,時值蒼茫暮色。
B.“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這是詩人對眼前景觀的粗線條的描繪,著重于色彩的透明度,層層樹林已染上蕭瑟的金黃的秋色,起伏的山巒惟見落日的余暉,這是多么寧靜、開闊、美麗的畫面。
C.從全詩看,詩人在暮色時分看見的野外景色,是一幅山家秋晚圖,美麗的景色讓詩人像田園詩人般找到了精神的慰藉,因此他十分樂于隱居的生活,整首詩歌彌漫著愉悅的基調(diào)。
D.“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敝坍嬕曇八娚揭胺艢w的生動場景,為整個靜謐的畫面,注進一股跳動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
3.對下面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句中的幾個動詞“驅(qū)”、“返”、“帶”、“歸”,用得自然而精警。這種動態(tài)式的描寫愈發(fā)襯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詳寧靜,詩人于一靜一動的描寫之中,把山山樹樹、牛犢獵馬交織成一幅絕妙的藝術(shù)畫卷。
B.這首詩前三聯(lián)寫景,通過寫景來間接抒發(fā)詩人喜歡田園生活的情感,尾聯(lián)進行議論,表達自己彷徨苦悶之情。
C.中間四句的景色描寫手法多樣,不但有光與色的展現(xiàn),而且遠景與近景,靜態(tài)與動態(tài)都搭配得恰到好處。
D.“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是說自己在現(xiàn)實中孤獨無依,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和伯夷、叔齊那樣的人交朋友了。
4.下列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且貳于楚也(從屬二主)   越國以鄙遠(以……為邊邑)
B.晉軍函陵(駐扎)        焉用亡鄭以陪鄰(增加)
C.行李之往來(使者)      朝濟而夕設版焉(渡河)
D.秦伯說(言,道)        又欲肆其西封(擴張)
5.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A.夜縋而出,見秦伯  B.朝濟而夕設版焉
C.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D.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6.分別比較下列四個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對其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②以亂易整,不武
③夜縋而出,見秦伯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A.①②兩個“以”不同, ③④兩個“而”相同
B.①②兩個“以”相同, ③④兩個“而”不同
C.①②兩個“以”相同, ③④兩個“而”相同
D.①②兩個“以”不同, ③④兩個“而”不同
7.下列句子與例句中“焉”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朝濟而夕設版焉
A.焉用亡鄭以陪鄰    B.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C.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D.且焉置土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