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對“而”的解釋有誤的一項(xiàng)是

A.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表轉(zhuǎn)折)
B.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表并列)
C.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表承接)
D.必不得已而去(表因果)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句中對“而”的解釋有誤的一項(xiàng)是

[     ]

A.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表轉(zhuǎn)折)
B.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表并列)
C.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表承接)
D.必不得已而去(表因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0111 月考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組句中對加粗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xiàng)是
[     ]
A.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爾 (危險)
  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失敗)
B.君子質(zhì)而已矣,何以文?(修飾,講究儀表)
  郁郁乎哉!吾從周(完美)
C.無乃爾是與?(責(zé)備)
  一日,大母余曰(探望,看望)
D.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動詞,結(jié)黨)
  人之過也,各于其(類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高中語文同步·單元練習(xí)冊 題型:048

閱讀下列短文,回答文后的問題

浣花溪記

  出成都南門,左為萬里橋,西折纖秀長曲,所見如連環(huán)、如玦、如帶、如規(guī),色如鑒、如瑯矸、如綠沉瓜,窈然深碧、縈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專名,則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為青羊?qū)m,溪時遠(yuǎn)時近,竹柏蒼然,隔岸陰森者盡溪,平望如薺,水木清華,神膚洞達(dá)。自宮以西,流匯而橋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縣,或所云“江從灌口來”是也。

  人家住溪左,則溪蔽不時見,稍斷則復(fù)見溪,如是者數(shù)處,縛柴編竹,頗有次第。橋盡,一亭樹道左,署曰“緣江路”。過此則武侯祠,祠前跨溪為板橋一,覆以水檻,乃睹“浣花溪”題牓。過橋一小洲,橫斜插水中如梭,溪周之,非橋不通,置亭其上,題曰“百花潭水”,由此亭還度橋,過梵安寺,始為杜工部祠。像頗清古,不必求肖,想當(dāng)爾爾。石刻像一,附以本傳,何仁仲別駕署華陽時所為也。碑皆不堪讀。

  鍾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遠(yuǎn),東屯險奧,各不相襲。嚴(yán)公不死,浣花可老,患難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門一段奇耳。窮愁奔走,猶能擇勝,胸中暇整,可以應(yīng)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貞子時也。時萬歷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頃之霽。使客游者,多有監(jiān)司郡邑招飲,冠蓋稠濁,磬折喧溢,迫暮趣歸。是日清晨,偶然獨(dú)往。楚人鍾惺記。

(1)下列語句中加粗字的注音或解釋,有錯誤的一項(xiàng)是

[  ]

A.所見如連環(huán),如ju6玉石)、如帶、如規(guī)

B.縈回城下者,皆hu4n洗)花溪委也

C.乃睹“浣花溪”題b3ng匾額)

D.迫暮c)通“促”,趕快)

(2)對下列語句中加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縈回城下者,皆浣花溪也(委:水的下游)

B.隔岸陰森者溪,平望如薺(盡:都是)

C.窮愁奔走,猶能擇(勝:風(fēng)景優(yōu)美之地)

D.浣花清遠(yuǎn),東屯險奧,互不相(襲:同,一樣)

(3)對下面這組語句的翻譯,全都符合選文內(nèi)容的一項(xiàng)是

①頃之霽

②非橋不通,置亭其上

[  ]

A.①過了一會兒,雨住了

 、诓皇菢虿粫惩,因?yàn)橛型ぷ訐踉谇懊?/P>

B.①過了一會兒天晴了。

  ②沒有橋不能上去,上面還蓋了座亭子

C.①過了好一會兒,雨住了。

  ②沒有橋不能上去,因?yàn)橛型ぷ訐踉谇懊?/P>

D.①過了好一會兒,天晴了

  ②不是橋不暢通,因?yàn)樯厦嫔w了座亭子

(4)下面的語句,翻譯不當(dāng)?shù)囊豁?xiàng)是

[  ]

A.水木清華,神膚洞達(dá)

  水光樹色清幽美麗,使人感到神清氣爽

B.過橋一小洲,橫斜插水中如梭,溪周之

  過了橋看見一塊小洲,形狀像織布梭一樣,橫斜在水上,溪水環(huán)抱在四周

C.像頗清古,不必求肖,想當(dāng)爾爾

  杜工部的塑像,形貌清癯古樸,不一定求得外貌很相像,只是憑想象認(rèn)為應(yīng)當(dāng)這樣

D.窮愁奔走,猶能擇勝

  因?yàn)樨毟F而愁苦,四處奔走,仍能選擇勝境安身居住

(5)下列說法,不符合本文內(nèi)容的一項(xiàng)是

[  ]

A.本文是一篇游記,作者描繪了浣花溪一帶的美好景色。

B.本文交代了浣花溪得名,是因?yàn)槎派倭暝诮跃幼,其住所名為浣花居?/P>

C.本文贊頌了杜甫于困境中仍保持“胸中暇整”,隨時準(zhǔn)備應(yīng)世的思想品格。

D.本文的作者自稱鍾子,文章作于萬歷辛亥年十月十七日。

(6)本文表達(dá)作者要表達(dá)的主要思想感情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題

唐震字景賢,會稽人。少居鄉(xiāng),介然不茍交,有言其過者輒喜。既登第為小官,有權(quán)貴以牒薦之者,震內(nèi)牒篋中,己而干政,震取牒還之,封題未啟,其人大愧。咸淳、中,由大理司直通判臨安府。時潛說友尹京,恃賈思道勢,甚驕蹇,政事一切無顧讓。會府有具獄將置辟,震力辯其非,說友爭之不得,上其事刑部,卒是震議;六年,江東大旱,擢知信州。震奏減綱運(yùn)米,其租賦,令坊置一吏,籍其戶,權(quán)富人分粟,使坊吏主給之。州有民傭童牧牛,童逸而牧舍火,其父訟傭者殺其子投火中,民不勝掠,自誣服。震視牘疑之,密物色之,得童傍郡,以詰其父,對臺出,震出其子示之,獄遂直。……十一年二月,兵大至,都大提舉鄧益遁去,震盡出府中金錢,募有能出戰(zhàn)者賞之。眾懼不能戰(zhàn),北兵登陴,從遂潰。震入府中玉芝堂,其仆前請日:“事急矣,番江門兵未合,亟出猶可免!闭鹆R日:“城中民命皆系于我,我若從爾言得不死,城中民死,我何面目生邪?”左右不敢言,皆出。有頃,兵入,執(zhí)牘鋪案上,使震署降,震擲筆于地,不屈,遂死之。

 (《宋史?唐震傳》)

11、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封題未啟            啟:打開。

B.政事一切無顧讓      顧讓:顧念謙讓別人。

C.令坊置一吏,籍其戶  籍:登記。

D.民不勝掠,自誣服    誣服:誣告別人犯罪。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①有言過者輒喜

   ②工欲善事,必先利其器

B. ①有權(quán)貴牒薦之者

   ②不賂者賂者喪

C. ①府有具獄將置辟

   ②天大雨,道不通

D.①我若從爾言不死

   ②安能摧眉拆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開心顏

13、下列各個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介然不茍交――性情堅定不隨便與人交往

B.使坊吏主給之――讓城市住宅區(qū)的官吏主要給災(zāi)民糧食

C.童逸而牧舍火――牧童放縱貪玩使牧舍著了火

D.亟出猶可免――趕快出去談判還能免于災(zāi)禍

14、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xiàng)是

A.唐震年少居鄉(xiāng)能嚴(yán)格要求自己,做到了聞過則喜。中進(jìn)士后做小官,決不靠某權(quán)貴的推薦而升官。

B.唐震任臨安府官員,看到倚仗賈似道勢力的潛銳友執(zhí)法上的錯誤,他敢于抵制,使自己的正確見解得到認(rèn)可。

C.唐震主管信州,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救濟(jì)遭旱災(zāi)的百姓。他還能明察而求得實(shí)證,平反了一個屈打成招的冤案。

D.元兵大至。將帥鄧益逃跑,唐震拿出自己全部金錢募人出戰(zhàn)。危難之際,他放棄了逃生機(jī)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5題。

  華倫字元化,沛國譙人也。游學(xué)徐土,兼通數(shù)經(jīng)。沛相陳珪舉孝廉,太尉黃琬辟,皆不就。曉養(yǎng)性之術(shù),時人以為年且百歲貌有壯容。又精方藥,其療疾,合湯不過數(shù)種,心解分劑,不復(fù)稱量,煮熟便飲,語其節(jié)度,舍去輒愈。若當(dāng)灸,不過一兩處,每處不過七八壯,病亦應(yīng)除。若當(dāng)針,亦不過一兩處,下針言:“當(dāng)引某,若至,語人!辈≌哐浴耙训健保瑧(yīng)便拔針,病亦行。若病結(jié)積在內(nèi),針?biāo)幩荒芗埃?dāng)須刳割者,便飲其麻沸散,須臾便如醉死,無知,因破取。病若在腸中,便斷腸湔洗,縫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間,即平復(fù)矣。

  府吏倪尋、李延共止,俱頭痛身熱,所苦正同。佗曰:“尋當(dāng)下之,延當(dāng)發(fā)汗!被其異,佗曰:“尋外實(shí),延內(nèi)實(shí),故治之宜殊!奔锤髋c藥,明旦并起。

  督郵徐毅得病,佗往省。毅謂佗曰:“昨使醫(yī)曹吏劉租針胃管訖,便苦咳嗽,欲臥不安。”佗曰:“刺不得胃管,誤中肝也,食當(dāng)日減,五日不救!彼烊缳⒀。

  佗之絕技,凡此類也。然本作士人,以醫(yī)見業(yè),意常自悔,后太祖親理,得病篤重,使佗專視。佗曰:“此近難濟(jì),恒事攻治,可延歲月。”佗久遠(yuǎn)家思?xì)w,因曰:“當(dāng)?shù)眉視,方欲暫還耳。”到家,辭以妻病,數(shù)乞期不反。太祖累書呼,又敕郡縣發(fā)遣。佗恃能厭食事,猶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檢。若妻病,賜小豆四十斛,寬假限日;若虛詐,便收送。于是傳付許獄,考驗(yàn)首服。荀彧請曰:“佗術(shù)實(shí)工,人命所縣,宜含宥之。”太祖曰:“不憂,天下當(dāng)無此鼠輩耶?”遂考竟佗。佗臨死,出一卷書與獄吏,曰:“此可以活人!崩粑贩ú皇,佗亦不強(qiáng),索火燒之。佗死后,太祖頭風(fēng)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養(yǎng)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殺此子,亦終當(dāng)不為我斷此根原耳!奔昂髳圩觽}舒病困,太祖嘆曰:“吾悔殺華佗,令此兒強(qiáng)死也!

                                    (節(jié)選自《三國志·方技》)

【注】 ①壯:針灸術(shù)語。艾炙時,灼一次為一壯。

1.對下列句子中的加點(diǎn)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應(yīng)便拔針,病亦行差                            差:病愈

B.當(dāng)引某,若至,語人                           許:一會兒

C.佗曰:“尋當(dāng)下之,延當(dāng)發(fā)汗!被其異                   難:質(zhì)疑

D.若妻病,賜小豆四十斛                          信:果真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  )

A.若虛詐,便收送之                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還也

B.時人以為年且百歲貌有壯容             臂非加長也,見者遠(yuǎn)               

C.須臾便如醉死,無知                漁人一一為具言

D.若其虛詐,便收送                 督郵徐毅得病,佗往省

3.下列各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現(xiàn)華佗醫(yī)術(shù)造詣高深的一組是               (  )

①游學(xué)徐土,兼通數(shù)經(jīng) ②若當(dāng)灸,不過一兩處,每處不過七八壯,病亦應(yīng)除 ③若病結(jié)積在內(nèi),針?biāo)幩荒芗,?dāng)須刳割者,便飲其麻沸散 ④俱頭痛身熱,所苦正同 ⑤刺不得胃管,誤中肝也,食當(dāng)日減,五日不救⑥吾悔殺華佗,令此兒強(qiáng)死也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

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華佗治病時,配制湯藥不過用幾味藥即可,他心里明了藥物的分量、比例,也用不著再稱量,把藥煮熟就讓病人服飲,告訴病人的禁忌及注意事項(xiàng),病人很快就能痊愈。

B.華佗在實(shí)施腹部外科手術(shù)時使用“麻沸散”,一會兒病人便如醉死一樣,毫無知覺,這樣就開刀取出病人腹內(nèi)的結(jié)積物。他在針灸的用穴、進(jìn)針、灸壯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

C.郡守府中的官吏倪尋、李延同時到來就診,病痛的癥狀相同。華佗卻認(rèn)為倪尋是外實(shí)癥,李延是內(nèi)實(shí)癥,所以治療的方法也不同。次日早晨兩人即都已病愈,行動自如。

D.華佗所處的社會醫(yī)生屬于“方技”,被視為“賤業(yè)”,但是華佗卻能夠以醫(yī)術(shù)養(yǎng)活自己并以服務(wù)人民群眾而自豪,最終因不愿意成為為統(tǒng)治者個人服務(wù)的醫(yī)官,被曹操殺害。

5.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刺不得胃管,誤中肝也,食當(dāng)日減,五日不救。

  譯文:                                   

(2)此近難濟(jì),恒事攻治,可延歲月。

  譯文:                                      

(3)佗術(shù)實(shí)工,人命所縣,宜含宥之。

  譯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文,完成第下列各題。

南公①某文所書皆建昌②南城人。曰陳策,嘗買騾,得不可被鞍者,不忍移之他人,命養(yǎng)于野廬,俟其自斃。其子與猾駔③計,因經(jīng)過官人喪馬,即磨破騾背,以炫賈之。既售矣,策聞,自追及,告以不堪。官人疑策愛也,秘之。策請試以鞍,亢亢④終日不得被,始謝還焉。有人從策買銀器若羅綺者,策不與羅綺。其人曰:“向見君帑⑤有之,今何靳?”策曰:“然,有質(zhì)錢而沒者,歲月已久,絲力糜脆不任用,聞公欲以嫁女,安可以此物病公哉!” 取所當(dāng)與銀器投熾炭中,曰:“吾恐受質(zhì)人或得銀之非真者,故為公驗(yàn)之。”

曰危整者,買鮑魚。其駔舞秤權(quán)陰厚整。魚人去,身留整傍,請曰:“公買止五斤,已為公密倍入之,愿畀我酒。”整大驚,追魚人數(shù)里返之,酬以直。又飲駔醇酒,曰:“汝所欲酒而已,何欺寒人為?”

曰曾叔卿者,買陶器欲轉(zhuǎn)易于北方,而不果行。有人從之并售者,叔卿與之,已納價,猶問曰:“今以是何之?”其人對:“欲效公前謀耳。”叔卿曰:“不可,吾緣北方新有災(zāi)荒,是故不以行,今豈宜不告以誤君乎?”遂不復(fù)售。而叔卿家苦貧,妻子饑寒不恤也。

  (選自洪邁《容齋隨筆》)

 [注釋]:①南公:即呂南公,北宋學(xué)者。 ②建昌:郡名,今江西南昌一帶。   ③駔:音zǎng ,市場經(jīng)紀(jì)人。 ④亢亢:指騾子的脊骨高。  、萼阂 tǎng,庫房。

解釋文中加點(diǎn)的字詞。

向     質(zhì)     果    緣

下列“以”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兩項(xiàng)是(     )(     )

A.自追及,告以不堪         B.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C.即磨破騾背,以炫賈之      D.聞公欲以嫁女

下列句中加點(diǎn)的字與“其駔舞秤權(quán)陰厚整”中“其”意思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

A.其子與猾駔計               B.則或咎其欲出者

C.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D.其孰能譏之乎

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

策請試以鞍,亢亢終日不得被,始謝還焉。

危整對駔的態(tài)度是                                     ;事例中三人的共同品質(zhì)是                                 。 (用自己的話回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0年上海市吳淞中學(xué)高二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文,完成第下列各題。(13分)
南公①某文所書皆建昌②南城人。曰陳策,嘗買騾,得不可被鞍者,不忍移之他人,命養(yǎng)于野廬,俟其自斃。其子與猾駔③計,因經(jīng)過官人喪馬,即磨破騾背,以炫賈之。既售矣,策聞,自追及,告以不堪。官人疑策愛也,秘之。策請試以鞍,亢亢④終日不得被,始謝還焉。有人從策買銀器若羅綺者,策不與羅綺。其人曰:“向見君帑⑤有之,今何靳?”策曰:“然,有質(zhì)錢而沒者,歲月已久,絲力糜脆不任用,聞公欲以嫁女,安可以此物病公哉!” 取所當(dāng)與銀器投熾炭中,曰:“吾恐受質(zhì)人或得銀之非真者,故為公驗(yàn)之!
曰危整者,買鮑魚。其駔舞秤權(quán)陰厚整。魚人去,身留整傍,請曰:“公買止五斤,已為公密倍入之,愿畀我酒。”整大驚,追魚人數(shù)里返之,酬以直。又飲駔醇酒,曰:“汝所欲酒而已,何欺寒人為?”
曰曾叔卿者,買陶器欲轉(zhuǎn)易于北方,而不果行。有人從之并售者,叔卿與之,已納價,猶問曰:“今以是何之?”其人對:“欲效公前謀耳!笔迩湓唬骸安豢,吾緣北方新有災(zāi)荒,是故不以行,今豈宜不告以誤君乎?”遂不復(fù)售。而叔卿家苦貧,妻子饑寒不恤也。
(選自洪邁《容齋隨筆》)
 [注釋]:①南公:即呂南公,北宋學(xué)者。 ②建昌:郡名,今江西南昌一帶。  、垴z:音zǎng ,市場經(jīng)紀(jì)人。 ④亢亢:指騾子的脊骨高。  、萼阂 tǎng,庫房。
【小題1】解釋文中加點(diǎn)的字詞。(4分)
向    質(zhì)    果   緣
【小題2】下列“以”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兩項(xiàng)是(    )(    )(2分)

A.自追及,告以不堪B.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C.即磨破騾背,以炫賈之D.聞公欲以嫁女
【小題3】下列句中加點(diǎn)的字與“其駔舞秤權(quán)陰厚整”中“其”意思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2分)
A.其子與猾駔計B.則或咎其欲出者
C.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D.其孰能譏之乎
【小題4】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3分)
策請試以鞍,亢亢終日不得被,始謝還焉。
【小題5】危整對駔的態(tài)度是                                    ;事例中三人的共同品質(zhì)是                                 。 (用自己的話回答)(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0118 月考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ㄒ唬┪釃L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yuǎn);順風(fēng)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勸學(xué)》)
  (二)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yuǎn)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yuǎn)矣,而恥學(xué)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xí)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xué)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fù)可知矣!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師說》)
 。ㄈ┳玉闳氪,漁父知其意也,乃渡之千尋之津。子胥既渡,漁父乃視之有其饑色,乃謂曰:“子俟我此樹下,為子取餉!睗O父去后,子胥疑之,乃潛身于深葦之中。有頃,父來,持麥飯、鮑魚羹、盎漿,求之樹下,不見,因歌而呼之,曰:“蘆中人,蘆中人,豈非窮士乎?”如是至再,子胥乃出蘆中而應(yīng)。漁父曰:“吾見子有饑色,為子取餉,子何嫌哉?”子胥曰:“性命屬天,今屬丈人,豈敢有嫌哉?”
  二人飲食畢,欲去,胥乃解百金之劍;以與漁者:“此吾前君之劍,上有七星北斗,價直百金,以此相答。”漁父曰:“吾聞楚王之命:得伍胥者,賜粟五萬石,爵執(zhí)圭。豈圖取百金之劍乎?”遂辭不受,謂子胥曰:“子急去,勿留!且為楚所得! 子胥曰:“請丈人姓字!睗O父曰:“今日兇兇,兩賊相逢,吾所謂渡楚賊也。兩賊相得,得形于默,何用姓字為?子為蘆中人,吾為漁丈人。富貴莫相忘也! 子胥曰:“諾!奔热,誡漁父曰:“掩子之盎漿,無令其露!睗O父諾。子胥行數(shù)步,顧視漁者,已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矣。
  注:①執(zhí)圭:春秋時楚國設(shè)置的爵位名,它是楚國的最高爵位。
1.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解釋,有錯誤的一項(xiàng)是

[     ]
A.聲非加疾也,而聞?wù)?U>彰。 彰:清楚,明白
B.不相師 恥:以……為恥
C.士大夫之 族:家族
D.于其身也,則恥師焉,矣! 惑:糊涂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吾嘗跂望矣 小學(xué)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B.欲人無惑也難矣 巫醫(yī)樂師百工人,不恥相師
C.皆出于此乎 授之書而習(xí)句讀者
D.于其身也,則恥師 或師焉,或不
3.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語與現(xiàn)代漢語意思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     ]
A.小學(xué)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B.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也
C.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yuǎn)矣
D.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4.下列對選文的理解,有錯誤的一項(xiàng)是
[     ]
A.《勸學(xué)》選段以學(xué)習(xí)的作用來論述“學(xué)不可以已”。認(rèn)為人變得聰明的一個重要的標(biāo)志是“善假于物”。
B.《勸學(xué)》選段連用四個生活中常有的經(jīng)歷來設(shè)喻,闡明借助外部條件和注重積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證明人通過學(xué)習(xí),能彌補(bǔ)自身不足。
C.《師說》選段承接對師道的論述,用三組對比,寫不同的認(rèn)識、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結(jié)果,批判了當(dāng)時恥于從師的不良風(fēng)氣。
D.《師說》選段最后對士大夫之族的評論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歟!” 這個結(jié)語采用了感嘆的語氣,富有感情色彩,它不僅表露了作者的不滿情緒,而且顯示出對他所批判的論敵的鄙夷和蔑視。
5.下列句中的代詞,指代的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
A.求樹下,不見 之(子胥)
B.如至再 是(歌而呼之)
C.吾前君之劍 此(前君之劍)
D.掩子之盎漿,無令 其(漁父)
6.下列句中“相”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項(xiàng)的一項(xiàng)是
[     ]
A.價直百金,以此
B.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C.登即許和,便可作婚姻
D.富貴莫忘也
7.寫出下列劃線詞在句中的含義。
(1)乃渡之千尋之( 。
(2)為取餉,子何嫌哉(  )
(3)價百金( 。
(4)令其露( 。
8.翻譯。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yuǎn)矣,猶且從師而問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急去,勿留!且為楚所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用一句話概括漁父的品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真,姓何氏,東莞之員岡人,生八歲而孤,母夫人守志不奪。少英偉好書劍。至正間,嶺南盜起,焚掠州郡,真集義兵保鄉(xiāng)里,仕為河源務(wù)副使、淡水盜場管勾。中原兵起,嶺海騷動,棄官歸鄉(xiāng)里,慨然以生民為念。

    歲乙未,邑民王成、陳仲玉構(gòu)亂,真請于行省舉義兵除之.真躬環(huán)甲胄,往擒仲玉以歸.歲癸卯,南海三山民部宗愚陷廣州,守將何深死乏,大肆焚掠。真聞之,率眾復(fù)廣州,號令明肅,廣人大悅。

    時中原大亂,南北阻絕,真益練兵據(jù)險,保障一隅。

    洪武元年戊申二月壬寅,大明太祖高皇帝命廖永忠為征南將軍,率舟師取廣東。時永忠在福州,先遣人以書諭真,曰:“元君失馭,天下土崩,豪杰之士,乘時而起,或假元之號令,或自擅其兵威,暴征橫斂,蠶食一方,生民涂炭,可謂極矣。今天予受天明命,肇造區(qū)夏,惟兩廣僻在遐荒,未沾圣化。予受命南征,順者撫綏,逆者誅殛。恐足下來悟,輒先遣一介之使相告,惟足下留意焉。”遂航海趨廣東。三月甲戍,何真籍所部郡縣戶口,兵馬、錢糧,遣使奉表迎降。

    初,湯和等平福建,真遣使由海道奉表于元:遇和兵,遂改其表請降,且遣人回報真。至是,征南將軍廖永忠遣人送其使及表詣京師。上賜詔褒之,曰:“天下分爭,所謂豪杰有二:易亂為治者上也,保民達(dá)變,識所歸者次也。負(fù)固偷安,流毒生民,身死不悔,斯不足論矣。頃者,師臨閩、越,卿即輸誠來歸,不煩一旅之力,使兵不血刃,民庶安堵,可謂識時達(dá)變者矣!闭孢殿^謝曰:“昔武王伐暴救民,諸侯不期而會者八百。今主上除亂以安天下,天命人歸,四海景從。臣本蠻邦之人,邇者逢亂,不過結(jié)聚鄉(xiāng)民,為保生之計,實(shí)無他志,今幸遇大明麗天,無幽不燭,臣愚豈敢上違天命!上曰夫能不賈禍于生靈者必世享其澤聯(lián)嘉卿忠誠念江西地近廣東是用特授爾江西行省參政以表來歸之減上云令名德之輿也卿令名已著尚懋修厥德以輔我國家

    七月乙巳,封何真為東莞伯。

    (節(jié)選自《國初群雄事略》)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xiàng)是(   )

    A.邑民王成、陳仲玉構(gòu)亂                  構(gòu):招致

    B.先遣人以書諭真                        諭:上對下的文告

    C. 何真籍所部郡縣戶口、兵馬、錢糧        籍:登記

    D.征南將軍廖永忠遣人送其使及表詣京師    詣:前往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A.真躬環(huán)甲胄,往擒仲玉以歸      慨然以生民為念

    B.豪杰之士,乘時而起            諸侯不期而會者八百

    C.真請于行省舉義兵除之          真遣使由海道奉表于元

    D.易亂為治者上也                頃者,師臨閩、越,卿即輸誠來歸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何真“保民達(dá)變”的一組是(   )

    ①仕為河源務(wù)副使、淡水鹽場管勾

    ②練兵據(jù)險,保障一隅

    ③少英偉好書劍

    ④受命南征,順者撫綏,逆者誅殛

    ⑤遣使由海道奉表于元,遇和兵,遂改其表請降

    ⑥率眾復(fù)廣州,號令明肅

    A.①④⑥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③⑤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A.何真年少不幸,八歲便死了父親,母親含辛茹苦撫育孤兒,始終沒有改嫁。

    B.元末大亂,廣東土匪乘勢而起,為抵御土匪的騷擾,何真組織了自己的武裝。

    C.何真原本率部降元,后因廖永忠信中的言辭咄咄逼人,何真不得已,改向明軍投降。

D.明太祖褒獎了何真,對其在動亂時節(jié)組織武裝保境安民的舉動給予了充分肯定。

斷句和翻譯。

    (1)用“/”給下面的文段斷句。

        上 曰 夫 能 不 賈 禍 于 生 靈 者 必 世 享 其 澤 聯(lián) 嘉 卿 忠 誠 念 江 西地 近 廣 東 是 用 特 授 爾 江 西 行 省 參 政 以 表 來 歸 之 減 上 云 令 名 德 之 輿 也 卿 令 名 已 著 尚 懋 修 厥 德 以 輔 我 國 家

    (2)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恐足下未悟,輒先遣一介之使相告,惟足下留意焉。

                                                                   

②今主上除亂以安天下,天命人歸,四海景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1-2012學(xué)年黑龍江省大慶鐵人中學(xué)高二第二次階段測試語文試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9分 每小題3分)
唐臨,京兆長安人,周內(nèi)史瑾孫也。其先自北海徙關(guān)中。伯父令則,開皇末為左庶子,坐諂事太子勇誅死。臨少與兄皎俱有令名!,出為萬泉丞。縣有輕囚十?dāng)?shù)人,會春暮時雨,臨白令請出之,令不許。臨曰:“明公若有所疑,臨請自當(dāng)其罪。”令因請假,臨召囚悉令歸家耕種,與之約,令歸系所。囚等皆感恩貸,至?xí)r畢集詣獄,臨因是知名。
再遷侍御史,奉使嶺外,按交州刺史李道彥等申叩冤系三千余人。累轉(zhuǎn)黃門侍郎,加銀青光祿大夫。儉薄寡欲,不治第宅,服用簡素,寬于待物。嘗欲吊喪,令家童自歸家取白衫,家僮誤將余衣,懼未敢進(jìn)。臨察知之,使召謂曰:“今日氣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庇謬L令人煮藥,失制。潛知其故,謂曰:“陰暗不宜服藥,宜即棄之!本共粨P(yáng)言其過,其寬恕如此。
高宗即位,檢校吏部侍郎。其年,遷大理卿。高宗嘗問臨在獄系囚之?dāng)?shù),臨對詔稱旨。帝喜曰:“朕昔在東宮,卿已事朕,朕承大位,卿又居近職,以疇昔相委,故授卿此任。然為國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則人殘,法寬則失罪,務(wù)令折中,稱朕意焉!备咦谟謬L親錄死囚,前卿所斷者號叫稱冤,臨所入者獨(dú)無言。帝怪問狀,囚曰:“罪實(shí)自犯,唐卿所斷,既非冤濫,所以絕意耳。"帝嘆息良久曰:"為獄者不當(dāng)如此耶!”
永徽元年,為御史大夫。明年,……尋遷刑部尚書,加金紫光祿大夫,復(fù)歷兵部、度支、吏部三尚書。顯慶四年,坐事,貶為潮州刺史。卒官,年六十。(節(jié)選自《舊唐書.唐臨傳》。
【小題1】解釋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詞的意義,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坐諂事太子勇誅死。坐:獲罪
B.臨少與兄皎俱有令名。令:美好
C.為獄者不當(dāng)如此耶。為獄:主掌訟事
D.令因請假,臨召囚悉令歸家耕種。請假:請求休假
【小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向取白衫,且止之也今吾且死,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
B.唐臨,京兆長安人,周內(nèi)史瑾孫也西伯,伯也,拘于羑里
C.令因請假,臨召囚悉令歸家耕種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卻立
D.以疇昔相委,故授卿此任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小題3】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能夠說明唐臨"寬于待物"的一組是
①臨召囚悉令歸家耕種                            
②按交州刺史李道彥等申叩冤系三千余人
③今日氣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  
④陰暗不宜服藥,宜即棄之        
⑤前卿所斷者號叫稱冤,臨所入者獨(dú)無言 
⑥罪實(shí)自犯,唐卿所斷,既非冤濫,所以絕意耳
A.①⑤⑥B.②④⑥C.①③④D.③④⑤
【小題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唐臨要求囚犯們春耕之后回到監(jiān)獄,這些囚犯感激唐臨的寬容與體恤,果然按要求的時間全部自覺回到獄中。
B.唐臨曾侍奉太子李治(唐高宗),高宗即位后,念其忠誠,提拔他為大理卿。
C.唐臨寬以待人,明于斷獄,勇于任事,生活儉樸。
D.本文作者側(cè)重表現(xiàn)唐臨剛正不阿、為官清廉的一面,對其功高賞薄、晚年被貶的遭遇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小題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縣有輕囚十?dāng)?shù)人,會春暮時雨,臨白令請出之,令不許。
譯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為國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則人殘,法寬則失罪,務(wù)令折中,稱朕意焉。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